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9485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docx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基本病机邪正盛衰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

基本病机——邪正盛衰

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上一节我们讲了病机学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学习当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就是邪正交争,它的概念,它的含义,以及中医学发病学的基本原理。

这一思想贯穿在中医学考察健康、疾病、乃至治疗、康复当中。

第二节基本病机

下面讲第二点,讲基本病机。

就是从最一般的规律来看,病理机制有哪些?

这是我们学习中医病机学首先要掌握的,先从一般的规律,然后再掌握特殊的规律。

换句话说,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去掌握脏腑、气血、经络的病理机制。

基本病机是讲它的共性。

什么叫做基本病机?

是指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

记住个定义。

第一个规律,一般规律。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

什么叫做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邪气的致病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这个邪正盛衰,它决定了什么?

注意,决定了病理变化性质的虚还是实?

决定了疾病发展趋向的转归。

在后面章节我们讲疾病传变规律的时候再讲转归,就是结局。

就是它决定虚实性质的变化,它决定疾病的结局。

(一)虚。

注意,在这里这个虚是指病机学的概念,注意啊,病机学的概念。

看它的定义,所谓基本病机里的虚,是指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的病理变化。

注意,病理变化,病机,用病理变化这个术语来表达,不得说为病理状态。

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的病理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生理功能衰退。

在这里面强调一下,我们现在的中医术语主要是指我们这现行的教材,学术界已经得到共识,这样界定病机的概念。

过去几种界定方法:

1.病理状态。

2.病理变化。

3.病理表现。

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以病理状态为多。

那么,我们在这里界定是病机学术语,强调是病理变化,病理机制体现出疾病的演变的动态变化过程。

病理状态,状态强调是它(表现)出来的表征,就是这种病理机制反映在外面所出现的病理的表征,病理现象。

也区别于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的病理状态。

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讲病理状态就是指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停滞在某一个阶段,一种特殊的征象表现出来,它反映出这里面有个静的概念。

西医病理生理学的病理状态有静的含义,而中医学病机呢,强调是变化,强调是动。

所以,我们在这里界定虚,不再使用病理状态。

所有病机的名称一定以病理变化定义之。

虚,的病机特点是什么呢?

(1)表现为全身或者局部生理功能衰退;

(2)它的病变以人的精气或者正气,气血,阴阳亏虚为主;(3)它表现的证候的属性多为虚证;(4)多出现于慢性疾病过程中,或者是外感疾病的后期。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以生理功能减退,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的病理变化,通过虚的证候表现出来,这就叫做邪正盛衰理论的虚。

要求同学们掌握什么叫做病机的虚?

它是个病理变化,它和其他病理变化不同的,如果按照定义来说,病理变化是属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

那么,定义记住了,2.它的病机特点呢?

①表现为生理功能的衰退;②从气血阴阳来考察,表现为气血阴阳的亏损;③这样的结果表现出的病理现象特征,用证候来表达,证候表现为多见虚的证候;④在疾病过程中,在什么阶段容易出现?

(1)多见于慢性疾病过程中,

(2)多见于外感疾病的后期。

虚的病机掌握这几个要素。

刚才讲合病和并病提到过六经病,就是外感病最典型的六经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外感风寒侵袭机体后这样一个过程,最终的结局会表现为气血阴阳之虚,一定会出现虚证,这是一。

在内伤疾病过程中,也就是慢性疾病,多见虚证。

刚才我举我自己的例子,津伤,干咳,病机的基础就是肺气阴两虚。

慢性病候最容易出现虚证。

(二)实。

在病机学里面,实是指以邪气充盛。

注意啊,这里面强调盛和邪,是从正邪相比较而言的,这个定义是根据前面讲的邪正交争的原理来的。

实是以邪气充盛为主要矛盾的病理变化。

这里面包含着邪气盛,注意,正气未虚,界定这个以邪气充盛为主要矛盾,界定邪气盛而正气未虚。

那么邪和正之间的斗争也有个阴阳消长的过程,可以出现邪气和正气势均力敌。

邪正交争的结果,也可以出现以邪气为主,正气为辅,也可以表现为以正气虚为主,邪气盛为次。

理解这样一个定义,还是要从阴阳对立统一、阴阳消长互根的角度来理解,不能把这两者截然分开。

我们界定它是实,强调邪气作用力强,充盛,邪气盛。

邪气侵袭机体,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仅仅是正气没有达到虚的病机阶段,它不占主导地位,并不能理解为单纯就是邪气,正气没受损伤。

