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5696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docx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

主备人:

董珏铄

第一单元森林音乐会

主题一:

美丽的大森林

【一】教学内容:

欣赏自然之声《森林的歌声》、节奏模仿练习、歌表演《大树妈妈》。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聆听、节奏练习、创编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热爱,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的目的。

2、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十六分音符,进行多声部的节奏配合练习。

3、能力目标:

通过多声部节奏练习,培养学生声部之间的协调能力,通过歌表演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能力。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

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G2/4

54│3-│32│1-┃

lulululululu

〔二〕欣赏音乐《森林的歌声》

1、师:

你听了音乐后,森林里有哪些声音?

请你模仿一两种动物的声音。

2、抽生模仿森林里有趣的声音。

3、按节奏学习布谷鸟和青蛙的叫声。

(1)学习布谷的声音:

××│×××│(咕咕咕咕咕)

(2)学习青蛙的声音:

××××│×××│(呱呱呱呱呱)

(3)分两组分别练习,再合起来练习。

〔三〕跟着老师唱一唱

1、高声部练习

2、低声部练习,认识十六分音符:

四个十六分音符等于一个四分音符,即四个“呱”()等于一个“咕”。

3、二声部合练

〔四〕歌表演《大树妈妈》教学

1、听录音《大树妈妈》,跟着学唱歌曲,初步感受音乐。

2、根据自己的理解,跟音乐进行表演歌曲《大树妈妈》。

〔五〕小结:

同学们,根据本课的学习,你知识在大自然里有什么优美的声音?

是什么声音你最喜欢?

大树上的小鸟幸福吗?

我们就像大树上的小鸟,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成长。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二:

欢腾的大森林

【一】教学内容:

欣赏音乐童话剧《龟兔赛跑》,音乐剧表演《龟兔赛跑》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音乐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创编能力。

2、音乐与相关文化:

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的实践。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

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G2/4

54│3-│32│1-┃

lulululululu

〔二〕欣赏音乐童话剧《龟兔赛跑》。

1、欣赏主题一(小白兔的音乐)

2、欣赏主题二(乌龟的音乐)

3、欣赏音乐剧《龟兔赛跑》

〔三〕讲述《龟兔赛跑》故事

〔四〕表演音乐剧《龟兔赛跑》

抽生扮演:

小熊、小鸟、小兔、乌龟、小猴、小猪,根据音乐进行表演《龟兔赛跑》。

〔五〕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的表演真好看,我们要认真学习表演技巧,在以后的各种表演中表演得更有水平。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三:

我们爱森林

【一】教学内容:

欣赏音乐《我们爱森林》(童声合唱),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热爱,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的目的。

2、知识目标:

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

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

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G2/4

54│3-│32│1-┃

lulululululu

〔二〕欣赏《我们爱森林》(童声合唱)

〔三〕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1、歌曲介绍:

(略)

2、聆听教师范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3、学生跟师学唱,采用轻唱的方法。

4、用“lu”唱全曲。

5、用感情演唱歌曲。

〔四〕节奏练习:

1、××××│×-│,认识八分休止符:

0

2、××0×│×0│,认识四分休止符:

0

3、找歌曲《小树快长高》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休止符的作用。

〔五〕小结:

森林,太美了,有美妙的声音,有美妙的自然环境,有美妙的自然奇观,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自觉做大自然的卫士,让我们同小树一样长高。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第二单元黄桷树下

主题一:

黄桷树下歌儿多

【一】教学内容:

学习儿歌朗诵《黄桷树高又高》,欣赏《重庆小景》(独唱),学习歌曲《黄桷树下有我家》。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学习黄桷树坚韧顽强、随遇而安、默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态度。

2、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演唱,感受川渝地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打击乐器、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

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开口闭口练习1=C-G2/4

1335│5ii5│5331│1-┃

aiaiaia

〔二〕儿歌朗诵表演

黄桷树高又高,黄桷树下放书包,

捉迷藏,做游戏,我们快乐像小鸟。

黄桷树高又高,片片绿叶摇呀摇,

你唱歌,我跳舞,我们都是幸福鸟。

方法:

1、看课件,听范诵。

2、利用手中的打击乐器自己编配伴奏朗诵。

〔三〕欣赏音乐《重庆小景》(独唱)

1、看课件。

欣赏重庆的夜景,欣赏音乐。

2、学生诉说对重庆的印象。

3、用重庆方言朗诵歌词片段。

4、再欣赏音乐。

〔四〕学习歌曲《黄桷树下有我家》

1、看课件,欣赏图片,初赏音乐。

2、谈感想,说出对黄桷树的印象。

3、跟师学唱歌曲。

4、抽生检查:

小组唱、男女唱、抽生唱、合唱。

〔五〕小结:

边看课件边提示:

你家有没有黄桷树?

黄桷树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坚韧顽强、随遇而安、默默奉献的精神)我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什么情感?

(热爱之情)。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二:

摆摆家乡的龙门阵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黄桷树,山茶花》,欣赏四川清音《黄桷树下小茶馆》。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学习黄桷树坚韧顽强、随遇而安、默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态度。

2、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演唱,感受川渝地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掌握合唱中的音准。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

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1=C4/4

3345│5432│1123│322-│3345│5432│1123│211-

lu..........

〔二〕音阶练习

以1为低音按序唱音阶:

1234567i,i7654321。

〔三〕复习《黄桷树下有我家》。

复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四〕欣赏四川清音《黄桷树下小茶馆》,学习儿歌:

黄桷树撑绿伞,妈妈树下开茶馆,

沱茶泡出龙门阵,瓜子越吃味越鲜。

婆婆唱段小川剧,爷爷说段金钱板,

我唱儿歌大家听,笑声飞出小茶馆。

〔五〕学习歌曲《黄桷树,山茶花》

1、欣赏范唱《黄桷树,山茶花》

2、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

4、跟师跟琴学习歌曲。

5、用“lu”演唱全曲。

6、用“lu”的方法和音量来演唱歌词。

,教师唱二声部。

要求:

不出重音,不喊叫,要互相配合,协调统一。

〔六〕巩固练习

1、改写第一句和第二句歌词,赞美自己的家乡,然后进行演唱。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黄桷树,山茶花》。

〔五〕小结:

家乡的龙门阵很多,你知道自己家里还有些什么龙门阵?

家乡的黄桷树也很多,它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保护它。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三:

摆摆家乡的龙门阵

【一】教学内容:

学习二声部歌曲《黄桷树,山茶花》,学习音乐童话剧表演《黄桷树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掌握合唱中的音准。

2、能力目标:

通过音乐童话导师的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大胆想像、自信表演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

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1=C4/4

3345│5432│1123│3.22-│3345│5432│1123│2.11-

lu..........

〔二〕音阶练习

以1为低音按序唱音阶:

1234567i,i7654321。

〔三〕二声部练习。

1、分组练习,注意第二组(第二声部)的二声部节奏:

前两拍休息,后两拍念节奏。

2、配合练习

〔四〕童话剧表演《黄桷树的故事》

1、教师讲述。

2、抽生讲述。

3、抽学生两人表演。

4、学生分三组分别表演。

(自己设计一点情节,自己编导)

5、师生评价,鼓励。

〔五〕小结:

本课,我们认真学习了黄桷树,了解了黄桷树的生长特点,我们应该学习黄桷树那种坚韧顽强、随遇而安、默默奉献的精神,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用黄桷树把祖国装扮得更加美丽。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第三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

主题一:

飞向天空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鹰》(合唱)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接触外国优秀少儿歌曲,掌握合唱的基本方法;认识力度记号:

渐强、渐弱、中强、中弱,并了解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抬头张嘴,张嘴吸气:

伸手贴胸,手摸下巴,抬头张嘴,张嘴吸气。

(2)哈欠张嘴,张嘴吸气:

自然打哈欠,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气,保持悬挂,想象还有气不断地进入体内。

(3)惊吓张嘴,张嘴吸气:

突受惊吓,张嘴吸气。

(4)开笑肌,笑着唱:

mamemimomu

2、合唱练习准备:

i.55-│0000│i55-│5---┃

lalalalalala

0000│633-│633-│3---┃

lalalalalala

〔二〕学习新歌

1、导入:

三毛到日本流学了,他很爱唱歌,他来到一所小学,听见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少儿歌,你听:

2、学生初听歌曲《鹰》(合唱)。

3、教师介绍歌曲(略)

4、学习歌词,理解词义。

雄鹰飞起来了,是因为它有一身好的本领,从小在妈妈的培养教导下,学习掌握了一身硬功夫,才飞翔在蓝天上。

我们也要飞翔,飞翔在祖国的蓝天上,必须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飞翔在太空、飞翔在宇宙。

5、教师演唱歌曲(分高低声部演唱)。

认识高低两个声部。

6、学习歌曲《鹰》。

三毛感觉这首歌太美了,他也想学习,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

教师领唱,学生跟着学习。

认识力度记号:

渐强、渐弱、中强、中弱。

掌握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7、巩固练习。

分组、抽生演唱。

〔三〕合唱练习

1、教师指挥合唱,让学生学会看教师的手势。

2、学生指挥,教师伴奏。

〔四〕欣赏《飞机先生》

1、听音乐《飞机先生》

〔五〕练习

1、用线条表示《鹰》音乐的起伏变化,并唱一唱,还要求说出你的感受。

2、对比欣赏《鹰》和《飞机先生》,请根据自己感受选择答案。

(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速度。

〔六〕小结:

我们今天到了日本,学习了日本歌曲《鹰》,我们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真像雄鹰一样飞翔在蓝天上,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二:

飞向海洋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出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欣赏钢琴独奏《南海之歌》,感受大海的涛声。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出海》,掌握三拍子的演唱方法,学会划拍演唱。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抬头张嘴,张嘴吸气:

伸手贴胸,手摸下巴,抬头张嘴,张嘴吸气。

2、哈欠张嘴,张嘴吸气:

自然打哈欠,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气,保持悬挂,想象还有气不断地进入体内。

3、惊吓张嘴,张嘴吸气:

突受惊吓,张嘴吸气。

4、开笑肌,笑着唱:

mamemimomu

〔二〕导入新课

师:

三毛到了日本,很想到海边玩一下,有一天,他兴致勃勃地到了海边,跟着大海的波涛、涛声、浪花一起玩了起来,他边玩着,边唱着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出海》(板书题目),你们想知道这一首歌吗?

想听一听吗?

〔三〕学习歌曲《出海》

1、欣赏音乐《出海》,边听音乐边闭目思考大海的情景。

2、教师介绍歌曲。

(略)

3、学习三拍:

四三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三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

划拍方法是用手划一个三角形,第打下去是第一拍,稳定速度,不断循环。

4、跟师唱歌。

边学习,边划拍。

5、巩固练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6、抽生检查。

〔四〕欣赏音乐钢琴独奏《南海之歌》。

想像大海的涛声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在你心目中大海是一幅什么画卷?

〔五〕小结:

在祖国的东边,也有美丽的大海,如东海,大海真美,我们爱大海,我们更爱自己的祖国。

好好学习吧,我们将来飞向海洋,去挖掘海洋之宝,去开发未来的海洋世界。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三:

飞向远方

【一】教学内容:

欣赏合唱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学习集体舞《亲爱相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歌曲及相关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和创编活动,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和创造性的表演。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抬头张嘴,张嘴吸气:

伸手贴胸,手摸下巴,抬头张嘴,张嘴吸气。

2、哈欠张嘴,张嘴吸气:

自然打哈欠,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气,保持悬挂,想象还有气不断地进入体内。

3、惊吓张嘴,张嘴吸气:

突受惊吓,张嘴吸气。

4、开笑肌,笑着唱:

mamemimomu

〔二〕欣赏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合唱)——德国

听音乐,边听边跟着音乐动起来。

可以是划拍、可以是体态动作。

〔三〕学习集体舞蹈《亲爱相融》——匈牙利

1、复习巩固四三拍的含义。

2、跟着录音熟悉音乐,边哼唱边划拍。

3、学习集体舞蹈动作。

〔四〕小结:

我们学习了本单元教材,熟悉了日本、阿根廷、意大利、英国、德国、匈牙利等六个国家的儿童音乐,开阔了我们的音乐视野,我们要和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小朋友做好朋友,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世界、飞向未来。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第四单元丰收乐

主题一:

秋色美

【一】教学内容:

学习配乐朗诵《秋叶飘飘》,欣赏齐唱《溜溜歌》和音乐游戏《丰收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配乐朗诵、音乐游戏等,感受金秋丰收,盛世欢歌,人民生活幸福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热爱劳动,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

2、学习配乐朗诵,创编朗诵词,并用肢体语言表现。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打击乐器、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张嘴练习:

抬头张嘴、哈欠张嘴、惊吓张嘴,张嘴吸气,做到下巴不动,只动上口盖。

2、开闭口发音练习:

开口吸气弹发“哈”,要很有弹性;开口闭口发“哼”音。

3、mamemimomu

4、《欢乐颂》练声曲1=C-F4/4

3345︱5432︱1123︱3.22-︱3345︱5432︱1123︱2.11-‖

lu……

〔二〕欣赏秋天,导入课题

〔三〕赞颂秋天——教学配乐朗诵《秋叶飘飘》

1、看课件读秋天的小诗。

2、展开想像,怎样读好这首诗?

(声音轻巧、表情自然、体态大方、动作优美、咬字清晰、吐词清楚)

3、试读《秋叶飘飘》小诗。

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

统一配上音乐,同时即兴配上动作,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秋天的赞美。

〔四〕表现秋天——你用什么办法来表现秋天?

用画?

用诗?

还是用歌?

用舞?

抽生表现秋天。

〔五〕歌唱秋天——欣赏《溜溜歌》

1、初赏音乐,看课件,欣赏画面,初步感受音乐《溜溜歌》。

然后提问:

(1)秋天是什么颜色?

(2)秋天有什么果实成熟?

(3)用色块表现秋天。

2、再赏音乐,看课件,模唱歌曲《溜溜歌》感受衬词、下滑音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

3、根据秋天丰收的景象创编二至四句歌词哼唱。

〔六〕欢庆秋天——音乐游戏《丰收乐》

给学生打击乐器进行节奏游戏,表现秋天的喜悦心情。

〔七〕小结: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树叶黄了,枫叶红了,到处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是一幅美的画,是一幅美的秋天的画。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二:

秋收忙

【一】教学内容:

欣赏《我赶着丰收的小马车》(独唱)、《秋收忙》(弹拨乐),学习歌曲《大家都来采金秋》、音乐游戏《摘果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演唱、音乐游戏等,感受金秋丰收,盛世欢歌,人民生活幸福的喜悦的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热爱劳动,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

2、学习用自然、愉快、有弹性的声音歌唱。

3、通过聆听,感受巴渝音乐的风格和三弦的独特音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张嘴练习:

抬头张嘴、哈欠张嘴、惊吓张嘴,张嘴吸气,做到下巴不动,只动上口盖。

2、开闭口发音练习:

开口吸气弹发“哈”,要很有弹性;开口闭口发“哼”音。

3、mamemimomu

4、《金钩钩银钩钩》练声曲1=C-F3/4

〔二〕欣赏音乐《我赶着丰收的小马车》

1、音乐介绍:

《我赶着丰收的小马车》是一首具有北方音乐特点的独唱歌曲,歌词运动简练,旋律欢快活泼,表现了农家少年赶着丰收的小马车,飞驰在乡间大道上的动人情景和自豪喜悦的心情。

歌曲为四二拍,大调式,ABA三段式结构。

2、欣赏,感受丰收的喜悦。

〔三〕欣赏《秋收忙》(弹拨乐)。

1、音乐介绍:

《秋收忙》是一首弱拨乐器合奏曲。

旋律简洁明快结构紧凑严谨,ABA三段式结构,旋律塑造了北方农民朴实憨厚的音乐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丰收对生活的觉悟赞美。

2、欣赏,感受丰收后的忙景。

(四)学习歌曲《大家都来采金秋》

1、听录音范唱歌曲,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学习歌词,理解词义。

3、学习歌曲演唱。

(1)跟教师学习演唱,要求轻声唱,用“lu”的音量。

(2)跟琴用“lu”来演唱,随后唱歌词。

(3)学习旋律演唱。

〔五〕巩固练习。

1、带着激情进行演唱。

2、抽生检查。

〔六〕音乐游戏:

摘果子(我们都来采金秋)

1、出示带有各种节奏的果子图片,请学生摘出来,组成两小节的节奏。

2、学生摘果拼节奏。

3、拍拍节奏。

(1)×××××│×××××‖

(2)×××0×│×××‖

〔五〕小结:

金秋时节,人们都很忙,因为是一个成熟的秋天,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收回来,我们的学习也一样,教师播下的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期末)是否有很大的收获呢?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主题三:

庆丰收

【一】教学内容:

欣赏《把丰收的喜悦跳出来》(女声独唱),歌表演《丰收之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表演等,感受金秋丰收,盛世欢歌,人民生活幸福的喜悦的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热爱劳动,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

2、学习用自然、愉快、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口腔肌肉训练:

舌头上下顶、左右顶,顺逆时针旋转。

2、开闭口发音练习:

开口吸气弹发“哈”,要很有弹性;开口闭口发“哼”音。

3、mamemimomu

4、《金钩钩银钩钩》练声曲1=C-F3/4

〔二〕欣赏女声独唱《把丰收的喜悦跳出来》

1、歌曲介绍:

《把丰收的喜悦跳出来》是一首具有土家族民歌风格的独唱歌曲,旋律欢快,活泼,高亢,节奏富于舞蹈性,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喜获丰收时载歌载舞的动人情景和火热喜悦的炽热情感。

歌曲四二拍,六声商调式,一部曲式,由六个乐句组成。

2、欣赏音乐,学生感受丰收后喜庆的场面。

〔三〕学习歌表演《丰收歌》。

1、歌曲介绍:

《丰收之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丹麦民歌。

歌曲大调式,六个乐句组成,每乐句四小节,旋律跳跃活泼,节奏富于舞蹈性,表达了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炽热情感。

2、听音乐《丰收之歌》,学唱歌曲。

3、用“lu”来演唱歌曲。

4、学习旋律。

〔四〕表演《丰收之歌》

学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即兴表演歌曲《丰收之歌》。

〔五〕小结:

丰收了,人们欢庆了,成功了,人们欢呼了,获第一名了,你们“yes”……这种热闹的场面,人生有之,我们要珍惜丰收,珍惜成功,让丰收伴我成长,让成功与我一路同行。

 

教学随笔或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董珏铄

第五单元谢谢您,老师

主题一:

亲切的目光

【一】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主题“亲切的目光”,欣赏歌曲《老师的目光》,学习配乐诗朗诵《啊,老师》,学习歌曲《老师像妈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欣赏、配乐朗诵,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表现孩子们尊敬和热爱老师的心情。

2、学习用轻而有弹性、柔和而深情的声音歌唱。

3、感受演唱形式对音乐情绪的表现所起的作用。

【三】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口腔肌肉练习

学习舌头“舔、顶、伸”三种不同的动作,以活动口腔肌肉。

1、舔:

舌头上卷往里舔到小舌头、舌头下卷舔到舌根;

2、顶:

嘴微闭,用舌头左右顶腮,让其形成一个包,不断交替进行;上下顶,舌头伸在牙外上下顶,不断交替进行;舌头按顺逆时针方向顶一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