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350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模拟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

模拟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47分)

一.“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句中“意思”的正确义项是(  )(3分)

A.语言文字等的意义B.思想内容

C.意见D.某种趋势、苗头

二.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晃动”的“晃”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晃眼B.一晃而过C.虚晃一拳D.摇摇晃晃

三.下列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俊义﹣﹣雪天擒索超B.诸葛亮﹣﹣六出祁山

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四.下面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3分)

A.火星B.清休

C.材俏D.采凉

五.选序号填空.(5分)

(1)和“清”一样都是左右结构的是  .

①只

②纸

③医

(2)草芽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①圆圆

②弯弯

③尖尖

(3)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  .

①西

②北

③南

(4)唱国歌时,我们  .

①不能讲话

②小声讲话

③大声讲话

(5)“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下一句是  .

①一年之计在于春

②一日之计在于晨

③寸金难买寸光阴

六.将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6分)

(1)  ,有过则改.

(2)  ,是谓过矣.

(3)  ?

  ,善莫大焉.

(4)改过不吝,  .

七.按课内外积累填空.(5分)

(1)欲将轻骑逐,  .

(2)不要人夸好颜色,  .

(3)“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

(4)从杨万里的“  ,飞入菜花无处寻”中,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天真活泼的童心,从辛弃疾的“  ,  ”中,我们看到了孩童溪头剥莲蓬的情景.

(5)(部编版四年级下)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的  白鹅、  的小英雄雨来.积累了“  ,老来方知读书迟”的读书名言,以及“天行健,  ”的做人之理,还走进了童话世界,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  .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  ,白银盘里一青螺.

(2)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3)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  体现出  .

(4)《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  .

(5)李东不喜欢别人叫他的外号,可他却常常叫别人的外号.我要用“  ”这句话来劝他.

九.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接陈述句)

  

(2)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走食物,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那是在启示  .(仿照句式续写)

(3)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填关联词)

(4)这地方太小,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

(改为夸张句)

  

(5)同学们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3分)

十.古文阅读(10分)

ㅤㅤ越西有独居男子,编木为庐,力耕以食,菽粟盐酪①,俱无仰于人.家有群鼠,昼则累累然②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怨久之.一日酒醉归使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暝.男子曰:

“此阴类③恶物,何暴之甚!

”遂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释,怅然无所归.

【注释】①菽,豆类的总称.②累累然:

络绎不绝的样子.③阴类:

指夜间活动的动物.

(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哪一项正确?

  (3分)

A、一日酒醉/归使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暝

B、一日酒醉归/使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暝

C、一日酒醉归/使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暝

D、一日酒醉/归使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暝

(2)对“越西独居男子”这一人物的推断,下列哪一项是最合理的?

  (3分)

A、勤劳能干

B、聪明智慧

C、嗜酒如命

D、仇视社会

(3)以上文为材料,可以用来用来论说下列哪个话题?

  (4分)

A、谈“学习”

B、谈“诚信”

C、谈“福祸”

D、说“理智”

十一.课外阅读(13分)

飞行之王

①闷热的夏季,蜻蜓常常会三五成群地在半空飞舞,好似一架架飞机.它们具有极其高超的飞行本领,是昆虫界的飞行高手.

②蜻蜓能飞出各种花样.它们在飞行时,上下前后,或快或慢,都能控制自如;在快速飞行中,还能微微抖动翅膀,使身子急转弯.不仅如此,它们还能悬在半空中,翅膀上下抖动,身子却不移动位置.就这一手,足以让绝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自叹不如.

③.蜻蜓一小时可以飞行六七十千米.有的蜻蜓可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飞行,连续飞行几百千米而不着陆.具有这样的飞行本领,难怪人们称蜻蜓是“飞行之王”.

(1)第②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4分)

(2)第②自然段画“”中的“这一手”指的是:

  (5分)

(3)第③自然段开头的横线上填写哪句话最合适?

  (4分)

A.蜻蜓一边飞一边捕捉害虫,两小时就能吃掉四十只苍蝇.

B.蜻蜓飞行的本领在昆虫界是最优秀的,真不愧是高手.

C.蜻蜓不但在短途中能飞出各种花样,而且善于长途飞行.

