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598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推荐文档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目标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三个方面。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确定课程体系,落实课程发展规划以及建设计划,对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使之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体系理论实践相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创新工学结合的机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创新工学结合的机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贯穿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开展一体化教学,建立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敬业精神,培养职业能力与素质。

打破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惯例,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三个专门化技能平台,进而完善“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实用性、可操作性,在构建、实施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并具有较强示范性和指导推广作用。

2.构建“学练一体化”的动态循环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练一体化”的动态循环课程体系。

建设以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的模块化专业课程,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结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建成7门网络课程,7门核心课程。

3.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逐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应以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逐步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改革,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

所谓整合,不是把有关内容机械地拼接,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以及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1)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进行整合。

同时,依据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加大本校教材的开发。

(2)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这一类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关键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实际任务来驱动教学,把单纯的理论和实作有机结合,把相关相邻课程进行合理整合。

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的目的和内容,能将多种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通过两年的建设,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满足“项目驱动”和顶岗实习教学的要求;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懂技术、具有项目实施能力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培养2名高职称专业带头人、培养6名骨干教师、聘请8名企业兼职教师,从而形成校内专职教师19人(含4名专业带头人,7名骨干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8人,总数达到30人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立足教学,兼顾服务”的原则,在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中,突出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扩建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实训室和CAD/CAM实训室,新建机床电器维修实训室、电梯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和创新实训室。

积极与企业合作,从学生的就业岗位出发,以培养岗位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思路,推行“学中练,练中学”教学模式,新建14个校外实训基地,构建融校内外教学实践、企业顶岗实习于一体的“立体化”人才培养环境。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的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见表1所示。

 

表1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序号

一级项目

二级项目

建设目标

完成

情况

完成比例

1

课程

体系

建设

与教

学内

容改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根据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进行的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职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从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最终形成为区域经济服务、培养一线具有良好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以培养机电一体化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主,实施岗位导向“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完成

100%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

制定订单培养实施、管理办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确定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构建“学练一体化”的动态循环课程体系,并制定课程教学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建成7门核心课程和7门网络课程,并达到学院制定的核心课程建设标准或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2

师资

队伍

建设

专业带头人

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的专业带头人达到学院专业带头人的人才标准。

完成

100%

骨干教师

培养6名骨干教师,培养的骨干教师达到学院骨干教师的人才标准。

兼职教师

聘请8名兼职教师。

专业教师培训

选派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进修20人次,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2人次。

3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实训室

在原有场地设备基础上,对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实训室进行扩展,新增实训设备和教学软件。

完成实训室配套资源的建设,包括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指导手册等。

完成

100%

CAD/CAM实训室

在原有场地设备基础上,对CAD/CAM实训室进行扩展,新增教师机、学生用机、服务器、交换机、机房实训软件、投影仪等硬件设备。

完成实训

室配套资源的建设,包括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指导手册等。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

新建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购置自动化生产线全套生产设备,完善教学所需硬件要求。

完成实训室配置资源的建设,包括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指导手册等。

机床电器维修实训室

新建机床电器维修实训室,购置全套实习设备,完善教学所需硬件要求。

完成实训室配置资源的建设,包括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指导手册等。

电梯维修实训室

新建电梯维修实训室,购置全套实习设备,完善教学所需硬件要求。

完成实训室配置资源的建设,包括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指导手册等。

创新实训室

新建机创新实训室,购置全套实习设备,完善教学所需硬件要求。

完成实训室配置资源的建设,包括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指导手册等。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新建16个校外实训基地,构建融校内外教学实践、企业顶岗实习于一体的“立体化”人才培养环境。

三、专业建设资金执行情况

按照建设任务书资金预算,本专业建设资金预算300万元,实际投入万元,资金到位率约%,

并有效使用到各专业建设中,具体各专业资金预算和执行情况如表2所示。

表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分项明细表

专业

名称

序号

支出专业

预算投入资金(万元)

实际投入资金(万元)

