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898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docx

专接本普通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

C.心理现象D.心理特征

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

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

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

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

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

A.表象B.想象

C.思维D.意识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

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

A.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

C.理性活动D.心理状态

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

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

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

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

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

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

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

 

二、填空题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

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11.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及马斯洛的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客观性原则

3.调查法

4.测验法

5.自变量

6.内省法

四、简答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范围?

2.心理过程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五、论述题

1.试述意识及意识的特征。

2.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理论。

3、试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单项选择题

1.视觉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额叶B.大脑皮层顶叶

C.大脑皮层枕叶D.大脑皮层颞叶

2.下列哪种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D.信号反射

3.传入神经元也称为

A.联络神经元B.感觉神经元

C.运动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

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A.周围神经B.中枢神经

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

5.下列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见风流泪D.乐极生悲

C.谈梅生津D.望梅止渴

6.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下列哪种反射?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

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本能的反射

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D.技能活动

8.“狼孩”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B.缺乏营养

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9.下列哪种属于感应性反映水平?

A.草履虫趋利避害反应B.蜜蜂对花的反应

C.鸟的条件反射D.猩猩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

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即指心理是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2.大脑皮层主要分为、顶叶、额叶和枕叶四个区,其中是视觉中枢。

3.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和三部分。

4.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的反射,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

5.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两类,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信号系统和两种。

6.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或通路),它是由、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等构成的。

 

三、名词解释

1.反射

2.反射弧

3.强化

4.泛化

5.分化

6.动力定型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非条件性抑制

10.外抑制

11.超限抑制

12.条件性抑制

13.消退抑制

14.分化抑制

15.相互诱导

16.反映

17.感应性

四、简答题

1.简答人的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2.试述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3、简答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

五、论述题

1.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2.试分析劳动与言语和语言在人的意识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

2.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持征

C.组织特性D.认识过程

3.突然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选项的干扰?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

4.发现与矫正错误是法意的哪种功能?

A.选择功能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D.调节与监督

5.下列哪种选项不是注意的品质持征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分配

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特征?

A.广度B.强度

C.时间D.空间

7.“万绿丛中一点红”易被人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

A.强度B.活动

C.持续D.对比

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9.“寻人启事”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

A.强度C.持续

B.活动D.对比

10.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

11.学生上课时.边吁、边看、边记笔记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

C.注意分配D.注意分散

12.如果客体较复杂,活动任务多.则注意的范围就

A.较广B.狭窄

C.不变D.极广

13.“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14.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种活动必须达到怎样程度?

A.熟练B.迁移

C.稳定D.兴奋

15.间接兴趣是引起下列哪种注意的重要原因?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

 

二、填空题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和。

2.注意具有如下功能:

选择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预测与预见功能等。

3.注意的品质特性有:

注意广度(或范围)、、、注意转移等。

4.注意的范围也叫,它是在一瞬间(即1/10秒),人能清楚地意识到的。

5.人的注意根据目的与意志努力不同可分为有意注意、、有意后〔或随意后〕注意。

6.注意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和。

7.直接兴趣是引起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注意的原因之一。

8.有意后注意是指有,而不需要的注意。

9.注意范围与紧张性有关,紧张性增强注意范围、紧张性降低注意范围。

10.注意分配的条件中,同时从事两种活动,有一种应,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

11.人们在安静环境看书时,会感到桌上的座钟声音时强时弱的“嘀嗒”响声,这是现象,它属于正常注意的稳定性品质特性。

12.客观对象颜色相同、大小相同则注意的范围就;客观对象规则排列、集中排列,

注意的范围就。

13.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等。

三、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注意的范围

5.注意的稳定性

6.注意的分配

7.注意的转移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注意?

注意有何一般特点?

2.注意有哪些功能作用?

3.影响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4.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6.注意分配有哪些条件?

7.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原因有哪些?

8.人的注意品质有哪些特性?

五、论述题

1.教学中怎样组织好学生的注意?

2.试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怎样克服分心?