第三部分作文(30分)

十二.读了《一诺千金》的故事,相信你对重诺言、守信用有了更多的感悟.请你以《的诺言》为题作文.你可以写纪实作文,横线上可填父母、亲戚、老师、同学等熟悉的某一个人;也可以写想象作文,横线上可填春天、蜡烛、流浪狗等想象中的任何事物.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语句通顺、连贯、400字以上.(3)要有一件典型的具体事例.(4)表达真情实感.(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答案与解析

一.【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语境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有要下雨的意思”是指有要下雨的苗头.“意思”在这里是趋势、苗头的意思.

故选:

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二.【分析】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解答】“晃动”的“晃”应读huàng.

“晃”[huǎng]照耀:

~眼.[huàng]摇动:

~荡,~动,~悠.故B、C、D读huàng;A选项读huǎng.

故选:

A.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三.【分析】考查了名著阅读,要注意平时积累,要熟悉名著内容,掌握名著的主要情节,理解名著里的人物形象.

【解答】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先后顺序)这四部巨著.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根据积累可知:

A.搭配不正确.出自《水浒传》,宋江进攻大名府,围城打援,擒获援兵关胜;索超被迫出城决战,宋吴在降雪前埋了陷阱,降雪后陷阱被雪掩盖.索超出战时,落入陷阱被俘.故应该是:

宋江﹣﹣雪天擒索超;

B、C、D搭配正确.

故选:

A.

【点评】名著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四.【分析】考查了形声字.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别的表声旁.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以防弄错.

【解答】A、B、D不是形声字.

C.“材”左右结构,左边是“木”表示形旁,表示这个字和“树木”有关,“才”是声旁,读音是[cái];“俏”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表示形旁,表示这个字和“人”有关,“肖”表声旁,因为“肖”和“俏”的都有[ao].读音是[qiào].

故选:

C.

【点评】形声字是小学阶段掌握的一个基础知识,对于形声字和形近字要学会区分.

五.【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运用、名言警句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内外所学完成.

【解答】

(1)清:

是左右结构.

①只:

上下结构;②纸:

左右结构;③医:

半包围结构.

(2)选自《四季歌》.

(3)选自一年级的《东南西北》.

(4)唱国歌时要非常严肃、认真,不能讲话.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

故答案为:

(1)②;

(2)③;

(3)①;

(4)①;

(5)③.

【点评】要熟记课文,尤其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这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六.【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解答】

(1)出自《周易•易象》.

(2)出自《论语•卫灵公》.

(3)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4)出自《左传•成公八年》.

故答案为:

(1)见善则迁;

(2)过而不改;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4)从善如流.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七.【分析】考查了诗歌默写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诗歌默写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

(3)选自《繁星》.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宿新市徐公店》;“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5)《白鹅》课文主要写作者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文中通过对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傲慢特点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通过学习课文,我认识了高傲的白鹅;《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通过学习课文,我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雨来.这学期我还积累了“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的读书名言,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做人之理.还走进了童话世界,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巨人的花园》,文章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不准别人进入自己的花园,导致花园变得不再美丽,最后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春天的美景又重现花园的故事.

故答案为:

(1)大雪满弓刀;

(2)只留清气满乾坤;

(3)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高傲的机智勇敢少年不知勤学苦君子以自强不息《巨人的花园》.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八.【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

(1)出自刘禹锡的《望洞庭》;

(2)出自一副对联,老人141岁,花甲是60岁,重逢就是两个60即120,三七岁月就是21年,结果是141;古稀是70,双庆就是140,加上一度春秋还是141;

(3)出自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4)《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故答案为:

(1)遥望洞庭山水翠;

(2)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3)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

(4)叶圣陶;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九.【分析】本题为句子专项训练,考查项目较多,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进行改写或仿写.

【解答】

(1)考查了转述句改为直述句,“说”后加“冒号”,说的话用引号,将“他”改成“我”.

(2)考查了仿写句子,结合前面句子可知,要求仿写的句式为“……,即是启示……”想想大自然还给我们哪些启示,然后仿写.

(3)考查了关联词的应用,“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表示原因,前面填“因为”,后面为结果,接着填“所以”,“有缺点”为假设的情况,再填“如果”,“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表示假设后的做法,最后填“就”.

(4)考查了改写夸张句的能力,将“地方太小”改为“这地方只有巴掌大”.

(5)考查了修改病句.重复啰嗦,删去“不要”.

故答案为:

(1)一位台湾同胞说: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梅花雪中绽放我们要坚韧不拔.

(3)因为所以如果就;

(4)这地方只有巴掌大,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

(5)同学们写作文,切忌胡编乱造.

