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1175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docx

359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崔丽娟

东方讲坛特聘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应用心理学副教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项目: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等,编著出版了《当你十四岁出萌时》,《心理学是什么》《老年人心理与保健》等近20本心理学著作。

目前崔丽娟副教授在上海科学讲坛中作了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的演讲。

她在演讲中阐述了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功之间的关系,提出只有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才能形成正常的心智,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前言:

变革性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特征

我们是处在变化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类社会一个最大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当然,人类社会的这种变革性对于我们在座的或不在座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不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强迫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我们自愿的。

但是不管这种社会变革是我们原意或不愿意接受的,或者说对人类来说,这样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来说,生活中的变革是永远存在的而且还在以加速度的形式超过我们人口膨胀的速度,在加速的发展着从而使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现代人我们越来越难以对付它,应对它。

大家都知道,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说25年一代人,但是几年前大家就知道,我们就知道多少年一代人啊?

学者通过测算说,现在是3年一代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跟我们的孩子们亲子沟通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我和我们的儿女们想看我们隔了多少代呢,所以现在亲子沟通也是我们代沟的问题,是我们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学生,刚刚毕业的那几届大学生有一张大学文凭在手,就已经非常高兴的了,天下的工作任他找,那叫天之骄子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们的大学生,仅仅有张大学文凭是不足够了,每个大学生,在大学4年当中花很多的精力,花很多的钱去学,去买种种的证书,谁在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厚厚的一打在包装自己,但是他们今天怎么样呢,我们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是这几年,我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对我们的本科大学生,我们也重新定位了。

大家都知道,把他定位于什么呢?

他们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他们是普遍劳动者,这就是社会的变革。

所以一个人类来说,它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

在一个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不追随社会变革,当社会变革带来种种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我们被他所打倒,那我们也失去了机会,因为压力的本身,恐怕也是我们人生成长的一次绝好的机会,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理健康的素质,就在这样一种变革当中,这样一种压力到来的时候,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么是成功的机会,还是失败的可能呢?

那就要看我们自己拥有怎么的心理状况,所以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共同来探讨的问题。

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的一个标志,那么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或者说要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实际上它跟我们的身体健康是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为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身体的日常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等了生了病,我们再来锻炼就来不及了,所以身体的锻炼是深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心理的健康是一样的,日常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为了拥有一个积极心态、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就应当要注重或者说要养成日常注重心理健康,改良我们心理状态的良好的习惯,这对我们的人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5:

30)

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锻炼当中,我们要每天,比如我们坚持打太极拳,每天我们要跑步,有种种的日常锻炼的方法,那对这一个心理的素质来说,我们有哪一些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不断地进行心理锻炼的方法呢?

一、心理的日常的锻炼方法

那么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心理的日常的锻炼的方法。

第一个我们来看看心理锻炼的第一个方法。

大家可以去看看,有关所有的心理健康的书或心理健康的杂志,大家都会发现关于心理健康他有种种的标准,有两个标准学者是有共识的,不同的人,这个标准有很大的差别,但有两个,在每一个心理健康的指标中都是体现的。

第一个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二个,就是要有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是你能够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能够把它处理好,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社会、人类的社会由一个一又一个人类的个体组成的,要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比如说要达到与周围的人的关系的协调处理。

所以可以说这两个都是我们心理健康最之为重要的指标。

(一)心理锻炼一: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那么今天,我们首先要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就与我们的第一个指标有关,就是要增强我们社会适应能力,日常我们不去锻炼,等事情发生了压力来了,社会变革来了你再来锻炼,恐怕就来不及了,所以要养成日常的锻炼,就不断地去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们刚才说,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所以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个体,我们要去在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你就要适应社会,去应对社会,你不适应不应对,你就无从来谈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比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他说崔老师,这个社会太腐败了,等我毕业以后啊,我一定要好好地改造这个社会,然后我对我的学生说,我代表全国人民谢谢你,但是对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我对学生说您千万别这样鲁莽,这不叫勇气,这叫蛮干,我跟他说,你进入社会,从一个高校进入社会,你还不知道社会是怎样的,你还没有去适应他,去应对它,去学会应对它的时候,你横冲直撞,你这叫什么,个人相对与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弱小的,你很有可能会碰的头破血流,碰的头破血流之后,你可能只有两种人生,一种你变的比人家还腐败,还坏。

第二种人生,你觉得个人对整个社会的改变是没有办法的,由此你悲观厌世,愤世嫉俗,我跟学生说,你悲观厌世,愤世嫉俗以后,可能对别人的生活没有多少影响,但是你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代价是什么呢,是你将失去一生的幸福和快乐,一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人,他不会有幸福和快乐可谈的,而且他也将失去个人的发展,在座的各位想一下,假如你是领导的话,你说你愿意给一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吗?

