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9709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赵教材.docx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赵教材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12.1

第一单元工具的科学

第1课各种各样的工具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工具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教学难点:

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教学方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胶棒

2、教师:

(1)工具箱,各种各样的工具。

(2)订书机、大头针、曲别针、每名学生一张纸。

教学过程:

一、读《写给小朋友的话》。

二、带领学生看《目录》。

三、学习第1课:

各种各样的工具

1、同学们,你们看看咱们教室里面都有哪些学习设备。

2、如果桌椅坏了怎么办?

(换新的,修理。

)修理时要用什么工具?

3、你们见过这些工具吗?

想不想看看这些工具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P2图片,让学生说说每种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5、出示工具箱,拿出各种工具让学生看一看,并实际操作一些工具。

6、出示P3图片。

说说下面各种工具哪些用途比较相似。

7、说说哪些工具我们现在能安全使用。

8、拿出一张纸,问学生:

你能用几种方法把一张纸分开成相等的两部分?

9、老师示范:

把一张纸撕成相等的两部分。

10、拿出老师发给你的这张纸,照老师的样子把这张纸撕成相等的两部分。

根据现有的条件,用你喜欢的方法,继续把桌面上的纸分开成相等的两部分。

温馨提示:

注意安全,不要剪破或划伤手指。

11、你认为哪种方法把一张纸分开得又快又整齐?

12、拿出三张纸,你能用几种方法把两张纸连接在一起?

根据现有的条件,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刚才分开的纸张连接在一起。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回家后让家长拿出工具箱,再进一步认识各种工具,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一下各种工具。

2、练习把一张纸分开,再把几张纸连接在一起。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指甲刀、一张薄纸、一张硬纸。

第一单元工具的科学

第2课刀和剪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刀,知道它们的用途,了解刀具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刀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教学难点:

各种刀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教学方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每人一个指甲刀、一张薄纸、一张硬纸。

2、教师:

剪刀、水果刀、指甲刀,10张薄纸、10张硬纸。

教学过程:

1、出示:

剪刀、水果刀、指甲刀。

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及用途。

2、师:

刀和剪是最常用的工具。

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刀和剪?

3、出示P6图片,说一说这些刀和剪的用途。

4、使用剪刀的窍门:

(1)把一张厚纸剪成圆形纸片,用剪刀的哪个部位最省力?

自己试后报告答案。

(2)把一张薄纸剪成美丽的图案,用剪刀的哪个部位剪更好?

自己试后报告答案。

(3)把以上剪出的图案拼接成一个有趣的图形,拼接好后,贴在黑板上。

(4)让学生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

5、你还发现那些使用刀剑的秘密?

大剪刀比小剪刀剪东西快。

小剪刀比大剪刀方便携带。

有些剪刀可以折叠。

有些剪刀的顶端比较尖,比较容易扎孔。

6、拿出指甲刀,说一说指甲刀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各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P8图片1,认识各种各样的指甲刀。

7、试着用指甲刀剪一剪指甲或纸片,说一说怎样剪才省力?

温馨提示:

注意安全,不要剪破或划伤手指。

8、把自己的指甲刀放在桌面上,按顺序看看同学们的指甲刀都有什么样子的?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1、回家后练习用指甲刀剪指甲。

2、在家里找到螺丝钉和螺母,在家长的指导下,试着用螺丝钉和螺母固定两张硬纸。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小螺丝刀,四个小螺丝钉和配套的螺母。

 

第一单元工具的科学

第3课螺丝刀和螺丝钉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刀和螺丝钉,知道它们的用处。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刀和螺丝钉,知道它们的用处。

教学难点:

螺丝刀和螺丝钉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教学教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小螺丝刀,四个小螺丝钉和配套的螺母。

2、教师:

(1)工具箱,各种各样的螺丝刀、螺丝钉、螺母。

(2)每位学生各四张打好孔的硬纸条。

老师自己也有一份。

教学过程:

3、出示平头和尖头螺丝刀,问:

这是什么?

它们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4、出示P9图片1,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刀。

5、出示P9图片2,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螺丝钉,并把他们分类。

按照长短分

按照粗细

按照平头和尖头分。

按照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分:

(1)使用平头螺丝刀

(2)使用尖头螺丝刀

(3)使用扳子

6、讨论:

尖头和平头螺丝钉分别有什么用?

