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7183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3页)

单元课标要求: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学生学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5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5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课题

1-5的认识

课时

第3课时

主备人

周次

第二周

课标与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完成第18页的第1题――――第4题。

新课标分析: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1~5各数的认识。

这一小节是将1~5各数的认识集中编排,从数概念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教学,从1~5各数的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继承了义务教材中好的思想。

教科书第14~15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渗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

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

数数和认数。

数数的教学:

教材中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而且这些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

认数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

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

如看着1就知道表示有1个物体,在头脑中再现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并能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从3开始釆用几何图形,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如3摆出一个三角形,4摆出一个四边形,5摆出一个五边形。

教科书第16页,与义务教材的编排相同,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

①计数器是非常好的教具,很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

在这,我们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拨计数器的操作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也可以用学具卡片做类似的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的顺序。

)②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在这,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学情分析

由于各地学前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掌握数学的水平也不同,虽然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5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但多数是在唱数,对数的概念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有的计算加减法只是在背数。

还有就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方法与媒体

师:

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

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

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学生汇报。

二、主动探索:

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

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学生随意回答)

  师:

凡是象这样:

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

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

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5

 板书:

1、2、3、4、5

(全班齐读:

正、反读)

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问:

3的前面是几?

后面呢?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四、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

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五、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2345

二次备课

教学评价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课题

比大小

课时

第4课时

主备人

周次

第二周

课标与教材分析

新课标分析: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17页,教材中呈现了一幅“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情景图,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并且在这里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给学生出示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

引出第一批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

学情分析

抽象的数学符号是很重要的,数学的抽象、简明与其符号化是直接有关的。

本节课一同出现了三个数学符号让学生认识,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这里我们只是先让学生认识,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后再通过练习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会经常出现错误,在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很重要的。

老师们尽量用直观、生动的方法来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合﹤、﹥、=,会正确的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与媒体

师:

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

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

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

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

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

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

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问: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各有多少?

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够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

三、游戏:

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

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板书设计:

比大小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二次备课

教学评价

1、第19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2、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3、补充(在括号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

2()21()25()2

4()51()5

课题

第几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周次

第二周

课标与教材分析

新课标分析: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20页,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

本节课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

序数含义。

学生对序数的含义掌握起来没有难度,但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把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出现在一起,就会出现混淆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学方法与媒体

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

师:

问: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有哪些人?

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

(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

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

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

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

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这时谁排4?

小朋友排第几?

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

××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

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

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3、说一说你坐的位置

四.学生活动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请5名学生按顺序排好)

2.从左数,你来说

3.从右数呢?

4.小组内合作说一说。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

第几

第1、第2、第3、第4、第5

二次备课

教学评价

1、第20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P23第1、2题。

课题

分与合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周次

第周

课标与教材分析

新课标分析: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数的分合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要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在这段教学中,教材以“4、5”的分合为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5以内数的分合。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动手、动脑来记住5以内数的分合。

达到熟练记忆,为学习加减法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分合,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分合,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方法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发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

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

(1)先拔二颗珠,问:

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

4和3谁大,谁小?

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

主动探索:

4的分合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

请你试一试。

(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44

132231

4、读法

(1)先领读:

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分合: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得出

332

122111

(三)学生合作:

学习5的分合

师:

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

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

刚才你们真能干!

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

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

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读一读

师:

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5、观察:

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分合,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6、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

,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7、第19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

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8、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

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

集体评价。

三、巩固发展:

1.20页做一做第一题

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

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

2.找朋友

2431

1243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

3、对口令游戏

我说3,我说2,3和2合成5

我说2,我说3,2和3合成5

我说3,我说1,3和1合成4

……

4、 填数

545

()32()1()

453

1()2()()1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分与合

2

11

33

1221

444

132231

5    5    5  5

1   42  3  3 2 4  1

二次备课

教学评价

第21页的做一做1——2题

课题

加法的初步认识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周次

第三周

课标与教材分析

新课标分析: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加法的引入,计算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教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用正确的方法计算1至5的加法。

因此,必须重视这段内容的教学。

学情分析

利用情境图,动画演示,或者老师肢体语言演示“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媒体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 ),3 ,( ),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

小丑右手3气球与左手1一个气球放到一起的情境 。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个球与1个气球放到一起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气球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

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

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教师进一步说明:

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

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4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

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24页做一做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25页做一做第一题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

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2、第二题:

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