3.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第四章感觉

一、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是

A.感觉B.知觉

C.色觉D.统觉

2.当人们看见一面红旗时,立即能知道它是红色的,这是

A.味觉B.视觉

C.听觉D.知觉

3.刚刚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觉性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A.正比关系B.对数关系

C.反比关系D.常数值

5.“人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是下列哪种心理

A.知觉B.嗅觉

C.嗅觉适应D.嗅觉感受性

6.一种感觉受刺激影响,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发生变化,这是

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适应D.感觉的后象

7.感觉主要反映

A.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B.过去事物的个别属性

C.当前事物的整体属性D.过去事物的整体属性

8.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

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

 

二、填空题

1.感觉是人脑对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人能够感觉到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

3.视觉的适应现象有和两种。

4.感觉的对比现象有对比和对比两种。

5.韦伯定律是指与之间成定比。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外部感觉

3.内部感觉

4.本体感觉

5.感受性

6.绝对感受性

7.差别感受性

8.绝对感觉阈限

9.差别感觉阈限

10.适应

11.感觉的对比

12.后象

13.联觉

14.感受野

15.特征觉察器

 

四、简答题

1.影响感受性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感受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

A.空气透视B.物体重叠

C.线条透视D.双眼视差

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3.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是

A.颜色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D.亮度恒常性

4.下列哪种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A.线条透视B.空气透视

C.视轴辐合D.运动视差

5.下列哪种选项是情绪对时间估计长短的影响规律

A.正在经历的事件,愉快情绪则过得慢

B.盼望的事件,愉快情绪的事件来得慢

C.已经过去的事件,情绪不愉快则显得长

D.正经历的事件,情绪不愉快则过得快

6.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

A.知觉B.感觉

C.识记D.思维

7.感官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

二、填空题

1.知觉是以为基础,在的参与下,对事物加以认识的过程。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的知觉可以把从中优先区分出来的特性。

3.知觉是人脑对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4.分析器的结构包括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即、传入神经、。

5.空间知觉主要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和。

6.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有:

、。

7.运动知觉的种类主要有真动、、和自动。

8.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恒常性、选择性和。

9.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0.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和亮度恒常性。

三、名词解释

1.知觉

2.深度知觉

3.似动知觉

4.知觉的选择性

5.知觉的理解性

6.知觉的整体性

7.知觉的恒常性

8.观察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感觉、知觉?

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2.知觉分哪些种类?

3.影响深度知觉的单眼与双眼线索各有哪些?

4.影响时间知觉的客观参照标志有哪些?

主观因素有哪些?

5.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6.影响知觉选择性有哪些因素?

7.知觉的恒常性有哪些种类?

知觉恒常性有何作用?

五、论述题

1.试分析知识经验在知觉和知觉基本特性中的作用。

2.什么是观察?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第六章记忆

一、单项选择题

1.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

A.识记、保持和遗忘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C.保持、再认或回忆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或其他刺激时,头脑中重现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A.再认B.回忆

C.表象D.想象

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

4.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

C.提取性障碍D.存储性障碍

5.早晚时间被充分利用,其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由于

A.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

6.“由骄兵想到必败”是

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

7.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

C.再认D.回忆

8.艾宾浩斯使用遗忘曲线来表明遗忘进程的不均衡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

C.很快D.很慢

9.保持信息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10.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5B.5-7

C.7-9D.5-9

11.根据材料内部联系,经过领会,揭示事物意义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E.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

12.通过“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

A.有意回忆B.无意回忆

C.直接回忆D.间接回亿

13.学生对数学定理或数学公式的记忆,主要属于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14.先学习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记忆的干扰作用称为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延缓抑制D.消退抑制

15.用无意义音节进行记忆研究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

C.詹金斯D.弗洛姆

 

二、填空题

1.记忆从内容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

2.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类记忆可分为(或感觉登记)、、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3.遗忘主要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是原因引起的提取性障碍.后者是由消退原因引起的障碍。

4.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的特点。

5.记忆的过程主要包括识记、、再认或。

6.学习长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了。

7.记亿表象的一般特征是和。

8.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有:

记忆的敏捷性、、准确性和。

9.先学习的内容对后继学习的干扰是;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干扰是。

10.100%掌握材料以后的学习称为,其程度达到时效果最好。

 

三、名词解释

1.记忆

2.记忆表象

3.有意识记

4.无意识记

5.机械识记

6.意义识记

7.保持

8.遗忘

9.遗忘曲线

10.前摄抑制

11.倒摄抑制

12.复习

13.联想

14.回忆

15.再认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什么是表象?