【点评】在改写后,要注意将改写后的句子读一遍,看是否合适,通顺.

十.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分析】译文:

越地西部有个独居的男子,棒扎茅草做成房屋,努力耕作得到食物.时间长了,豆类粟米盐和奶酪,都不需靠别人.曾经老鼠成患,白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就磨牙和吱吱的叫声直到早晨.那男子一直为之事烦恼.一天喝醉了酒回家,刚刚睡到枕头上,老鼠百般地令他恼火,无法合眼.男人说:

这种夜晚活动的东西,为什么吵闹得如此厉害!

于是就拿着火四处烧老鼠.老鼠死了,房屋也毁了.第二天酒醒了,茫茫然无家可归.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短句,学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即可.“一日酒醉归使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天喝醉了酒回家,刚刚睡到枕头上,老鼠百般地令他恼火,无法合眼.因此根据意思断句为:

一日酒醉归/使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暝.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人物形象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越西有独居男子,编木为庐,力耕以食,菽粟盐酪,俱无仰于人.”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越地西部有个独居的男子,棒扎茅草做成房屋,努力耕作得到食物.时间长了,豆类粟米盐和奶酪,都不需靠别人.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

(3)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写了这位男子喝醉了酒,因为老鼠夜间的磨牙的声音无法入睡,气得起来用炎烧老鼠,谁曾想烧着了屋子,最终连自己也无家可归.告诉了我们:

人要心胸豁达,头脑清醒,不要一叶障目,因小失大.因此以上文为材料,可以用来用来论说“理智”这个话题,说明理智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写了这位男子喝醉了酒,因为老鼠夜间的磨牙的声音无法入睡,气得起来用炎烧老鼠,谁曾想烧着了屋子,最终连自己也无家可归.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人物嗜酒如命.

故答案为:

(1)B;

(2)A;

(3)D

【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十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分析】文段写了具有“飞行之王”的蜻蜓是如何飞行的.反复品读语段,认真揣摩,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答】

(1)考查了文段内容的概括.结合内容可知,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蜻蜓能飞出各种花样.

(2)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的理解.熟读第二自然段可知,“这一手”指的是蜻蜓能悬在半空中,翅膀上下抖动,身子却不移动位置.

(3)考查了内容的理解.结合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可知,第三段首句是一句过渡句,“蜻蜓不但在短途中能飞出各种花样,而且善于长途飞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故选C.

故答案为:

(1)蜻蜓能飞出各种花样.

(2)蜻蜓能悬在半空中,翅膀上下抖动,身子却不移动位置.

(3)C.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十二.【分析】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的诺言》为题作文.横线上可填父母、亲戚、老师、同学等熟悉的某一个人;也可以写想象作文,横线上可填春天、蜡烛、流浪狗等想象中的任何事物.在选材时先要回想在我们身上发生过哪些与诚信的事情,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自己又是如何做的,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选材之后就要进行构思,首先开头要漂亮,做到新颖别致,可以运用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其次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抓住事情发生的经过,加入我们学过的一些写作方法,如运用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丰富自己的情感,最后要注意结尾,可以采用与开头相呼应的方法,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解答】范文:

孩子的诺言

诺言,是一片蔚蓝色的天空,它会让你感受到舒心与自由.诺言,是一阵柔和的清风,它会给你带来清爽和舒适.诺言,是一条蜿蜒的河流,它会给你孜孜不倦的温暖.

还记得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一位正要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突然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皱了皱眉,表情十分严肃,妇女连忙解释道:

她刚在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时玩打仗游戏被派到街角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决不能撤退.妇女明白,这个时候,别的孩子早已熟睡在暖暖的被窝里,而现在街上越来越冷,人越来越稀疏,所以就劝他赶快回家,但执拗的孩子坚持只有接到命令,才能回家.一时无奈之下,她想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听完这个妇女的话,脸上洋溢出了一抹柔和而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伐走到了孩子面前,敬了一个军礼,说:

“你已经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蹦蹦跳跳的离开了.当我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对这个小男孩表示一种深深的敬佩之情,寒冷的夜空下,是他用守信的美德温暖了军官,温暖了妇人,温暖了每一位读者.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遵守诺言的人吧!

【点评】习作由一个听到的故事揭示了文章主旨﹣﹣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遵守诺言的人吧!

语段间衔接自然,文笔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