如果这样理解,就构不成阴阳交争了。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

中医学治疗疾病,不是单纯祛邪,也不是仅仅就扶正,而是在治疗过程中正确调整邪正之间的关系。

就这个意义讲,中医学治疗的思想,不存在单纯祛邪、单纯扶正。

就是对一个病的认识过程而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纵然在治疗过程,有的阶段重在补虚,如我们说补益的方,用四君子汤补气。

将来学大黄,学芒硝,大承气汤祛邪,那是在处理方法的灵活性,整个治疗全程还是要调整邪正之间的关系,还是主导思想。

主导思想是纠正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失调。

在具体处理方法上,在这个阶段可以重在补虚,那个阶段可以重在祛邪。

基于这样的思想理解它这个定义。

实邪的病机特点。

①病邪致病力强,而正气未衰。

这是其一。

②在机体内多有痰、湿、水、瘀留滞,就是有许多具体的病理产物存在。

③它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属性为实证。

多发于疾病的哪个阶段?

1.多在外感疾病的初期出现。

前面我们举了六经病的外感风寒以后太阳、阳明、少阳发展阶段,那个阳明病最典型的是大热,大汗,大汗出,脉洪大,在此基础上,可以出现大便秘结,神昏谵语。

上述这些临床表现,按照六经辨证把它定义为阳明实证。

没有大便秘结,神昏谵语,叫阳明经证,有了大便秘结,神昏谵语,称之为阳明腑实。

这是一、多表现为外感疾病的初期。

外感疾病的初期或者是中期可以出现,表现在外感疾病当中。

2.在内伤疾病当中,多出现在由于痰、湿、水、瘀所导致的疾病过程中。

机体内存在痰、湿、水、瘀,有具体实邪存在,它表现出来的证候多表现为实证。

在内伤疾病当中,多出现于体内有痰、湿、水、瘀留滞这样的阶段。

水肿,腹水,肚子里有水,中医说体内有水湿留滞,中医考察这个水,腹水,高度腹水,说有邪气实,它反映出证候实的征象。

这就是第二个概念,实的含义,病机特点,病机特点从几个要素来理解。

我们从虚实最基本的规律来看,考察虚实之间的关系,把以正虚为主这样一个病理变化称之为虚,把以邪气盛为主这样一种病理变化称之为实。

在发病原理中反复强调,疾病的发生是邪正交争的结果。

那么邪正交争的结果不仅仅表现为实和虚,又常常是两者同时存在,表现出非常复杂的变化规律,把这个规律叫虚实变化的规律。

我们用虚实变化来讲它,实际上包括了夹杂、转化、真假,也就是说,体现这个具体变化规律。

我们把前面讲的实、虚、实叫最基本的病理机制,最一般,着重考察哪一方为主。

那么现在就把两者放在一起,看它的变化,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什么规律。

存在三个规律:

(1)病理错杂,就是虚实的病理错杂。

所谓错杂,就是虚中夹实,实中夹虚,两者同时存在,交织到一起;

(2)第二个规律就是虚实的转化,实可以转化为虚,虚可以转化为实;(3)就(是)病理真假,可以出现象和本质的不一致。

前面讲那个以虚为主,以实为主,是基本的变化规律。

那么表现为具体的复杂的规律,表现为上述三个。

下面讲几个概念。

具体的规律。

第一、虚实病理错杂,简称虚实错杂,虚实错杂的定义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交争的结果,邪盛与正衰同时存在,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这样来定义。

它的病理机制是邪盛正衰的结果,或者是正气受损,或者是邪气留滞。

由于正气虚,或者是因为治疗不当,或者是久病迁延,导致正气虚,那么有邪气留滞表现为水湿痰饮的集聚,形成了既有正气虚损,又有水湿痰饮瘀血留滞,这样一个具体的病理产物集聚在体内,表现为虚实共存这样一种病理变化,把它叫做虚实错杂,也叫虚实夹杂,现在规范地定(义),就叫虚实错杂。

一言以蔽之,就是在这种病理变化过程中,既有正气虚存在,还有邪气实存在,我们的目的是分清谁主谁次,就是正虚和邪实同时存在,交织到一起,分清主次。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与最基本的实和虚,它有区别,旨在把这两个区别开来。

怎样来区别?