哪种螺丝刀使用于柠这种螺丝钉?

7、观察各种螺母的样子,说说它的轮廓是什么形状的。

(六边形的)

8、你能把螺母拧到螺丝钉上吗?

怎样柠才省力?

9、用螺丝钉和螺母将四张有孔的硬纸条连接成一个四边形。

比一比,看谁连得又快又结识。

温馨提示:

(1)注意安全,不要扎破手指。

(2)拿住螺母和螺丝钉,不要让他掉下去。

(3)不要拧得太紧,以免拿不下来。

10、用所给的工具和材料组装玩具,比一比,谁组装得最巧妙?

课后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征得家长的同意,买一些组装玩具模型,组装好后,拿到学校来给同学展示,看谁组装的玩具最好看。

(2)问问其他人,怎样用绳子做游戏和编作品,为下节课做准备。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1米长的绳子。

第一单元工具的科学

第4课巧用绳

教学目的:

1、了解绳的各种用法。

2、教会学生用绳捆东西、编作品和做游戏。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绳捆东西和做游戏。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绳捆东西。

教学方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1米长的绳子。

2、教师:

1米长的绳子、跳绳、鞋带。

教学过程:

1、出示绳子、跳绳、鞋带,问学生,这是什么?

2、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绳子?

3、老师:

绳子也是一种工具,在生活中常常用到。

比如:

捆东西、晾衣服、放风筝、挂东西、系鞋带等。

4、老师这里有一把铅笔,谁能说说怎样用绳把它们捆起来?

5、老师这里有几本书,谁能说说怎样用绳把它们捆起来?

学生示范——老师指导

6、自己试着把几本书捆起来。

温馨提示:

小心不要把书弄破了。

7、用绳还可以做出许多美丽的作品,你可以按照书上的提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看你能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8、没完成的同学可以拿回家继续做,做好后,可以拿到学校来展示,比比谁的作品最好。

9、谁会用绳做游戏?

到前面来给同学示范。

10、让会做游戏的同学分组去教不会的同学。

11、说一说,你还能用绳做什么?

12、你还想知道绳的那些秘密?

选择一项你最感兴趣的研究,并把你的研究结果告诉大家。

13、汇报。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多向其他人请教,多学习一些编织作品和做游戏的方法,学会后交给同学们。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计数器。

第一单元工具的科学

第5课工具的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刀具和计算工具的发展。

2、教会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重点:

了解刀具和计算工具的发展。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方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计算器。

2、教师:

计数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根芹菜,你们现在想一想,怎样做,才能把它弄成一段一段的?

(用刀切、用剪子剪、用手掰、用线勒等)

2、在古代,猿人还不会制作刀具,那么,你们想一想,它们会用什么东西代替刀具?

(石片、骨片、树枝片等)

3、出示P17图片,了解刀具的发展。

石刀——骨刀——青铜刀——铁刀——不锈钢刀

4、说一说,现在的刀具和古代的刀具有什么不同。

古代的刀具

现在的刀具

1、来源不一样

天然

经过加工

2、制作方法不一样

手工制作

用机器制作

3、锋利程度不一样

不太锋利

非常锋利

4、数量不同

比较少

比较多

5、方不方便携带

不太方便携带

比较方便携带

5、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石子、绳结、小棒、算盘、计算器、电脑

6、拿出计算器,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计算器的用途?

7、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计算器的各个部件都有什么用?

8、熟记数字键,你能快速打出0——9吗?

9、请你闭上眼睛,随着口令打出数字来。

10、单元学习评价:

优秀:

三颗星,达标:

两颗星,在努力:

一颗星。

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

11、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蔬菜汁或水果汁,毛笔。

第二单元周围的植物

第1课常吃的蔬菜和水果

教学目的:

1、了解常吃的蔬菜和水果。

2、指导学生用蔬菜汁或水果汁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我们吃的蔬菜和水果是植物体的哪些部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蔬菜汁或水果汁画一幅画。

教学方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一种蔬菜汁或水果汁,毛笔。

2、教师:

蔬菜、水果、蔬菜汁、水果汁若干,萝卜根、白菜根。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P22图片问同学们:

你们看,这是什么?

(蔬菜和水果)

2、谁能到前面来边指边介绍:

这是什么蔬菜和水果?

