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968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方程------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梳理】

学生已学完整数、小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会较多的数量关系式,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例1、例2:

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3~例7:

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整理与练习:

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合计建议8课时)

【具体解读】

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单元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其中要注意的是:

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

质量与重量是不同的。

质量是指含有多少物质,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重量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产生的,是可以变的,比如在地球上与月球上同一质量的重量也不相同。

天平与其它称不同,我们说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都说的是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

“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

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

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

这时,可以让学生对另外两道题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对方程的理解会更深刻。

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

“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判断的同时,明确这道题里有以x为未知数的等式,也有以y为未知数的等式,使学生对“未知数”有正确的理解,防止把未知数局限为x,把方程狭隘地理解为“含有x的等式”。

第2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题都是看图列方程,编排这些题的目的是体会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数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概念,并为以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注意的是在几个部分数相同时,它们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

如2x=500,x+x=500,如果遇到多个相同加数时,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如在关系式:

买4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要16.8元,列出的方程是4x=16.8。

如果少数学生列出的方程16.8÷x=4也是可以的,但不宜提倡;绝不能列出16.8÷4=x这样的方程。

因为后者仍然是过去列算式的思路,不利于学生体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对以后的教学也是有弊无利的。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学生是应用四则计算的各部分关系解方程。

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而且和中学教材不一致。

《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此,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

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例3仍然用天平的直观情境来教学等式的性质。

教材设计了四组天平图,每组左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前的等式,右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后的等式,从左边的等式到右边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质。

教材精心设计每组天平上物体的质量,第一组图写出的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在左边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边天平的两边各加1个10克的砝码,看图填写20+()○20+()。

学生在两个括号里都写“10”,在圆圈里写“=”,联系天平两边各加10克都变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现象,体会填写的等式是合理的。

这样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第二组图写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x=50到x+20=50+20的变化和比较中,对等式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数有进一步的感受。

第三组图写出的等式两边都用字母a表示砝码的质量,圈出a克砝码并画上箭头,表示去掉它的意思。

联系已有经验,这里的a代表许多个数,这组天平图与等式概括了众多等式两边减去相同数的情况。

第四组图在方程x+20=70的两边都减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质,而且与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这道例题的8个等式中,有7个让学生在圆圈里填写“=”组成等式,这是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等式有没有变化。

右边的四个等式分别让学生在括号里填出同时加上或减去的数,有利于发现等式的性质。

例5教学等式的另一个性质。

教学时有两点应注意:

一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图意。

上面一组天平图的左边原来是一个质量为x克的物体,又添上一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右边原来是一个20克的砝码,又添上一个同样的砝码。

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乘2。

下面一组天平图左边原来是3个质量都为x克的物体,现在只剩下1个这样的物体;右边原来是3个20克的砝码,现在只剩下1个20克的砝码。

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除以3。

二是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的那个数不能是0,这一点学生能够接受。

因为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多次提到除数不能是0。

例4和例6教学解方程,解方程的关键是方程的两边都加(减)几、乘(除以)几,教材对此有精心的设计。

例4看图列出方程,学生先从图中能得到求x值的启示:

只要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去掉10克的砝码。

联系等式的性质与方程x+10=50的特点,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10”的道理:

等式的两边都减去10,左边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过右边的计算就能得到。

例6在列出方程以后,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方程经验和有关的等式性质,思考“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这个问题,并解这个方程。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另外,例4的编写还注意了三点: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强调等式变换时,各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循;二是求得x=40后,通过“是不是正确答案”的质疑,引导学生根据“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进行检验;三是在回顾反思求x值的过程基础上,讲了什么是“解方程”。

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时反复使用的知识。

  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是教材编写时认真思考的问题。

用好教材设计的两道题,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处是第4页“练一练”第1题,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的左边已经加上25(或减去18),右边应该怎样?