我们第一个讲虚中夹实。

虚中夹实是以虚为主,兼夹实,这样一种病理变化。

注意,是以虚为主,兼夹实。

注意,这个兼夹实,它的病理变化的程度尚没有达到把它定义为实,邪气盛没上升到主要方面,主要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就判定为虚中夹实。

注意,用虚中夹实表达,这四个字来表达,虚是主要的,正虚为主要的,但是它已经夹有一部分实,可是这个实不能达到它的病理变化与正气虚相等,更没有上升到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的病理变化就叫做虚中夹实。

将来学习内科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

我们举一个脾虚水肿,举这个例子。

脾气虚,或者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会出现水湿停留。

比如最明显的水肿,表现(出)来的四肢肌肉浮肿。

那么四肢肌肉浮肿,肢体浮肿,我们说体内有水,这叫实,但是总体的全身表现,一派脾阳不振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用虚实的病理来分析,那么是虚主(还是)实主呢?

既不能定义为单纯的虚证,又不能定义为单纯的实证,虚实共存,还要分清楚,看肿,这是实,但是没达到就以这个肿定义为实的程度,那么强调的是,它主要的表现表现为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液,这个病理变化占主导方面,根据这样的临床表现定它是占主要的。

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液,水液停滞在体内而形成肿,把因和果这样来处理,那么这种因果又表现在临床上,以脾阳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兼有水肿,那么治疗的时候,温运脾阳,脾的功能恢复正常了,这个兼有的实性的水自然就不存在了。

这种分析同样回到辨证分析的结果。

讲病机,我们是根据辨证求因,然后根据因来分析邪正之间的关系,导出它的病理机制,把这个叫虚中夹实。

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临床课的时候,掌握证候学的时候,这也是一个最难过的关。

一般意义上讲,虚实都存在,但是一定要分清楚孰轻孰重,来正确把握它们的治疗的度,调整它们的关系。

这是第一个,叫虚中夹实。

记忆这个词的时候,记这个术语,虚中夹实,强调虚,记住那个夹,虚是主要的,夹,兼夹,兼有那个实。

那意味着用这个词,就这一个字它的意义来定义那个实一定不占主导方面,不能定义为我们前面讲,到一般的定义上那个实,它不占主要地位。

其二、实中夹虚。

所谓实中夹虚,是指以实的病理变化为主,兼见虚的病理变化,这样一种病变。

就是以实为主,兼见虚,这样一种病理变化,以实为主,兼见虚。

这个在疾病的早期,特别是外感热性病当中表现最为突出。

前面讲病因,讲暑邪,它伤津耗气。

暑邪(的)特点属于热邪,高热,这个高热,我们分析它的病理变化,表现出一派实的征象,热盛必伤津,所以患者会出现口渴,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阴虚,这个口渴,津液受损伤。

就分析这种病理变化,在有阳盛的同时,阳热偏盛的同时,它损伤了人体的津液,人体的津液亏损,亏损谓之不足,谓之虚。

分析这个高热和口渴的病理机制,那就是可以理解为高热是实,就是实热,可是伤津,使津受损伤,阳胜则阴病,阴受损伤,受损伤可以谓之虚。

分析这一点,就可以认为是实中夹虚。

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伤寒论》讲一个白虎汤,刚才提到阳明经证,白虎汤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高热汗出,汗出伤津。

中药生石膏既能够清热,还能够养津,它是不伤津,就体现出来既祛其实,又保护其虚。

具体分析某一种病理变化的实中夹虚,仍然强调和上面讲的虚中夹实一样,确定实中夹虚仍然是以临床表现为主,考察疾病的发展过程,最后确定是实中夹虚还是虚中夹实。

上面举这几个例子旨在便于同学们来理解,将来学习具体临床课的时候,学习证候学的时候,老师们进一步分析。

这里面把握住一个最基本的思想,虚实错杂,就是虚实都存在,两者都存在。

从因果关系来说,和先后来说,虚中夹实是先有虚后有实,以虚为主,实(为)次;反之,先有实,后为虚,或者是以实为主,兼有虚,在这种情况下,通称为虚实错杂。

仅仅是实也好,虚也好,尚没有达到任何一方占主导地位,可以称之为单纯的虚,相对来说,单纯的虚,单纯的实的状态。

实际上,虚中夹实,实中夹虚,它却体现了咱们中医学那个最基本的思想。

从发病原理来说,要想得病,虚实必须交争,虚实交争;用阴阳话来说,阴阳互根,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虚和实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互根,不是两者分离的,绝对分离的。