蔬菜有:

水果有:

3、从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你最喜欢吃的蔬菜和水果。

指名说——同桌互说

4、选择一种蔬菜或水果,仔细观察,并把它画下来。

(用水彩笔、蔬菜汁、水果汁画都可以。

)画好后,把它贴在黑板上。

5、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们进行评价。

6、说一说:

我们吃的蔬菜和水果是植物体的那些部分?

果实:

西红柿、黄瓜、柿子椒、辣椒、茄子、冬瓜、南瓜、扁豆、大豆……

西瓜、葡萄、苹果、梨、桃子、香蕉、山里红……

根:

土豆、白薯、萝卜、大蒜、莲藕、洋葱……

茎:

芹菜、大葱、菜花……

叶:

芹菜、菠菜、、生菜、白菜、大葱、香椿……

7、种棵“蔬菜花”。

步骤:

(1)将带叶的萝卜茎浸入水中。

(2)靠白色的根部养分生长。

(3)约三个星期后萝卜开花。

8、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蔬菜做“蔬菜花”。

比如:

用白菜做成的“蔬菜花”。

步骤与“萝卜蔬菜化”基本相同。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1、和你周围喜欢养花的人交流一下,问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养花?

2、仔细观察一两种花,并试着描述一下它们的样子。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皱纹纸或者彩纸。

第二单元周围的植物

第2课美化环境的植物

教学目的:

1、了解美化环境的植物。

2、了解一些植物养护的常识。

3、懂得爱护花草,美化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美化环境的植物。

2、了解一些植物养护的常识。

3、懂得爱护花草,美化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植物养护的常识。

教学方法:

实验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

皱纹纸或彩纸、30公分的线。

2、教师:

皱纹纸或彩纸各10张、线团。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谁家都喜欢养花?

2、谁能说说你们家里人或者其他人为什么喜欢养花?

(这是课前的调查作业)

3、谁能选择一种花描述一下它的样子?

(教室里的或者其他地方的都可以)

4、学习养护花。

步骤:

(1)根据现有的条件,选择一两盆花(水栽、土栽都可以)进行养护:

浇水、松土、施肥、修剪……

(2)观察花的生长状况,总结养花的经验(最好是记日记):

多长时间浇一次水、每次浇多少水、多长时间松一次土、怎样施肥、修剪比较好……

(3)与同学交流养护植物的感受。

5、用花来装点居室。

方法:

(1)用自己养的花装饰居室。

(2)到四季花店里买一些鲜花来装饰。

步骤:

(1)到四季花店里买一些好看的鲜花。

(2)把鲜花按照高低有层次地整理好,困住,再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3)把像大可乐瓶那么大的瓶子用剪刀剪开,底部最少留15厘米高,里面放上水。

(4)把已经修建好的鲜花插到水平里。

温馨提示:

这样做很浪费,没有特殊原因,不提倡这样做。

6、制作一朵纸花。

步骤:

(1)老师示范,用皱纹纸示范——再用彩纸示范。

(2)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制作一朵纸花。

(3)作品展示。

7、观察社区里的各种植物,说说这些植物对我们居住的环境都有什么用?

(1)防风沙

(2)吸尘

(3)美化环境

(4)遮荫

(5)提醒人们四季的变化

8、出示P32图片,让学生判断:

下面哪些做法好,哪些做法不好?

为什么?

遇到破坏花草树木的人,你会怎么做?

9、我为美化环境做贡献:

在美化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方面,你还有那些好的建议?

你今后会怎么做?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1、仔细观察“国槐”和“侧柏”,说说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2、仔细观察“国槐”和“侧柏”的叶子、树皮的纹路,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记录下来。

3、有条件的同学到花店去看看菊花和月季花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颜色?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如果家里有菊花和月季花的图片,可以带来。

 

第二单元周围的植物

第3课北京的市树与市花

教学目的:

1、了解北京的市树和市花。

2、了解北京其它的名树与名花。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的市树与市花。

教学难点:

总结“国槐”和“侧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前准备:

1、学生:

如果家里有菊花和月季花的图片,可以带来。

2、教师:

国槐、侧柏、月季、菊花的图片。

教学过程:

1、谁能说说北京的市树与市花各是什么?

市树:

国槐、侧柏。

市花:

菊花、月季花。

2、出示P33图片,问:

这是什么树?

什么花?