这是刚开始教学解方程时的设计。

通过在方框里填数,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体会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关键步骤。

学生在方框里填数一般不会有问题,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可能会出现错误。

要通过交流和评价,帮助他们正确掌握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相同的数。

另一处是第6页第7题,简化解方程过程的书写,浓缩思路,是在基本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以后安排的。

如解方程x-20=30,在方程的两边都加20这一步,省写了虚线框里的内容:

x-20+20=30+20,直接写出x=30+20。

这样做能使解方程的思考流畅、书写简便,从而提升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简化的过程,重点讨论圆圈里填什么符号、方框里填什么数以及为什么。

第8页“练一练”第1题、第10页第2题的编排意图与上面相同。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解决的都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明显不同。

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

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

在寻找等量关系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一是联系生活经验,按照事情的发生与发展线索,理顺数量关系。

如买1件上衣和1条裤子一共用去86元,原有的图书借出56本还剩60本,付出的钱数减电话机的价钱得找回的钱数,妈妈的岁数减小红的岁数得妈妈比小红大的岁数。

有了这些等量关系,列方程就方便了。

二是暂时不要鼓励对数量关系的发散性思考,也不要提倡列出的方程多样,确保把握和应用事件里的最基本的等量关系。

这对以后的教学十分重要。

教学解方程的时候,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例4求天平左边正方体的质量,例6求长方形试验田的宽,都是先列出方程再求解。

这两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有两点好处:

一是初步体会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继续体会列方程的依据是实际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例4的相等关系是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学生已经比较熟悉。

例6依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是对等量关系的一次引导。

教学的时候,既不要冲淡例题的教学重点,又要让学生获得这两点体会。

例7首次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三个内容:

一是怎样寻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二是这个问题为什么列方程解答,三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格式。

这三个内容中,第一个最重要,另两个内容都能在第一个内容中得到启示。

这道例题的相等关系是从“小刚比小军少跳0.06米”得出的,把文字叙述的相差关系改变成数学式子表示的相等关系,就列出了方程。

在这里要注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写设句——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

特别要提醒学生规范地写设句,自觉得进行检验。

在交流中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对学生的多种解法,教材对此表示肯定,但并不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试一试”辅助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在分析“蓝鲸的体重是一头非洲象的33倍”这个条件的基础上,以填空的形式得出等量关系。

其他解题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逐渐熟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例7和相配合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解决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的问题。

这些实际问题里都有一个关于“相差多少”或“几倍”的已知条件,只要抓住这个条件分析相差数或倍数的具体含义,就能找到实际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练习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有了扩展,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有、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单价×数量=总价等,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寻找和应用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材在整理与练习中,还安排探索与实践的问题,提高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体会初步的数学模型思想。

像13页的第8题,分四步引导学生探索并运用规律:

第一步,先写出3组连续的自然数,分别求和;第二步,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用语言表达这一数学模型;第三步,直接运用发现的规律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步,拓展规律,运用连续5个奇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困难分析】

1、学生一开始解方程时不能正确书写格式,等号不能对齐。

算出结果后,不能正确进行检验。

2、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没确定等量关系式就开始写设句,设句不完整,算出结果后会不自觉地加单位。

3、不能根据关键句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式。

许多发展性的关系式有所遗忘。

这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强调与练习,我以前的教学是要求每人解完方程后把检验的过程也写下来。

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前先写出数量关系式。

慢慢地让学生形成习惯达到一定的技能。

【课例推荐】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 

2.江苏省2009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二等奖----《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和上课视频;

及“列方程解题”教学实录与评析,到“小学数学教学网”上查看。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图形与几何领域

【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教学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还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此外,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时相关的找点、描点知识也为本课的学习积累了操作层面上的经验。

如果说这些已有知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向、对应学生的生活常识的话,那么本课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类似于“第几排第几个”的生活化描述方式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也就是数学化的表达,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在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六年级的确定位置对应是的极坐标系)从长远来看,这部分知识还关涉到物理学中“维数”的数学表达。

【具体解读】

1.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排第几个”及类似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例1时应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学生的这一经验。

具体可以分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呈现教室里的座位场景,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描述某个学生的位置,同时产生正确、简明地描述位置的需要;

(2)介绍“列”“行”的规定;(3)将实际场景抽象成“行、列”的方式排列,确定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些都是人们的约定;(4)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这句话表明了三点:

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它和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会和中学里的数学知识发生矛盾。

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2.呈现丰富的情境,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教材给出了公园平面图,标出了行数和列数。

在明确书报亭的位置是(2,3)后,教材放手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其他7个地点的位置。

这给学生留下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材还有意识地安排了类似儿童乐园和书报亭这两个位置,用数对表示时前一个数相同,后一个数不同;类似饭店和水池的位置,前一个数不同,后一个数相同,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体会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练习说明】

在练习中,教材注意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练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比如,练习三中让学生确定厨房瓷砖和会议室地砖的位置,这里根据实际,列数和行数指的是方格,而不是方格线上的点,确定位置的方法本质上与平面图是一致的。

