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050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8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docx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

第二章均相催化作用

 

本章介绍的内容包括均相催化的二个主要部分,即酸碱催化作用和配位络合催化作用;重点放在比较重要的配位络合催化作用的原理上,均相催化二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原理部可在多相催化中找到对应关系,因此本章介绍的内容,也为学好工艺上优点较多、用途较广而体系比较复杂的多相催化作用的原理打下必要的基础。

计划课时:

8

均相催化主要用于石油化工、三大合成.均相催化体系不存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不均一性和内扩散等问题,因此一般可达到较高的选择性;而且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的研究比较容易深入.本章介绍的内容包括均相催化的二个主要部分,即酸碱催化作用和配位络合催化作用;重点放在比较重要的配位络合催化作用的原理上,均相催化三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原理部可在多相催化中找到对应关系,因此本章介绍的内容,也为学好工艺上优点较多、用途较广而体系比较复杂的多相催化作用的原理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酸、碱催化作用

酸、碱催化反应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中重要的催化反应.如烯烃水合、醇类脱水、烃类异构化、烷基化、脱烷基化、烷基转化、裂化、聚合等反应,皆可用酸(少数用碱)催化之.本节介绍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均相酸、碱催化.多相酸、碱催化留待多相催化作用那一章讨论.

 

(一)酸、碱定义和性质

1.酸、碱的定义

人们对酸、碱概念的认识,经历了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在电离理论创立以后的十九世纪末期,提出的酸、碱理论有Arrhenius的水—离子论;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则有Brönsted的质子论和Lewis电子论;六十年代,Pearson又提出软硬酸、碱概念.兹将后三节简单介绍如下.

(1)

(1)   酸、碱的质子论

Brnsted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任何含氢原子或离子皆为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上述定义可用简式表示为

可见酸和碱都可以是正、负离子和分子.一种酸与其释放质子后而产生的碱称为共轭酸、碱,如NH4+和NH3是互为共轭的酸、碱;或说一种碱与质子结合而形成的酸称为这种碱的共轭酸.Brnsted酸碱简称B酸或B碱。

(2)酸、碱的电子论

Lewis认为凡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原子团或离子称为酸;凡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称为碱.前者如H+、Cu2+、AlCl3,BF3等;后者如OH-,NH3,C5H5N等。

电子论摆脱了体系必须具有某种离子、溶剂或元素的限制,所以比较全面.这样的酸、碱是广义的酸、碱.

根据这个定义,酸碱反应实质上就是形成配价键的反应,如

Lewis酸、碱常简称为L酸和L碱.

 

 

(3)软硬酸、碱(SHAB)概念

广义酸中的(a)类金属(周期表中的A族,即主族元素)和其他一些电子接受体原子,由于体积小:

正电荷高,极化率低,外层电子抓得紧,称为硬酸;

(b)族金属(皆过渡金属,即周期表中的副族或B族元素)和其它一些电子接受体原子,其特性是体积大,正电荷低或等于零,极化率高,外层电子抓得松,称为软酸.

广义碱中的配位体和电子授体的给予体原子,如极化串低,电负性高:

外层电子抓得紧,难失去,称为硬碱;

与此相反,软碱极化串高,电负性低,外层电子抓得松,易失去.因此,软硬两词是和酸、碱抓电子的松或紧相联系的.松紧有程度之分、故酸、碱的软度和硬度也有不同.

广义酸、碱之间的反应有什么规律性呢?

硬酸如Fe3+的络合物的稳定性随碱(卤离子)的软度增加而降低,软酸如Hg2+的络合物的稳定性与此相反,是随碱的软度增加而增加,交界酸则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其络合物的稳定性变化不大.即硬酸与硬碱,如

Fe3+、H+与F-,软酸与软碱,如Ag+、Hg2+与I-皆形成最稳定的络合物.硬酸与软碱,或软酸与硬碱并非不形成络合物,只是较不稳定而已.至于交界酸碱,则不管其反应的对象是硬是软,都能反应,所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差别不大.对反应速度的研究也得出与此平行的规律性.这就是所谓的软硬酸、碱原则:

“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这一原则是大量实践的经验总结,能用来关联许多方面的实验事实,但还不是定量的结论,且有例外.

