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208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docx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辨析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系高乐

[摘要]中国民歌是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少数民族民歌在中国民歌整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是实现中国民歌多元化的主流力量。

少数民族民歌在固有的生态、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中,通过不同色彩区之间的传播流变、交流融合以及势力碰撞,逐步实现繁荣共存。

但不可忽视的是,正有些“伪多元化”现象侵蚀着这一民歌多元之路。

而现今,出台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在具体实施时,也需辨清民歌“多元化”现象的真假虚实。

[关键字]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伪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民歌是一个庞大的整体系统,从第一部记录民歌的《诗经》到现在,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其间,中国各民族民歌通过传播、交流、碰撞,完成流变与交融的多元化过程。

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切成为可能,民歌产生之初赖以生存的时代背景已不复存在。

所以,民歌必须为了生存而有所改变。

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专家学者们把中国民歌分为了中国汉族民歌和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两大体系,并把重点放在了人数占优势的汉族民歌上。

如今的汉族民歌研究已经比较系统透彻了,基于此,笔者把视角放在了占中国民歌数量很大的比例的少数民族民歌上。

显然,中国的56个民族中去掉了55个少数民族,仅汉族一种族群,中国民歌基本是无多元化可言的。

所以,笔者认为这方面的研究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一、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现象

1、民歌历史与多元化现象概览

1)民歌历史概览

民歌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

而进入盛唐时期,边疆民族的歌舞艺术大量传入中原,对于中原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然外文化交流对音乐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唐代的专业音乐有了很高的成就。

到了清代(公元1641———1911)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中、小城镇市民阶层兴起,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民思想异常活跃,民歌特别兴盛,其数量之多。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民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达到了高潮。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随着广大农、牧民的觉醒,民歌得到了振兴。

这个时期民歌的显著标志是,大量的地新民歌向东部沿海地。

2)多元化现象概览

多元化(diversification)的简要定义是,“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人员的组合”。

文化多元化的前提是:

多元中的每一元趋于成熟;多元文化之间可以平等的学习和讨论;多元文化有共同遵从的基本原则;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任何一元文化都服从于个体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人的幸福的考虑;以人的进步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实现没有任何特殊的一元文化;任何一元文化都是可以讨论的;不立足于人的发展的伪文化没有生存空间;任何一元文化都是该文化主体中人的自由选择和讨论的结果。

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才认为多元文化是有有益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中夹杂着一些为伪多元文化的存在,人们可能为了某种利益,捏造了一个新一元的文化现象。

所以,当我们在追求多元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辨清“伪多元”的面具。

2、民歌分类与风格特征

杜亚雄先生曾经在《中国民歌的分类问题》一文中说过:

“分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分类的出发点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实践的要求。

在课题确定之后,应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符合此一目的的分类。

”所以,根据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在民歌的分类上,出现以下几种:

1)通常的民歌板块分类法梳理

第一种划分,即按民歌所属的民族进行划分:

其中包括汉族民歌、藏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等。

一般说来,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民族的民歌。

第二种划分,即按民歌产生的地区进行划分:

这一划分通常表现为三个层次:

其一,按传统省区进行民歌划分,如:

民歌、民歌等;其二,按传统省区的某一方位进行民歌划分,如:

陕北民歌、闽南民歌、鄂东民歌等;其三,按传统市、县政区进行民歌划分,如:

民歌、民歌、巴东民歌等。

第三种划分,即按民歌产生的年代进行划分:

如汉代民歌、唐代民歌、明清民歌、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等。

第四种划分,即按民歌的题材(亦即歌词容)进行划分:

其中包括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爱情歌、叙事歌等。

第五种划分,即按民歌的体裁(亦即音乐形态)进行划分:

其中主要包括号子、山歌、小调、长歌(风俗性和史诗体的)及多声部歌曲四类。

需要说明的是,除“四类说”之外的其它具有代表性分类方法另有“七类说”,“十一类说”。

第六种划分,即按民歌的色彩区进行划分。

此类划分主要是依据种族、地理、文化背景、风格等因素,将汉族民歌分为若干个不同的色彩区域,其中主要包括三种民歌色彩区域的划分,一种是将全国分为“九个色彩区”,中原区、东北区、江淮区、江南区、东南区、西南区、川鄂区、中南区、西北区;第二种是分为“八个色彩区”其中,闽粤台区、湘鄂区、华北区分法不同。

第三种是分为“十一个色彩区”,即:

江汉区、湘区、客家民歌特区、江浙区、粤区和赣区分法不同。

2)按语言学划分民歌风格区(附录1:

