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7419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docx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部分答案要点

第六专题

1.简述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失业是指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渴望获得工作但没有工作的状态。

具体失业及其原因具有以下几种:

(1)摩擦性失业指的是经济活动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造成的失业。

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工人对工作的不适应,就业者对劳动力市场信息了解得不充分等原因,即使工作空缺与失业工人在人数、技能和地区上大致相符,也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寻找工作的失业状态,这就形成了摩擦性失业。

这种失业也往往被称为“自愿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结构长期失调造成的失业。

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供给的性质、结构、比例不符合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状况,即正在寻找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在知识结构、技能类型与现有岗位要求不一致,造成失业与职位空缺的现象。

这种失业往往也被称为“自愿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指的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由于技术进步,生产越来越多地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先进设备替代了工人的劳动,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

同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一种趋势:

资本品相对价格逐步下降,劳动力相对价格逐步上升。

这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加重了这种失业。

这种失业大都由于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造成的。

(4)季节性失业指的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在农业、建筑业、旅游业中都存在这种季节性失业。

(5)隐蔽性失业指的是形式上在工作但实际上不得其用。

这种失业主要表现为:

过早退休、因就业机会缺乏被迫继续上学等。

(6)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

指的是由于是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不足,劳动力供给超过了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而引起的失业。

这种失业被凯恩斯称为“非自愿失业”。

这种失业通常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2.简述反失业问题的对策。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可随意发挥)

(1)加快经济增长。

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19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我国GDP对就业的拉动关系,也就是就业弹性,从1980年代到现在已经下降了2/3,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仅为0.1(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0.1个百分点)。

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在0.3到0.4之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有利于吸纳就业。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跳过了“一劫”。

英国、德国、日本在各自的200人、500人、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分别达到65%、71%和81%。

国家发改委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提供了我国75%以上的就业岗位,而且1978年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2.3亿劳动力,也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自1998年以来,制造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是负数,过去的10年,我国吸纳就业的71%在服务业;过去的20年,我国吸纳就业的67%在服务业。

过去的四年,我国新吸纳的就业100%在服务业。

(4)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

(5)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6)强化地方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3.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和成因。

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总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具体包括: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从需求角度研究通货膨胀。

由于经济中总需求水平过度增长,总供给水平不足,即由于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现行价格下可能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总需求膨胀,如货币发行过多、工资过快增长、支出过多等,都会使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和劳务,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从供给角度研究认识通货膨胀。

它以生产费用理论为基础,将通货膨胀的原因归为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具体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由于工资提高,引起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会进一步要求提高工资,从而再度引起物价进一步上涨。

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所谓的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或轮番上涨。

在西方国家,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力量,导致工资的刚性,即使失业扩大的情况下,工资也不会下降。

当工资率超过生产率的增长时,引起成本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种是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谋取高额利润,故意压低产量,以超过生产成本增加的幅度来提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3)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通货膨胀。

认为通货膨胀不是单纯由需求方面引起,也不是单纯由供给方面引起的,而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工资的提高,提高了成本,也增加了需求。

(4)结构性通货膨胀,从经济结构的特点上分析通货膨胀。

社会经济中有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都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某一部门物价上升,就会通过各部门间的连锁反应,带动其他部门价格上涨,以致引起整个经济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4.简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通过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于二者关系的解释不一样。

(1)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二者表现为此消彼长。

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

(2)现代货币主义认为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有替代关系,长期来看,这种替代关系将消失。

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3)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短期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都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

(4)失业与通货膨胀会同时增长或降低,比如经济滞胀现象。

因此非利普斯曲线呈现为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

5.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见教材第401页)

第五专题

1.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如何理解其含义。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Y=E,或者I=S。

即国民收入等于支出,或者归结为投资等与储蓄,也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对其正确理解参见教材第298-299页。

2.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如何理解其含义。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L=M,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西方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量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

因此在货币市场市场,影响货币市场均衡的因素是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包括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交易需求是一种纯粹的货币需求,它基本上随着市场交易量的大小、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而同方向变动。

货币的投机需求则比较复杂。

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函数。

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较低,投机需求旺盛,扩大了货币需求;当利率较高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加大,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会为追求高利率而转变为储蓄,从而形成对货币的供给。

因此,在货币市场的均衡中,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最活跃的因素。

在政府货币供给稳定的情况下,货币的投机需求成为影响货币市场均衡的关键性因素。

3.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一般要达到那些目标?

(见教材第330页)

4.财政政策主要有那些工具和手段?