(10:

06)

一般的说,我们喜欢用那些对生活充满积极的乐观的精神的人,我们愿意为他们来提供机会,不是我们有意的这样作,而是当他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积极的心态的时候,他会把这种情绪传染开来,传染给我们,我们在不自觉的当中,也给了他一种阳光般的前程,阳光般的机会,是他通过自己的这种精神状态,来赢得了社会给他的帮助,赢得了机会;但一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人,他的情绪也会扩散开来,扩散给他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好象也变得很忧郁变得很愤世嫉俗,那他也就不会再想到有什么样的机会,让这个人,让对方再朝阳光般的前程去奔跑,在这种情绪下他想不到的。

所以我们说那些充满热情的人,他之所以容易被人家帮助,是他把这种情绪给传递开来,从而去赢得的。

所以我对学生说:

一个人要改革社会不是说不可能,以弱小改变强大的那是需要智慧的。

智慧是什么呢?

先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应对社会,在适应和应对的时候找到你的位置,在你的位置上把握机会,再去改造社会,你才能够成功。

所以我们谈在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们谈第一个日常的就是你要学会对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应对,要增强这种社会的适应能力。

那么这样一种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在哪呢?

体现在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改革自己和重塑自己,大家请看一看,有关心理健康的指标当中,都谈到这儿为止了,只谈适应,只谈重塑。

但是我认为大家会忽略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变化和重塑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应该去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的,这是非常重要,社会是在不断的变革,我们是要去适应这个社会,去应对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在随着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是不应该失去人类最美好的道德的美德的。

要守住道德的底线,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胡锦涛有一个讲话就是《关于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今天把道德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呢,就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社会的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变的都很快,重塑的都很快,但是我们忘了一个前提条件,守住人类的道德和美德,这是不应该放弃的东西,不管社会怎样变革,道德的底线还是要坚守的,所以人是社会的人,生存在社会当中个人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去适应社会、顺应社会,在顺应和适应的去学会应对社会然后找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握机会再改革我们这个社会,所以这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在一个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生活当中,要去学会不断去适应和应对。

所以我常在我们的教育界提倡我们的学校里面要不断地上了一年下来,然后第二年应该打乱班级,重新分班最好让我们老师也换一换。

为什么?

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适应社会应对社会,跟不同的改变,不同的同龄人不同的老师,怎么样来合作共事,怎么样的友好相处,这都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决好的培养,这我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

(二)心理锻炼二:

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第二个心理锻炼,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要学会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为什么要谈这一点?

因为这一点和我们的一个心理的品质是紧密相关的,那就是自信心。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句话“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信心里来自哪里呢?

在具体的生活中,怎么样让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呢?

这种锻炼怎么来呢?

那就是要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才能够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的成功拥有了一半。

(15:

30)

我们在教育当中说要因材施教,我们在管理当中,我们要因人而用,每个人都专注培养对自我的接纳,来找到自己的在社会生活中,他的长处是什么,他适合于干什么,喜欢做什么,我们今天科学的发展观是要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讲的都是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要对自我接纳,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适合干的,喜欢干的,和你擅长干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

我们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有句话说,精诚所至,所谓的精诚所至,也就是说有一件事,只要我真的拼命地去努力,我就一定会成功的,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擅长你不喜欢,你不适合,你再努力恐怕也是失败。

我想这一点我们用植物来做比喻,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大家都知道,玫瑰花非常的高贵,杜鹃花非常的绚烂,但是我一点要给玫瑰浇上杜鹃的养料,生长的条件,而给杜鹃提供玫瑰所需要的养料和生长的条件。

大家一定都知道,等玫瑰和杜鹃成长起来以后,玫瑰既失去了自身的高贵,也不会拥有杜鹃的绚烂,而杜鹃它既会失去自身的绚烂,而不会拥有玫瑰的高贵,玫瑰就是玫瑰,杜鹃就是杜鹃,它有它自己的生长的条件,所以我想说的第二个条件,实际就是和我们的自信心密切相关的要想有自信心,那就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潜在能量是什么。

接纳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

我在这里引用了经济学家兰斯博格的一句话,兰斯博格他给他的女儿写过十多条生活的忠告,其中有一条格外的重要在这条当中,他是这样对女儿说的,他说:

“千万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比得过人家?

