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712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心理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案.docx

《心理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教案.docx

心理学教案

心理学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领会掌握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懂得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3、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基本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改进学习策略,指导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第一章人的心理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结构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

4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三大范畴: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共性,是个性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持续状态;心理状态既具有心理过程的特点,又具有个性的特点。

个性是指个性心理,即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个别差异;属个性倾向性的心理现象有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属个性心理特征的心理现象有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三、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人类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

(一)心理的物质载体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主要器官

3、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二)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

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实践中找到依据。

3、人类心理的产生不能脱离客观现实:

“狼孩事件”

(三)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1、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人对现实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心理学的产生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岁月才得以诞生。

孕育年代的主要心理学思想家有古代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况以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让内•笛卡儿(RenéDescartes),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Locke)和詹姆士等。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1、行为主义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

华生(JohnWatson,1878-1958)、斯金纳(Skinner,1904-1990)

主要观点: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环境决定论”(华生)

2、格式塔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

韦特海默(Max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Kohler,1887-1967)、考夫卡(Kurtkoffka,1886-1941)

主要观点: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3、精神分析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以及他的弟子。

主要观点:

人格动力观(用潜意识、生之本能、死之本能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人格结构观(用本我、自我、超我解释个体人格结构,以冲突、焦虑及防卫作用解释人格结构中三种成分之间的复杂关系)

4、认知心理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

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

5、人本主义心理学

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

我国心理学发展扼要

主要的一些人和事:

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心理系,并成立中国心理学会。

三、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讨论)

心理科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

四、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那些?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任务

1、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心理学的理论任务是从理论上提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是提示各个实践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并根据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解决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为社会实践服务。

二、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为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2、提高教学质量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

1、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

2、重视精确分析的定量研究

3、强调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4、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研究工具。

(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资料搜集方法

①实验法

A、实验室实验法

B、自然室实验法

②调查法

A、访谈法

B、问卷法

③观察法

A、客观观察法

B、自我观察法

④心理度量法

A、量表法

B、测验法

C、心理物理法

⑤档案法

2、资料分析法

①心理统计法

②逻辑思维推理

3、其它方法

①文献综述法

②个案研究法

③发展研究法

④模拟法

6、作业与思考:

(1)心理学研究什么?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对师范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7、参考资料: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莫雷,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3、王垒、王甦·心理学与生活·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二章感知觉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知道感觉和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门户,也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

掌握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及其在人类的实践中,尤其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学会运用感知觉的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及其在人类的实践中,尤其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

6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感觉的概念与分类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二)对感觉的理解:

第一,感觉是个体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是脑的功能。

第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两个物质条件:

感觉器官和客观事物,只有当客观事物(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觉才能产生。

第三,通过感觉,个体不仅能反映个体身外的各种事物的个别特性,也能反映个体本身的各种特性。

第四,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人和动物都具备的。

通过感觉,个体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特征,而不能对事物作整体反映。

第五,一切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三)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2、感觉是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3、感觉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感觉剥夺的影响)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都是通过分析器来保证实现的,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感受器;二是神经通道;三是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三、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

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第二节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

是指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

感觉阈限:

是指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

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该刺激的性质,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它刺激以及其它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的其它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

A、感觉的适应:

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感觉的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C、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影响。

A、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B、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它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C、联觉:

当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和表象,即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感觉的相互作用表明,人的感觉系统是一个整体,各种感觉是互相联系的,从而对客观世界进行全面的反映。

第三节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一、知觉的概述

(一)定义:

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二)对知觉的理解:

第一,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

第二,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第三,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产生是多种综合活动的结果。

三、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

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知觉。

根据知觉结果是否与知觉对象一致,可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和错觉。

(一)时间知觉:

人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它是在人的成长和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二)空间知觉:

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

主要有:

距离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

(三)运动知觉:

个体对事物的静止、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是运动知觉。

第四节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并不都作出反应,而是选择其中的少数刺激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当作知觉背景。

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②注意的选择作用;③知觉主体的主观因素。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一般都由各种不同的特性,不同的部分组成,个体在知觉时往往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

①知觉对象各部分的接近、封闭、相似、连续以及简明性;②知觉主体的定势和知识经验。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予以解释并力求用词来标示它。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知觉对象的特征;②知觉主体的注意状态;③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同一物体,其表面特征仍保持相对不变。

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在观察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对物体特征的精确知觉,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主要能力。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主要有:

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

二、知觉的发展与培养

(一)知觉的发展

在初中阶段,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开始出现逻辑性知觉。

但初中生的知觉仍可能表现出片面、肤浅、不稳定等特点。

到了高中阶段,知觉更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不稳定性已很少出现,知觉更加全面而深刻。

这表明高中生的知觉特性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但是,高中生的知觉精确性尚不够,作出的判断有时尚不准确,表明其知觉特性并未完善。

(二)中学生知觉特性的培养

第一,向学生明确提出知觉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积极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第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直观材料。

第五,为了促进学生知觉特性和观察力的发展,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顺序、观察的重点,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描述观察的结果等

第五节感知规律在教学与其他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一、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制作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

1、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规律

教学中,实物、标本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挂图的制作应在大小、颜色等特性上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其他教具的制作在大小颜色、清晰度、声音响度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

2、对比规律

在制作教具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别和观察,要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差异,用颜色、线条的粗细等在刺激强度上产生对比,便于学生感知和区分。

3、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关规律

教师在制作教具时一定要使教具本身成为所以刺激中最突出的部分,保证其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其他刺激则成为背景。

