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379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docx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

目: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

作者:

师全海

单位:

西汉项目经理部

2005年11月

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及粗差定位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导线测量中的点位中误差及对导线设计、施测做出一些建议;并对测量中的粗差定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导线测量中误差粗差定位

1概述

随着测量仪器的发展和测量计算方法的改进,以往测量中常采用的三角测量、边角测量的方法逐渐被布设灵活、测设方便的导线测量所代替。

而且在工程应用中,导线测量作为一种常用的施工控制的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方面。

下面分别就导线测量中的最弱点的点位误差及导线测量中的错误(粗差)定位方法进行分析。

2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

分析一般导线最弱点点位误差及其变化规律,找出导线布设的最有利的形状,这对指导导线布设及提高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就从常用的支导线、附合导线进行分析,以推导、归纳出一般情况。

2.1等边直伸形支导线端点点位中误差

如图所示A、B为已知点,边长均为D,转角均为180。

的等边直伸形支导线,Pl、P2、…、Pn、Pn+1为导线点。

图-1等边直伸形支导线端点精度分析图

因测距有误差,使导线沿纵向产生位移△<,称为纵向误差,设终点Pn+1离己知点B(P1)的距离为ED=n*D,u为单位权中误差,则纵向中误差:

mt=mD=±u*In*D式-1

因测角有误差,使导线沿横向产生位移△□,称为横向位移,若只有转角(3】有误差dPx,则会使终点产生横向位移:

△in=nD*dB//p",同理,若只有孔有误差dP2,则会使终点产生横向位移△u2=(n-l)D*dP2"/p",依此类推,则支导线的横向总位移为:

EAu=Aui+Au2++AUn

=n*D组+(n_l)*D*―+...+£>*式・2

P"P”//

其相应的横向中误差为:

叫="牛材+(_1)2+...+1=晋*^1式-3

式中:

n—测站数;mp—测角中误差;

D—导线边长,S—支导线总长度,S=n*D;

综合纵、横中误差,则终点点位中误差为:

mn+1=如+加=±肛77壬EZ疋瓦式-4

VP~3

通过以上推导,对等边直伸形支导线可归纳出以下结论:

2.1.1等边直伸支导线是支导线的一般形式,其点位中误差包括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

其中纵向误差由测距误差引起,横向误差由测角误差引起。

这种对等边直伸形支导线的分析和结论具有普遍性,对导线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2.1.2当测距和测角误差一定时,导线的点位中误差决定于测站数n和导线的长度S。

可见终点点位中误差最大,故支导线的最弱点是终点。

2.1.3引起支导线终点点位中误差的因素有起点点位中误差、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测距误差和测角误差。

故在导线设计时,应限制导线总长、减少测站,提高测距、测角精度是限制点位误差的有效措施。

2.2等边直伸形附合导线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如图2所示为一等边直伸形附合导线,B、C为己知点,gab、«cd为已知方位角。

图-2等边直伸形附合导线精度分析图

因两端附合在已知方位角和己知坐标上,必产生一个方位角条件和一个坐标条件。

其闭合差分别为:

fP=[P]+(n+l)*180°・(acD,AB)式・5

fx=LAx-(xc-Xb)fy=LAy-(yc-yb)式-6

平差时先将方位角闭合差f”反号平均配赋给各转角Bi,消除方位角闭合差,改正后的角度为B'i,;然后由转角平差值推算各边方位角并由此计

算坐标增量近似值△x『Ayij,由式・9计算坐标闭合差并按与边长成正比反号进行分配。

下面仅以方位角闭合差作进行推导:

改正后的角度为:

Bi=B汁Vi=Bi--!

—式-7

11+\

—Pi—!

—([/?

]+(«+1)*180°—(ctcD—axa))

n+\

(i=l,2,,n+1)

微分上式得:

烤=丄跑]

H+1

上式代入导线横向位移公式,则测角误差所引起的导线横向误差为:

△“=2吃+(“一1)£)坐+...+£)临

PPP

丿;妙+4-1)唤+…(彳-im-(彳-%阳}

/?

