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上7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266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语文4上7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4上7单元.docx

《语文4上7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4上7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4上7单元.docx

语文4上7单元

第页

课题

23、雾凇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概括描写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有先声夺人之感。

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

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具运用

小黑板。

课前预习要求

自学生字新词。

了解吉林。

D

第页

(1)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揭示课题。

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2、揭题。

寒冷的冬天,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解释词语。

1、自主交流,说明理由,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2、观看投影片,自主谈感受。

3、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想搞明白的问题。

 

4、生边听边思考:

你知道了什么?

 

5、交流。

大地冰封凝结

十里长堤   俗称

自主交流,说明理由,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观看投影片,自主谈感受。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3)指导读长句。

四、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

 

摄氏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

 

6、自读课文。

7、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8、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9、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10、抄写生字词。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F

第页

(2)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

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过渡:

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

1、集中注意,激发情感。

 

2、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3、练习感情朗读。

(自读、指名读)

 

集中注意,激发情感。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练习感情朗读。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

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师相机板书:

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

4、出示:

“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

 

4、齐说:

奇观。

(配乐感情朗读)

 

 

5、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6、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符合条件“遇冷”)

7、指名说。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8、有感情的朗读。

 

配乐感情朗读。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有感情的朗读。

F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a.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b.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

指导背诵。

过渡:

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

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指导朗读)五、指导赏读背诵。

六、评“最佳小导游”。

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9、朗读课文,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景象。

(指名说)

10、练习读准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11、自由准备。

12、自我推荐。

(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朗读课文,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景象。

 

练习读准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自由准备。

自我推荐。

(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F

第页

课题

24、春联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新春佳节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及春联的种类。

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讲春联的特点:

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第四自然段主要讲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具运用

小黑板。

课前预习要求

搜集春联,背诵春联。

D

第页

(1)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揭题读题。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读读这些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这座百花园中去畅游一番。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正音:

百业兴(xīng) 

揣(chuǎi)摩

2、指名逐节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对春联已有了那些了解?

看来,春联的学问还真不少呀?

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呀!

三、学春联。

1、这些春联该怎么读呢?

老师及时鼓励表扬。

把自己收集的春联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1、要求:

(1)自由读课文,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向同学介绍你了解到的关于春联的知识。

 

揭题读题。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2、创设情境读好。

激情:

看着这些春联,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想在这5幅春联中选一幅过年时贴在我家门上。

可这么多春联,我不知该选哪一幅好,我想请你们帮我选一幅,你们愿意吗?

希望你们以充分的理由来说服我。

谁说得好,说得我心动,那我就听你的。

老师始终只是点拨引导,穿插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3、小结引导,鼓励表扬。

听了你们的推荐,我感到每一幅春联都让我爱不释手,干脆,我全要了。

这样做太自私了;老师改变主意了,把春联送给大家,你们说说,谁能获得呢?

自荐或推荐。

四、总结背诵春联。

五、作业:

1、背诵5幅春联。

2、抄写生字词。

 

2、快速浏览课文,并画出课文写了哪几幅春联?

同学介绍经验和方法。

3、自由练读,指读,同桌互读。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春联进行准备。

(2)推荐春联。

学生分别通过讲述春联的含义,表达的感情,感情朗读,春联的特点等多角度推荐。

 

A:

选中者上台选自己喜欢的春联并读给大家听。

B:

你想把春联送给谁?

(思想教育)

 

快速浏览课文,并画出课文写了哪几幅春联?

 

学生分别通过讲述春联的含义,表达的感情,感情朗读,春联的特点等多角度推荐。

F

第页

(2)课时

教学内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复习回顾春联内容。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教师小结。

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

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一些特点呢?

我们一起看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板书:

特点)

2、指导体会对仗。

出示:

绿柳舒眉辞旧岁

红桃开口贺新年

(舒眉辞开口贺)

适当点拨  

辞:

送走

书上是怎样把它分别对起来的?

引读:

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现每副春联的上下联

不仅……而且……

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春联是讲究对仗的。

板书:

对仗。

背诵课文中的春联。

 

1、自由读,思考:

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在文中找出来,并联系具体的春联谈自己的想法。

3、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指名交流。

读读这幅春联,体会对仗的朗读感觉,从哪几个词中可看出?