”所以我们要进行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去接纳自己,要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中你适合做什么,每个人到这个社会当中,我们自己到这个社会当中的独一无二的理由,找到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理由,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大家都知道,今天在我们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拼命地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就能成为专家学者,好象那才是成功的人生。

结果导致了什么?

结果导致了我们大多数的孩子不仅没有成为专家学者,而且在拼命地成为专家学者的道路上。

最为可悲的是他们都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快乐,何谈健康的心理呢?

谈何成功的人生呢?

所以我想谈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就是接纳自己了解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来树立起作为我之所以为我的自信心,那你才能够找到最合适你成长的最适合于你走向成功的道路。

人家成功的道路,不见得是适合你的。

(19:

50)

(三)心理锻炼三:

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

我想谈的第三个心理的锻炼,就是要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果把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如果我们把他比作爬山,在实际上说中说,你在整个人生过程当中是爬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过程中,你是否到达了山峰的顶端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怎样的攀登人生的山峰的积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那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呢?

方法是什么呢?

那个方法就是当你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人生的山峰的时候,请你多关注你付出过程中的所得,不要老是关注你的所失,因为你只有关注你在攀登山峰过程中付出之后的所得的话,你才会怎样呀?

快乐,你才会拥有动力。

我们说人生有各式各样的目标,但是我想说的快乐的生活,应该是最为根本的人生的目标。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快乐,是我们活下去和愿意努力下去的最大的动力,在座的有那一位说的我这个人是为痛苦而努力而活着的,请给我痛苦吧越给我痛苦,我越愿意努力下去和活下去,不会的。

因为在努力过程中我感受到快乐了,所以我才愿意再继续努力下去。

没有人说我感到痛苦了愿意继续努力下去,是不是?

所以快乐的体验是最为重要的,这才是我们人生努力的最大的动力。

那怎么样去感受快乐呢?

方法就是每当你努力过后请你关注一下你努力的所得。

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体验一下,比如爬20层的高楼我们爬啊爬,一鼓作气,累得一屁股坐在10楼,这个时候你往哪看啊?

如果你往上看,你是重在所失的人,“我都累成这样了,怎么还有一半呀?

”这样的人,虽然你爬到了20层,但是在你的体验当中,你一定觉得你这次努力的付出远远地大于你的所得是不值得的,这就像你去商店去花10快钱只买1块钱的东西,你还愿意去这样的商店吗?

不愿意了。

但是另外一个人他是这样怕的,当他一鼓作气,也累的一屁股坐标在10楼的时候,他往哪看,往下看,重在人生的所得,他说;“哎呀我这一下子就爬一半了,那我休息休息,待会儿,再上一层那不就超过一半了吗?

”是不是,这个人呢?

他就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又爬上去了,四分之三了,15层了还剩5层了,到了最后一层的时时候,他一定是“哈哈,我就要胜利啦!

”只剩最后一层了,是不是,这样的人。

他觉得爬这20层是值得的,下次你不要他去爬,他自己怎么啊,自己都要爬,因为他觉得他的付出是值得的。

每个人生来就愿意有辉煌的人生,成为一个成功者,为什么在我们努力地跋涉过程中,我们很多人慢慢地不再努力了。

就是因为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他关注所失,而不关注所得,所以每一次努力,他都觉得,哎呀,失去太多,与所得所比是不值得的。

慢慢的他就不具有这种攀登山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就放弃了自己,同时他也就放弃了成功的人生,所以这是我谈话的第三个心理锻炼,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比是否达到山峰顶端更重要。

(25:

00)

(四)心理锻炼四: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四个,我想跟大家说的第四个心理锻炼,那就是多给自己点积极的自我暗示。

那生活当中不仅外人可以给我们暗示,我们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暗示,那么这种自我暗示,这种暗示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句话就是——说鬼鬼就来。

自我暗示经常发生的,比如今天晚上睡觉前,我们对孩子说,你晚上不要尿床哦,实际上你就给了他什么暗示啊?

