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2197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docx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教案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

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板书:

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谁称象?

为什么称象?

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

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

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

思考:

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

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

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玲玲的画》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1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

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

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

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

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

经过:

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

得了一等奖。

(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

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

“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

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

“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

好事呢?

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

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

谁读的好?

好在哪里?

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做一做:

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一封信)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

谁给谁写信?

写了些什么?

3﹒导入:

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2)认读本课新词

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指生读。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

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

单居招呼快乐

(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呼、乐”字的书写。

(板书:

呼乐)

“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其中,第八笔是“竖勾”。

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一封信)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2—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第二次写信的。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

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

写了些什么?

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第一次写信,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B.“以前每天早晨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C.“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总是修不好。

D.“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4)露西的爸爸不在家,露西多么不开心呀!

谁还想读。

(板书:

不开心冷清)

(5)读得好!

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全班女生一起读。

(6)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9)自由练习。

然后指名说句子。

2.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二次写信的?

写了些什么?

(1)我是从课文的第7--14自然段中读到的。

(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A.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B.太阳闪闪发光,我们的希比希在阳光下又蹦又跳。

C.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D.下星期天我们要去看电影。

E.爸爸,我们天天都向你。

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

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

男女生读。

3.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那一封,为什么?

①我喜欢第一封信,因为读后让人感到心情很好。

②我也喜欢第二封信,内容上虽然和第一封是一致的,但是第二封信更充满乐观、阳光、坚强。

(板书:

乐观、阳光、坚强)

指名朗读4——14自然段。

读出对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读出露西的坚强、乐观和自信。

四、小结全文。

通过前后两封信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

谁关注过爸爸妈妈?

(学生回答)

师:

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

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

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2.班内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

3.再读课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受、交流、分享家庭照。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形成过程。

引出课题自然流畅。

从指导读课文题目,到教师范读,图文并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读、品活动,同时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采用本班学的一位母亲给孩子写的一封信来感染学生,将母爱的博大进一步升华。

对体会中心很有帮助。

二、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超市标签、公益广告……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三、学后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用实际行动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附:

板书设计

  真美丽

  妈妈睡了好慈祥

  好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