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499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docx

配套K12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集(全部学生实验10个)

  [:

学。

科。

网]1.当红、黑表笔相接时,相当于被测电阻Rx=0,调节R的阻值,使EIg,则表头的指针指到满刻度,所以指针指在电流的满RgrRRx偏处,定为电阻刻度的零点。

Rg+r+R是欧姆表的内阻。

2.当红、黑表笔不接触时,相当于被测电阻Rx=∞,电流表中没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此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定为电阻刻度的∞点。

3.当红、黑表笔间接入被测电阻Rx时,通过表头的电流IE,改变Rx,电流I随着改变,每个Rx值都对应一个电流RgrRRx值,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值对应的Rx值,就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4.当Rx=Rg+r+R时,指针半偏,令欧姆表内阻R内=Rg+r+R,则当指针半偏时,表盘的中值电阻R中=R内=Rg+r+R。

讨论交流:

教材68页讨论交流特别提醒:

  于I与Rx不成线性关系,所以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从表盘上看,“左密右疏”,电阻零刻度是电流最大刻度,电阻“∞”刻度是电流零刻度。

二多用表:

1、介绍多用电表的的结构及使用说明:

使用多用电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停在刻度线左端的“0”位置,如果没有停在“0”位置,要用螺丝刀轻轻转动机械调零旋纽,使指针指零刻度。

将红、黑测试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即电流必须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

测量时要根据所需测量的电量,将功能选择开关旋转到相应的测量挡位和量程上。

读数时,要读取跟功能开关挡位相应的刻度值。

测量结束后,要将功能选择开关旋转到“OFF”处或交流电压挡的最大量程处即交流电压最高挡,并将表笔从插孔中拔出,若长期不用时应把电池取出。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6页

  活动一:

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

步骤:

1、将功能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压挡。

2、根据待测电压的估计值选择量程。

如果难以估测待测电压值,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先将选择开关旋到最大量程上试测,然后根据测量出的数值,重新确定适当的量程再进行测量,让指针指在表盘中央附近,可使读数更准确一些。

3、测试时,用红、黑测试表笔使多用电表跟小灯泡H并联,注意使电流从“+”插孔流入多用电表,从“-”插孔流出多用电表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S,电路图见课本P694、根据挡位所指的量程以及指针所指的刻度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温馨提示:

无论是测量电流还是测量电压,都应该使指针偏转量尽量大一些,这样测量结果较准些。

活动二:

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流:

步骤:

1、将功能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流挡。

2、根据待测电流的估计值选择量程。

如果难以估测待测电流值,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先将选择开关旋到最大量程上试测,然后根据测量出的数值,重新确定适当的量程再进行测量,让指针指在表盘中央附近,可使读数更准确一些。

3、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与电流表原理相同,测量时应使电表与待测电路串联。

4、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

测量时,使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电路图见课本P695、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是毫安挡,不能测量比较大的电流。

测量电流时,应选择适当的量程,使表针偏转尽量大一些,测量结果比较准确。

然后根据挡位所指的量程以及指针所指的刻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温馨提示:

在测量直流电压、电流读数时,一方面要注意功能选择开关指示的量程,另一方面从表头上选择一组便于读数的标度作为参考来读数。

活动三:

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怎样用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步骤:

①机械调0(左侧0):

用螺丝刀进行机械调0(左侧0)。

  ②选挡:

测电阻时选择合适的倍率。

以使指针指在中央刻度范围,可用比估计值低1个数量级的倍率,如估计值为200Ω就应该选×10的倍率。

③电阻调0(右侧0):

用(电阻)调0旋钮进行调0(表笔直接接触,指针指右侧0刻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7页

  ④测量:

将红黑表笔接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

  ⑤读数:

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⑥将选择开关调至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位置。

测量二极管正反向电阻  首先说明:

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电阻很小,加反向电压时电阻很大。

正反向电阻相差的越大说明二极管的质量就好。

如果正反向电阻都小说明二极管可能短路;如果正反向电阻都大说明二极管可能断路。

2、将多用电表打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此可推断二极管极性。

)步骤:

1、选挡:

把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挡上,并根据估测电阻值的大小,选择好选择开关的量程。

2、调零:

把两根表笔接触,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纽,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3、测量和读数:

把两只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进行测量,表针示数乘以量程倍率数,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量程挡位有×1,×10,×100等。

即:

被测电阻R=表盘刻度数×挡位倍率。

温馨提示:

测量时,应注意人身安全,不可用手接触表笔金属部分,防止触电,以及引入误差。

布置练习:

教材69页练习与评价  课题:

实验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8页

  课型:

实验  编写时时间:

  年月  日执行时间:

  年月  日课题:

实验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实验  编写时时间:

  年月  日执行时间:

  年月  日课题:

实验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实验  编写时时间:

  年月  日执行时间:

  年月  日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9页

  课题:

实验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实验  编写时时间:

  年月  日执行时间:

  年月  日一、教材分析打点计时器是高中一个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这对高一新生来说是全新的。

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了解,掌握其使用方法。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加强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拉近物理与生活、模型与实际的距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素养和学生的发散思维。

用图像表示物理量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方法,本书在这方面加强了很多。

在过去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换为“根据所描点子”的分布和走向尝试用条曲线来“拟合”这些测量点,即将验证性实验换为探究性实验,思路不一样、逻辑线索不一样。

此外,让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两物理量关系时的优越性。

本节内容从知识到能力要求均很高,特别对刚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有难度,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觉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四、教学难点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1页

  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2.画图象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亲自动手实验,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教师活动: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实验。

学生活动:

学生看书明确实验的各项任务及实验仪器。

进行新课1、对“打点计时器的认识”的学习教师活动:

教师布置学生对照仪器看说明书,引导学生注意其重点部分学生活动:

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其使用说明书,明确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引导学生思考:

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关的数据。

学生活动:

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几条纸带,讨论怎样获取数据,并用列表格的形式把数据列出。

教师活动:

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学生活动:

思考20页的思考与讨论:

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如果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

教师活动:

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2、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教师活动:

根据前面所学的瞬时速度的理论,引导学生怎样计算实际运动中物体的瞬时速度。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

讨论怎样获取数据,怎样根据自己的纸带计算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并采用列表法有条理的列出。

3、用图象表示速度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画出速度—时间图象,为什么要用平滑的曲线“拟合”。

学生活动:

根据前面计算的瞬时速度,画出速度—时间图象,同组各成员之间再次比较运动的区别,感受不同的运动规律。

体会交流“拟合”的意义。

教师活动:

聆听学生回答,点评。

课堂总结、点评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构造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2页

  实验原理:

电磁打点计时器:

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打点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过4—6V低压交流电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上下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而打点,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当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打一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电火花计时器:

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

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

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也是每隔打一次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也是。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刻度尺、电源、导线等。

3、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的乘积。

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4、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如图,vE≈vDG,或vE=vDF。

说明:

在粗略计算E点的瞬时速度时,可利用公式v=△x/△t来求解,但须注意的是,如果取离E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3页

  E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太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5、v-t图象与其画法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6、注意事项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要使用220V交流电源。

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进行调节或更换器材。

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用手拉纸带。

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实例探究☆打点计时器及应用[例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解析:

A.接在直流电源上不会打点。

A错。

B.打点与电压是否稳定无关,点痕重轻与电压有关。

B错。

C.频率不同打的点仍为圆点。

故C错。

D.打点针压得过紧。

针和纸接触时间长,打出一些短线。

D正确。

答案:

D☆打点计时器直接测量的量[例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  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解析:

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因为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故A选项正确。

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

故B选项正确。

从纸带上不能直接得到加速度、平均速度,只可以间接计算。

故C、D选项错误。

答案:

AB[例3]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页

  记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  m/s。

解析:

0~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s七、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

2.思考P22“说一说”栏目中提出的问题,3.完成P24“问题与练习”中的问题。

4.阅读教材P23“科学漫步”《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数器》短文,思考并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资料袋:

人们称摄影为瞬间艺术,但只有当高速摄影出现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瞬间摄影。

普通闪光灯持续发光时间可达到1/20XX0s,这对于拍摄体育运动等素材是够用了。

然而子弹飞行时的速度少说也有数百米每秒,要想抓拍子弹运动的瞬间,曝光时间要用百万分之一秒的数量级。

后来人们开始使用激光光源以达到在更短时间中发出更强烈的照明,才能清楚地将它的影像凝固在底片上。

高速摄影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汽车的快速碰撞试验的研究中,人们先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5页

  教学流程图刺激对先引起注意告诉学生呈现刺激材料前学习的实验)习)  评定行为提供反馈点,和数据处来帮助处理实表现如理的好坏,引验数据)何)小结导更正)教学活动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请大家写出有关的公式。

学生回忆并写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①EUIr  ②EIRIr  ③EUUr  ④RIERr这节课我们就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并学习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

进行新课1、实验原理提出问题:

现在有一个干电池,要想测出其电动势和内电阻,你需要什么仪器,采用什么样的电路图,原理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到多种实验方案。

用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测量。

如图所示:

原理公式:

EUIr用电流表、电阻箱测量。

如图所示:

原理公式:

EIRIr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1页用电压表、电阻箱测量。

如图所示:

原理公式:

EUUrR这几种方法均可测量,今天我们这节课选择第一种测量方案。

通常称为伏安法。

2、实验方法教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0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用水果电池的优点是什么?

电源的正负极如何鉴别?

其内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过程中会有何变化?