 

 

2.酸、碱的性质

酸、碱性质的完整描述包括三个方面:

种类(即属于B酸、B碱或L酸、L碱),强度和浓度.这里简述酸强度表示法,其余见多相酸、碱催化.

对B酸来说,所谓酸强度是指它给出质子的能力.比较酸、碱强度的常用方法是指示剂法.测酸的指示剂是碱性染料如B,当与酸作用时:

 

其共轭酸(BH+)离解常数的负对数记为pKa.在稀水溶液中,

到达指示剂的变色点时,[B]=[BH+],此时pKa=pH

因此,只要能单独测定pH值,就可得指示剂的pKa值,有了一系列不同pKa们值的指示剂,则能很快估计所给溶液的pH值。

在浓酸溶液或固体酸情况下,上述关系不能应用,此时

则:

H0称为Hammett函数,同上所述,当达到指示剂变色终点时,pKa=H0,H0越小,酸性越强。

(二)均相酸、碱催化作用

重要均相酸、破催化反应的例子有:

乙烯在硫酸催化下水合为乙醇,芳烃在氯化铝作用下与卤代烃或烯烃的烷基化反应,环氧氯丙烷在碱催化下水解为甘油,以及含-氢的醛在稀碱作用下的羟醛缩合反应等.

1.均相酸、碱催化反应的一般特点

如羧酸酯的水解反应,

在以B酸为催化剂时,首先是质子转移到酯的醇基的氧原子上,然后水分子进攻羧基碳原子生成中间物,中间物解离出醇分子,最后一步是放出质子生成酸.过程如下:

在用稀碱催化的的乙醛缩合制丁醇醛反应中,催化剂(OH-离子)首先使乙醛离解出-碳上的氢离子

形成的乙醛基负离子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的羰碳原子,最后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丁醇醛。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L酸催化的例子——烯烃(丙烯)在氯化铝催化下与苯烷基化反应,反应机理为:

其中第一步,即催化剂和卤代烃之间生成离子型络合物,已有电导和介电常数测定等方面的证据;第二步为正碳离子对苯环的亲电进攻,第三步是催化剂复元.

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酸、碱催化反应的先行步骤是催化剂和反应分子之间的酸、碱反应.如为B酸催化,首先由质子与基质分子S作用生成SH+,后者再转化为产物并放出H+.若为B碱催化,催化剂先从基质中取得质子,然后中间物再将质子吸收回去转化为产物,同时催化剂得以复元.如果是L酸催化,则催化剂先与反应物之一形成正碳离于化物,后者再进攻另一反应分子,并转化为产物.

由上述例子还可看出,均相酸、碱催化皆以离子机理进行.故反应很快.在B酸和B碱催化的反应中,还包括质子转移这一步骤.由于质子不带电子,只是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故它容易接近其它极性分子中带负电的一端,而形成新的化学键.另一方面,由于质子半径很小,呈现很大的电场强度,可使接近它的分子引起相当大的极化作用,这也有利于新键的形成,并使新形成的中间化物带正电荷而具有较高的活性.

2.B酸和B碱的催化作用

在这里我们仅考察酸—碱强度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1)稀溶液中B酸与B碱的催化作用

从实践中发现,在均相酸、碱催化反应少,氢离子和氢氧离子是非常有效的催化剂.例如蔗糖的转化及酯的水解作用能为各种酸(HCl、HNO3;、HClO3等)所催化.当各种酸的浓度相同时,这些反应的速度与酸的电导成正比.按电离学说,酸的电导大小反映了氢离子浓度[H+]的大小,因此反应速度正比于氢离子浓度:

 

同样推广到碱的催化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氢氧离子浓度[OH-]成正比:

当反应体系中有酸和碱两种催化剂,而它们均可促进同一反应时,则反应的总速度与它们的各自浓度均有关系.例如葡萄糖的旋光变化作用,可为氢离子和氢氧离子所催化,其旋光改变速度与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浓度均有关系.实验测得其关系式如下:

式中k0为没有催化剂存在时的反应速度常数.若将上式写成=k[C],因此总的反应速度常数

在酸性溶液中,氢氧离子酌催化作用可略去,且k0项比第二项也要小得多,因此上式简化为

 

以logk对pH作图,得一直线,其斜率为一1(见图3—1曲线d),为典型的酸催化作用.

