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239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docx

精选宿迁学院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520

宿迁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宿迁学院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的目标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建校以来,在省、市政府及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八所联建院校的鼎力支持下,学校坚持一手抓办学条件建设,一手抓专业内涵建设,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专业体系初步形成,专业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目前,学校与联建学校联合举办本科专业36个,覆盖了文、理、工、农、教、经、法、管等八大学科门类。

其中,工学类专业14个,占总数的38.9%;管理学类专业7个、文学类专业6个,分别占总数的19.4%、16.7%。

一个以应用学科为主、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初步形成(具体分布情况见表一)。

为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学校制订了《宿迁学院“十一五”学科与专业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每个专业都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了专业建设具体规划。

根据江苏省学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标

表一:

本科专业分布一览表

学科门类

数量

专业

工学

14

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

管理学

7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文学

6

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学、音乐学、广告学、

数字媒体艺术

法学

1

法学

经济学

1

金融学

教育学

2

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

理学

3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农学

2

园艺、园林

合计

36

准,制订了《宿迁学院本科专业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暂行)》,并组织开展了专业评估活动。

目前,已有31个专业通过了专业评估,其中评为优秀、良好、合格的专业分别是2个、6个、23个。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已建有院级特色专业6个、遴选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重点课程48门、院级精品课程35门。

2.师资队伍建设初显成效,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内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截止2010年12月,学院专任教师达到607人,其中硕士以上341人、高级职称136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4%、23.1%。

此外,学校还从联建高校聘请了36名专业主任,全面负责本科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本科教学工作不放松,教学工作水平得到充分认可。

来我院参加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咨询评估的专家组曾指出:

宿迁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已进入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教育部院校设置专家组也认同我院教学管理规范,过程管理严格,人才培养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本院专任教师发表科研论文1300余篇(其中被EI和SCI收录的18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184篇),获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2项,院级科研基金项目200项。

3.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入,专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建校以来,我院非常注重学科(专业)基础设施建设,连年加大建设经费投入,专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校舍。

现有校园占地面积1334亩,校舍总面积达36.5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及行政用房面积达17.79万平方米。

(2)仪器设备。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858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6100多元。

(3)图书。

馆藏纸质图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120万种。

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4)实习实训场所。

现有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中心、金工实习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理化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8个实验中心,下辖89个实验(分)室;实验开出率95%以上;校外实习基地119个,可以满足正常实践教学的需要。

4.教学改革逐渐深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多次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

财经类专业开展了前两年按大类培养、后两年由学生灵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的“2+2”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较好成效,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探索不断深入。

通识课方面,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改革,高等数学进行分层教学改革试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环节训练。

专业课教学按照“削枝强干”、“少而精”的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专业内核。

在授课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上,大力倡导启发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等创新授课方法,改变了单纯闭卷考试形式,尝试增加口试、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等多种考核形式。

实践教学多举措、多形式深入开展。

制订了专业技能培养方案,细化了各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开展了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开放了部分实验室,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实验的指导;组织了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培训,开展了创新学分的认定,激发了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兴趣。

由于措施扎实,工作有效,我院人才培养成绩显著,质量可靠: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屡获大奖,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等可比性质量指标远高于同批次生源高校,且不断攀升。

(二)存在问题

我院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目前尚未按照学科或专业群的归类组建学系,存在相近专业相互隔离情况,不利于学科专业发展。

现有的36个专业都是联建高校的优势专业,绝大部分符合全省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但与宿迁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某些宿迁主导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尚待设置。