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学生:

分析上边的实验原理,电路图,解决以上问题。

3、学生实验:

学生2人一组,合作实验。

教师转行指导,有问题及时处理。

要记录至少六组实验数据。

4、数据处理原则上,利用两组数据便可得到结果,但这样做误差会比较大,为此,我们可以多测几组求平均,也可以将数据描在图上,利用图线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画好坐标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建立坐标轴。

明确:

图线的纵坐标是路端电压,它反映的是:

当电流强度I增大时,路端电压U将随之减小,U与I成线性关系,U=E-Ir。

从数学上讲,图像的斜率正是内阻r,截距正是电动势E,也就是说只要画出U-I图像,就可求得电动势和内阻。

学生动手画出坐标轴并描点。

教师描点,并示范作图。

强调图像为直线的原因。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中,U与I成正比,前提是R保持一定,而这里的U-I图线中,E、r不变,外电阻R改变,正是R的变化,才有I和U的变化。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2页

  实验中至少得到5组以上实验数据,画在图上拟合出一条直线。

要求:

使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并且分布在直线两侧的数据点的个数要大致相等,这样,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讨论:

将图线延长,与横纵轴的交点各代表什么情况?

归纳:

将图线两侧延长,纵轴截距点意味着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电源电动势E。

横轴截距点意味着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短路电流E。

r说明:

①两个截距点均是无法用实验实际测到的,是利用得到的图线向两侧合理外推得到的。

②于r一般很小,得到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较小。

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以将纵轴的坐标不从零开始,计算r时选取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得。

此时斜率仍代表内阻,纵轴截距仍代表电动势。

教师转行指导,对作图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及时解决问题。

学生完成图像,并求出电动势和内阻。

课后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并学习了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U-I图线的纵轴截距代表电动势,斜率代表内阻。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板书设计:

实验: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实验原理  三、记录表格二、实验器材  四、数据处理教学后设计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自我评价:

本设计的教学目标阐述较好,通过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两条目标基本实现学生掌握了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学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认识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同误差的大小不同。

学生经历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处理数据的过程,学习图像法,伏安法等实验方法、学会更合理地处理数据。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并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应用是有关的,实验法完成测量是本节的第一亮点,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方法成功完成是第二亮点。

此设计,教师便于及时调控课堂节奏。

学生反应:

1、学生在集体回答、小组讨论、和个别活动中都表现积极,表明对教学进程的适应。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3页

  2、学生实验水平及数形结合、图像处理问题方面得到提高。

存在的问题:

1、器材的选择:

本实验中选用水果电池,学生兴趣较高,但处理不当,内阻变化太快,造成部分实验不能测出6组数据。

2、媒体选择:

实验课教学,未考虑使用电脑多媒体,课堂活跃程度不够。

解决思路:

1、换用电动势、内阻相对稳定的旧一些的干电池来试验。

2、适当用电脑多媒体演示画出图像的几种不同情况,以期学生能对图像法减少误差,图像法求电动势、内阻有更深的理解。

  课题:

实验10: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实验  编写时时间:

  年月  日执行时间:

  年月  日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4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欧姆表的原理  认识多用电表及表盘结构名称。

会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电阻。

  会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2、能力目标:

通过多用电表使用的教学,培养学生不仅会正确使用基本物理仪器,而且还要了解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欧姆表的原理、会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以及操作时注意事项。

  难点:

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的注意事项及多用电表的读法。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知识是实验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用电表的原理和结构的前提下,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分析、讨论、讲解、练习等方法来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自制课件、多用电表、二极管。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的实验中,我们接触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他们可以直接测出电流和电压,其实物理学中还有一种能够直接测出电阻大小的仪表——欧姆表一、欧姆表的原理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它的原理如下图所示,G是电流表,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电阻R是可变电阻,也叫调零电阻。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45页

  课题:

实验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实验  编写时时间:

  年月  日执行时间:

  年月  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要弄清实验目的,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目的是利用重物自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明确实验原理,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学会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能够进行实验误差的分析,从而使我们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止停留在理论的推导上,而且还能够通过亲自操作和实际观测,从感性上增加认识,深化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明确织带选取及测量瞬时速度简单而准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及实验误差分析的能力;通过同学们的亲自操作和实际观测掌握实验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通过实验过程使学生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及误差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知欲;使学生通过实验体会成功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对物理世界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通过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实验原理及方法的选择及掌握。

2.实验误差分析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铁架台、打点计时器、重锤、纸带、导线、刻度尺、低压电源。

四、教学方法预习设计――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归纳总结。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亲自动手实验,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课时安排1课时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第31页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理论上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从定律内容及守恒条件上初步理解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今天我们通过自己亲身实验从感性上对定律再做进一步的理解。

进行新课1、实验目的结合教材整理预习学案提纲,对学生整理结果进行点评。

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是利用重物自下落的现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认识实验仪器:

组装实验仪器、明确各个仪器的功能。

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电源应选择10V以下,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应选择220V。

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位置应为竖直。

纸带的长度应在1m左右。

3、理解实验原理通过对物体自下落运动的研究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是:

忽略空气阻力,自下落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重物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