图3-1酸碱催化反应中不同类型的logk–pH图

 

同样地,在碱性水溶液中,可得:

以logk对pH作图,得斜率为十1的直线(见图3—1曲线c),为典型的碱催化作用.若酸和碱均能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则由logk对pH作图(见图3—1),得曲线a和b.曲线中的水平线段表示反应“自发”进行而与酸、碱性质无关.。

(2)浓溶液B酸的催化作用

浓溶液中有些为质子酸催化的反应,也表现出与上类似的规律性,即酸强度越强(H0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3.L酸的催化作用

再以苯的烷基化为例,但烷基化剂是卤代烃,而不是烯烃,催化剂仍为A1Cl3(L酸),这就是所谓的Friedel-Crafts反应.反应机理如下:

其中第一步,即催化剂和卤代烃之间生成离子型络合物,已有电导和介电常数测定等方面的证据;第二步为正碳离子对苯环的亲电进攻,第三步是催化剂复元.

这一反应的催化作用原理也可用软硬酸、碱概念.因为烷基卤化物中的Cl-是硬碱R+是软酸,两者匹配较差,所以Cl-易与硬酸A1Cl3结合,即AlCl3容易活化烷基氯而产生正碳离子;同理,软酸——烷基正离子也极易与软碱苯核反应.综上所述可见,苯的烷基化实则是一种取代反应,即以软碱苯取代RCl中的硬碱Cl-成为碱取代反应,又称亲核取代反应.硬酸A1Cl3是被取代的Cl-的接受者.根据这一概念,可以说明FeCl3、SnCl4也能充当该反应有效的催化剂,因为它们都是硬酸,能起与AlCl3相似的作用.

L酸的酸强度是指接受电子对的能力.如果L酸是金属离子,则可用其电负性值表征L酸的相对酸性.实验发现,为L酸催化的一些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催化剂金属离子的电负性成正比关系,这些结果是容易理解的.同理,对Friedel-Crafts反应来说,若固定催化剂,改变卤代烃,则苯的催化烷基化反应速度顺序是叔卤化物>仲卤化物>伯卤化物.

4.Bronsted规则

因为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的酸、碱强度有关,所以人们就很自然地期望建立相应的定量关系.

若酸、碱催化剂的作用能力(即催化活性)用催化常数(kA和kB)表示,其酸、碱强度用离解常数[KA和KB(=1/KA)表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下关系:

若以水为溶剂,则:

其中,GA,GB、和与溶剂,温度和催化反应的种类有关,和值在0与1之间.上述关系首先为Bronsted等在研究硝酰胺的分解时所建立,故一般被称为Bronsted规则.

 

 

二、配位结合催化作用

在现代石油、天然气化工广泛使用的催化剂中,多数是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而且这类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多数又属于“络合催化作用”的范畴,络合催化的确切合义是什么?

看来人们的理解还不一致,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这个领域实践和理论概念发展的简单回顾,谈谈我们对结合催化概念的认识及其可能产生的效应.

过渡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使用可追溯到本世纪二十年代Roelcn发现的碳基钻氢甲酰化催化剂,和Nieuwland发现的用于氯丁二烯合成的氯化亚铜络合物催化剂.四十年代乙快和一氧化碳化学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了过渡金属配合物是有多种用途的催化剂。

到了五十年代,由于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的推动,先后发现了两种重要类型的过渡金届络合物催化剂,即烯烃和二烯烃定向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刘,和乙烯控制氧化的钯盐催化剂。

同时,配位场理论的发展,和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中分子轨道图象(如Dewar-Chatt-Duncanson成键模型)的提出,对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六十字代初,Cossee首先用分子轨道图说明丙烯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作用下聚合的链增长动力问题.

