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1257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3 大小:17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3页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2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恒的经典--官场斗Word格式.docx

09醉戏和珅

10皇上赐宴

11私访玉泉

12和珅修路

13和珅办寿

14双臣祝寿

15和珅撞轿

16刘墉借轿

17击掌打赌

18偷坟掘墓

19江南打围

20刘墉罢官

21君臣设计

22君臣逛庙

23山东放粮

24智骂和珅

25君臣吟诗

26堂倌冒认

27刘墉算帐

28杭州选美

29乾隆寻父

我也《每周荐书》之《刘罗锅传奇孙刚》

据说孙刚是单老师的弟子,不知是怎么论的,他是沈阳电台的主持人。

我是刚刚听完的,感觉很轻松。

此书讲的是刘墉任江宁知府前期的故事,是官场斗君臣斗的前篇。

主要是破获一些刑事案件,也有一些调解的民事纠纷。

由于案件比较独立,故事显得不太连贯,故事的精彩性也一般。

此书的特点体现在孙刚的表演上,开始我还以为他是模仿连立茹,因为连说过刘公案(还没听),偶尔也模仿老单的一些套子,小孙还不时的学单老来点现实的评论。

小孙讲的这套书,没有什么悬念,娓娓道来,平淡如水,轻松愉快,虽然结构松散凌乱,情节简单重复,人物个性也不清晰突出,但主要的特点就是轻松明快。

印象深的是守备王英一出场就老闹肚子,王明模仿贾明,陈大勇模仿展南侠蒋伯芳,都不到位(好几次我都觉着刘罗锅就是胜英!

)。

好几个恶霸的家奴,都有叫仙鹤腿的。

原来孙刚说过官场斗50集,基本模仿老刘的,连声音也一样,没什么个性。

这套书,用孙刚略显稚嫩和清脆的声音说来,很有点风味,时不时冒出几句东北话,令人忍俊不禁。

大家也可以支持新一代说书人的成长,大家不妨听听!

《官场斗》文本

话说我国北方有一能骑善射的民族——满族,至明代末期,发展强盛,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奠定了清兵入关的实力。

后多尔衮率兵入关,称雄中原,一统天下,稳定了大清王朝的基业。

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可十三个年号,称为“十三朝”。

清代这十三朝,要论故事和笑话最多的,就属乾隆。

乾隆是年号,他本人姓爱新觉罗,名叫弘历,庙号清高宗。

反正,乾隆、弘历、清高宗,都是他,一档子事儿!

从清朝的“玉谍”,也就是“家谱”上来看,他父亲是雍正,母亲是玉贵妃——钮祜录氏。

可据说,雍正不是乾隆的亲爸爸。

他亲爸爸姓陈,是汉族人。

在康熙年间坐过中堂。

想当初哇,玉贵妃生了个姑娘。

那年月男尊女卑呀,她怕别的妃子万一生个儿子,立为东宫太子,她不就坐偏了吗?

可巧啊,陈中堂家里生了个儿子,不知怎么那么寸,跟玉贵妃生的这个姑娘,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

哎,全赶一块儿啦!

玉贵妃私下里让陈中堂把儿子抱进宫里来看看,等看完了再抱出去,哎,给换了!

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那个“以凤换龙”。

后来,乾隆长大了,也风言风语的,听说过这档子事儿,可他本人也没较真儿。

您想他本人都不较真,别人谁还管那个闲事儿啊!

话又说回来啦,他本人也没法较真儿。

怎么?

一嚷嚷出去,皇上俩爸爸。

哎,那……多难听啊!

一琢磨,得了,干脆我闷着吧。

乾隆忍了。

有人问了,为什么就属乾隆年间的故事和笑话儿最多呢?

因为他居中。

乾隆的前边儿是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六个年号;

后边儿是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也是六个年号。

他在当间儿。

一般来说,当间儿的都是精华,最好。

您看:

吃饺子当间儿是丸儿;

吃包子当间儿是馅儿;

吃榛子当间儿是仁儿;

吃桔子当间儿是瓣儿;

吃桃子当间儿是……核!

反正大部分东西,都是当间儿的好。

乾隆在清朝排列当中,可称“鼎盛时期“。

他登基以后哪,手下用了两位得力的大臣。

是一武一文,一满一汉。

一个是满中堂、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九门提督——和申。

外号,蜡头儿!

您说什么?

噢,他怎么会叫蜡头儿啊?