你是一个好尿床的人本来今天晚上不尿床,他也尿了,为什么?

因为这句话,我如果不尿床,你告诉我干什么。

这说明我好尿床嘛。

所以说,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你的暗示的作用,这种暗示就转化成他对自己的自我暗示——哦,我是一个好尿床的人,结果他真的在行为上去实现了,就影响到了他的行为。

有一副对联,其实用在我们对自己自我暗示上,就最恰当不过的了,那就是——说我行我就行为,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在生活当中,要多给自己一点积极地自我暗示,为了给自己一点积极的自我暗示。

我给大家讲一个方法,什么方法,我们经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今天不是这七件事了,生活困难时我们讲这七件事,现在我们不讲这七件事了。

现在我跟你说,从心理健康来说,你开门只有一件事,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对着镜子把自己妆修一下,在镜子里面让自己的头发,整整齐齐,衣服端端正正,在镜子里面给自己一个,给自己这样一个什么啊?

我今天气色不错,精神挺好,你快乐美好的一天,就从这开始了。

所以这了一个积极的自我暗示,做好你开门的第一件事,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心理的锻炼。

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第二方面要给大家讲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为什么要谈这个方面呢?

因为我刚才跟大家讲了,在我们所有的心理健康的指标中,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两点是得到共识的。

第二点就是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而且我们也知道,科学的发展观,也讲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那这当中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你有去适应社会,与社会协调,就是与周围的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生活是需要沟通的,快乐和痛苦,作为人来说,我们都需要与别人共同来分享或者来分担,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没有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人生的话,无论是面对快乐还是面对痛苦,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惩罚,都不利于我们心理的健康,也就不利于我们人生的发展。

而且在今天,我们大家也知道,我们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今天已经不是靠闭门造车就能走向成功的人生的时代了。

古代可以的,我们知道古人都是集大成的,比如亚利士多德,他既是哲学家也是博物学家,同时还是数学家,但是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你不要说集大成了,他成为其中一个领域的专家穷其一生都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今天我们更需要一个协作的竞争性,所以今天我们再讲全力以赴并不是讲这些,埋着头自己在那苦干。

我们今天讲全力以赴,包含着什么样的意思呢?

当你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你要全力以赴就是意味着你要去借天借地,利用你身边的事,你身边的人,来帮助你一起来走向成功,这才就叫全力以赴,是今天意义上的全力以赴,要记住我们已经不是闭门造车的时代了,所以在今天,我们人生要求发展求成功我们就不能不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呢?

(30:

30)

我想先在这个地方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门卫故事》里看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说是一个小区建成了,要招门卫,第一次门卫来了,这个门卫来了以后呢?

他真的非常讲究原则,每个人进入小区都必要受到盘问,每一个人提着东西出小区,也必要受到盘问,刚开始小区居民都很高兴,这个人工作多有原则,这下好了,坏人进不来,小偷也偷不走东西,但是没有多久,大家就不开心了,为什么?

大家想一想,在座的各位你们想一想,假如你住在这个小区,你回自己家被人家盘问,你拿东西看你妈妈也要被人家审查,你说你会开心吗?

是不是?

大家不开心,他就被解雇了。

第二个门卫来了,他接受教训,所以他来了以后,他有着积极的工作态度,但是他不讲原则,每个人来了,他都以阳光般的笑容迎进来,每个人不管你拿没拿东西,你走的时候,他也都以阳光般的笑容送出去,他干得时间更短,居民就不高兴了,我们交物业管理费给你发工资,我们又不是看你阳光般灿烂的微笑的,要看这个的话,我买个明星照片贴上,笑得比你好,比你阳光,你到这里来,我们出了钱,给你发了工资,谁都不管呀,坏人,小偷拿东西,都以阳光般的微笑迎进来送出去,要你干什么?

