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9997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25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2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2页
亲,该文档总共1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docx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每课时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课  题: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

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

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

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

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

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统一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

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

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

由此归纳出: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

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

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二、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总结提升

(1)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

(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上感觉太匆忙。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掌控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

第二课时

课  题: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谈话、演示。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

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

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

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

4厘米有几大格?

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用厘米量。

1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2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3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4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集体订正。

(2)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2)用厘米量

教学反思:

本课亮点在于:

1、让学生参与本课的目标制订。

2、体现两个转变,1厘米长度答案的多样化,从0刻度线开始或从任意刻度线开始量。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不足之处在于:

目标提出后没及时将学生的问题归类。

 

第三课时

课  题: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

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

讨论、演示。

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2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

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

认识米 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铅笔长15米。

(  )

2课桌高70米。

(  )

3一棵树高16厘米。

(  )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并教学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课始,运用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受到太麻烦和太累,从而产生学习用大长度单位量长度较大的物体的兴趣。

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

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用米尺测量物体等活动,通过比较,建立1米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1米到底有多长的深刻印象。

再让学生比比看看,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第四课时

课  题: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的例6、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

(限整厘米和整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学方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绳子、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特征。

1老师准备一根绳子,提问:

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样使它变直?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示范:

两手一拉绳子变直了。

小结:

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

线段)

2看看线段的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指导:

直的、有两个点。

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3出示拉直的绳子。

提问:

现在这条绳子是线段吗?

为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4出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提问:

这些线段长短一样吗?

教师总结: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

(2)完成“做一做”

(3)找线段

小组讨论汇报。

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段。

(4)连线段、数线段。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小组讨论汇报。

(5)量线段长。

二、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

直的,有两个端点。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

通过拉一拉、比一比、量一量体会线段的特征,形成表象。

但本节课还是存在很多缺陷,表现在语言表述不严密、教学设计形式不多、分层次教学显得不够等。

 

第五课时

课  题:

画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的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画指定长度线段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仔细、准确地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刻度尺画线段。

难点: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

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巩固量线段的长度。

1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1题线段。

教师强调:

测量线段时,这条线段的一端要对准刻度线0,看另一端对准刻度线几,就是几厘米。

2演示,直观感知。

3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

(2)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例题“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画法。

2演示,直观感知。

老师演示,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 点。

3操作,亲身体验。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

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画线段

画线段:

从尺子的0刻度线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是语言表达欠简洁,其次是教学设计不够丰富,容量不够大,再者没想到画线段还有另外一种方法:

即先画两个端点,再连线。

但发现本课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六课时

课  题: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的例8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合适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不同的物品要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的合适单位。

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

学法:

操作比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课堂导语:

大家测量知识学得不错,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么?

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出示教材第7页例8的情境图: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1学生比画13厘米,如果13厘米就这么长,旗杆不可能就这么矮。

2我有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高。

310个小朋友的高度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4一支铅笔都不止13厘米,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

小结:

像旗杆这样比较高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

(2)使用交流。

你还能举出用“米”作单位的物体吗?

小组讨论,汇报。

交流后小结;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二、新知拓展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

四、总结提升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问题?

五、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一第9题。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

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小朋友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平时不太注意生活中的事物,再加上刚刚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因此这样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

有的小朋友甚至会直接拿尺子去测量图中所给出的实物图,真是让人谛笑皆非。

这就要求老师时时提醒小朋友到生活中找一找,男女老少些东西可以让我们来估测,不至于错得太离谱。

 

第七课时

课  题:

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难点:

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第11—13页的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做好铺垫

口算并说出算法:

12+7=   13+5=   2+17=   

4+13=   8+12=   14+3=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1)动画激趣导入新知。

出示fiash动画。

教材11页情境图。

(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1口算。

2摆小棒法。

3拨计数器演示法。

……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多种算法。

(3)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①多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3 5

+  2

         

3 7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用小黑板出示探究问题。

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用计数器方法列出竖式。

说出列式理由。

(4)教学例2。

3 5

+ 3 2

         

6 7

对齐数位,从个位加起。

教师指导书写。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学生板演,老师指导,集体订正。

35+32=   43+26=

(2)当医生诊断。

判断竖式中的错误并纠正。

四、知识深化,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13页“做一做”第2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

35+2=37(人)   35+32=67(人)

3 5        3 5

+  2      + 3 2

                    

3 7        6 7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计算课,我一改过去说明法则,反复训练的教法,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

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

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八课时

课  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发现法。

教学准备:

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笔算下列各题。

25+42=   36+21=   24+35=

(2)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35+37

1尝试计算。

2汇报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3竖式算法。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提问:

从哪位加起?

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应该怎样写?

4比较总结

例3和上节课的两道计算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反馈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积累提高

(1)森林医生,改正竖式中的错误。

(2)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题。

四、总结提升

在做进位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例3:

35+37=72

3 5 个位和个位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 31  7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5+2=7

72满十向十位进1

教学反思:

教学的问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本节课应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从而明白算理。

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在老师的点拨下完成学习任务。

第九课时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二第5—11题,教材第14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准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综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际中应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二第11题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

26+8=    7+25=    17+7=

5+57=    42+30=   30+52=

(2)举例说明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3)指名板演

29+54=    36+45=    76+18=

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1)独立完成第9题

(2)完成练习二第5—8题。

1第7题,指名板演。

2请你当医生

3独立完成第6、8题。

(3)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二第11题情境图。

(4)完成教材第14页“思考题”。

三、积累运用

(1)练习二第10题。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四、总结提高

通过练习总结两位数加法的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归纳与总结是一个内容学完后的必要工序,应该认真对待。

 

第十课时

课  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充分利用情境图上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

(2)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演示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播放北京2008年奥运会影像资料,以及颁奖欢庆场面,激发学生热情,然后出示第17页情境图。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美国比俄罗斯多几枚金牌?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36-23=

1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汇报交流。

3归纳算法

A各小组代表上台板演。

B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C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反馈练习。

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后,指定2名学生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二、积累运用

(1)集体完成练习三第1题。

(2)合作完成练习三第2题。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四、总结提升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36-23=13

3 6     3 6      3 6

- 2 3  →- 2 3  → - 2 3

3     1 3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

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足够的耐性,要把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提高、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快乐。

 

第十一课时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如何退位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