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20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培尖练习10Word文档格式.docx

的增大而减小

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Ksp(SrSO4)最大

C.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6.把50mL2mol/L的NaOH溶液,100mL1mol/L的H2SO4溶液,以及40mL3mol/L的氨水相混合,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呈浅红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SO42-)=c(Na+)>

c(NH4+)>

c(H+)>

c(OH-)B.c(H+)+c(NH4+)+c(Na+)=c(SO42-)+c(OH-)

C.c(Na+)>

c(SO42-)>

c(OH-)>

c(H+)D.c(NH4+)>

c(SO42-)=c(Na+)>

c(H+)

6.(

(二))常温熔融盐又称常温离子液体(ionicliquid),1914年报道的第一种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其熔点为12℃。

已知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离子液体中含的氨分子 

B.硝酸乙基铵水溶液呈碱性

C.硝酸乙基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C2H5NH3++2H2O

C2H5NH2·

H2O+H3O+

D.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乙基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前者的pH小

【解析】由题意可知(C2H5NH3)NO3在熔融状态下电离成C2H5NH3+和NO3-,A项错误;

根据信息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强,可知该盐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C2H5NH3++2H2O

H2O+H3O+,C项正确,B项错误;

根据“越弱越水解”,该盐溶液的pH比与之同浓度的硝酸铵溶液pH大,D项错误。

7.在复杂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

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AlO2-、Al(OH)3、OH-、CO3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2+、Ag+、Cu2+、H+的溶液中加入Zn:

Ag+、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

KOH、Ba(OH)2、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

I-、Br-、Fe2+

8.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现以电解法制备碘酸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先将一定量的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

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开始电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是阴极

B.a极区的KI最终转变为KIO3

C.阳极电极反应:

4OH—-4e—

2H2O+O2↑

D.电解过程中OH—从a极区通过离子交换膜c进入b极区

【解析】阳极区含有碘化钾、碘酸钾,依据阴离子放电顺序I->

OH—,溶液中碘离子放电生成I2,再与溶液中的碱作用生成碘酸钾。

A正确。

从电路看a为阳极b为阴极,OH—由b极进入a极区。

9.某储能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溶液中

,阴离子为S042-,a、b均为惰性电极,充电时右槽的电极反应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外电路的电子由a极移向b极

B.放电时,溶液中H+从左槽移向右槽

C.充电时,a极的反应式为

D.当左槽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时,电池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由充电时右槽发生电极反应

,为得电子还原反应,故b为阴极,a为阳极,左槽必发生失电氧化反应

,C项正确;

此时左槽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项错误;

根据充电时“正接正,负接负”的原则,可知放电时,a为正极,b为负极,电子由b极经外电路流向a极,A项错误;

H+由负极向正极迁移,即由右槽向左槽迁移,D项错误。

1

0.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11.(12分)如图:

横坐标为溶液的pH值,纵坐标为Zn2+离子或Zn(OH)42-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sp)==____。

(3)某废液中含Zn2+离子,为提取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中pH值的范围是___。

(4)往1.00L1.00mol·

L—1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pH=6,需NaOH____mol

(5)已知:

往ZnCl2溶液中加入硝酸铅或醋酸铅溶液可以制得PbCl2白色晶体;

25℃时,PbCl2固体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如下:

C(HCl)/(mol·

L-1)

0.50

1.00

2.04

2.90

4.02

5.16

5.78

C(PbCl2)/(mol·

L-1)×

10-3

5.10

4.91

5.21

5.90

7.48

10.81

14.01

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PbCl2固体的溶解度先变小后又变大

B.PbCl2固体在0.50mol·

L—1盐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PbCl2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一种难电离的阴离子(如配合离子)

D.PbCl2固体可溶于饱和食盐水

11.(12分)

(1)Zn2++4OH—==[Zn(OH)4]2-(2分);

(2)10—17(2分);

(3)(8.0,12.0)(2分);

(4)1.80(3分,写1.8得2分);

(5)ABCD(3分,写对1个得0分,写对2个得1分,写对3个得2分,漏1个扣1分,扣完为止)。

12.(14分)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

N2(g)+O2(g)=2NO(g)△H=+180.5kJ·

mol-1

2C(s)+O2(g)=2CO(g)△H=-221.0kJ·

mol-1ks**5u

C(s)+O2(g)=CO2(g)△H=-393.5kJ·

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

2NO(g)+2CO(g)=N2(g)+2CO2(g)△H=。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只写出计算结果)

③对于该可逆反应,通过综合分析以上信息,至少可以说明(填字母)。

A.该反应的反应物混合后很不稳定

B.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C.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较小 

D.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E.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解析】

(1)按顺序将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③×

2-①-②可得2NO(g)+2CO(g)=N2(g)+2CO2(g)△H=-746.5kJ·

mol-1。

(2)①v(N2)=

v(NO)=

×

=1.88×

10-4mol·

L-1·

S-1

②反应至4s达平衡,此时

c(N2)=

△c(NO)=

(10.0×

10-4mol·

L-1-1.00×

L-1)=4.50×

L-1

c(CO2)=△c(NO)=10.0×

L-1=9.00×

故化学平衡常数为:

K=

=

=5000L·

(3)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O2-4e-=2O2-,生成的O2-由b极向a极迁移,在a极参与负极反应:

CO+O2—―2e-=CO2,故B项错误。

【答案】

(1)-746.5kJ·

(2)①1.88×

10-4mol/(L·

s)②5000③BCD(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3)B

13.(1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3)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

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

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实验优化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

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将此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解析】本题的测定原理为:

在排除了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干扰的情况下,测定氧化铁和炭粉加热后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CO和CO2的质量),再通过足量石灰水中的沉淀的质量求出生成的CO2的质量,最后求出CO的质量。

m(CO2、CO)=48.48g+3.210g+2.00g-52.24g=1.44g

n(CO2)=n(CaCO3)=

=0.02mol

n(CO)=

生成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⑴CO2、CO的混合物

⑶NH4++NO2—

N2↑+2H2O

⑷步骤②中是为了排除空气中的CO2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CO2,确保完全吸收

⑸2C+Fe2O3

2Fe+CO↑+CO2↑

⑹①Ba(OH)2溶解度大,浓度大,使CO2被吸收的更完全;

M(BaCO3)>M(CaCO3),称量时相对误差小。

②在尾气出口处加一点燃的酒精灯或增加一尾气处理装置

14.(13分)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为:

①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Fe(NO3)3制得Na2FeO4

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

②Na2FeO4与KOH反应生成K2FeO4:

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主要的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2)流程图中“转化”(反应③)是在某低温下进行的,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Ksp(Na2FeO4)(填“>”或“<”或“=”)。

(3)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

图1为不同的温度下,Fe(NO3)3不同质量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2为一定温度下,Fe(NO3)3质量浓度最佳时,NaClO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①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 ℃,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

②若Fe(NO3)3加入过量,在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K2FeO4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4FeO42-+10H2O

4Fe(OH)3+8OH-+3O2。

在“提纯”K2FeO4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溶液(填序号)。

A.H2OB.CH3COONa、异丙醇

C.NH4Cl、异丙醇D.Fe(NO3)3、异丙醇

(2)在化学式相似的情况下,发生的是沉淀的转化,由Ksp大的转化为Ksp小的。

(3)①由图①看出温度为26℃时,K2FeO4生成率最高;

由图①和图②看出K2FeO4生成率最高时,Fe(NO3)3与NaClO的之量浓度分别为330g·

L-1和275g·

L-1,二者之比为6:

5。

②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

(4)洗涤时一是要减少溶解的损失,二是要抑制其水解造成的损失。

(1)Cl2+2OH-=Cl-+ClO-+H2O

(2)<

(3)①266:

5

②2FeO42-+Fe3++8OH-=3FeO43-+4H2O

(4)B

15.(6分)向少量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H4Cl溶液,结果固体完全溶解。

对此甲、乙两同学各自作了自己的解释:

甲:

①Mg(OH)2(s)

Mg2++2OH-②NH4++H2O

NH3·

H2O+H+ 

③H++OH-=H2O

由于③反应的发生,使平衡①右移,Mg(OH)2溶解。

乙:

①Mg(OH)2(s)

Mg2++2OH-②NH4++OH-

H2O

由于②反应的发生,使平衡①右移,沉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用下面的一种试剂重做了该实验,证明甲、乙的解释只有一种正确。

他用的试剂是。

A.NH4NO3B.CH3COONH4C.(NH4)2SO4D.氨水

(2)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的浊液中,Mg(OH)2溶解;

由此推知,甲和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___________(填“甲”或“乙”);

完成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5、(6分)

(1)B

(2)乙、Mg(OH)2+2NH4+=Mg2++2NH3·

H2O

16、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A:

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

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

方法B:

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

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5Ca(NO3)2+3(NH4)2HPO4+4NH3·

H2O=Ca5(PO4)3OH↓+__________+_________

②5Ca(OH)2+3H3P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糖黏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10NH4NO3;

3H2O。

②Ca5(PO4)3OH↓+9H2O。

(2)唯一副产物为水,工艺简单。

(3)反应液局部酸性过大,会有CaHPO4产生。

(4)Ca5(PO4)3OH。

(5)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

例题9、向少量的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固体会溶解。

对此,甲、乙同学分别作了如下解释:

Mg(OH)2

Mg2++2OH-①;

NH4++H2O

H2O+H+②;

H++OH-

H2O③。

由于③的反应,使平衡①右移,沉淀溶解。

NH4++OH—

H2O②。

由于②的反应,使平衡①右移,沉淀溶解。

(1)你认为_____同学的解释正确。

(2)为了证明你的结论正确,可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_____(填序号:

①硝酸铵溶液;

②醋酸铵溶液;

③盐酸;

④醋酸钠溶液;

⑤氨水),若出现________现象,则证明______同学的解释正确。

(1)乙;

(2)

沉淀溶解;

乙(或沉淀不溶解;

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