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639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docx

二年级电子教案第五课

 

鹤壁市鹿鸣小学电子备课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付珊珊

2016年4月13日

 

音乐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

 

 

主备:

付珊珊

 

2016年4月13日

《快乐的舞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和《喜鹊钻篱笆》,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

背唱《金孔雀轻轻跳》。

2.能用“beng”哼唱《加伏特舞曲》的音乐主题,能随《霍拉舞曲》的音乐划一划旋律的走向。

并能和同学合作,随两首不同的乐曲跳一跳简单的舞步。

3.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三角铁。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霍拉舞曲》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聆听中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欢乐气氛和舞蹈性特点,并初步了解霍拉舞的简单知识。

2、在音乐图形谱的帮助下能够掌握本首乐曲中三个主题的节奏特点以及它们的变化与再现,并能随各个主题的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反应。

3、在音乐活动中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乐曲无穷动式如鸟鸣般婉转的炽烈与欢乐情绪。

难点: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体验乐曲三个主题的不同特点。

【教学时间】

第九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着《嘀哩嘀哩》歌曲音乐师生律动进入教室。

二、导入乐曲,整体感受

师:

歌中的春天真美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一件什么样有意义的事情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爱?

学:

画一幅画、郊游等。

师:

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其中的一个要求,我们到一幅有声音的画里去郊游,请大家先听声音--一首乐曲。

1、放乐曲录音,学生聆听。

2、师:

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

3、学生发表看法,师适当做总结。

三、出示图形谱,不同方式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1、师:

就让我们把欢快的乐曲带进花园吧!

花园里有什么?

出示图形谱。

2、师点动图谱,学生聆听观看。

3、聆听乐曲第一主题,随师点第一段图谱。

记住图中走过的路线。

4、告诉学生,音乐节奏就藏在每朵花、每颗草里,请学生找出来。

学:

蓝色的小路代表长音,花瓣和叶子代表短音。

5、复听第一主题,请学生用自制沙锤摇奏出音乐中的长音,并用短音XX节奏为音乐打出节拍,教师指挥。

再听一遍,全体独立完成。

6、听第二段音乐(b+c主题),用肢体动作来表示节拍,长音处摇晃双手或轻轻跺脚,短音处拍手、腿、肩等。

师点第二段图谱。

7、复听第二段音乐,进行传递节拍的“碰杯”游戏。

要求:

横排从左到右依次用自制沙锤可乐瓶进行碰杯,正好每拍碰一次,以全体合作的形式为第二段音乐打出了节拍。

8、聆听第三段音乐(b+c主题变化与重复),长音最多,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长音。

师点第三段图谱。

9、复听时,师不点图谱,学生独立完成长音与节拍的表现。

10、听第四段音乐(即第一主题再现),请学生点动图谱,并引导学生说出和第几主题音乐旋律相似。

11、再听结尾句。

师:

音乐是突然结束的,还是一点一点渐弱、渐慢结束的呢?

12、为结尾进行定格造型的表演。

师:

你能为这突然结束、嘎然而止的结尾音,摆一个突然定格的造型吗?

13、播放结尾句,进行表演。

师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与精彩表演。

四、全曲表现,提升情感

1、教师根据图谱将五种乐器参与到长音和节拍的节奏表现中,乐器逐段增加,表现出音乐高潮不断推进。

学生看教师指挥进行表演。

2、师手风琴演奏全曲,加入学生乐队,师生共同进行乐器表演。

3、师为全班乐队起名——“童心小乐队”,鼓励学生的精彩表现。

五、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1、揭示课题。

师告诉学生本课欣赏的乐曲叫《霍拉舞曲》。

(课件出示)

2、介绍“霍拉”这种舞蹈,是罗马尼亚民间舞蹈,跳时可达数百人,也是当地在举进热闹欢腾的乡村舞会时跳的一种节日的大型舞蹈。

跳时人们搭着肩联成一个大圆圈,一起向左、向右,使圆圈逐渐旋转,充满了炽烈欢腾的乡村欢乐气氛。

3、观看《霍拉舞》视频。

4、师生共跳霍拉舞,提升情感。

5、师带领学生边跳霍拉边离开教室,下课。

本课小结: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

在下节课中,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好奇吗?