2.师资队伍仍然是制约学科专业发展的瓶颈。

师资队伍整体数量、结构尚不合理,特别是各专业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学骨干;大部分专业尚未形成良好的学科专业梯队、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科、专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都还不够明显,标志性成果欠缺,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二、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结构,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以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建设,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供物质保障;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构建以应用学科为主(以工为主),文、理等支撑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自办专业与联办专业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框架;重点建设若干专业,使之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使每一个自办专业都形成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学术梯队;按照专业群或专业大类组建教研室,构建实验中心和实践基地;围绕学科专业发展,凝练科研方向,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取得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地方特色鲜明的科研成果,实现学校学科专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具体建设目标: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对现有专业按照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进行归类及布局调整,形成机械类、材料类、电气信息类、土木建筑类、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教育类、艺术类、农学类等一级学科或专业群,构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支撑,以应用类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重点培育机械制造类、土木建筑类、经济管理类等应用学科,注重发展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专业,进一步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会计学等特色专业建设,推动特色专业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

通过努力,形成学科比较优势和专业发展特色。

———加强自办专业建设,积极扶持新增专业。

在“十二五”期间,将现有办学条件及招生就业形势较好的汉语言文学等14个专业分批次转为自办专业并加以重点建设,形成自办专业与联办专业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瞄准宿迁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服装设计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等新专业,并对部分传统专业进行调整或改造,发展新的专业方向。

———加强学科梯队与教学团队建设,造就高水平师资队伍。

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71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70%、35%;每一个自办专业均拥有1名以上正教授、3名左右副教授、1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师资数量与结构达到学士学位授权点的评审标准;重点培育5—10个学科梯队,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

———加强实验室、课程、教材建设,夯实专业建设基础。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上升到1.25亿元,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齐全并初具特色,实验条件达到国家评估良好以上标准;建成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水平较高、能在省内产生一定影响的专业重点实验室;开发50门新课程,建成100门校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教材20—30部,其中省级精品教材3—5部。

———加强科学研究,取得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

围绕新材料开发、机电一体化、软件服务外包、建筑、经济、西楚文化等重点研究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建成5—8个科研基地,争取省厅级以上科研立项20个左右,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总数突破300万元,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和被国际国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年均增长比例达15%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年均8部以上,实现省级二等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的突破。

———深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到2015年,毕业生总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考研上线率达15%左右,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超过85%,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率达20%左右;各种可比性质量指标、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成绩居于同类生源高校先进行列;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社会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三、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措施

(一)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优化学科专业体系

1.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改变完全按照所属联建院校组建学系的专业布局模式,按照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进行归类,调整专业布局,重新设置学系或学院。

首先,将现有联办专业进行调整,将一系的财务管理专业调整到六系,将三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合并到七系,将七系的工业设计调整到五系,并改造成艺术设计专业。

组建苏州大学宿迁分院,举办公共管理类、法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组建扬州大学宿迁分院,举办中国语言文学类、教育学类、数学类、农学类相关专业;组建江苏大学宿迁分院,举办电气信息类、材料类相关专业;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宿迁分院,举办土建类、测绘类、交通运输类、管理与工程类相关专业;组建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院,举办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相关专业;组建南京财经大学宿迁分院,举办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相关专业;组建南京工程学院宿迁分院,举办机械类、电气类相关专业。

通过整合,形成以文、理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以应用类学科专业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2.建设一批自办专业。

从2012年起,按年度分批次将汉语言文学等14个联办学专业申报为宿迁学院自办专业,并重点加以建设。

自办专业涵盖基础学科、机械类、土木类、财经管理类、电气信息类、艺术类等学科门类(详见表二)。

与此同时,继续与联建高校合作,办好其它19个专业,形成自办专业与联办专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表二:

宿迁学院自办专业设置规划一览表

年度

序号

专业

专业代码

所属系部

2012年

1

行政管理

110301

一系

2

汉语言文学

050101

二系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605

三系

4

土木工程

080703

四系

5

英语

050201

五系

6

会计学

110203

六系

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301

七系

2013年

8

音乐学

050401

五系

9

美术学

050406

五系

10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二系

11

工程管理

110104

四系

2014-2015年

12

自动化

080602

七系

13

市场营销

110202

六系

14

软件工程

080611w

三系

3.积极扶持新增专业。

紧贴宿迁地区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方式增设若干个新专业。

争取与洋河酒业集团、江南大学联合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苏州大学合作举办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专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1.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健全吸引人才、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构建吸引优秀人才来院工作的优良机制,营造有利于尽快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环境和氛围。