就这个意义讲,疾病的过程实际上是虚实这两种基本病理机制同时存在的,可是中医又强调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实或者虚突出表现出来占主导地位,因此就有了,相对来说,有基本的虚,基本的实,又有虚实错杂。

这个思想又体现了中医学那个辩证思维方法。

如果从机械地看,那就是很清楚,实就是实,虚就是虚,两者不能同时存在,更不会进一步分析是虚中夹实还是实中夹虚。

实中夹虚,虚中夹实,体现了中医考察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虚实的变化也是一个动态。

第二个,虚实转化。

所谓虚实转化,它的定义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交争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虚实互相转化的一种病理变化,具体包括由实转虚,或者因虚致实。

请同学们注意,这是学习中医病机学最难学的地方,将来学习临床的时候,辨证的时候,也是最难学的地方。

(一)由实转虚,或者叫实证转虚,就是由实证转化为虚证。

和后面相比较,这还是稍微好理解一点。

由实转虚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气盛正气不衰,在这种条件下,由于疾病的演变,自身的问题,病邪损伤人体正气占主导地位。

这个主导地位,注意,前面讲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是指误治,失治,或者是不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使邪气不断地对正气损伤,逐渐逐渐,正气的虚逐渐显现出来,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初期可以表现为实证,邪的作用非常强,那么正气可以没虚,但是随着病邪的侵入,注意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气越来越衰,它的条件是治疗的失误,或者治疗的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在这种条件下,可以使病情迁延,这是在有病而没有治,由于治疗的问题,那么使病情迁延。

或者机体自身正气素虚,在这种条件下,使实证最容易变化为虚证。

经过一个变的过程,逐渐地变的过程,转化为虚证,把这个过程叫做由实转虚。

刚才举了个外感,外感疾病,刚才举了个六经病,到末期的时候,多表现为虚证,那么就最终出现的虚证,它是经过实证开始,逐渐演变过来的,把这个过程叫由实转虚。

开始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随着邪气对人体的侵袭,而正气不能够及时通过各种手段扶持上来,邪气处于优势,那么逐渐地,使正气逐渐地衰竭,机体的反应能力差,最后反映出的,最后机体衰竭,表现以虚为主要矛盾。

就是原来以实为主要矛盾,最后表现为以虚为主要矛盾。

举最好理解的,反复讲的这个六经辨证和外感热病,说太阳病,比如说发热恶寒,全身(酸重,)头痛,咳嗽,脉浮,属于外感病。

外感风寒侵袭机体,定义是实证,可是它在渐渐的发展过程中最后发展为少阴病,或者发展到太阴病。

所谓太阴病,是脾胃阳虚,一派脾阳虚的证候。

原来是属寒,属热,表现为实寒实热,而到了太阴病,脾阳虚,这个是脾阳虚,到了少阴病,叫做肾阳虚,肾阳虚,少阳寒化,少阴热化。

那么为什么它发生了改变呢?

由实转虚。

分析它这个病理演变过程,叫由实转虚。

这是第一、由实证最后转化为虚证。

在内伤疾病里面,由实转虚不像外感疾病表现那样鲜明,内伤疾病虽然也有实证转化为虚证的,表现得非常复杂。

外感疾病这个转化过程最容易理解,内伤的疾病理解就更难,对于内伤疾病什么情况下是实证转化为虚证,将来学临床课证候学,老师再进一步讲。

一言以蔽之,所谓由实转虚,原来是实证,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经过病变的演变过程,最终出现的结果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这个过程就叫做由实转虚。

它是通过临床表现,结合病变的演变过程,时间的过程,来分析,来判定的。

中医判定,从时间的概念来判定虚实叫初病多实,久病多虚。

如果仅仅就从时间来分析,那么刚开始得病,医生脑子里反应出来多实证,那么病久了,疾病有个演变过程,邪气对机体有个损伤过程,所以中医又讲,又出了个原理,叫久病多虚。

这是判断虚实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理。

(二)因虚致实。

这个概念是最不好理解的,它不叫由虚转实,叫因虚致实。

这因果关系,因为虚,最后会导致实,果是实,因是虚,最后,最终出现的结果,病理变化的结果既有虚又有实。

这里因果关系,是指正气本虚,功能低下,难以祛邪外出,邪气停留在体内,甚至是出现气滞血瘀,痰饮水湿,湿邪停留体内,把这种病理变化叫做因虚致实。

气滞血瘀,痰饮水湿,这个湿邪存在,是因为正气、脏腑功能之虚,气化功能低下,结果形成了水湿,形成了瘀血。

比如,我们前面讲血瘀的形成,气虚可以形成,脏腑功能低下,五脏气虚使血行无力,血行迟滞,最后导致血瘀。

先有五脏的气虚,后有瘀血的形成,解释这样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就叫因脏腑,各脏腑之气虚,因为血行无力,最终导致血瘀存在。