1963—1964年,国内也较早发表了这方面的综论.在这期间,又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如Vaska络合物IrX(CO)(Pph3)2,Wilkinson催化剂,RhCl(Pph3)3,和烯烃歧化、二烯烃环齐聚催化剂.六十年代末,通过应用高分子载体或无机载体,从而使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均相催化作用“多相化”的研究开始了,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许多重要的高效负载型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从那时以来的其它重要发展趋向是:

过渡金属原子簇络合物催化剂的研究,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检验活性中心模型和反应途径的合理性,金届酶的化学模拟、研究、设计用于电催化和光助催化的过渡金属缀合物催化剂等等.这些重要进展对使用过渡金屑及其氧化物、硫化物为催化剂的多相催化作用的理论概念有着深刻影响.

配位络合催化作用(简称络合催化)一词是由Natta于1957年在讨论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性质以及在这类催化剂作用下烯烃和二烯烃的聚合机理时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单体分子与活性中心配位络合,接着在配位界内进行反应.

应该指出,对于上述各类催化体系,不论这些催化剂是可溶性的,或是相应的不可溶(或负载型)类似物,它们所催化的反应都有着共同的机理特征:

反应在催化剂活性中心的配位界内进行,或者总反应的每一步至少有一个反应品种是配位的.这一机理特征可作为配位络合催化作用的判据.由于历史的原因,习惯上一般把配位络合催化作用局限于使用可溶性催化剂的均相体系,及与其机理相似而使用不可溶或负载型催化剂的相应多相体系.根据以上定义,过渡金属配合物或盐类在引发自由基(如对—二中苯均相氧化中的钻盐)或正碳离子(如Friedel—cfa5tI反应中的Fecl3和异丁烯正碳离子聚合中的TiCl4)反应中所起作用不属于络合催化的范畴。

另一方面,极少数非过渡金属化合物所起的催化作用,如Al[OCH(CH3)2]在乙烯齐聚中所起的作用,却应属于络合催化。

可见,“配位络合催化作用”一词要比“配位络合与催化作用”或“过渡金属络合物和离子的催化作用”在机理的含义上更为严格和确切。

为什么起配位络合催化作用的催化剂主要是过渡金属络合物呢?

这有如下几个原因.

I)电子组态从d0(ScIII和TiIV可视为3d0组态,而A1III和5iIV则为3s0组态)到d10[包括CuI,AgI,AuI,ZnII,CdII,HgII,

因其nd(n十1)s,P的电子跃迁能不太大]的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有较多的轨道可用来形成化学键.

2)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仕数和价态容易改变.

3)中心金属离子的前沿d轨道具有合适的对称性和能级,可通过反馈电子到反应基团的相应反健轨道,以活化其键或键.

4)通过电子效应(如对位效应)、空间效应,或不参加催化反应的配位体的对映体选择性诱导效应,提供了调节甚至精细调节催化活性和选样性的更多可能性.

5)通过定向络合或多核络合和有控制作用的微环境而产生可能的模板效应.

6)通过与价态可变的中心离子相连的某些桥式配位体或大环配位体,提供电子传递以及电子与能量偶联传递的途径.

7)在原子簇络合物情况下,通过多核络合可以使不稳定的中间态获得部分的稳定化作用.

综上可见,络合催化可能产生如下四种“效应”:

1)对反应基团的活化效应、活化方式是通过缔合式络合,或离解式络合,或提供较低能垒的反应途径;

2)对反应方向和产物结构的选择性效应;

3)在双中心氧化还原反应情况下,提供电子传递途径的效应;

4)提供电子和能量偶联传递途径的效应.

下面将会看到,络合催化的第一个效应,即络合活化效应,是络合催化反应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效应;体现第二个效应的例子也不少.至于后两个效应,可以在过渡金属结合物的电催化反应和光助催化反应,以及金属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找到许多有趣的实例.