在前面几副春联中挑最喜欢的一副,试着对对看。

背诵课文中的春联。

春联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3、出示: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齐读第二自然段。

4、老师读第二幅春联,听听老师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板书:

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试着读出这种特点。

板书:

声律美

三、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

开卷有益。

卷有两种解释:

(l)试卷(2)书本 。

 

请为它选择正确的解释。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四、小结。

同学们,春节马上又要到了。

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注意一下周围的春联哩!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    )细心揣摩体会,(    )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如果……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齐读。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吗?

 

3、谈自己的理解。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

F

第页

课题

25、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一首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另一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

《元日》结句与首句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江雪》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

诗的前两句是画的背景,后两句是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幽独的落寞情调。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运用

小黑板。

课前预习要求

了解春节的风俗,了解诗人柳宗元。

 

D

第页

(1)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又一年即将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年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

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

    

⑶出示生字。

爆 屠 符孤

⑷出示生词。

爆竹 屠苏 桃符

孤舟 

 

1、春节。

2、看图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激发情感共鸣。

(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等)

 

指定学生读。

3、全班齐读。

4、开火车读。

5、同桌互读。

看图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激发情感共鸣。

 

多种形式读。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学生说诗意。

 

三、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6、学生自由读诗句。

小组讨论:

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7、全班齐读全诗。

8、分组接背诗句。

9、指定学生背诵。

10、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11、同桌互相背。

 

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F

第页

(2)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

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

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师范读课文。

 

自主交流。

1、听老师配乐朗读,在脑海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学生交流。

播放音乐,指生描述: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

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6、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谈雪激趣入课题。

 

初读感知,想象画面。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2、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3、引导讨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

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

 

 

7、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8、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课外延伸。

F

第页

课题

练习7

课型

练习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的内容有五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教学目的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补充对联。

2、读一读,熟记8组成语、三幅春联。

3、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4、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熟记8组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具运用

小黑板

课前预习要求

 

搜集对联。

D

第页

(1)课时

教学内容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补充对联。

教学重点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补充对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处处留心。

1、补上对联中的一个字。

(应补“润”字,因为“润”字写出了雨的温柔,与“拂”相对称。

2、小结: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最讲究对仗,上下联的内容相互照应,紧密联系,不仅字数相等,词性相近,结构也相似。

对联俗称对对子,他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对对子。

3、照样子对对子。

 

1、认真阅读短文,明确学习要求。

2、小组讨论,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3、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细雨对和风,桃红对柳绿,蓝天对白云,地北对天南,古木参天对新苗茁壮,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地新气象新。

 

4、齐读。

 

4、认真读例子,理解“细雨”与“和风”的对仗关系。

5、四人小组讨论,试着完成练习。

6、集体交流,选择最确切的。

 

 

四人小组讨论,试着完成练习。

F

第页

(2)课时

教学内容

熟记8组成语;熟记三幅春联;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点

熟记8组成语;熟记三幅春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读读背背。

1、积累成语。

(1)自由读八个词语,正音后齐读。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词语意思。

2、学习三幅春联。

(1)王安石的《元日》中有这么一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知道句中的新桃、旧符指的是什么吗?

对,指得就是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三幅春联。

自由读八个词语,正音后齐读。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词语意思。

 

新桃、旧符指的是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词语意思。

 

新桃、旧符指的是什么?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2)自由诵读,注意对联结构的对称和韵律、节奏。

(3)指导诵读,读出抑扬顿挫。

(4)练习背诵。

(5)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春联,说给大家听听。

二、作业布置:

1、把词语补充完整。

2、照样子对对子。

青山对(绿水) 

莺歌对(  ) 

花香对()

人勤物丰对(   )春回大地对()

六畜兴旺对(  ) 艳阳照大地对(     )

三、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字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指导诵读,读出抑扬顿挫。

 

照样子对对子。

 

写好钢笔字。

 

指导诵读,读出抑扬顿挫。

 

照样子对对子。

 

写好钢笔字。

F

第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2、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

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

随机板书课题:

用好压岁钱。

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做了些什么?

在小组内讲给大家听听。

三、小组汇报。

 

四、教师小结。

下面讨论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

集中注意

激发兴趣

 

在小组内讲给大家听听。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

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

2.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1.学生评价:

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集中注意

激发兴趣

 

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做了些什么?

小组汇报。

 

E

第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设计

师、生需要

关注的要点

课后札记

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

五、小小评价员:

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六、教师小结。

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该用的地方。

七、小组准备短剧。

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八、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

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九、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2.台下学生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

3.台下小朋友有自己的做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