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322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docx

4400218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MICRF007OOK440MHz~300MHz低功率接收器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黄智伟教授宁志刚副教授

班级通信092班_

学号20094400218_

姓名肖立传_

 

2011年12月

目录

 

1.MICRF007芯片简介、引脚定义与功能----------------2

1.0概述----------------2

1.1典型电路应用----------------3

1.2引脚定义----------------3

1.3技术参数----------------4

 

2.MICRF007原理与结构----------------6

2.1原理框图----------------6

2.2内部结构----------------7

 

3.MICRF007测试电路和应用信息----------------9

3.1测试电路----------------9

3.2应用信息----------------10

 

4.MICRF001的典型应用---------------12

 

5.封装尺寸----------------13

 

6.总结----------------14

 

7.参考文献----------------15

.1.

MICRF007使用说明

 

1.0概述

Micrf007是一款单片ASK/OOK接收器,采用了Micrel公司最新的Qwikradio技术,适用于各种遥控无线领域.它是一片真正的无线入-数据出单片IC,RF和IF调谐均在芯片内自动完成,无需手工调谐,在实现高稳定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系统成本.

它是个超外差接收器,内部本振根据外部的参考晶振或时钟固定在单一频率上.与常规的超外差接收器一样,对应的发射器频率必须要准确控制,一般采用晶体或SAW谐振器.

Micrf007相对于Micrf001/011有2各方面的增强:

一是增加了关断功能,可实现周期性工作,二是降低了电流损耗.Micrf007在315Mhz连续工作时电流仅需要1.7mA.

所有数据解调滤波均在芯片内进行,无需外置基带滤波器。

数据速率可达2.1Kbps.

 

特征

1.完整的单片UHF接收器

2.300到400MHZISM频段

3.数据可以达到2.1kbps

4.自动调节,无须手工操作

5.超低功耗

6.天线射频后向辐射很低

7.外围元件少。

 

应用

1.汽车遥控门(RKE)

2.远距离射频识别(RFID)

3.家电遥控

4.遥控车库门(GDO)

5.智能安全防范

6.无线遥控系统

7.无线数据传输

 

型号

解调器带宽

封装形式

Micrf007BM

2.1KHZ

8-PinSOIC

 

.2.

1.1典型应用电路:

1.2引脚定义

引脚功能表

.3.

1.3技术参数

极限工作条件:

额定工作条件:

电源电压(VDDRF,VDBDB)…………7V电源电压(VDD)…………+4.75V~~+5.5V

输入/输出电压(Vss-0.3~~Vdd+0.3)环境温度(Ta)…………40℃~~~+85℃

最大结温(Ts)……………150℃射频范围………………300MHZ~~~440MHZ

储存温度范围(Ts)………65℃~~+150℃

焊接温度(焊接时间10秒)………260℃

 

特性参数:

 

Vddrf=Vddbb≤Vdd;

+4.75V≤Vdd≤5.5V;

Vss=0V;Cagc=4.7uf;Cth=0.047uf;

Frefosc=4.90Mhz;

Ta=25℃

 

符号

参数

测试条件

最小植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LOP

工作电流

315MHZ连续工作

1.7

mA

433MHZ连续工作

3.0

5.5

315MHZ周期工作

170

uA

433MHZ周期工作

300

LSTBY

待机电流

Vshut=VDD

0.5

uA

射频中频部分

接收灵敏度

-96

-90

dBm

fir

中频中心频率

2.0

MHZ

FBw

中频带宽(3db)

430

kHZ

Fant

射频输入范围

300

440

MHZ

数据占空比

20

80

%

最大接收功率

R=50

-20

dbm

寄生逆向隔离

Ant脚,R=50

1

UVrms

AGC上升/衰减比

0.1

AGC漏电流

T=85度

100

nA

Zrefosc

参考振荡器输入阻抗

290

参考时钟电压

0.1

1.5

Vpp

参考振荡器源电流

4.5

5.2

uA

解调器

Zcth

CTH源阻抗

110

△Zcth

CTH源阻抗最大变化

-15

+15

%

Izcth

CTH源d电流

解调器带宽

2.1

KHZ

数据控制部分

Iout

输出电流

DO引脚,拉位输出

10

uA

Vout

输出高电平

DO引脚,Iout=1uA

0.8Vdd

V

Vout

输出低电平

DO引脚,Iout=1uA

0.2Vdd

V

Tr,tp

输出上升/下降时间

DO引脚,load=15pf

10

us

说明:

1.超出输出极限可能损坏元件。

2.超出额定工作时间性能可能发生改变。

3.该器件属静电敏感器件,请采取合理的静电防护措施。

4.灵敏度定义误码率BER=0.01时输入端测得的信号平均值,输入信号平均占空比为50%,数据速率为300bps的归零波形。

射频输入采用50欧姆阻抗匹配。

5.寄生隔离表征在射频输入引脚(ANT)用50欧姆电阻测试时显示的寄生元件参数。

6.灵敏度是接收器的常用特性参数,是表征接收器输入噪声的一个指标,通常输入噪声为热噪声。

7.该参数与参考振荡成正比,当不为3.36MHZ时用下面的式子计算:

fREFOSCMHZ/4.9*(4.9MHZ对应参数值)

例如:

6.00MHZ对应参数=6.00/4.90*(4.9对应参数)

8.该参数与参考振荡器频率成反比。

当参考频率不是4.90MHZ时,该参数可由下式计算:

4.90/Frefosc*(3.36对应参数值)

例如,参考振荡器频率Ft=6.00MHZ时,(6.00MHZ对应参数)=4.90/6.00*(4.9MHZ对应参数。

.5.

典型特性曲线

电流-频率特性电流-温度特性

 

2.0原理及结构

2.1原理框图

.6.

MICRF007芯片如上所示,他由三个部分组成:

UHF下转换,OOk解调,基准与控制。

两个电容和定时元件(通常为晶振),连同电源去耦电容,这些是Micrf007实现完整的UHF接收器所需要的外围元件。

SHUT引脚为控制输入端,置为低电平可使接收器,兼容CMOS,内部上拉到高电平。

 

2.2内部结构

 

中频带通滤波器

中频带通滤波器为5阶带通滤波器,解调滤波器为2阶低通滤波器。

基带解调滤波器。

MICRF007是一个内置的基带滤波器,带宽为2.1KHZ,该滤波器把接收器的原始数据速率限制在2.1Kbps以内。

数据限幅电平

外置电容Cth和内部变容电阻R,提取解调信号的直流值,用做逻辑电平数据限幅基准,R的有效值为118千欧。

限幅电平会随解码电平而改变。

但典型值在5毫秒到50毫秒之间。

自动增益控制

信号通道采用自动增益控制来增大接收器的输入动态范围。

外部电容Cagc必须与芯片CAGC相接。

衰减/上升时间比例固定为10:

1,但是上升时间常数可以通过选择外部电容的值来设置。

基准振荡器

所有定时与调谐功能均由内部考毕慈振荡器完成,参考频率可以由两种方法接入。

由晶振产生或接入外部时钟信号,外部时钟信号可以由系统内由晶振的微处理器产生,峰值不超过0.5V,以交流耦合方式接入。

关断功能

Shut端置为高电平,器件接入低功耗待机模式,小于1uA,此时内部上拉到高电平。

要激活接收器,将引脚外部拉低即可。

I/O接口电路

DO引脚

数据输出端内部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输出为10uA推拉开关电流,可以驱动CMOS负载。

当驱动大容性负载时,建议使用外部缓存冲驱动器。

 

.7.

CAGC引脚DO引脚

REFOSC引脚:

EFOSC输入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含有30pf电容的考毕慈振荡器,输出阻抗高达200千欧姆,该输入结构可配合使用标准的陶瓷振荡器。

当需要更精确频率时,可以使用晶体振荡器。

引脚直流电压为1.4伏。

控制输入如下图所示:

标准的输入是由一个小型的MOSFET构成的逻辑反相器,长沟道P型是一个软上拉电阻作用,典型的上拉电流是5uA,使得阻抗为1兆欧。

 

.8.