(见教材第337页)

5.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或手段是什么?

(见教材第348-350页)

6.现代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是什么?

(见教材第248-249页)

第四专题

3.货币的交易需求与货币的投机需求有什么不同?

交易动机是人们为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动机。

它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即L1=L(Y)=kY

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需求和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处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息率的函数。

即L2=hr

交易需求是一种纯粹的货币需求,它基本上随着市场交易量的大小、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而同方向变动。

货币的投机需求则比较复杂。

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函数。

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较低,投机需求旺盛,扩大了货币需求;当利率较高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加大,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会为追求高利率而转变为储蓄,从而形成对货币的供给。

因此,在货币市场的均衡中,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最活跃的因素。

在政府货币供给稳定的情况下,货币的投机需求成为影响货币市场均衡的关键性因素。

4.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论证政府实施需求管理的必要性的?

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灵活偏好规律等三大心里规律的存在,使得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化为支出,转化为有效需求,从而造成供给过剩,生产过剩,充分就业无法实现。

因此,是需求决定供给,而不是供给决定需求,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如图1所示,纵轴X表示总需求,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或总供给,EE代表需求曲线,45度线表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线,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支均衡线。

由图可见,总供给与总需求在e点相交均衡,由此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

Ye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的国民收入。

此时,如果支出增加,即需求增加,则EE曲线上移,相应供求均衡点上移,从而提高整个国民收入水平,反之,如果支出减少,EE曲线就会下移,需求减少,整个国民收入也随着降低。

如果考虑需求因素中的投资需求,则EE曲线将是一条从纵轴出发的斜上曲线,其上移或者下移,也将会产生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

因此,通过增加支出,从而扩大需求,就可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接近和达到充分就业。

这就是凯恩斯主张政府对经济实行需求管理的理论出发点和政策依据。

5.乘数作用的产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用来分析投资变化与其所引起的收入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

它所说的乘数是指投资乘数。

当投资变动时,由其引起的收入的变动量将是投资变动的K倍,K即是投资乘数,它等于国民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

我们举例来说明乘数作用产生的过程。

(参见第290-291页)

6.说明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凯恩斯是当代宏观经济学之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该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有效需求原理。

在他看来,社会有效需求是不足的,这是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

有效需求是指社会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社会商品的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通俗地讲,社会总成本价格与社会购买力需求价格相适应时的总需求。

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其中消费需求大小由国民收入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另外,还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影响。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社会消费需求是不足的。

投资需求的大小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

厂商只有在资本边际效率高与市场利率时才会投资。

当利率不变时,资本边际效率存在递减规律,这制约了厂商的投资欲望。

同时现实中由于人们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使得市场利率具有上升的趋势。

一边是高利率,一边是递减的资本边际效率,因此社会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

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因此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社会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

为了走出经济萧条状态,政府必须采取措施。

这就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

(参见教材第270页)

第三专题

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生产者行为的核心,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利润,即MC=MR。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选择。

对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有多种表示。

其实物形态为要素的边际产品(VMP),其货币形态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或者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成本表现为要素的使用成本,即MFC。

因此,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可表示为:

VMP=MRP=MFC

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高于其边际要素成本,即

VMP=MRP〉MFC,厂商就会增加这种要素投入,直到VMP=MRP=MFC

为止。

同样,如果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低于边际要素成本,厂商就会减少这种要素投入,直到两者相等。

4.实现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见教材第197-203页)

6.治理外部型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方面的政策措施?

(见教材第222-224页)

7.公共产品有什么基本特征,分为什么类别?

(见教材第227-228页)

9.如何改进公共产品的效率?

(见教材第236页)

第二专题

2.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有两种情况:

连续消费一种商品时和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

参见教材第76页)

3.序数效用论认为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借助两个工具分析:

消费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

见教材第86-87页)

5.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是如何确定的?

(参见教材第114-116页)

答案要点:

(1)分析这一问题需要借助两个工具: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

(2)生产者做出选择时有两个判断原则:

一是产量既定成本最小,二是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3)借助图形分析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确定问题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对最大化产量和最小化成本的追求。

二是确定最佳组合所要求的各个要素的投入数量及相应比例组合。

6.如何理解利润最大化原则?

(见教材第132-133页)

7.市场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外在特征?

(见教材第137页)

第一专题

2.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见教材第17-18页,并参见课件导言部分)

4.怎样理解经济人的概念?

(见教材第27页,并参见课件导言部分)

7.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见教材第49-5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