从整体,既有五脏之虚,又有局部的瘀血存在,虚实共存。

可是,瘀血这个实邪是因为五脏之气虚而来的,把这个叫做因虚致实,不叫做由虚转实。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单纯的虚,单纯的实,传统上就这样来讲,用这个词来代替,这个也是最难理解的。

记住一个术语,什么叫因虚致实?

它解释个什么问题,这个概念要比前面这个概念由实转虚好理解,容易理解。

因虚致实,先有虚,后形成实,这个实是指具体的水、湿、痰、血的具体病理产物而言。

这种具体的病理产物是由虚导致的,最终的结果,既表现为虚,又表现为实邪存在,把这个叫因虚致实,不叫由虚转实。

传统的都把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放在虚实转化的病机里面去讲。

如果从阴阳转化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那后面水湿代谢产物和瘀血产物形成,原来是虚,可以由虚转化为实。

但从因果关系来分析,是因虚而导致的实,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又不是个转化问题,是因果问题。

从机体的虚来考察最后病理产物的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又可以理解为由虚转实。

但是正因为它的前后因果关系非常明显,它还不像由实转虚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外感疾病的演变规律。

正因为这样,历代文献都把它称之为因虚致实,不称其为由虚转实。

这个概念放在虚实转化里面又合理,但是按照转化这个定义又不尽恰当。

这也是中医理论当中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临床课、诊断课、中基课,碰到因虚致实的时候,老师都要费一番口舌反复举例子讲。

我们今天讲中医基础理论,把它放在虚实转化里面,它像虚实转化,又不像虚实转化,从因果关系来看,它不是,它与外感疾病那个初病是实,最后经过演变过程转化为虚证,不完全相同,因果关系非常清楚。

可是从矛盾转化的角度又可以理解为因为虚,邪正交争的结果最后出现了实。

就这一意义来讲,又可以把它放在虚实转化里面来讲。

这个概念,反复讲它,就是同学们正确理解因虚致实这个语言符号,正确理解它的内涵。

虚实变化的具体规律。

我们前一节讲了虚中夹实、实中夹虚。

虚实的转化里面讲了两个:

由实转虚,就是实证转为虚证。

后面讲了因虚致实。

强调这个概念,要求大家知道这个概念。

那么知道它的内涵,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本来意义来说,我们应该讲虚证转化为实证,原来是虚证,最后转化为实证。

可是从历代文献讲这个时候,都用“因虚致实”这个术语来表达虚实间的转化,由虚转化为实。

而因虚致实,从它的本质上来看,是先有机体脏腑功能的衰退之虚,最后形成了水湿痰瘀这种病理产物而在机体存在。

古人就这么规定,这就叫因虚致实,就把它理解为虚转为实。

我们今天看,把它理解为因是虚,结果出现了实,更恰如其分。

所以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用“因虚致实”这四个字,来表达这个虚实的变化,而不是用“由虚转实”来表达。

这个概念,就从后面讲的来理解它。

最后,讲虚实真假。

所谓虚实真假就是现象和本质反映的不一样,就是假象。

严格地说来,从哲学上来说,假象也反映本质,真象也反映本质。

假象应该理解为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不应该理解为假象不反映本质。

过去也有的书讲歪曲了本质,不能这样来表述歪曲,它也反映本质。

它从不同的角度,从另外一方面来反映本质,应该是这样来理解的。

(一)讲一讲虚实真假的定义。

虚实真假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交争的结果,所表现出来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理变化,包括真虚假实和真实假虚两种病理变化,这样来定义它。

(1)真虚假实。

用另外一个术语表达,叫至虚有盛候。

定义:

所谓真虚假实,是指病理变化的本质为虚,而实是指疾病的表面现象,出现了某些假象,这个实的现象是某些假象,把这种病理变化定义为真虚假实。

它表现的证候叫做真虚假实证。

将来同学们在学习《诊断学》的时候,会进一步讲如何来判定真虚假实证。

虚是指正气之虚,实是指气之实所反映出来的某些症状,应该界定为它类“实”,用“类”(字),像实而不是实。

正气虚所反映出来的某些表现,某些症状和体征,类似实,把它界定为假实。

中医文献,历代文献里,讲这个概念的时候,都举一个例子。

从《伤寒论》开始,太阳病误治以后,用我们现代语言讲叫脾虚腹胀,大家记住这个例子(是)可以的。

将来学《诊断学》用这个来用这个来建立诊断标准。

脾虚是指脾运化功能低下,表现为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低下。

它出现了一系列虚的症状。

但是它的某些症状中有一个突出的地方:

腹胀,这个腹胀,胀,用中医讲气滞则胀,不通,这个胀,气滞不通,表现为实的特征——实。

但是不把这个腹胀叫做真实,它类似实,不是体内有食积、有淤血存在而发生的胀。

因为脾虚运化失职,气机运行迟缓,由虚而引起这个滞。

把这种脾虚的病人,表现为一派虚损的正气虚弱的同时,又出现那个胀,腹胀。

解释它是气机不通,类似实又不是实。

站在脾虚运化功能失调,一派脾虚的角度,去看那个腹胀那个点,把它当作实,类似实而称为实,气机阻滞的那个胀是假的,那个现象是假象,它表现的大量的现象都是纳呆食少、乏力等等这一系列症状,都是虚的表现。

可是那个腹满、腹胀,类似实的改变,气滞则胀,这是因虚而致。

用这个例子,那个脾虚腹胀的胀,把它定做是假实。

疾病的本质是脾气虚、脾阳虚,而表现出的现象,绝大多数临床表现都是现象和本质一致,惟独那个胀,和虚不完全一致。

站在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把它当作实。

因为它不是实,本质上是虚,仅仅是人们考察问题的角度,把它当作实,称它为假实。

如果说按照正常的思维来看,实际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

它因虚表现的症状——胀,那么如果从辨证来说,胀,这种胀,实邪不具备。

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讲,又不能把它看作是一种假象,是一种正常的反映。

可是,古人在考察这个问题的时候,它从这个思路思考问题的方式进去呢,就把它当作实来看。

说这个实是因为脾虚的表现,不是本质的实,里面没有水、湿、瘀血、痰饮、食积存在,是空的,里面是虚的,那么又看作是虚的一个正常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看,它是脾气虚必然的表现,那就说所有的现象,腹胀、腹满都是脾气虚这个疾病的本质正确的反映。

考察问题角度不同,中医历代文献习惯上都举这个例子,用这个脾虚腹胀来说明真虚假实。

这里,同学们就知道真虚假实的概念,假实、类实而不是实。

正确的理解,严格意义上这个现象是本质的反映,不是假象。

脾虚就应该出现腹胀。

这个腹胀不是歪曲了这个疾病的本质,而是脾虚的本质正确的反映。

我们考察问题的时候,按照一般的规律,虚都得出现一派虚的征象。

考察这个胀是气机不通,不通当作实来理解,就这个角度来看,定它叫真虚假实。

关于这个问题,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中医诊断学》里面的证候学说时要特别注意。

如何判定是真实还是假虚?

是真的还是假的?

刚才我举的例子,这个脾虚腹胀,肯定它是实邪不具备。

(2)真实假虚,还有一个表达方式叫大实有羸状。

所谓真实假虚是指疾病的本质为实,而疾病的表现出的现象,某些现象,局部的现象表现出来假象,把这个叫做真虚假实。

实是指本质而言的,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实,而反映本质的某些现象,类似虚象。

说明这个概念,历代中医文献,用现代语言讲,就是举肝硬化腹水这个例子,腹胀这个例子,中医病名叫鼓胀。

鼓胀是什么样子呢?

是腹部高度水肿、高度腹水。

看这个高度腹水,将来同学们学习内科的时候,叫气滞、水停、血瘀,三者交相为患,形成了实邪存在。

既有水液停滞,还有气机阻滞,气滞,还有瘀血停滞。

这是体内有水湿、气滞、血瘀、实邪存在。

看这个本质,一看就(明白是)实。

可是看患者这个状态呢?

四肢羸瘦。

这个疾病状态既有高度腹水,气、血、水有形实邪存在,交相为患,同时还有机体的衰竭,机体衰竭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四肢羸瘦。

按照正常规律思维,那就既有实又有虚同时存在,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贵在是以实为主,还是以虚为主,来正确地把握、来治疗就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