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147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docx

专题1第二单元第2课时

第2课时 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银锌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价值。

b

课时要求

1.知道化学电源的分类方法。

2.熟悉几种常见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了解化学电源广泛的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设想其处理方法。

一 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其种类很多,常分为以下三类。

请你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并将其分类填入下表。

种类

特点(分类依据)

实例

一次电池

放完电以后不能再使用

普通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二次电池

充电、放电可循环进行

铅蓄电池、镍氢电池

燃料电池

可通过不断充入燃料、氧化剂,连续使用

氢氧燃料电池、CH4燃料电池

化学电池的分类及污染

化学电池是一类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电源,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连续电池)。

使用后的废弃电池中含有汞、镉、铬、铅等大量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处丢弃会给土壤、水源等造成严重的污染。

废弃电池要进行回收利用。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B.化学电池的种类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C.化学电池供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D.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电池的概念、分类及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废旧电池应回收利用。

二 常见的化学电池

1.一次电池

(1)银锌电池具有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等特点。

试根据电池反应方程式Zn+Ag2O+H2O===Zn(OH)2+2Ag判断:

①负极是Zn,其依据是在总反应式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锌为负极。

②正极反应式是Ag2O+H2O+2e-===2Ag+2OH-,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2)碱性锌锰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一次电池,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MnO2+Zn+2H2O===2MnOOH+Zn(OH)2,负极是Zn,正极是MnO2,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

①负极反应式:

Zn+2OH--2e-===Zn(OH)2;

②正极反应式:

2MnO2+2H2O+2e-===2MnOOH+2OH-。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其负极是Pb,正极是PbO2,电解质溶液是硫酸溶液。

已知铅蓄电池的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表示如下:

Pb+PbO2+2H2SO4

2PbSO4+2H2O

(1)请你分析并写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Pb+SO

-2e-===PbSO4;

正极:

PbO2+4H++SO

+2e-===PbSO4+2H2O。

(2)铅蓄电池充电时,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PbSO4,其电极反应式是PbSO4+2H2O-2e-===PbO2+4H++SO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PbSO4,其电极反应式是PbSO4+2e-===Pb+SO

(3)放电过程中,硫酸的浓度变化是不断减小,溶液的pH变化是不断增大。

3.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用Pt作电极,不断充入燃料(H2)和氧化剂(O2),分别在两极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电池反应方程式是2H2+O2===2H2O。

氢氧燃料电池在不同介质中的电极反应

介质

负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酸性

2H2-4e-===4H+

O2+4H++4e-===2H2O

碱性

2H2-4e-+4OH-===4H2O

O2+2H2O+4e-===4OH-

(2)燃料电池的燃料除氢气外,还有甲烷、甲醇、肼、氨等。

若将用导线相连的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甲醇(CH3OH)和氧气,发生原电池反应。

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是CH3OH,其产物最终是H2O、CO

,负极反应式是2CH3OH-12e-+16OH-===2CO

+12H2O;正极反应式是3O2+6H2O+12e-===12OH-;电池反应式是2CH3OH+3O2+4OH-===2CO

+6H2O。

1.常见化学电池的比较

(1)一次电池:

活泼金属作负极,参与电极反应,放电完成后,不能再使用。

(2)二次电池:

两电极都参与电极反应,可充电、放电,循环使用。

(3)燃料电池:

两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不断充入的物质分别在两极发生反应,可连续使用。

2.书写化学电池中电极反应式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判断出化学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确定两极上分别发生的具体反应。

(2)确认电极得失电子后的产物是否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若能反应,则应写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后的电极反应式。

(3)在正极上,若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离子被还原,无论该离子是强电解质提供的,还是弱电解质提供的,一律写离子符号。

(4)书写二次电池的电极反应时,要注意判断充电方向与放电方向。

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倒过来即为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注意电子的得失)。

(5)溶液中不存在O2-,酸性溶液中它与H+结合生成H2O,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它与H2O结合生成OH-。

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反应方程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减少6.5g

答案 C

解析 本题要求利用原电池原理分析碱性锌锰电池:

锌为负极,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而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C项错误;由电子守恒知,D项正确;由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和原电池原理写出正极反应式知,B项正确。

3.用两根铂丝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再分别向两极通入甲烷气体和氧气,可形成原电池——燃料电池,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CH4+2KOH+2O2===K2CO3+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甲烷的一极为负极,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B.放电时,通入O2一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D.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

+7H2O

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总反应式知,此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是

正极:

2O2+4H2O+8e-===8OH-

负极:

CH4+10OH--8e-===CO

+7H2O

由此可见A、B、D正确,C错误。

1.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有一种锌银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答案 D

解析 根据原电池原理:

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可以判断该原电池中Zn为负极,Ag2O为正极;根据电极反应可以得知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故A、C错误;电子是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故B错误。

2.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答案 C

解析 金属锂比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由于氧化性H+>Li+,所以正极反应是2H++2e-===H2↑,由于H+来自于水的电离,所以H+放电的同时溶液中产生了OH-,即该反应的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在原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移动,C选项错误。

3.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

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可知,甲烷和水转换为CO和氢气燃料,反应为CH4+H2O

3H2+CO,每有1mol甲烷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mol,A错误;由图示可知电解质为熔融态的碳酸盐,溶质无OH-,A电极反应为H2-2e-+CO