工业比上重要的络合储化反应按其发现的先后次序为:

炔键加成,羰基合成,氢甲酰化,定向聚合,烯烃氧化取代,控制氧化,氨氧

化,环化聚合,均相加氢、烯烃歧化等.属于均相的,将在本节介绍,

 

(一)与催化作用有关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反应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不是关于络合物反应性能的全貌,而只是简单谈谈以过渡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的一些催化过程中与络合物的反应性能有关的几个问题.

1.过渡金属d电子组态与络合物配位数的关系

为能形成稳定的过渡金属络合物,过渡金属和配位体所提供的价电子最好是恰好填满能级较低的分子轨道和非键轨道.但因低能级轨道有限,多于这些轨道两倍数目的电子将不得不填充高能级轨道.因此,若金属的d电子越多,则由配位体所提供的价电子数就应该越少,即能够容许的配位体数目越少(贝表3—5).

 

表中数例,足以说明dn与配位数的反向关系.其中,以总价电子数为18的络合物最为稳定(“18电子规律”),而超过这个数目的络合物一般是不稳定的.例如,当稳定的d6络合物Co(CN)63-再接受一个电子时.总价电子数等于19,其中有一个电子将被迫进入反键轨道eg*,使得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因此,必须减少一个配位体,变成五配位d7的络合物.

这个过程与饱和合碳化合物因增加一个电子所发生的变化相似.

[CX4-]为什么不稳定呢?

这可从图3—4所示定域的分子轨道能级图看出.

 

因为外加的一个电子必须进入强反键*轨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配位数为4是不稳定的,这就导致了具有较低配位数的自由基(或碳阴离子)的形成.实验发现,Co(CN)53-以及其它一些五配位d7络合物的化学反应能力与典型的有机自由基很相似,如

Co(CN)53-与CX3一类的自由基之所以在反应能力上类似,这是因为它们都有由非闭壳型向闭壳型(分别为八面体d6和正四面体构型)转化的共同倾向,而且,这种倾向还是较强烈的.上面这些反应在催化作用中的重要应用是共价单键的络合催化还原均裂:

其中,Y—Z=H—H,CH3一I等.关于均裂的微观机理,我们将在下面交代.

2.配位不饱和与加成、氧化加成反应

过渡金属化合物对基质分子如一氧化碳、烯抉烃等具有强的亲合力,易与之形成络合物而使其活化.为将这些物质引入反应,络合物的形成是不可少的.而为了形成络合物,过渡金属必须提供合适的结合空位.

由前述可见,对于d6组态的金属,六配位是饱和的;对于d8组态,五配位是饱和的;对于d10组态,四配位是饱和的.若络合物的配位数低于饱和配位数,就称为是配位不饱和的,或者说具有结合空位.

为了提供络合空位,络合物中金属原子的对称性环境有时会发生变化.如以乙烯聚合的催化剂TiCl4—AlR3为例,原来,TiCl4是四面体构型,在这种对称性环境中,金属是配位饱和的.当铝的有机化合物与之靠近时,在Ti和A1之间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桥式结构,并通过双桥与单桥的可逆转换,使一个R基转移到钛离子的配位上,四面体构型的络合物转变为留有一个空位的八面体构型的络合物.这一空位就是乙烯分子在活性中心的落足点.

配位不饱和还包括潜在的不饱和或由溶剂分子暂时占据着络合空位等情况.如金属Pt和Pd的四配位膦络合物M(Pph3)4(M—Pt或Pd)是配位饱和的,但在溶液中容易离解配位体三苯基磷,生成二配位的络合物,因此,在许多反应中能用作催化剂.这种在形式上是配位饱和的,而实际上却保留有络合空位的络合物可称为潜在不饱和的络合物.

另一种情况是,结合空垃暂由溶剂(S)占据,但它极易为基质分子(如烯烃)所取代,如下所示:

为使一些饱和而稳定的络合物,如Fe(CO)5提供结合空位,必须采用辐照或加热方法,使其释放出部分配位体,如

其中,用辐照以产生活化催化剂的反应,是一种光诱发的催化反应.

