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9087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docx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教案板书设计

【篇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优秀教案锦集】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

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

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

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

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

“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预习

四,读课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缘:

沿着。

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

注意:

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

古今异义:

鲜美:

鲜艳美丽。

今:

味道好。

杂:

别的;缤纷:

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甚:

很;异:

感到奇怪;之:

语气助词;复:

继续;前:

向前;欲:

想要;穷:

形容词-动词走完;其:

指示代词,这,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

尽:

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仿佛:

隐隐约约。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属:

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其:

这,那。

悉:

都)

2、字词翻译:

缘:

沿着。

缤纷:

繁多的样子。

甚:

很。

复:

继续。

欲:

想要。

尽:

到头。

仿佛:

隐隐约约。

才:

仅仅。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

田间的小路。

黄发:

指老人。

3、古今词义。

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

(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

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

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关联词语)如此(古义:

像这样说如此今义:

这样)

缘(古义:

沿缘溪行今义:

缘故,缘分)

延(古义:

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

延长.延伸)

津(古义:

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今义:

口液)

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

隔绝,不通音信;现代:

隔开。

皆叹惋:

叹惋:

惊叹,惋=惊;现代:

惊叹惋惜。

寻病终:

寻:

顷刻,不久;现代:

找。

4、词类活用:

才通人通:

使动用法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穷:

形容词-动词走完

渔人甚异之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前:

名词-状语向前

一词多义:

之: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指示代词,这.

舍:

①舍弃“便舍船”②房舍“屋舍俨然”

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不久“寻病终”

志:

①做标记“处处志之”②标记“寻向所志”

向:

①以前“寻向所志”②对着“眈眈相向”

为:

①w?

i作为,动词。

“以捕鱼为业”②wai对,向。

介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

①于是,就“见渔人,乃大惊”②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复:

①又“复前行”②再“不复出焉”

遂:

①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②遂迷(最终,终于);

武陵人捕鱼为业:

即以捕鱼为业,靠捕鱼作为职业。

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为:

作为。

缘溪行:

沿着小溪往前行。

缘:

沿着,顺着。

忘路之远近:

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远近:

偏义复词,文中仅指远。

落英缤纷:

地上的落花杂乱繁多。

落英:

落花,一说刚开的花。

缤纷:

杂乱繁多

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

捕鱼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

捕鱼。

异之:

以之为异。

之:

指见到的景象。

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又继续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复:

又,继续。

前:

向前(方位名词作状语)穷:

穷尽。

林尽水源:

尽:

消失。

便得一山:

得:

发现,看见。

才通人:

仅仅容一个人通过。

才:

副词,只,仅仅。

通:

使?

?

通过。

豁然开朗:

豁然:

开阔敞亮的样子。

然:

?

?

的样子。

土地平旷:

旷:

空阔,开阔。

屋舍俨然:

俨然:

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之属:

这一类。

阡陌交通:

阡陌:

田间小路,南北的叫阡,东西的叫陌。

交通:

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

(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其中往来种作:

往来:

名词,代往来的人。

种作:

名词,代种作的人。

悉如外人:

悉:

全,都。

外人:

桃花源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

黄发:

借代老人,旧说长寿的象征。

垂髫:

借代小孩。

怡然自乐:

怡然:

快乐的样子。

乃大惊:

乃:

竟然。

问所从来:

所从来:

从何处来,所,处所,地方。

具答之:

具:

同“俱”,完全,详尽。

之:

指代桃花源中人所问的问题。

便要还家:

要:

通“邀”,邀请。

咸来问讯:

咸:

副词,都。

问讯:

讯=问,打听,询问。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云:

说。

先世:

先辈。

乱:

战乱。

率妻子邑人:

率:

带领。

妻子:

“妻”与“子女”。

邑人:

同乡人,乡邻。

来此绝境:

绝境:

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

遂:

于是,就。

外人:

桃花源外的人。

间隔:

隔绝,不通音信。

乃不知有汉:

乃:

副词,竟。

无论魏、晋:

无论:

不用说,更不必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人:

渔人。

为:

给。

具:

同“俱”详细。

所闻:

所知道的世事。

皆叹惋:

皆:

都。

叹惋:

惊叹,惋=惊。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邀请。

其:

他们的。

停数日,辞去:

停:

居住。

辞:

告别。

去:

离开。

此中人语云:

语:

告诉。

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

值得。

为:

对。

道:

说。

也:

语气词。

既出:

既:

副词,已经,以后。

得其船:

得:

找到。

其:

自己的

便扶向路:

便:

就。

扶:

沿,顺着。

向:

原来的,先前的。

处处志之:

志:

做标志。

及郡下,诣太守:

及:

到。

诣:

拜见。

说如此:

如此:

自己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遣:

寻向所志:

寻:

寻找。

向:

原来。

所志:

所做的标志。

遂迷不复得路:

遂:

结果。

闻之,欣然规往:

闻:

听。

之:

渔人去过桃花源一事。

欣然:

高兴的样子。

规往:

计划前去。

未果,寻病终:

果:

动词,实现,成为事实。

寻:

顷刻,不久。

后遂无问津者:

遂:

就。

问津:

问路,寻访。

者:

?

?

的人。

三、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2、收集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语言的具体内涵;

2、能力目标:

感悟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3、情感目标:

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语言内涵的把握和领会文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教学难点:

文章写做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了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指名说出课后收集的文中古今异义的词以及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成语明确:

芳草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今义:

(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今义:

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

妻子儿女今义: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说如此古义:

像这样今义:

这样

成语: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1、请大家再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①):

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

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其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③):

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结合内容,把握内涵:

(接下去我们就按照文章的层次去一同揭开桃花源的真面目)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篇二: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设计】

【篇三: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风筝》

涞水四中孙建英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

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

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

它讲述的

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

的愧疚。

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

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所以本文的

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

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

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所以受经历与知识

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

度。

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

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

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

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因而我从三方面

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

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

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

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

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

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

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

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

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

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

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

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

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

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

合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

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

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

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

要让学生

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

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

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

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除了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

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

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

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

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

心。

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

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

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

由歌曲《三月三》引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

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

”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

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

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

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

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

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

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

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

(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

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

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

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

(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课件显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再启发提问。

[教师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

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

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

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

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

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

想内容做准备。

(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

(提问暗示:

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2)讨论明确:

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

(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

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

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

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

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

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

拨、补充。

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

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

(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

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

师生与作品对话: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问题情境一]:

1、“我”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

(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

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

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多

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

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

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

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讨论明确2]: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

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

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

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指名朗读课文(3—4段),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我”:

嫌恶小兄弟:

喜欢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

(在

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

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

(学生各

抒己见)[讨论明确3]:

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

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自由朗读第5—11段。

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

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

(划出并自读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

具是儿童的天使。

”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

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

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

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

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

一个纯洁无邪

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

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

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

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

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

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

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

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

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

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

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

作者感叹被虐

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

令人悲哀沉重。

(4)[问题情境四]:

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讨论明确]: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

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

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