我国各民族语言谱系分类表)

以上是通常在研究时常采用的六种民歌分类法,都为研究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条件。

但笔者认为,语言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

即民歌源于语言的学说,认为先有语言而后有音乐,最早的音乐是以语言为基础发展,而后逐渐独立于语言,成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的。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大序》)意思是说,歌舞是因为补足语言表达感情的缺憾而产生的。

最初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音乐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歌代言”,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

其他的艺术形式则不然。

例如:

戏剧、器乐等音乐形式,他们只是在人们生活之余,作娱乐消遣,祭祀等用。

只能是表演者单方面的把一些情感单方面的传递给受众或是神灵,而不能进行互动。

民歌则不同,他几乎已经成为另一种人们的语言,像如:

飞歌、花儿以及一些劳动号子。

都具有一问一答的形式,旋律不变,但歌词是根据当时自身的情感完全即兴的,有时交流时间长达几个小时。

由此可以看出,民歌具有独特的代言功能,这是他区别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主要特征。

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按照语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以突出语言在民歌这一音乐形式中的重要性。

由此,根据附录1的我国各民族语言谱系分类表,将我国少数民族民歌划分为以下六个风格区:

汉藏语言区(侗壮语言风格区、藏语言风格区、苗瑶彝语言风格区等)、阿尔泰语言区(突厥语言风格区、蒙语言风格区、满通古斯语言风格区等)、南岛语言区(高山语言风格区)、南亚语言区(佤、布朗语言风格区)、印欧语言区(俄罗斯语言风格区)以及未定族群的语言风格区。

笔者初涉中国民歌的分类问题,必有诸多漏洞和分类不明确的地方,往大家指导一二。

二、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的具体体现

1、传播流变

因为民歌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一种流体。

所以,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

在这种变异的基础上,有可能结合当地的风格特征,形成新的民歌品种,保持民歌部的新鲜血液,完成多元化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变异性分为两种:

质变和量变。

就民歌的变异性来讲,质变是一种音乐形态由于某些原因变成另一种音乐现形态后,两者有了本质的区别,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量变就是在原有音乐形态的基础上,不改变其骨干因素,只是加入一些具有当地风格的因素作陪衬或是修饰。

这种现象是通过对自身涵的自我完善,来达到多元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质变还是量变,都是民歌多元化的体现。

下面,以《茉莉花》为例,前者为茉莉花,后者为回族茉莉花,同属于汉藏语言风格区:

从以上两首民歌旋律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旋律除了有5-2和2-6之外,都是按五声音阶的级进进行,旋律清秀委婉,有极强的流畅性。

而的除了旋律结构和尾音与的一致外,旋法却有很大的变化。

其每句都是下行走向,突出强调了西北民歌的的“双四度进行”,并加了一些装饰性的经过音,突出体现了西北旋律的特征。

2、交流融合

民歌由于民歌长时间在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地理背景以及极强的民族共同审美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发生质的变化。

所以,民歌之间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可能把对方马上吞没,更多的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上,吸取对方音乐表现形式,取长补短。

下面以XX的蒙古族《燕子》与塔塔尔族《英俊的小伙》为例,他们都属于阿尔泰语言风格区:

从以上两首民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们的旋律极其的相近,除了个别的装饰音以及名字不同之外,其余的不管是结构,旋律走向,尾音等都全部相同。

应该是出现在XX的蒙古族与塔塔尔共同生活的时期。

由于两个民族的频繁交流,一首民歌有一个民族流向了另一个民族,造成了这种类型性。

同时,是两个民族的民歌都得到了发展。

多元性也由此体现出来。

3、势力碰撞

各种民歌力量的对抗,是风格色彩区形成的根本原因,也是民歌之所以多元化的重要体现。

想一想,为什么汉族文化在中间形成一个圈,长久以来,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一直包围着它,却始终没有吃掉它呢?

他们就像一个同心圆,为什么里面的圆没有消失,外面的圆也没有扩大,长期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呢?