是这么回事。

这个和申哪,原来是御前待卫,打“气死风灯”的。

当时才十一二岁,个头儿不高,大伙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蜡头儿。

叫来叫去,哎,还真传开啦。

直顶和申都坐了中堂啦,私下里还有人管他叫蜡头儿哪!

另一位是汉中堂、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天官、左都御史——刘墉。

那位说了,刘墉的外号儿我可知道,他叫罗锅儿!

您还真说错啦。

这刘墉并非罗锅儿,不罗锅儿。

要真是罗锅儿也入不了阁,当不了中堂。

按清朝的规矩,凡六根不全——有残疾的人,不能当官儿。

刘墉什么官儿啊?

当朝一品,文华殿大学士、汉中堂。

能是罗锅儿吗?

真要是汉中堂罗锅儿,那满中堂呢?

缺胳膊,皇上没鼻子,娘娘一只眼!

那就不是大清国啦,该改“残废院”啦!

刘墉他那么大的官儿,哪能是罗锅儿呀!

那么,为什么都管他叫刘罗锅儿呢?

这里边儿有来历。

是因为皇上封他为“罗锅儿”。

封官儿有封罗锅儿的吗?

他……这……也不是真正封的,是他跟皇上讨的。

说了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因为刘墉这个人,能写会画,学问好。

老趴桌子上念书写字,天长日久,哎,就有点儿水蛇腰啦。

有一天哪,他上殿见皇上,往品级台前一跪,乾隆一瞧,顺嘴儿说了一句:

“刘墉,你这么一跪着,不就成了罗锅儿了吗?

刘墉一听这话,赶紧磕头:

“谢主隆恩。

皇上一愣:

“嗯?

你谢什么恩哪?

“谢万岁封我为罗锅儿。

乾隆乐了,说:

“嗨,封你罗锅儿,有什么用啊?

“有用,臣我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的俸禄。

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代有个规矩,皇上亲口封一个字儿,每年多领一万两银子。

就拿光绪年间的西太后来说吧,她每年得领十六万两的“胭粉银”。

十六万两银子全买胭脂粉,还不把人埋起来啦?

名叫“胭粉银”,不一定专款专用!

因为已经封她十六个字儿啦,就是: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

一个字一万,十六个字,十六万两银子。

今天哪,刘墉谢恩,说皇上封他“罗锅”,罗锅——俩字儿。

哎,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

乾隆一听,噢,是这么回事儿啊。

心说,我有钱,也犯不上这么花呀!

皇上要跟争辨:

“刘墉,联并非封你为罗锅儿。

我呀,就这么一比方,说着玩哪。

刘墉说:

“万岁,君无戏言,您说的话不能不算,如果这句不算,往后您说的话全不算!

皇上赶紧说:

“算,算!

您想,皇上说了话不算,那不就反了吗!

算是算了,每年得多花两万两银子。

乾隆一琢磨,我跟他还真不能随便说话,说了个“罗锅儿”,让他讨了封啦,我两万两银子没啦。

这钱不能这么花呀,嗯,……这么办:

“刘墉,大清国祖制所定,六根不全,相貌丑陋之士,不能为官。

你既讨封为„罗锅‟,罗锅儿乃属有残疾之人,朕当无法再用爱卿,你辞官回乡去吧。

那意思是,你呀,回家抱孩子去吧。

我不用你了。

官儿没啦,罗锅俩字儿无形中也就取消了。

哎,两万银子我也省下啦。

你瞧皇上算计的多好。

刘墉多机灵啊,一听就明白了,噢,你这是变着法儿想不花钱哪。

那哪儿行啊!

这得说说:

“万岁,罗锅儿并非残疾之人……”

乾隆说:

“就算不属残疾之人,那也是相貌丑陋啊,从古至今,哪有相貌丑陋之人,在朝做大官的呢?

“那……哎,有啊。

后汉三国,庞统庞士元。

生得:

黑面短须,秃眉掀鼻,算是相貌丑陋吧?

可官至中郎将,副军师,封关内侯。

貌丑而才高,不防封侯拜相!

乾隆心说,嘿,他还真找着这么一位!

庞统模样儿长得就是够惨的。

后来可也真作了大官儿啦……。

哎,又有词儿啦:

“刘墉,庞统光有帅才呀。

统兵布阵,深得六韬。

却无文才呀。

你看人家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留传于世。

你多咱见过庞统的诗词文章?

象这样不全之才,不足一提。

噢,庞统有帅才无文才。

嗯……刘墉眼珠一转,有了:

“万岁,东晋陶潜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

著有《归去来辞》,写过《桃花源记》,曾任参军,当过县令。

够全才了吧?