===H2O+CO2,B错误;同理,电极B上氧气得电子,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4e-+2CO2===2CO

,D正确;负极A消耗CO

,正极B产生CO

,CO

向负极A移动,C错误。

4.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电池用于军事。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采用铂或碳化钨作为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此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3)电解液中的H+向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4)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

答案 

(1)2CH3OH+3O2===2CO2+4H2O 

(2)3O2+12H++12e-===6H2O 2CH3OH+2H2O-12e-===2CO2+12H+   (3)正 负极 (4)对环境无污染

解析 甲醇燃料电池实质就是利用CH3OH燃料在氧气中反应来提供电能。

CH3OH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氧气在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两反应相加得总反应式。

在电池中,负极释放电子传到正极上,故H+向正极移动。

甲醇反应产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

4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题组1 化学电池及处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铅蓄电池是一次电池

C.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

D.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大量储存在电池内部

答案 C

解析 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答案 B

解析 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题组2 一次电池

3.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s)+2MnO2+2NH

===Zn2++Mn2O3(s)+2NH3↑+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ZnB.碳

C.MnO2和NH

D.Zn2+和NH3

答案 C

解析 根据方程式可知:

Zn为负极,碳棒为正极,负极:

Zn-2e-===Zn2+,正极:

2MnO2+2NH

+2e-===Mn2O3+2NH3↑+H2O,所以正极上参与反应的物质是MnO2和NH

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可以看出Cl2得电子,Ag失电子,所以在原电池中Cl2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g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反应为Cl2+2e-===2Cl-,A项错误;因为电解质溶液为盐酸,所以负极上Ag失电子生成的Ag+随即与附近的Cl-反应,B项错误;用氯化钠代替盐酸后,电极反应不发生改变,C项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负极生成0.01molAg+,由于Ag++Cl-===AgCl↓,所以消耗0.01molCl-,由于电荷守恒,同时有0.01mol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转移至右侧溶液中,D项正确。

题组3 可充电电池

5.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为2Na+xS

Na2S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钠作正极,硫作负极

B.放电时,Na+向负极移动

C.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硫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D.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Na-2e-===2Na+

答案 D

解析 放电时,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钠作负极,硫作正极,A错误;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错误;充电时,钠极(负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硫极(正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C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6.镍(Ni)镉(Cd)可充电电池,放电时,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是KOH,电极反应分别是Cd+2OH--2e-===Cd(OH)2,2NiO(OH)+2H2O+2e-===2Ni(OH)2+2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减小

B.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

C.电池充电时,镉(Cd)元素被氧化

D.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答案 C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解析 C项,充电时,Cd(OH)2+2e-===Cd+2OH-,所以镉元素应被还原。

题组4 燃料电池

7.LED系列产品是被看好的一类节能新产品,下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通入氢气,发生了还原反应:

H2-2e-+2OH-===2H2O

B.b处通入氧气,为电池的正极

C.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电池中的KOH溶液也可用稀硫酸溶液代替

D.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

答案 B

解析 A项,由电子流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a处通入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H2-2e-+2OH-===2H2O,错误;B项,b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b处通入的是氧气,正确;C项,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有化学能、电能和光能,错误;D项,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正极,错误。

8.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 A

解析 C6H12O6中C的平均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碳中C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CO2在负极生成,A项错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的发生,B项正确;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即H+)通过,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项正确;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C6H12O6的氧化反应,D项正确。

[能力提升]

9.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答案 

(1)Li Li-e-===Li+ 

(2)2SOCl2+4e-===4Cl-+S+SO2↑ (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SOCl2+H2O===SO2↑+2HCl↑

(4)因为构成电池的主要成分中,Li能与氧气、水反应,SOCl2也与水反应

解析 

(1)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作负极),失电子:

Li-e-===Li+。

(2)SOCl2为氧化剂,得电子,从题给电池反应可推出产物为Cl-、S、SO2(或用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

(3)题中已给出信息:

碱液吸收时的产物是Na2SO3和NaCl。

则没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应为SO2和HCl,进而推出现象。

10.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填字母,下同)极流向极。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填“是”或“否”),原因是。

(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b a 

(2)MnO2+Li++e-===LiMnO2

(3)否 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

(4)3MnO2+KClO3+6KOH

3K2MnO4+KCl+3H2O

解析 

(1)Li为负极,MnO2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从正极到负极,即从b极流向a极。

(2)MnO2为正极,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MnO2+Li++e-===LiMnO2。

(3)因负极材料为Li,可与水反应,则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方程式为3MnO2+KClO3+6KOH

3K2MnO4+KCl+3H2O。

11.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根据上述反应式,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被不断消耗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2)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3)使用时,负极区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极区的pH,电解质溶液的pH。

答案 

(1)C 

(2)Zn+Ag2O===ZnO+2Ag (3)减小 增大 不变

解析 

(1)由两电极反应相加得电池总反应式:

Zn+Ag2O===ZnO+2Ag,由总反应式知,在使用过程中KOH不被消耗,A错;由电极反应式,可知Zn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Zn极流向Ag2O极,C对,B、D均错。

(3)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使用时,负极区消耗OH-,pH减小,正极区产生OH-,pH增大,消耗和产生的量相等,H2O的量不变,电解质溶液的pH不变。

12.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H2、CO、CH4、CH3OH、NH3等)与O2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