教材还在“你知道吗”介绍了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了计算机可以根据需要,输入列数和行数制成表格。

教材还在练习中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

教材还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是联系平面图形的知识,像16页第1题、17页第2题,让学生根据图形确定顶点的位置或根据数对确定的位置,判断连成的图形;二是联系方位的知识,根据数对描述路线,像19页第4题;三是联系用字母表示数,感受数对之间的联系和简单规律,像第5题。

四是联系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或旋转后顶点所在的位置,像20页第7题。

【课例推荐】《确定位置》

一、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提问:

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

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

(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质疑:

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

(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

提问:

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

(学生可能想到:

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

提问: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

(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

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

二、认识列、行,理解数对

1.对照座位示意图认识列与行。

讲解:

(出示教材第15页的座位示意图)习惯上,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用这样的方法来描述,小军就坐在第4列第3行的位置上。

(板书:

第4列第3行)

提问:

(在示意图的第2列第4行的位置上,点出小明)小明坐在这个位置,他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

(板书:

第2列第4行)

提问:

小丽坐在第5列第2行,你能在图中找出小丽的位置吗?

(学生指出小丽的位置,并板书:

第5列第2行)

自己在图中找一个点,并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这个点的位置,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反馈:

会用第几列第几行这样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了吗?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谈话:

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并且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既然大家约定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来表达物体的位置,就不会引起误解。

那能不能用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达呢?

(学生可能会想用字母分别表示列和行)

讲解:

大家想出的办法很好。

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规定:

用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再用另一个数表示第几行,那么,小军的位置就用两个数来表示就够了。

你能知道是哪两个数吗?

(4和3)习惯上,我们用一个数对来表示:

(4,3)。

提问:

数对前面的一个数4表示什么?

3呢?

提问:

你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小明和小丽的位置吗?

(学生用数对表示,并说明每一个数对的含义)

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指出位置,另一人说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3.完成教材第15页的“练一练”。

(1)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找到后,在图中用笔涂出来,并用数对表示,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2)(6,5)这个数对在图中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发展智慧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出示教室座位图,并标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1)说一说:

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或同学的位置,并组织交流。

(2)比一比:

同桌合作,在图上指出某个同学的位置,让同桌尽快用数对表示出这个同学的位置。

比比谁的反应快。

(3)猜一猜:

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同学猜出这个同学是谁。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出示题目。

(1)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

请看,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请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2)讨论:

你发现表示这四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

(前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列;后一个数相同,说明两块瓷砖在同一行)

3.课件出示练习三第3题。

出示题目。

(1)说位置:

这是学校会议室的地面图,同座位的同学相互说说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

(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

(2)写数对:

能用数对表示出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吗?

(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

(3)找规律:

观察这几块花色地砖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组织全班交流。

4.拓展应用(出示图示)。

谈话:

如图,“光”字的位置可以用(C,2)来表示。

说出下面类似于数对的每组字母和数各表示什么汉字,并连起来读一读:

(B,3)、(A,5)、(C,4)、(E,2)、(D,1)。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齐读:

“我们爱数学”。

提问:

你爱数学吗?

为什么?

四、自主总结,生成问题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课后去探究?

出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

谈话:

“神舟六号”之所以能顺利地返回,也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

地球这么大,怎样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呢?

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有关资料,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本课例其它视频:

1.魏洁 

2.朱敏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梳理】

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

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例1、例2:

教学公倍数。

主要是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例3、例4:

教学公因数。

包括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在练习五里还安排了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比较。

实践与综合应用:

利用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实例,教学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

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我国古代曾经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也介绍了现代人们经常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在阅读这篇材料后,如果学生愿意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是允许的。

但是,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和使用短除法。

编排的一道思考题,是可以用公因数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体解读】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倍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

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倍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

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看例1,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下面几个环节:

第一,准备好必要的图形。

要为学生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也要准备边长为12、18、24厘米等不同的正方形。

第二,经历操作活动。

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而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

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

这是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

第三,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先自己尝试看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再在小组里交流。

不难发现能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等的正方形;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思考12、18、24等这些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第四,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

第五,判断8是不是2和3的公倍数,让学生通过反例进一步认识公倍数。

理解概念的外延。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

如第25页第7题,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策略通过列举找到答案,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8题也可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但也允许学生用列表的策略列举出答案。

第29页第10题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找到答案,也可让学生联系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11题为学生提供了彩带图,学生可以在图中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思考。

2、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让学生探索找公倍数和公因数。

本单元只教学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