“不错。

“万岁可知,陶渊明是斜眼儿。

啊?

陶渊明是斜眼儿?

皇上愣让刘墉给气乐了:

“刘墉啊,陶渊明什么时候又成斜眼儿啦?

“万岁,他生来就是斜眼儿嘛。

谁说的?

“他自己说的呀!

乾隆心说,他自己说的?

你听见了是怎么着?

“刘墉,陶渊明说自己斜眼儿,有何为证哪?

“万岁,陶渊明有首诗,叫《咏菊》,您可曾记得?

“朕当然熟知,还经常吟颂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哎,对!

就这两句,便足可证明他是斜眼儿啦。

“怎么哪?

“万岁您想啊,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儿采菊,能看见南边儿的山,(学斜视状)

这不是斜眼儿吗?

嘿!

乾隆一听,哎,你怎么琢磨来着!

得啦,没词儿啦,只好说:

“既然陶渊明是斜眼儿,都可为官,那……你这官儿,还接着当吧。

“臣,谢主隆恩。

哎,刘墉这官儿保住了。

官儿一保住,罗锅儿俩字儿就算占上了,两万两银子也跑不了啦。

乾隆一想,我呀,找不着碴儿,罗锅儿俩字儿去不掉,也不能让你舒坦了。

我作首《罗锅儿诗》,恶心恶心你!

“刘墉啊,既然你已讨封为„罗锅儿‟,朕当就再赐你一首《罗锅儿诗》吧!

刘墉一听,什么?

罗锅儿诗?

噢,你这是没辙啦,想作首歪诗气气我。

来吧,还不定谁把谁气了呢!

“微臣恭候万岁作诗。

乾隆这首“罗锅儿诗”是这么作的:

“人生残疾是前缘……”

就是说呀,人若有了残疾,那是前世注定的。

什么?

这是宿命论?

当然啦!

您别忘了,这诗是二百多年前,封建皇帝作的。

他不可能有唯物观点。

如果乾隆皇上作诗全用这词儿——

“长江流水起波涛,泰山压顶不弯腰……”

哎,那……您听着就别扭啦!

“人生残疾是前缘,

口在胸膛耳垂肩。

仰面难得观日月,

侧身才可见青天。

卧似心字缺三点,

立如弯弓少一弦。

死后装殓省棺廓,

笼屉之内即长眠!

刘墉一听,嗬!

我这么大人就窝在笼屉里,合着死了都直不了腰!

皇上你也太损啦!

虽说心里生气,可脸上没挂出相儿来,不动声色。

乾隆一看,呦!

还真沉得住气呀。

行,我再气气你。

让你给对一首《罗锅儿诗》,这叫拿自己的骨头扎自己的肉。

嘿,您瞧这主意够多损!

“刘墉,朕当作了一首《罗锅儿诗》,这回命你对诗一首,如何?

刘墉明白呀,噢,你想让我自己数落我自己一顿,来顿窝心气,哪儿有那时候哇。

对一首诗,非把你气了不可!

忙说:

“臣遵旨。

刘墉这诗是这么作的:

“驼生脊峰可存粮……”

骆驼号称“沙漠之舟”,在大沙漠里走多少天,渴不死,饿不死,就因为脊背上有驼峰,那是粮、水储存的仓库。

所以刘墉这头一句是:

“驼生脊峰可存粮,

人长驼背智谋广……”

您不是说我罗锅儿吗?

哎,我这点儿能耐呀,全在这罗锅儿上哪!

“文韬伴君定国策,

武略戍边保家邦。

臣虽不才知恩遇,

诚蒙万岁赐封赏。

别看罗锅字不多,

每年得银两万两!

乾隆一听:

“哎,他把我气坏啦!

刘墉讨封了“罗锅儿”,一年多领两万两银子。

乾隆他是越琢磨越窝火!

花俩钱儿倒没什么呀,还让刘墉给气了一通。

不行,我得想主意,抓个碴儿,怎么着也得把他这“罗锅儿”俩字儿取消。

就说了:

“刘墉,散朝之后,不要回府,随朕到琼岛赏景。

琼岛是哪儿呀?

就是今天的“北海公园”。

那时候叫“琼岛”。

您现在去北海公园,东山坡底下有块碑,上刻“琼岛春荫”四个字,哎,就是乾隆御笔写的。

乾隆琢磨了:

嗯……对,我让他陪我去琼岛赏景,只要他说错了一句话,让我抓住,那就好办了。

要不怎么说“伴君如伴虎”呢。

皇上没事儿老算计你,那谁受得了哇!