所以他做得时间更短,就被大家炒鱿鱼,解雇了。

第三个门卫来,这个门卫来了以后呢,居民就想,他保证也很快会被我们解雇的,但是没有想到,他没有被解雇,他做了下来,受到大家的欢迎,他来了以后,他就向物业要了小区居民得姓名和住址,然后当小区居民来得的时候呢?

他就对着住的地方和姓名,对着这个脸,默记于心,叫什么,住在哪,长什么样,还跟居民商量:

“你愿不愿意给我一张全家福给我啊?

我主要是想把你们记住,知道你们来了,我就不用盘问了,你们手里拿东西,我也不盘问了,我记住了就把照片还你。

”结果很多居民都给予了配合,在三个月试用期快到的时候,对于小区居民,他差不多都能记下来了,所以当小区居民来的时候,一看是居民,便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迎进来,一看是陌生人就问你找谁呀,她住在哪里啊?

如果说得住的地方和姓名不相吻合的时候,要严加盘问,结果他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因为门卫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与小区居民关系的处理,凡是做人的工作,必存在着人与人处理的问题,我们看第三个门卫他的成功是什么呢?

首先他坚持了原则,该盘问的时候要盘问,不是小区的居民,不能任意地进出,原则他坚持了,第二个就是,有态度吗?

有的,在原则和态度之外,他还有第三个,就是在原则之下,对原则的灵活运用,我们把这个叫,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心理学的艺术。

(一)心理艺术一:

沟通的方式

我想今天我们不谈原则,我们也不谈态度,在今天我只想和大家简单地谈一下,人与人之间处理的心理学的艺术。

1、“批评与自我批评”VS“赞美”

第一个心理学的艺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在我们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候,我们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来进行交往,还是以赞美的方式呢?

我们国家的人比较习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有历史原因。

(35:

00)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三大作风之一的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但大家要知道批评和自我批评他诞生的时代是我们党处在白色恐怖状态下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武器,时时通过这样一种武器,来警醒每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个人的一点点错误哪怕一点点失误,都将有可能使我们的党,被白色恐怖所扼杀掉,所以那个时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

但是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已经和平50多年了,我们党建立也80多年了,我们党也提出要与时俱进,所以我想在今天,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还要沿用于我们战争时代处理的方式呢?

我想我们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变革,批评和自我批评还是要的,在违背基本的原则之下,我们还是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因为基本的原则我们还是要坚持的,但是在没有很大的利益的冲突,没有什么很大的原则之下,我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新的时代和平的时代,我们同伴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亲人关系,也许用赞美的方式,恐怕更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个人的人生走向成功,我想恐怕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反思的一个方面,我想谈这点。

我想大家其实可以想一想,因为我们都是人,只有神才是万能的,人总是有缺陷的,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是不是?

人总是有他的弱点。

所以我想大家应该想想看,一个永远都保持正确的人生,是要把人提前给累死的,所以我想要接受我们自己,也接受别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失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之下,可能给予赞美更加有利于我们对人家的帮助,有利于我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

这一点,我们也举一个例子,大家体验一下,比如大家在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中国有个传统叫骄傲使人落后,因此我们担心人家骄傲了就会落后了,不敢不愿给人家以赞美,所以我们对孩子也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考试考到100分的时候,我们也是给予批评,当我们孩子给我们谈学校生活的时候,我们拎着耳朵在挑骨头,然后也是告诉他,想办法告诉他,这做的不对,那做的不好,批评人家,你说,有那个孩子会说,老爸,我给里谈我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为了听你的批评的,有吗?

没有的,所以慢慢地孩子不给你讲他的生活了,结果到了青少年时期,他和谁在一起你害怕了,再慢慢地等你退休了,你一个人呆在家里,你说,“儿子啊,老爸好寂寞呀,你给我打个电话吧,你里看看我吧!

”“就不来看你,就不给你打电话,把你给憋死!

”怪谁啊?

怪你自己,人家小的时候,谈他的生活的时候,你不断地指出这不好那不好,这不好,那不好,你慢慢地就把他的嘴给堵上了,他不习惯于再和你交流了,再和你沟通了。

因为和你沟通的过程当中,他永远得不到你的鼓励,在你这里永远体验不到快乐,永远都是对自己的自我否定,是不是啊?

觉得自己活的好窝囊啊,好不自信啊,他已经不习惯和你讲话了,因此我想社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