这就是文化力量的相对平衡,造成了文化圈的相对静止。

只有这样,才不会性使各类民歌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不会被其他民歌吞没,从而保证民歌种类的多样性。

下面就以一个汉族和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作为对比,以四首花儿为例:

从上面四首民歌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既有交流融合的痕迹,又有流传变异的痕迹。

但不管如何融合,如何变异,他们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制衡的状态。

他们相互吸收,相互对抗,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态特征。

例如:

撒拉族的花儿,旋律朴实直接。

而回族的花儿朴实中还略带了些委婉。

虽然土族和汉族分别属于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但从节奏上看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旋律上少做了一些处理。

三、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多元化的背景成因分析

1、生态背景

生态背景及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

构成地理背景的主要因素是水系、山脉、地形和气候。

我国地域辽阔,汉族聚居区具有多水系、多山脉、多种地形、多种气候的特点。

通常大海对文化起着沟通作用,山脉对于文化却起着阻挡和分割的作用。

岭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在它的南北,气候、水系、植被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性格、气质、方言均不同,民歌的风格也就不同。

位于晋、冀边界的南北走向的太行山,把北方地区划作东、西两个部分;位于粤、桂、湘边界的南岭,分割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成为楚、粤两个文化区的分界线;巫山和大别山把长江流域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游,中游、下游和。

在地形上,北方黄河流域分为东(平原)、西(黄土高原)两大部分,南方长江流域分为西南(高原)、中南(山区、丘陵、湖区)和江南(平原)三个部分,珠江流域为一区,江淮一带为一过渡区。

这种地理结构对我国的古代文化、社会经济、风俗民情、语言以及民间艺术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些都为我国民歌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天然的先决条件。

2、历史背景

民歌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艺术品种之一。

它的起源几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久远。

早在原始时代,先民就在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尽管许多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早已消失,但表现那些容的民歌却流传至今。

由于各地生活习俗、地域文化、审美情感的差异,使民歌得以保持其多彩的地域特色。

凡民歌流行之地,大多数都有悠久的歌唱传统,使其民歌中的地域特色代代相传,形成传统。

而这些悠久的民歌传统附着在人体上,伴随着人口的移动,特别是战争、迁徙、自然灾害等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而这时,自身的民歌势力就会与外界的新环境产生对抗,最终,旧的传统也许被吞并,也许会吸收了新的因素,成为了一种新的民歌形式。

总之,人类会为了生存而不断地迁徙,而民歌必须以人体为媒介,也进行不断的移动,不断的去适应新的背景。

在这一过程中,也许有一些乐种会被同化,逐步消失。

但大多数民歌会激发出自身的包容性,去吸收一些好的元素,去丰富自己,从而实现整体的多元化。

3、文化背景

我国民歌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传播者凭借唱奏,学习者凭借听觉和记忆,并不以书面的乐谱为主要的传承方式。

即使有少量的书面乐谱,也只是作为记忆上某种程度的参考,并不能表现出音乐的完整面貌。

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还可以使大量的优秀艺人和民间歌手有机会在传承下来的民歌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传统民歌进行加工改编。

所以,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造成了民歌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这为民歌的集体加工创造了条件。

而不断地集体加工,又使世代流传的民歌日臻完善,为民歌的多元化创造了自身条件。

就如:

在各族各村举办的对歌活动中,获胜者是那些善于将学来的曲子和唱词做临场即兴发挥的人。

即兴发挥是民歌的一种创作手法,创作者及表演者。

虽然即兴变化相对于固定曲目中的歌词变动,但经过天长日久祖祖辈辈的积累,还是推动了民歌的繁荣发展,走上了一天多元化的现代道路。

4、人文背景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人文背景和以前已大不相同。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使得民歌已经不能停留在原来。

民歌要想发展,要想实现多元化,就必须具有时代的意义,还不会再历史长河中被淘汰。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偏僻的大石山区,与外界的交通不便,经济环境恶劣,长期以来被外人所歧视。

在长期的发展中,除了节日、婚庆,歌师、一些山歌爱好者,以及一些民俗学家和民歌艺术研究者曾关注过这个群体外,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少数民族民歌很少为外部世界知晓。

社会发展到今天,很显然,单靠民间的口耳相传,靠为数不多的歌师的努力,已承担不起民歌多元化的重任。

要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歌曲,必须依靠政府和媒体的介入。

以黑衣壮为例,长期以来,黑衣壮民歌的传唱都局限于那坡县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年青一代与外界接触的增加,他们已不再喜欢自己的民歌,由于经济的贫困,更让他们在外界文化面前感到自卑。

直到21世纪初,经媒体宣传后,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学者和新闻媒体进入大山深处的黑衣壮村落。

这一切都极激活了黑衣壮族群的记忆,黑衣壮民众开始重新唤起自己的族群意识。

黑衣壮的民歌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得到重新的认识和传承。

继续回到多元化的民歌道路上来。

四、“伪多元化”现象的辨析及对策

1、“伪多元化”现象的存在与争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民族民歌不断涌现出新的表演形式和新的作品。

在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赛上出现的原生态唱法让我们耳目一新,让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了解我们国家各民族独有的艺术表演形式。

如:

怀福、怀秀兄妹表演的苗族飞歌。

从这些表演来看,民族民间音乐已经打破了原来的表演模式和地域的限制,出现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但并非,所有的民歌改编都是为了加入了时代的涵,让民歌与时俱进而改变的。

现在有很多的民歌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是为了炒作或是利益目的而子虚乌有的编造出一些音乐形式。

例如:

前一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纳西古乐”的存在问题。

据我所知,宣科主持的“纳西古乐”主体部分是洞经音乐;一小部分是白沙细乐;此外,还有一些纳西族的传统音乐。

毛继增先生曾在《“纳西古乐”有名有实吗?