刘墉愿意去吗?

不愿意去呀!

准知道去了没好儿。

可皇上让去就得去。

你要说,我没功夫,我脑袋疼。

哎,那哪儿成啊。

不去?

不去,就是抗旨不遵。

不听皇上的话就得掉脑袋,那脑袋不疼,哎,该脖子疼啦!

刘墉陪着乾隆,进琼岛,从漪澜堂乘龙舟横渡太液池来到五龙亭。

靠岸边儿的水里,一拉溜儿五座亭子。

乾隆站在亭子里遥望白塔,绿荫环绕,真是风光似锦,美如画卷哪!

要说吃饱了喝足了,上这地方一遛,哎,也确实有点儿意思啊。

景致挺美,可乾隆越看越烦。

想不出主意来,把罗锅儿俩字儿去消啊!

低头一瞅,水里边儿鱼还真不少,来回穿梭。

嗯,我先钓会儿鱼吧,解解闷儿。

就说:

“刘墉啊,咱们钓会儿鱼吧。

“谨遵圣命。

小太监赶紧把渔竿儿、鱼食拿过来,乾隆跟刘墉一人一份儿,俩人钓上啦。

工夫不大,刘墉这边儿,鱼漂儿一动,蹭!

一抬竿儿,钓上一条红鳞鲤鱼。

欢蹦乱跳!

乾隆一看刘墉钓上来了,着急了。

跟着也一抬竿儿……任嘛儿没有。

空的,没钓着!

多新鲜哪,你不看鱼漂儿动没动,就抬竿儿,那能钓上来吗?

刘墉钓着了,乾隆没钓着,心里挺别扭,瞟了刘墉一眼,张嘴说了四句诗:

“五龙亭畔水长流,

鱼儿好似画中游,

君臣二人同垂钓,

朕当因何空举钩?

那意思是,咱俩一块儿钓鱼,为什么我钓不上来呢?

刘墉一听,这怎么回答呀?

说:

你急性子,不会钓。

你笨蛋!

哎……麻烦啦!

刘墉明白。

心说,今儿让我陪着出来,就为找碴儿。

我可得小心着点。

一琢磨,我也来四句吧。

“万岁之身乃真龙,

光照寰宇遍苍穹,

凡鱼不敢朝圣驾,

因此我主钓竿空。

刘墉这话说得太好了。

我主万岁是真龙呀,凡鱼看见您不敢朝拜圣驾,所以,您才没钓着。

您听回答得多圆滑!

乾隆当时高兴啦,一挑大拇指,说:

“好!

乾隆这大拇指上戴着一个“扳指”。

是翡翠的,由西域进贡来的“祖母绿”。

这个扳指碧绿碧绿的。

是真绿!

有多绿呀?

这么说吧,桌上铺一块红毡子,把这个扳指摘下来,往上一搁,当时这毡子就成绿的了;

一盆凉水,把扳指放在水盆儿里,这盆水能变成绿的;

要是皇上戴着这个扳指,站在北京前门楼子上,一挑大拇指,能绿到上海去!

哎,这也太绿啦!

反正是够绿的。

可称翡翠中的上品。

“刘墉,朕当赏你个扳指戴。

说着把扳指从手上摘下来,就递给刘墉了。

价值连城的翡翠扳指给刘墉啦,皇上怎么那么好心眼儿啊?

实际上,他是拿这扳指找碴儿!

刘墉真要接过扳指顺手往大拇指上一戴,得!

坏啦,这叫“欺君之罪”。

我为君,你为臣,我的东西刚摘下来,你就敢戴上?

胆大妄为,欺君罔上!

好吧,扳指是我赏的,死罪可以免去,但是活罪难逃——降级罚俸,“罗锅”俩字儿去消,两万两银子不给啦。

您瞧乾隆算计得多好!

刘墉呢,当时没想到这些。

伸手就接:

“臣,谢主隆……”

这“恩”字儿,都到嘴边儿上啦,一琢磨……,不对劲儿,这扳指儿是要脑袋的,跟着就改口了,说:

“臣,谢主隆……启奏万岁。

皇上一听,哎,有这么说话的吗?

“启奏万岁,您的扳指,为臣不敢戴。

“噢,看来你是不要啦?