3.0测试电路和应用信息

3.1MICRF007测试电路如下:

PCB如下图:

PCB顶视图

.9.

PCB底试图

 

3.2应用信息

发射器兼容性

通过SAW或者晶体振荡器的发射器配套使用时,它的性能是最好的,接收器参考振荡器要求用晶体振荡器。

旁路电容

VDD端电源旁路电容连线需要尽量短,最好直接接到VSS端.

输入滤波网络

在噪声较高的环境中使用时,可在ANT引脚和VSS中间接一个带通滤波网络,以提高接收的选择性和实现输入过载保护.

噪声抑制

在没有信号时,数据输出端DO会随噪声随机变化.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在CTH引脚上加一个小的偏置电压以使噪声不会触发内部的比较器。

通常为20mV到30mV即可,实现方法是在CTH引脚和VSS或VDD端之间接一个几兆欧的电阻。

噪声抑制会降低接受灵敏度,要适当选择抑止偏执电压。

AGC端

将一个电阻与Cagc电容并联,上升/衰减时间常数会有所变化。

调整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而定,大使通常设计为10:

1,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应用。

为使器件有最大的工作范围,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文波应小,最好10mVpp一下,因此CAGC的建议值最好至少为0.47uF.

.10.

晶振选择

对任何一个超外差接收器而言,内部本振(LO)频率fLO与接收到的射频发射频率fTX的中频(IF)中心频率,基准振荡器频率fT选择如下式:

Ft=flo/64.5

Flo=ftx*(1.064ftx/390)

单位为MHZ,f为上边带与下边带的混合值。

参考振荡器为4位小数的就可以了。

常用的参考频率如下

发射频率fTX

基准频率fT

315MHZ

408790MHZ

390MHZ

6.0630MHZ

418MHZ

6.4983MHZ

433.92MHZ

6.7458MHZ

外部时钟信号

使用外部时钟信号应采用交流耦合方式,幅值为0.5Vpp

限幅电容选择

首先选择数据限幅电平常数,与系统参数,如系统解码响应时间,数据格式有关。

CTH引脚的源阻抗由下式给定:

Rsc=118kΩ*4.90/fT

FT单位为MHZ,当限幅电平常数t确定,则电容Cth由下式决定:

Cth=t/Rsc

选择精度20%的X7R陶瓷电容器即可

连续工作模式下Cagc的选择

AGC控制电压的纹波需要用一个足够大的电容来抑制。

建议此电容值在0.47uF~~4.7uF之间。

Cagc决定了从完全放电状态(零电压)到AGC电压建立所学要的时间,即:

△t=1.333Cagc-0.44试中,Cagc单位为uF,△t单位为S。

周期工作下的AGC选择

AGC控制电压关断模式下的衰减应在芯片重新启动后尽快得到补偿,因此芯片通电后10s内AGC推拿电流为原来的45倍,为了是电压在10s内得到补偿,要适当选择Cagc电容和关断时间。

由于衰减电压极性未知,即AGC电压可能被抬高,也可能被拉低,最坏的情况是AGC电压拉低,此时恢复比较困难,因为AGC端上拉电流是下拉电流的1/10。

下拉衰减的补偿如下式:

I/Cagc=△V/△t

I为自动增益控制的增大电流(67.5uA)

△V为电压衰减,△t为恢复时间

.11.

4.0典型应用电路:

 

如图为315MHZ接收解码电路,接收器为连续工作模式,六位解码和两位码输出。

 

下表为BillofMaterial:

 

.12.

应用PCB图如下:

 

5.0封装尺寸:

上图为8-LeadSOP(M)封装

 

.13.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是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通信原理方面的知识,加强了我的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经过多次的查阅资料和请教同学,终能将问题圆满解决。

但是也暴露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更加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

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更加的体会到了“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的含义。

首先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付诸于行动,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4.

 

参考文献

 

1.黄智伟.无线数字收发电路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2.黄智伟.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3.黄智伟.射频集成电路芯片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