那就等待下一节音乐课吧。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金孔雀轻轻跳》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掌握四二拍的节奏规律。

2、通过学习孔雀指,孔雀鹤立,掌握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培养和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孔雀指和孔雀鹤立。

难点:

掌握孔雀指和孔雀鹤立的动作要领。

【教学时间】

第九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

师:

“今天,森林里开动物狂欢节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播放《森林大狂欢》)(学生戴着动物头饰跟随老师一起跳着舞进入教室,教师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师:

“同学们想一想,刚才王老师扮演是什么小动物呀?

”(孔雀)。

2、指导学生看孔雀图片(通过图片和“孔雀指”的对比,指导学生重点观察孔雀的嘴、羽冠以及颈部,理解“孔雀指”的动作)。

二、多维感悟,学习歌曲

1、了解孔雀,感受歌曲旋律

师:

“小孔雀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孔雀很漂亮,尤其是它的羽毛五彩缤纷的。

西双版纳的人民能歌善舞,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孔雀的动作,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孔雀的赞美。

你们想更多的了解孔雀吗?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同时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

过渡:

教师随音乐朗诵歌词,同时演示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帮助学生感受歌曲风格,进一步理解歌词大意。

2、复习歌词,了解歌曲意境

师:

“小卜少”的意思是什么呀?

那“小卜昌”呢?

(分别请班里的小女孩和小男孩站起来示意,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程度)。

三、感受节奏,模仿节奏动作

1、拍一拍

师:

《金孔雀轻轻跳》的节拍是什么呢?

(教师以强拍拍手,弱拍轻拍手心的动作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指导学生模仿教师打出2/4拍)指导学生进行2/4拍的强弱练习,请学生展示自己表现2/4拍的方法(强拍拍手,弱拍拍肩;强拍拍手,弱拍叉腰;强拍摇铃,弱拍放铃于肩头……)。

2、摇一摇

师:

现在请同学们用响铃为《金孔雀轻轻跳》伴奏。

(对学生使用响铃的方法以及对节拍的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对能力弱的学生给与个别指导)。

过渡: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当美丽的小孔雀,学一学孔雀优美的动作吧。

四、探究学习,学习舞蹈

1、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孔雀指

师:

首先我们来学习孔雀指,拇指和食指相捏像不像孔雀的嘴巴?

另外三个翘起来的手指像什么呀?

像不像孔雀的羽冠?

手腕到小臂的地方像不像孔雀的脖子?

(教师示范“孔雀指”,指导学生观察模仿。

动作要领:

拇指和食指相捏,另外三个手指翘起来)。

现在美丽的孔雀要出去散步了,大家做好“孔雀指”的动作一起出发了。

大家把脚尖都踮起来,体会一下金孔雀是怎么轻轻走路的。

(要求学生保持“孔雀指”的动作同时模仿孔雀散步、梳理羽毛、喝水等动作,在游戏中掌握“孔雀指”要领)。

︱×—︱×—︱强弱强弱。

过渡:

美丽的金孔雀走了这么久有点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2、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孔雀鹤立

师: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体会“孔雀鹤立”造型)。

师:

同学们也像舞蹈家一样做一个“孔雀鹤立”的造型吧。

(教师示范“孔雀鹤立”,指导学生观察模仿。

动作要领:

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裙)。

师:

现在美丽的金孔雀要出去游玩了,大家做好“孔雀鹤立”的动作垫起脚尖轻轻地走吧。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孔雀鹤立”动作,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要求,其中:

A类学生,感受傣族音乐与风格,模仿教师的“孔雀鹤立”动作;B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准确的完成“孔雀鹤立”动作;C类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型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孔雀鹤立”动作,并有一定的表现力)。

3、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师:

现在同学们都学会了“孔雀指”和“孔雀鹤立”的动作,让我们带着小孔雀的头饰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教师领舞,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舞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地进行个别化指导,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师:

刚才同学们像一只只美丽的小孔雀在起舞,跳得真漂亮。

现在请几只小孔雀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表演意识)。

过渡:

同学们通过舞蹈展现出了孔雀的美丽,这么美丽的金孔雀是需要我们保护的。

小结本课:

师:

“孔雀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人民给孔雀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里小动物生活得都很幸福。

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渗透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师:

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的舞蹈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同时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聚会过程与方法:

感受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优美、自然、流畅的音乐风格与孔雀舞独特的舞蹈风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舞蹈学习的兴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加伏特舞曲》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在游戏与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出不同乐段的情绪表现,并能借助肢体语言和道具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律动参与、哼唱乐曲、编配动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分辨出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加伏特舞曲》,使他们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和表演《加伏特舞曲》,感受音乐情绪,听辨乐段。

难点:

准确地在律动中哼唱乐句。

【教学时间】

第十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哈里罗》走入教师。

师: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让我们在这一节课上唱起来,跳起来吧!

2、感受拉丁美洲舞蹈,随音乐律动。

二、欣赏《加伏特舞曲》

1、介绍法国风土人情(《加伏特舞曲》第一段音乐)。

2、教师示范律动。

3、学生学习律动。

4、点图谱,找规律。

三、介绍加伏特

法国古老民间舞曲。

广泛流行于17、18世纪。

4/4或2/2拍子,中速、旋律轻盈优雅,常以弱起小节开始,三段体结构,中段常插入风笛舞曲,前后形成对比。

吕利曾将其采用于歌剧、舞剧音乐中。

可独立成曲,也常用为器乐组曲的一个乐章。

四、随音乐律动

1、聆听全曲,感受音乐的结构。

2、聆听中间段,感受乐曲的变化。

3、聆听全曲,律动。

五、介绍曲作者

这首活泼欢乐的加伏特舞曲,却不是法国人创作的,他的作者来自遥远的荷兰,叫做戈塞克。

六、教师钢琴演奏

本课小结:

师:

希望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记住这首著名的加伏特舞曲,也能学会演奏这首乐曲,最后我们再一起跳起加伏特舞吧!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喜鹊钻篱笆》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

3、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

难点:

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时间】

第十周

【教学过程】

一、律动引入,营造氛围

首先播放课件,随着欢快的音乐《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响起,同学们随老师舞蹈,这样,课堂活动由律动开始,很快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过来参与游戏活动,营造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以愉快的心情为后边的学习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走进彝族,了解民俗

1、播放《喜鹊钻篱笆》伴奏音乐请生欣赏,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再简要介绍彝族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更为歌曲的演唱做下铺垫。

2、范唱彝族歌曲。

三、节奏读词,解决难点

先听教师随着鼓点节奏读词,增强了浓浓的音乐韵律感,《喜鹊钻篱笆》的节奏琅琅上口,通过师读、生读、师生接龙读词的方法,学生在模仿中渐渐熟悉歌曲,解决节奏的难点,再过渡到学唱歌曲阶段。

四、演唱歌曲,动口动脑

由读节奏入手,引入歌曲,通过老师对彝族的介绍,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学唱歌曲时采用老师唱曲、学生唱词、分句教唱的方法来降低难度,使导学、铺垫、演唱教学处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五、随乐律动,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让学生随歌曲音乐和老师一起律动,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音乐课的无穷乐趣。

而教师本人强化参与者,合作者身份,以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师生共同尝试,体验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六、游戏延伸,快乐升华

《喜鹊钻篱笆》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在这一环节我向学生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做的游戏,如:

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火车钻洞、打花巴掌……然后在《喜鹊钻篱笆》这首欢快的乐曲中,请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边唱《喜鹊钻篱笆》这首歌边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歌曲。

让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中结束本课学习,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求知欲得到满足,短短的四十分钟虽已过去,但他们仍沉浸在欢乐当中。

本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也高兴,学会了贵州彝族民歌《喜鹊钻篱笆》,感受了欢快的情绪,你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请你们把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