积极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一批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

通过加大访问学者的派出力度,实施硕博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评选讲课能手、十佳教师、教学名师等有力措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创新服务能力。

2.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抓好院级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努力形成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体系。

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加快教材的更新。

严格教材选用制度,优先选用精品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发展迅速、应用性强的课程,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教材比例应达到课程所用教材的60%以上。

积极鼓励教师编写紧跟科技进步、瞄准先进水平、反映区域特色和学院特点的优秀教材。

3.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每年投入教学仪器设备费1000万元,用于新建、扩建和改造实验室;启动三期工程,再建5万平方米的工程训练中心。

到2015年,全院仪器设备总值达1.25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9000元;生均实验用房由5.74平方米增加到7.07平方米。

成立院实验室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调整现有实验室资源;建立校级实验管理中心,加强对公共课、基础课实验教学管理;各系要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相应的实验中心或实验室。

强化实验技术队伍定编管理,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机制。

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在互惠互利、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尤其要加强与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基地的联系,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4.加强专业图书资料及数字化校园建设

继续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馆藏实体资源结构;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努力建成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资源体系。

到2015年,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25-130万册(其中外文图书达到2万册),纸质期刊达2000余种,数据库总量达到25个左右,电子图书总量达到200万种,本地镜像存储量达到40TB,机构特色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

及时了解师生需求,提高图书采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手段,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围绕教学需要,构建多种教学管理和服务系统,使校园网成为能够支持多种应用的高效数字化实施平台。

进一步加强课程信息环境建设,不断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三)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精简课程门数,精选教学内容,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分专业培养的模式改革为按学科大类或学科群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在分析总结学院现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分专业招生、分专业大类培养、模块化教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的精神,进一步推进“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一级学科(或学科大类)进行贯通培养,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后两年按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培养)改革。

2.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

继续开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将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渗透到大学四年教育全过程,不断提升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市场竞争力。

积极推进基于校园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改革,努力拓展单位时空内教学信息资源的通道和容量,增强教学的交互性,建构个性化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技能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及实施办法。

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加强过程监控,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发,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达到80%以上;全面推行实验室开放,加强对学生自主实验的指导,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组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提炼一些院级学科竞赛项目;倡导系部开展专业性强的学科竞赛。

引导专业技能考证,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4.改革人才培养制度,试行学分制

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扩大学生选择课程、选择学习进程、选择任课教师的自主权,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较为宽阔的空间。

加大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不断丰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为实施学分制创造必要的条件。

建立健全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及选课后学习的指导。

组织编写或修订各专业所开课程的考试大纲,加强试题(卷)库建设,为实行教考分离创造条件,逐步增加教考分离的课程门数。

建立健全与实行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与建设制度、非课程学分评定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修订完善选修、免修、重修、替修、主修、辅修等实施细则。

(四)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1.政策引导,激发科研积极性。

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倡导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思想,杜绝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追逐虚荣等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努力在全院形成与本科高校相称的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

进一步完善学院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将科研业绩与评优、评奖、晋升和聘任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技投入多元化的保障体系。

学院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重点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奖励,学术专著出版、学术交流及对外争取科研项目等的资助。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为教师按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一定的配套经费。

鼓励教师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并积极以科研反哺教学,从而促进我院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跨上新的台阶。

2.搭建平台,促进产学政研合作。

建立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科研基地,促进我院与宿迁市及企业合作,形成产学政研战略联盟,促进专家学者积极与企业家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实现科研资源共享。

以项目为纽带,加强产学研结合,吸引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经费投入。

与宿迁市政府合作成立政院研究机构,开展为政府调研、咨询、决策的科研活动。

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搞好劳动力转移和实用型人才培训工作,争取在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