12222

由中误差传播律得导线横向中误差为:

{2

J“〃*(“+l)S+2)越〃叮3|2

式-9

取近似值得:

24

量边引起的导线纵向中误差为:

mt=mD=±u*Vs

则综合横向.纵向中误差得附合导线端点中误差为:

sS+注*也

P112

式・10

综合以上推导,可以得岀以下结论:

2.2.1等边直伸形导线是导线的最有利形状,这是因为边长误差形成导线的纵向误差,测角误差形成导线的横向误差。

外业施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限制某些误差的影响。

2.2.2直伸附合导线在导线长度S一定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比同样长的直伸支导线要降低一半以上;在同精度下,这意味着可以加长导线的长度,从而扩大了控制面积。

3导线测量错误(粗差)定位

导线测量中,除了产生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外,有时还可能发生错误

(粗差)。

当导线的闭和差大大超出允许闭和差时,也就是测量精度很低时,测量成果即存在错误,必须进行检查、定位以便剔除,检查错误时应注意先后顺序,一般应先检查起算数据有无错误,而后检查手簿中有无记错和计算错误;当前两步均无错误时,即可初步认定测角和量边有粗差,若角度闭和差超限,则可认定转角有错,若导线全长闭和差超限,可认定边长有错。

确定导线中错误边或角的方法称为粗差定位,下面就介绍导线测量中只有一处错误时的粗差定位的方法。

3.1错误角度定位的方法

3.1.1附合导线错误角度定位方法

(1)如图・3,在附合导线中有一转角错误引起方位角闭合差超限,但不知那个角度有错,其错误定位方法是:

分别自导线的起点B和终点C用原观测角和观测边长,相向计算各点坐标,这样每个导线点均有两套坐标值,比较之,若只有K点坐标相近,其余点两套坐标差异显著,则可判定K点的转角Bk有错。

(2)定位原理

因为计算到K点后,两导线计算均使用了错误转角Bk,使以后各边方位角不仅有错,而且越来越离开实际值,导致坐标值不符。

图-3错误角度定位示意图

3.1.2闭合导线错误角度定位方法

在闭合导线中,如果只有一个点的角度发生错误,而其他角度和边长都未发生错误,那么发生角度错误的点,就是闭合差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通过的导线点。

或者从闭合点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推算各点坐标,比较之,依据附合导线错误定位原理,同样可得出错误转角的位置。

3.2错边和错误方位角的定位方法

3.2.1如图-4为一附合导线,某边有错误,导致导线全长闭合差fs超限,但不知那条边有错,其错误定位方法是:

先确定闭合差fs的方向Qf,即fs的方位角af,af=arctg—,若af与导线某一边方位角基本相同,可判

fi

定该边有错误,如图4,fs与导线边5-6平行,则可判定5-6边存在粗差。

图-4错误边长定位示意图

3.2.2定位原理

如图・4所示,当导线边5-6有长度错误时,致使以后各边的位置均平移AL,这时终点C也平移至C',则CC'就是闭合差fs,其方向与5-6边方向大致平行。

3.2.3若闭合差fs的方向af与某边方位角相差约90。

可判定该边方位角用错或计算有错,如图5所示。

图-6错误方位角定位示意图

3.2.4定位原理

当5-6边方位角产生△a错误时,实际上会使5号点以后各导线点平移同样的量fs,但因边长不变,点的位移方向大致与5-6方向垂直,所以闭合差CC'的方位角与5-6边方位角相差约90°o

3.3通过以上分析,对导线测量错误检查方法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3.3.1导线角度闭合差超限,一般可判定角度测量有错,比较两套坐标,若某点的两套坐标值相近,则该点处转角有错。

3.3.2导线全长闭合差fs超限时,可能是某边长测量有错或某边长的方位角有错,当fs方位角与某边大体平行时,可判定该边测量有错;当fs的方位角与某边方位角相差约90。

时,可判定该边方位角计算有误。

3.3.3如果在同一条导线中,边长和角度都存在错误,而且不止一处时,就必须采用其他方法来定位了:

(1)、可将导线点绘在己有的地形图上,如发现位置不符,则可推算到该点之前的导线点的角度或边长肯定有错误存在。

(2)、可连续使用一维数据探测法来发现多个粗差。

其方法为:

从全部观测值参加平差出发,进行一维数据探测,并去掉(标定)改正数最大的那个观测值,在下一步由(n-1)个观测值参加平差,再一次进行数据探测,逐个地剔除(标定)存在粗差的观测值。

根据标定的观测值,有选择地到现场进行重测。

3.3.4错误定位后,凡测量错误应到实地重测,当错误不易定位时,可由外业测量人员进行回忆或根据记录手簿进行详细检查、分析。

一般来说,当观测条件异常时,极易造成测角或测距地粗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