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409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八年级下册.docx

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电与磁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

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

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

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疏的地方磁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

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夹角。

第2节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

现象:

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

结论: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直线电流的磁场

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

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3、安培定则

(一)

用右手握住导线,让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方向。

4、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周围能产生磁场,并与条形磁铁的磁很相似。

改变了电流方向,螺线管的磁极也发生了变化。

5、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关系:

安培定则

(二)(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6、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由什么因素决定?

电磁线圈的匝数越多,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线圈的磁性越强;插入铁芯,线圈的磁性大大增强。

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

1、电磁铁:

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电磁铁容易控制,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通断电控制,它的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控制,它的磁极的方向可以由改变电流方向来控制。

电磁铁的应用:

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磁记录

2、电磁继电器:

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3、磁悬浮列车: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上海磁悬浮是世界上首次投入商业运营的。

4、信息的磁记录:

硬盘、银行卡等磁卡、录音机和录像机。

第4节电动机

1、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实验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安培力)的作用.

b..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c.当只改变电流方向或只改变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方向发生改变.

d..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的方向不变

e.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电流大小、导体长短有关。

2、左手定则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左手定则来判定。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使四个手指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

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但不能持续。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3)通电线圈所在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线圈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线圈的这一位置叫平衡位置。

(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结果。

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或反向时,受到的作用力为零。

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作用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5)通电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是摆地动几下才停下来

4、直流电动机

换向器的作用:

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直流电动机制作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以保证线圈沿同一方向持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定子,转子)

5、交流电动机也是依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来运转的。

第5节磁生电

1、磁生电——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没有感应电流,但是导体中却有感应电压。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电路闭合且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有关;改变其中的一个,电流方改变;若同时改变这两个方向,电流方向不变

(5)在电磁感应中,机械能转变成了电能。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

这三个方向可用右手定则来判定。

右手四指与大拇指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手心对着N极(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是导线切割的速度大小、磁场强度、切割导线的条数、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

而与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无关。

4、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呈闭合回路的矩形线圈在磁场中不断地转动时,线圈中就有方向不断改变的感应电流产生。

(2)交流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3)矩形线圈、圆环、电刷、电流表组成了闭合电路。

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4)分析线圈运动到几个特殊位置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

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垂直时,两边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平行,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上无感应电流。

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平行时,两边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垂直,切割磁感线,线圈上有感应电流。

(注意两次的切割方向,及电流方向的改变)

(5)线圈在磁场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线圈不断转动,则感应电流方向不断作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就是交流电。

交流电跟我们从电池得到的电流有所不同,从电池得到的电流的方向不变,通常叫做直流电。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为50赫兹,即发电机线圈转一周用0.02秒,即1秒内线圈转50周,每秒出现50个周期,方向改变100次。

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

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法来发电,还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

5、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

因此电动机也可以做发电机。

交流发电机发电时,线圈内是交流电,对外供应也是交流电;直流发电机发电时,线圈内是交流电,对外部供电是直流电。

第6节家庭用电

1、家庭电路的组成。

(1)组成:

进户线(零线,火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插座、开关、用电器

(2)开关与电灯串联

(3)插座与电灯及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

(4)电能表串联在干路,保险丝也是串联的

2、认识火线和零线及它们之间的电压(220V)

3、测电笔的结构、正确作用方法——判别零线和火线

4、电能表的作用,认识讨论“220V 5A”表示的意思

 220V表是额定电压,5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5、熔断器:

分为封闭管式和敞开插入式

保险丝的材料特点、作用:

(1)材料特点: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铅锑合金做成。

(2)作用:

当电路中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电流值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作用。

6、断路器:

用来代替闸刀开关和熔断器,起到电路过载或短路的保护作用

7、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

8、三孔插座的中间孔接地,三脚插头的中间脚接用电器的外壳

9、当火线与用电器的外壳接触,而外壳接地时,电流会直接经接地线进入大地。

此时会由于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使断路器自动断开,切断电路。

因此,接地线是用电器的安全线。

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

1、安全电流和电压

(1)触电:

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2)安全电流:

在30毫安以下。

超过30毫安,人会感到剧痛,神经麻木,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3)安全电压:

在36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

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可以是24伏或12伏以下。

2、家庭电路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

3、触电事故:

触电大多是人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

高压触电只要靠近它就会触电。

4、安全用电常识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

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

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a.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b.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c.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

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

在水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

水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2、物质的构成: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比是26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无数个英文单词一样。

②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③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

④原子是一种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模型的建立:

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历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核的存在)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电子云模型

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显电中性)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所占的质量很大,但占据的体积很小。

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电子的质量所占的比重极小,几乎可忽略。

4、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的研究还在继续,科学家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对夸克的研究已成为科学上的一个热点。

5、元素:

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6、同位素: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由广泛的应用。

7、带电的原子――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作用,构成物质。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1、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物质(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物质的分类:

3、常见的元素符号:

①金属元素:

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铜Cu汞Hg银Ag铂Pt金Ag(钡Ba锰Mn锂Li铍Be)

②非金属:

碳C硅Si硫S磷P氢H氧O氮N氟F氯Cl溴Br碘I

③稀有气体:

氦He氖Ne氩Au

4、元素的分布:

(不均匀)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来表示元素,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

2、元素符号的含义:

既有宏观的含义,又有微观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

3、表:

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项目

概念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熟练记住常见的16种元素符号:

H、O、C、N、S、Si、Na、Fe、Cu、Cl、Ca、Ag、Al、I、K、P

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

化学化的书写要注意规则:

①单质化学式书写时要注意稀有气体通常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金属和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通常可以根据读法来写,且要注意通常用原子个数(或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化学化的读法:

一般是从右向左读成“某化某”。

化学化所传递的信息:

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该种物质的1个分子;③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④表示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数量。

2、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表示时在元素的右上角要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带电原子团是较为复杂的离子,在书写时也要注意所带的电荷数。

3、化合价:

①、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零价(化合价只在形成化合物时才表现出来)

②、化合物里元素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

②、记住常见的化合价:

H、K、Na、Ag、NH4+为+1价;

Ca、Mg、Ba、Zn、Cu、Fe(亚铁)、Hg为+2价;

Al、Fe为+3价;

F、Cl、NO3-(硝酸根)、OH-(氢氧根)为-1价;

O、S、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为-2价;

4、化合价的计算的总原则:

①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根据元素化合价,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有三个步骤:

①按一定顺序写出元素符号;

②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再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相对原子质量:

涵义: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得数值,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由于原子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1834),所以:

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

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3、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①求得该物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求得组成该物质得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③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得质量分数;

④结合第③种计算,在已知该物质的实际质量时,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实际质量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与氧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

(体积比)

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氮气的用途: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用途:

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

第2节氧气和燃烧

1、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④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

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

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2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排水法

(2)工业制法:

分离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催化剂。

一变:

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

(1)本身质量;

(2)本身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6、灭火和火灾自救

(1)可燃物燃烧条件:

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b.跟氧气充分接触。

灭火方法:

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b.跟氧气隔绝。

第3节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

A+B===C

(2)分解反应:

A===B+C

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反应前后:

①原子种类没有变化;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

3、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②表示反应的条件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

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

第4节二氧化碳

1、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②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

注意:

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水)

③验满方法: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不能供呼吸;②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4、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2)呼吸运动

吸气:

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

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3)肺泡内气压变化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2、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

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第6节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

植物的光合作用。

(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

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植物的光合作用。

3、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

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②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4、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

过度的温室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