表象有哪些特点?

3.遗忘有哪些规律?

4.回忆分哪些种类?

5.简答巴甫洛夫关于记忆的条件反射。

6.简答记忆的定位说。

7.简答记忆的反响回路说。

8.简答记忆的化学分子说。

 

五、论述题

1.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2.试述联想及其规律。

3.试述记忆的品质及培养。

第七章表象与想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表象B.联想

B.幻想D.梦想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

A.想象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3.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活动主要是

A.记忆表象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D.创造想象

4.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称为

A.想象B.表象

C.幻想D.后象

5.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

A.想象B.表象

C.需要D.创造想象

6.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A.幻想B.空想

C.做梦D.理想

 

二、填空题

1.想象是人脑对重新组合,产生的过程。

2.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想象和想象两大类。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

幻想、与空想。

4.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的想象主

要是。

5.表象是从过渡到的中间环节。

6.表象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和。

7.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和。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再造想象

3.创造想象

4.幻想

5.表象

 

四、简答题

1.想象分哪些种类?

2.影响再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3.影响创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4.想象与表象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

怎样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八章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主要属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B.间接性

C.广阔性D.概括性

2.学生做多项选择题时说明其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3.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B.原型启发

C.定势D.问题情境

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下列哪种思维品质?

A.广阔性B.敏捷性

C.灵活性D.深刻性

5.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D.掌握概念

6.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B.定义

C.变式D.同化

7.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下列哪一个解决问题的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8.“灵感或顿悟”属于

A.发散思维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D.直觉思维

9.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与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称为

A.变式B.定势

C.迁移D.原型启发

10.心向或习惯思维是

A.定义B.定势

C.变式D.联想

1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是下列哪种关系?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D.函数关系

12.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归类与分类的思维过程是

A.抽象B.概括

C.系统化D.具体化

13.下列哪一种选项不属于思维的基本形式?

A.比较B.判断

C.概念D.推理

 

二、填空题

1.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在人脑中概括的、的反映。

2.思维的过程包括:

分析与综合、、、具体化与系统化。

3.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

概念、和。

4.又被称为求异思维,它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着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寻各种正确的答案。

5.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及形态不同,思维种类可分为:

动作思维、和。

6.思维的分析有两种(水平)形式:

其一是逐渐淘汰无效尝试的分析;其二是综合性的有方向的分析。

7.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8.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者之间是关系。

9.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10.逻辑思维也称为思维,非逻辑思维也称为思维。

11.根据思维的指向性,思维可分为和。

12.思维能全面反映事物的属性的品质是,思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品质。

13.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明确问题、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

1.思维

2.动作思维

3.形象思维

4.抽象思维

5.聚合式思维

6.发散式思维

7.创造思维

8.分析与综合

9.抽象与概括

10.具体化

11.概念

12.变式

13.定势

四、简答题

1.人的思维活动有何特点?

2.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3.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4.思维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5.简答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6.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

1.试分析怎样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2.试分析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3.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怎样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4.创造思维有何特点?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5.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

A.需要B.动机

C.态度D.兴趣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人的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成就感

3.热爱追求真理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荣誉感

4.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B.人与人

C.生理与心理需要D.现实与人的需要

5.“易喜易悲、忽冷忽热”是情绪的哪种特性?

A.兴奋性B.深刻性

C.稳定性D.效能性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

C.应激D.热情

8.“手舞足蹈”是人的

A.面部表情B.言语表情

C.身段表情D.外部表情

9.情感主要是指和下列哪种选项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A.生理需要B.交往性需要

C.成就需要D.社会性需要

10.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态度B.动机

C.认识D.个性

11.“暴跳如雷、欢喜若狂”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

C.应激D.兴奋

 

二、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而产生的。

2.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和三个方面。

3.人的原始的情绪有快乐、、愤怒和。

4.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

描述。

5.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和。

6.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的道德感、和。

7.心境状态的主要特点是非定向的。

8.理智感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9.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的活动;坎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