刘墉如果顺口答音说:

“对,我不要。

哎,也坏啦。

皇上给你东西,你敢不要,这叫“抗旨不遵”,也活不了。

刘墉明白呀,赶紧说:

“万岁既赏给为臣,我焉敢不要。

“要,你不戴上?

“戴上我为欺君之罪……”

“不戴?

“不戴,那叫抗旨不遵。

乾隆心说,哎,他全明白。

“那你看怎么好呢?

“万岁赏赐为臣的扳指,臣不敢戴,我交给手下的从人,送回原籍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供在我家祖先堂内。

乾隆一听,得,我这扳指算完了。

摇了摇头,背着手,出了亭子。

过桥,来到万佛楼。

一进门儿,看见院子里摆着几桶马兰。

乾隆心里一动,行啦,就拿这个找刘墉的毛病。

“刘墉!

“臣在。

“你看这是什么花草?

刘墉如果要说,这是“马兰”。

皇上这碴儿就算找上啦。

什么叫马兰哪?

做这么大的官儿,说话这么俗气,降级罚俸,先把“罗锅儿”俩字儿去消……。

一年两万两银子又吹啦!

刘墉多机灵啊,用手指着一桶马兰说了:

“万岁,此乃一桶万年青。

“何为一桶万年青?

“我主大清江山,一统万年。

这就叫一桶(统)万年青(清)。

嗬!

乾隆听这话特别高兴,嗯,江山一统,万年长青,好!

明知是拍马屁,可觉着挺舒服。

刘墉,赏你这挂朝珠。

“臣,谢主隆恩,仍将朝珠送回原籍,供在祖先堂内。

乾隆心说,甭管供什么地方,我这朝珠跟扳指是回不来啦!

往里走吧,一进佛殿,迎面儿供着一尊佛像,就是那个大肚子弥勒佛。

乾隆一看,有了。

用手一指佛像:

“刘墉,上边儿供着这尊是什么佛?

刘墉要顺嘴儿说是大肚子弥勒佛,皇上就又算找着碴儿啦,佛爷就佛爷得了,干吗还大肚子?

这么大的官儿,说话这么俗气,降级罚俸,“罗锅”俩字儿去消,两万两银子不给了,干脆,连扳指带朝珠全拿回来吧。

得,这一下满完!

刘墉心里有数儿,连忙回答:

“此乃一尊长笑佛。

这话说得对呀,大肚子弥勒佛那个模样,老咧着嘴笑呵呵的。

“长笑佛”,皇上一听,也觉着这个词儿不错。

眼珠儿一转,随口又问了一句:

“为何他见朕笑?

就是问,佛像为什么冲我笑呢?

刘墉有词儿:

“此乃佛见佛笑。

刘墉这马屁一拍,可真把乾隆拍喜欢了。

怎么呢?

清朝时候,皇上都喜欢称自己为佛爷。

康熙佛爷、乾隆佛爷,直到光绪年间,西太后还称老佛爷哪!

刘墉的意思是说,供着的是佛爷,乾隆您也是佛爷,佛爷见着佛爷,笑啦。

“佛见佛笑”,他那儿接驾欢迎您哪,那皇上听着能不高兴吗?

好一个佛见佛笑。

皇上一挑大拇指,哟,扳指瞧不见了;

再一低头,哎,朝珠也没啦。

“那什么……刘墉,朕赏……赏你一个马褂儿穿。

现打身上脱下来,递给刘墉啦。

这是八团五爪龙的马褂儿。

什么叫五爪龙啊?

有讲究,皇上的是龙袍,百官的是蟒袍。

怎么区别呢?

就在爪上。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仨爪?

那……是鸡,鸡爪子!

没仨爪的。

再就是颜色上分。

龙袍是正黄的,蟒袍是杏黄的。

刘墉把马褂儿接过来,又吩咐手下人,送回山东原籍,供于祖先堂内。

刘墉刚把马褂儿收下,乾隆可真够损的,他往旁边一斜身儿,哎,让刘墉跟弥勒佛对了脸儿啦。

皇上用手一指:

“刘墉,为何他见你也笑?

这不废话吗?

佛像就这么塑的,见谁不笑哇。

乾隆就是诚心,看你刘墉怎么说。

这一问可麻烦啦。

刘墉再来一句“佛见佛笑”,啊?

你也成皇上啦?

要谋朝篡位是怎么着?

推出午门,开刀问斩,这回“罗锅”俩字儿也甭去消了。

连人都“消”啦!

刘墉一愣,是啊,他……怎么见我也笑哇?