》一文中,指出了纳西古乐实为一种泡沫音乐现象的原因有二:

“首先,它有些名不符实,因为纳西族古代的音乐并不是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在古代是汉族的音乐。

洞经音乐传播到后,是在多个民族、多个地区普遍流传的。

其次,假如说“纳西古乐”这一命名能够成立的话,地区的洞经音乐可否称为“白族古乐”?

地区的洞经音乐可否称为“彝族古乐”?

地区的洞经音乐可否称为“汉族古乐”呢?

假如可以这样的话,岂非乱了套。

”应当说,宣科的主持和解说是有一定诱惑力,“纳西古乐”的演出对旅游、文化、经济事业的发展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纳西古乐”的演出,是种商业性的文化活动。

而商业性的演出也应当实事。

所以,“纳西古乐”是近些年有人为了某种意图新取的一种称谓。

除了“纳西古乐”这一音乐泡沫现象,其实还有很多,有些少数民族组合,自诩为原生态组合,但将原生态音乐加入了重金属的音响配器效果。

像诸如此类的音乐泡沫现象,对民歌的多元化发展只能是有弊无利。

2、相应对策

1840年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未发生大变化,致使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给民歌传统的保留创造了前提,各地民歌的地域特色保存也比较完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原来歌风浓厚的地带,可能因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民俗的改变而逐渐退化,民歌的多元化发展受到威胁。

所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保护民歌的多元性是必要的。

首先,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标准,有利于去除糟粕,保护多元化。

因为非物质遗产保护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主要保护一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

其次,仅靠这种博物馆似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活态的保存民歌的多元化。

这就需要民歌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相应的改变。

这种适应性的改变是赋予时代涵的,是提高自身价值的,与前面提到的“伪多元化”现象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有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三个阶段。

所以,不要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想要把民歌原封不动的保护在最原始的状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都在变,而民间音乐更是依赖于周围的环境。

不可能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里,环境舒适,然后让少数民族民歌地区的生存环境保持几十年之前。

所以,我们要做适应性的改变。

结语

1、对于少数民族民歌本身,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多元化固然好。

它是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种类多种多样,容丰富多彩人们在生产生活之余,增加了精神寄托,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少数民族民歌的多元化,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少数民族民歌手开始创作赞美家乡的民歌,录成唱片。

不但给自己带来了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次,“伪多元化”现象并非乐观。

我们要批判继承。

就像“纳西古乐”一样,它展现给让人们的并非是纳西族本来的音乐现象,却让人们都误认为纳西族音乐就是这样子的,是大家对他的理解有了一些偏差。

而,编造人主要的目的却是谋取利益。

2、对于音乐学专业的我们,一要拿出专业精神,细心研究这些新兴的音乐事象,搞清楚来龙去脉,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

二要正确引导群众,使群众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有选择的去接受一些音乐现象。

这样,大家一起抵制糟粕,民歌才能朝着真正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作为人民群众精神创造的产品并不是一种自在之物,总是带有某种目的和意义,具备某种价值,对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激发人心,能帮助人们观风俗之盛衰,也能团结人民,针砭时弊。

民歌,对于社会历史来说,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东西,而是积极参与并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少数民族民歌已经逐渐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国际大舞台,它也一定会推动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多元化繁荣。

 

参考文献:

[1]杜亚雄:

《中国民歌的分类问题》,《中国音乐》,1994年第1期

[2]秋仪:

《多视角的中国民歌分类》,《民族音乐》,2009年第1期

[3]傅海燕:

《原生态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民族音乐》,2007年6期

[4]黄志勇:

《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多元化》,《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年8月第23卷第4期

[5]莎莎:

《浅析中国民歌》,《科技信息》,2009年第19期

[6]琼秀:

《新闻媒介在中国民歌传承中的作用与责任———以黑衣壮民歌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3期(下半月)

[7]毛继增:

《“纳西古乐”有名有实吗?

》,《音乐周报》,2005年7月8日第005版

 

附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