(国槐、侧柏、月季、菊花)

3、谁能说说“国槐”和“侧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幻灯片出示:

侧柏的叶子、国槐的叶子,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5、幻灯片出示:

侧柏、国槐两种树树皮的纹路,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6、幻灯片出示:

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菊花、月季花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7、你最喜欢哪种花?

为什么?

8、出示P35图片,了解北京的市树和市花。

9、除了市树、市花以外,北京还有很多的名树、名花。

(1)香山的黄栌

(2)什刹海的垂柳

(3)颐和园的玉兰

(4)景山公园的银杏

(5)妙峰山的玫瑰

(6)卧佛寺的桃花

(7)北海公园的合欢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1、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让家长带着你们去参观一次植物园或者附近的花园。

看看哪些植物开花了,并选一、两种花画下来或拍摄下来。

2、记录一种你最感兴趣的植物。

问清它的名字,了解它的特点。

并记录下来。

下节课要带的学具:

你了解的植物的记录单。

第二单元周围的植物

第4课参观植物园

教学目的:

1、了解植物园里的一些重点植物。

2、认识温室里的植物。

教学重点:

比较两种花,说出他们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地总结一些植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学生:

自己所了解的植物记录单;2、画的花或拍摄的花。

2、教师:

植物图片及简介。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去过植物园吗?

谁能说说外出游玩时应注意什么?

(1)要注意安全

(2)要爱护植物

(3)不要乱扔垃圾

(4)留心观察,在玩中有收获。

2、请拿出自己所了解的植物记录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植物。

我记录的植物是:

这种植物的特点是:

3、你在植物园里都看到了哪些花?

把你画的花或拍摄的花拿出来展示给小组同学,并作简单介绍。

我画(拍摄)的是:

我非常喜欢它的(样子或颜色),它的花瓣是()形状的。

4、为你的画或照片写一句话。

5、从小组的花中选出两种花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相同与不同。

填空:

花朵的形状像()。

它有()片花。

6、认识温室里的植物。

(1)热带雨林区

(2)沙漠植物区

(3)食虫植物区

(4)珍稀植物区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1、经常到自家厨房看一看,并向家长了解厨房里的各种用具和食物,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家长讲一讲:

各种用具是干什么的;每种食物应该怎样做。

2、到超市去看一看,看超市里都有什么食品,这些食品是怎样码放的?

3、商店里用了哪些食品保鲜的方法?

第三单元饮食的科学

第1课各种各样的食物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

2、了解食物的分类的基本方法。

3、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说明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

2、了解食物的分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说明内容。

课前准备:

1、学生:

带一、两种食物的包装袋。

2、教师:

食物图片及简介。

教学过程:

1、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食物?

2、看P46图,说一说,这些食物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摆放?

(1)水果;

(2)米、面;(3)饮料;(4)蔬菜;(5)固体调料;(6)液体调料

想一想,还有哪些食物?

(1)食用油;

(2)肉类;(3)奶制品;(4)各种小吃……

必备的食物:

(1)米、面;

(2)蔬菜;(3)盐;(4)食用油;(5)酱油;(6)醋。

3、选择你喜欢的一种食物认真观察,并把你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4、我是小小调查员

(1)看P48图,说说超市里都有什么食物?

这些食物是怎样摆放的?

5、做个课堂“小超市”或者看P49图,说说小超市的食品为什么这样码放?

分类码放:

(1)蔬菜;

(2)水果;(3)牛奶;(4)饮料;(5)火腿肠

6、看P50图,说说商店里的食物是用什么方法保鲜的?

冰箱、冰柜、保鲜膜、冰块、真空袋……

7、看P51图,说说这些食物你会怎样分类码放在冰箱里?

8、食品包装上的说明有什么内容?

他们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

(1)出示一种包装袋,引导学生看上面的说明。

(2)买食品时,首先要看什么?

(生产日期、保质期、主要味道)

(3)怎样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为什么要看主要味道?

有人不能吃甜的、辣的、酸的、苦的、腥的、孜然味……

(5)其次看什么?

(原料)

为什么?

(除有上述的味道外,还要看它的营养成分。

(6)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生产地:

不同的生产地有不同的味道和质量)

9、食品的包装有哪几种?