这个……嗯,哎!

“万岁,他笑微臣不修道。

他见您笑,是佛见佛笑,接驾哪;

他见我笑,他说人家是皇上,你在旁边儿算干吗的!

难道你不害羞吗?

他笑为臣不修道,就是他在那儿嘲笑我哪。

皇上心说,刘墉真有机辨之才呀。

好哇,他嘲笑你不要紧,我这扳指没回来,朝珠、马褂儿也进去啦!

乾隆一看这弥勒佛塑的地方,哎,又有主意啦:

“刘墉,为何这佛像塑在北边儿?

刘墉心说,废话!

大殿座北朝南,佛像可不塑在北边儿吗?

大殿座北朝南,佛像座南朝北,塑南边儿,一进大殿,看佛爷后脊梁?

不像话呀!

刘墉心里这么想的,嘴里可不敢这么说。

一琢磨,有了。

“万岁,佛像就得塑北边儿,南边儿不能有,南边儿没有!

“为什么南边儿没有哪!

“您没听和尚念经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嘛,就是南边儿没有。

嘿,他把这句搁这儿啦!

皇上一听,噢,“南无”就是南边儿没有啊?

得了,这碴儿算没找上。

往里走吧。

来到万佛楼,乾隆刚一迈步上楼梯,刘墉说了:

“万岁上楼,臣给您念句吉祥话儿。

“什么吉祥话儿呀?

“念我主步步登高!

乾隆一听,高兴啦:

好一个步步登高。

刘墉,朕赏你……赏你这个夹袍穿!

又把夹袍脱下来,递给刘墉了。

刘墉是“照方抓药”,还是派人送回原籍,供于祖先堂内——把夹袍也收下了。

反正,皇上一高兴就赏,赏多少也没关系,等待会儿抓上个碴儿一罚,哎,全都找回来啦!

乾隆来到楼上,绕了个弯儿又下来了。

等到楼梯口儿这儿,站住了。

回头叫刘墉:

“刘墉,朕当现在下楼了。

你再给我念句吉祥话儿。

刘墉一听,得,这回麻烦了!

刚才上楼的时候,还不如不说哪。

乾隆心想,上楼,你说“步步登高”;

下楼,看你怎么说。

“步步登矮”,“步步落空”,“步步下溜”,“一步不如一步”,说哪句,你罪过都小不了。

到时候,不但“罗锅”俩字儿去消,赏的那些东西全得拿回来!

乾隆往下一迈步儿。

刘墉在后边儿一瞧,哎,有词啦:

“万岁,念您„后背倒比前背高‟。

嗯,后背(辈)倒比前背(辈)高。

乾隆听着舒服哇,心想,哎呀,我这一辈就是皇上,后辈儿孙比我还高,那就更好啦。

其实,皇上想错啦,刘墉不是从身后头看他下楼才想起这句话吗,后背倒比前背高,是说皇上下楼的时候,他的后背比前背高。

暗含着也就是说这“罗锅儿”呀,你也有那么点儿啦!

乾隆没明白这意思,还高兴哪:

好一个后辈倒比前辈高!

刘墉,朕赏你个小褂儿穿。

刘墉赶紧说:

“臣……”

谢主隆恩还没说出来呢,乾隆又说话啦:

“那什么……别谢恩啦。

回去再赏吧!

“怎么?

“小褂儿再赏给你,我就光膀子啦!

乾隆跟刘墉下了万佛楼。

他冲刘墉一摆手:

“你回府去吧!

心说,你赶紧走吧,再跟我这儿待会儿,我连裤子都得扒给你啦!

刘墉遵旨回府了。

乾隆出琼岛,回宫来到养心殿,就是南书房啊。

坐那儿想碴儿生气。

本想找刘墉点儿毛病,把“罗锅”俩字儿去消,两万两银子免了;

这倒好,不但“罗锅”没去掉,还搭出不少东西,自己差点儿光膀子回来。

有人问了,皇上真这么赏东西吗?

一边儿扒,一边儿送?

不是。

按清史上的规矩,皇上赏什么东西,就是那么一说,然后由太监拿来再赏给,不是现从身上扒。

我为什么这么说?

啊……是呀,我要不这么说,您能乐吗!

乾隆坐在养心殿,正这儿烦哪。

一抬头,看见一块匾。

上写“雅乐和平”。

这四个大字,笔力雄健浑厚,字体刚劲挺拔,乾隆看着出神儿啦。

乾隆这个人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