配位不饱和的络合物,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和氧化加成反应(反应时中心金属的氧化数与配位数同时增加)

以及刚刚谈到的等,可见,氧化加成的化学动力是络合物中过渡金属原子配位球上的电子数有从16或17增加到18的倾向(也有一些16电子构型的络合物如平面四方形络合物是稳定的).在许多催化过程中,氧化加成是很关键的一步.在共价分子对金属加成的同时,H—X型、R—X型的键也随之断裂了.

通过氧化加成与金属络合物配位的最常见化合物是H2、RX、HX、RCOX(X=卤素)等.金属氢化物的生成能使键联在其它各种原子上的氢活化,这在催化反应中是特别有意义的.其它关于C-O和O-O键断裂的例子也已发现,如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氧化加成不仅是活此待破键的重要反应途径,也是生成带有键络合物的重要手段(其逆反应为还原消去).氧化加成得到的产物可通过进一步的反应如邻位插入反应转化为二级产物.随着原络合物(通过还原消去)的再生,同时得到最终的有机产物.于是整个催化过程就成为一个催化循环而不断地进行下去.

 

3.配位体取代和对位效应(即反位效应)

配位体取代也是络合基质分子的途径之一.在比较配位体取代反应的速度时,有时会用到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的概念.如以八面体络合物为例,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时,若为SN1机理,中间态是四方锥[或三角双铁]构型:

若为SN2机理,中间态则是七配位的八面楔体结构(或五角双锥)(如图3—5).其中,X代表被取代基团,Y表示取代基团.由于原络合物与中间态构型不同(设dn不变),CFSE也就不一样了,其差值称为晶体场活化能(crystalfieldactivationenergy,简写为CFAE),即晶体场效应对反应活化能的贡献.表3—6,3—7,3—8列出了CFAE的计算值.

由表可见,不管机理如何,由于伴随着CFSE的损失,d3、强场d6以及d8电子体系的取代反应总是比较慢的;而对于d0、d1、d2、弱场d5以及d10电子体系,由于不会损失CFSE,反应比较快.不过,在任一体系中,晶体场能量只是键能的一小部分,因此,这些表只能用来讨论仅d电子数不同的同一种络合物的取代反应的速度差别.

图3-5八面楔体结构

 

 

 

下面,我们来谈谈对位效应.

在结合物这一整体中,配位体与中心金属之间以及诸配位体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对位效应就是从一个侧面总结出来的配泣体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性.如下面两种络合物中,配他体L和X互相处于对位(即反位).当配位体X与其同位素进行交换反应或被另一基团Y取代时,处于X对位的配位休L对上述取代反应或同位素交换反应的速度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称为对位效应.

 

 

如X被快速取代,我们就说配位体L具有强的对位效应.因此,简单地说,对位效应就是配位基团对其对位的配位体取代反应速度的影响.当然,处于邻位的配位基因对于X的取代也是有影响的,不过,当我们说某一络合物显示对位效应时,这种对位基团的影响一般是大于邻位基因的影响的.

各种基因对位效应的徊对大小是在化学实践中比较出来的.

例如,下列反应

的第二步表明,与Cl-对位的NH3比之与NH3对位的NH3更易被Cl-所取代,即对位效应的顺序是Cl->NH3.通过类似的实验,可将Pt(II)络合物中一些配位基团按其对位效应的大小排列如下〔其它如Pd(II)、Co(III)等络合物都有各自的序列〕:

CN-,CO,C2H4,NO>PR3,SR2>NO2>I-,

SCN->Br->Cl->NH3,吡啶,RNH2>OH->H2O

下列二例可用配位体对位效应的相对强弱来说明.如在络合物I和II中,羰基对位的金属一氢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分别是2100和1882厘米-1;而在I中,与Cl-对位的Ir—H键的振动频率是2196厘米-1;在II中,与Pph3对位的Os—H键的振动频率则为2051厘米-1.

 

对位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下面两种.一种是基于静电模型的配位体极化和键理论,另一种是键理论.现简介如下:

如图3—6所示,若L为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