有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将对象选择出来,制作教具时可使用夸张手法。

(二)在使用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

1、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具

2、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时候、适当位置呈现直观教具

3、使用教具应当适应学生感知的特点

4、把实物(标本)、图象的直观与言语直观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一)感受性规律的应用

(二)感觉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三)知觉规律的应用

6、作业与思考:

1、举例解释感觉这一心理现象。

2、理解掌握好感觉的规律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举例说明感觉的适应;②举例说明感觉的对比;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举例说明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②举例说明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③举例说明联觉这一心理现象。

3、理解、掌握知觉的概念,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4、思考并简答:

①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②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③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④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

5、举例说明知觉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6、如何利用知觉规律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7、参考资料:

1、林振海,陈传峰,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2、梁宁建,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4、莫雷,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第三章记忆

1、教学目的:

理解掌握记忆这一概念、记忆表象的定义和特征。

理解掌握记忆的基本过程及其每一过程的内容和特征、各过程之间的联系。

掌握影响识记效果的主客观因素。

理解掌握好遗忘规律,领会遗忘曲线的含义。

掌握影响长时记忆和遗忘的因素。

懂得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了解青少年记忆的特点及良好记忆力的培养途径、方法等。

对良好的记忆方法应有一定了解。

2、教学重点和难点:

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分析,遗忘规律和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

6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memory)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三个环节。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这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

(二)对记忆的理解

第一,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个体的过去经验包括:

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思考过的问题

C、练习过的动作

D、体验过的情感

第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记忆的内容。

第三,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第四,记忆以感知为基础,而且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二、记忆表象

(一)定义: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所出现该事物的形象叫记忆表象。

(二)特征:

A、直观性

B、概括性

(三)记忆表象的意义:

表象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记忆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

三、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分类

A、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二)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A、形象记忆

B、语言记忆(也叫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第二节记忆过程

一、识记

(一)定义:

识记是获得事物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二)识记的分类

(1)、根据识记时有无目的分: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时所采用的方法分: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1、识记的目的任务

2、识记活动的性质、任务

3、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二、保持与遗忘

(一)保持

1、定义:

它是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即已经识记了信息在头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

2、保持的变化:

A、保持材料的量变

B、保持材料的质变

(二)遗忘(forgetting)

1、定义:

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再现(也叫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再现就是遗忘。

2、分类: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3、遗忘的规律:

A、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

B、一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多,则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

C、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有影响。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有影响

E、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有影响。

F、适度的过度学习能减少遗忘。

G、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记忆效果好。

H、识记者的主观因素(个人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等)和识记时采用的方法等对遗忘有影响。

三、再认和重现

(一)再认(recognition)

1、定义:

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辩认出来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A、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相似性)。

B、时间间隔。

C、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比较、推论等)。

D、个体的经验、定势和期待等。

E、人格特征(场独立性的人再认成绩较好)。

(二)重现

1、定义:

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重现也叫再现或回忆(recall)。

2、分类:

无意重现和有意重现

直接重现和间接重现

3、回忆策略直接影响回忆的进程和效果,常用且有效的回忆策略有:

A、联想,它是回忆的基础。

联想有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和因果律等规律。

B、定势和兴趣,它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C、双重提取。

寻找关键支点是回忆的重要策略。

D、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提取。

E、与干扰作斗争。

第三节记忆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一、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记忆效果

1、提出识记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3、重视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

4、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制的干扰。

5、构建线索和利用联想规律。

6、重视复述训练。

7、采用精细加工策略。

二、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好学生的复习

1、指导学生及时复习。

2、指导学生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3、进行多样化的复习指导。

4、复习量要合适。

5、运用适当的过度学习策略。

6、把反复阅读和尝试重现结合起来。

第四节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

一、良好的记忆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精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影响记忆品质的因素:

个体的先天遗传特点对记忆品质有影响;

识记时个体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会影响记忆的敏捷性;

识记息信材料时的方法,加工材料的深度会影响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和精确性;

个体所识记材料的条理性、系统性和理解程度会影响记忆的准备性。

二、青少年记忆的特点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的增加而增加。

3、意义识记的方法占主导。

4、抽象识记的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的广度日渐增大。

三、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一)掌握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

良好的记忆方法:

第一,意义识记和理解识记。

第二,多通道协同记忆。

第三,记忆术。

(二)正确科学地组织好复习。

1、及时复习。

2、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

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三)加强正确再认和回忆的实践

1、阅读与试图回忆。

2、有效地进行追忆。

6、思考与作业:

(1)什么是记忆?

记忆有哪些类型?

各种类型的记忆有什么特点?

(2)试比较记忆表象与记忆的关系。

(3)记忆有哪些过程?

各个记忆过程有什么特点与规律?

(4)什么是遗忘?

遗忘的规律是什么?

(5)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记忆规律?

7、参考资料:

1、林振海,陈传峰,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2、梁宁建,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杨治良·记忆心理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董志新·记忆惊人的途径·上海:

学林出版社,1986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思维和想象这两个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及含义;思维的种类;概念及其获得方式;概念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创造和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阶段;良好的思维品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思维和想象这两个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概念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

6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思维的主要特征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

其一,思维反映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其二,思维还可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

另外,思维还有一重要特征: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二、思维的一般过程

(一)思维过程的含义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operation)来实现的。

所谓思维过程,就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思维过程也称为思维操作(thinkingoperation)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