他们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

(1)纸包装;

(2)塑料袋;(3)塑料瓶;(4)玻璃瓶……

10、利用废弃的包装盒做一些装饰品。

(1)可以在家做好了拿到学校来展示;

(2)每人带两三种废弃的包装盒,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或独立完成一种饰品。

(在下一节课完成)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每人最少准备两三种废弃的包装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废弃的包装盒做一些装饰品。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废弃的包装盒做一些装饰品。

教学难点:

设计装饰品并按照计划做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当你用完一次性杯子、用完一卷手纸、吃完一盒方便面之后,这一次性杯子、手纸里的硬纸筒、装方便面的碗,你是怎么处理的?

2、你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吗?

3、这叫什么?

(废物利用)

4、废物利用有什么好处?

(节约原料、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5、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废弃的包装盒,包装袋等废弃物,如果我们把他直接扔了,就会给清洁人员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如果我们能合理地把它们再加工、再利用,就不但能节约原料,还能提高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你们说,废物利用重要不重要?

6、今天我们就利用废物来做一些装饰品或者其他有用的物品。

7、制作要求:

(1)小组讨论一下:

你想做什么?

怎样做〉

(2)小组合作或个人制作。

(安静、抓紧时间)

8、制作开始。

9、展示作品。

10、作业:

(1)认识厨房里的各种用具,知道他们的用法。

(2)继续学习清洗水果和蔬菜。

(3)制作一盘沙拉。

(4)学会包饺子和包子。

第三单元饮食的科学

第2课我家的厨房

教学目的:

1、认识厨房里的各种用具。

2、学会清洗水果和蔬菜的基本方法。

3、会做简单的菜和面食(包饺子和包子)。

教学重点:

学会清洗水果和蔬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会做简单的菜和面食(包饺子和包子)。

课前准备:

学生:

认识厨房里的各种用具。

学习清洗水果和蔬菜。

教学过程:

1、认识厨房里的各种用具。

2、水果和蔬菜的加工方法。

(1)说说怎样清洗水果和蔬菜?

用清水洗

用清洁布擦洗

用刷子刷一刷。

也可以加一些清洗剂洗

(2)怎样注意饮食卫生?

吃饭或吃水果前要洗手

任何东西在吃之前都要先洗干净。

尽量吃一些新鲜的食物和水果

不要吃放坏了的食物或水果。

3、水稻和小麦的生产和加工。

水稻:

种水稻——插秧——养护——收割——碾米——做成米饭

小麦:

种小麦——养护——收割——碾磨成粉——做成馒头、面条、蛋糕、饼子等。

4、动手做一做。

在家里学包饺子,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学包包子。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每人最少准备四个完整的蛋壳。

在成人的指导下用鸡蛋做个菜,记住制作过程,下节课汇报。

 

第三单元饮食的科学

第3课神奇的蛋

教学目的:

1、认识各种各样可以食用的蛋。

2、学会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基本方法。

3、学习用蛋壳做工艺品。

教学重点:

学习用蛋壳做工艺品

教学难点:

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课前准备:

学生:

每人最少准备四个完整的蛋壳。

教师:

准备两个生鸡蛋和两个熟鸡蛋。

教学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可以食用的蛋。

(1)世界上最大的蛋是什么蛋?

鸵鸟蛋

(2)世界上最小的蛋是什么蛋?

鹌鹑蛋

(3)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蛋?

鹅蛋、鸭蛋、鸡蛋(乌鸡蛋)

2、说说生鸡蛋和熟鸡蛋有什么不同?

怎样区分它们?

用手掂一掂:

生鸡蛋轻熟鸡蛋重

用手摇一摇:

生鸡蛋里面晃动,熟鸡蛋里面不晃动。

3、说说你是怎样用蛋制作菜的?

(1)鸡蛋可以做鸡蛋菜饼、煎荷包蛋、鸡蛋羹等。

(2)炒鸡蛋的方法:

打鸡蛋——放适量的盐——搅一搅——把锅烧热——倒油——倒鸡蛋——翻炒鸡蛋

4、用蛋壳做个漂亮的工艺品。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作业:

每人最少准备四个完整的蛋壳。

 

第三单元饮食的科学

第4课饮食风俗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食品。

2、我国地方的特色食品。

3、了解餐桌上的礼仪。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食品。

2、我国地方的特色食品。

教学难点:

了解餐桌上的礼仪。

课前准备:

学生: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食品,我国地方的特色食品,了解餐桌上的礼仪。

教学过程: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食品

春节——饺子

元宵节——元宵

端午节——粽子

中秋节——月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