省财政

经信委

自筹

省财政

经信委

自筹

机电一体化技术

合计

109

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4

2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

改革建设

5

3

师资队伍建设

3

4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92

5

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5

四、项目建设成效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效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三能力”(“扎实的职业岗位能力、突出的职业持续发展能力、良好的工作协作能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通过对机电职业岗位群等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行为能力进行分析、归纳,构建能力教学主线。

以“项目驱动”为主线,以复杂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及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与设计和机电设备销售等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并将课程体系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实施效果良好。

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本着“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突出能力、优化和重组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逐步建立起专业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学生项目开发能力为目的,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局限,优化整合课程,推行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课程内容体现最新技术,使学生能力符合社会职业岗位最新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校企合作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同步提升,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

我们已经建立按照企业标准搭建的软件开发平台,并且在校企合作开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项目案例库,形成“学练一体化”的动态循环课程体系。

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自我发展综合素质能力这两个目标,我们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做了整体的修订。

首先是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其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的40%,从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都有专周实训课程。

这样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双向不断的反馈、思考、修正和提高,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地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无缝对接,相互验证、补充和提高。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课程情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方向和数控技术方向两个方向,开设课程总表见表3。

表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课程总表

专业方向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程

项目

实践

能力

拓展

顶岗

实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计算机应用基础

 

4、应用文写作

5、职业生涯规划

6、体育

7、公益劳动

理论课

理论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应用综合

实践

1、人文素质任选课1

2、人文素质任选课2

3、人文素质任选课3

4、人文素质任选课4

5、职业基础任选课

6、职业基础任选课

1、机械制图1

2、机械制图2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4、机械制造基础

5、机械设计基础

6、CAD/CAM

7、电工基础

1、自动生产线组建与调试

2、机械设计与制造

3、电机与机床电器控制

4、PLC应用技术

5、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践课

实践课

1、机械制图测绘

2、公差实验

3、CAD实训

4、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5、机械加工实习

6、钳工实习

1、自动化生产线实训

2、机床电器控制实训

3、PLC实训

4、电梯实训

数控技术

理论课

理论课

1、机械制图1

2、机械制图2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4、机械制造基础

5、机械设计基础

6、CAD/CAM

7、电工基础

1、数控机床原理与结构

2、数控铣编程与操作

3、数控车编程与操作

4、数控加工技术

5、机械CAD

复杂零件加工

综合

实践

实践课

实践课

1、机械制图测绘

2、公差实验

3、CAD实训

4、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5、机械加工实习

6、钳工实习

1、数控铣实训

2、数控铣实训

3、CAD/CAM实训

4、考证专周

3.课程资源建设

(1)核心课程建设

成立核心课程建设团队,编写核心课程建设任务书。

完成《机械制图》、《PLC应用技术》、《数控机床诊断与维护》等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大多数课程资源数字化,并投入使用。

建成了《机械制图》、《PLC应用技术》、《数控机床诊断与维护》《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数电机与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原理与维修》《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9门核心课程网站,并已投入使用。

(2)网络课程建设

建成7门网络课程,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学习、拓展职业能力的学习平台。

成立了网络课程建设团队,编写网络课程建设任务书。

建成了《机械基础》、《机械CAD》、《计算机绘图》、《焊接方法与设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线路分析与实践》7门网络课程网站,并已投入使用。

(3)教材建设

配合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积极进行教材建设。

目前,《机械制图》(第二版)、《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二版)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PLC应用技术》教材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机床电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已出校内讲义。

完成各门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在课程网站上发布。

(4)精品课程建设

建成了《机械制图》、《塑料模具设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3门级精品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1、师资队伍建设概况

(1)建设目的

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通过两年的建设,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满足“项目驱动”和顶岗实习教学的要求;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

(2)主要建设目标任务

定期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学培训,增强专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开展教师教学设计比赛、精品课程评比,年级统考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工作,经过两年建设,力争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2名在省内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11名,“双师型”教师20名,稳定的兼职教师达7人,下企业顶岗实践教师数达到专业课教师的95%,通过提升学历、高校进修、主持科研项目、企业锻炼等方式培养提升,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形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

建设过程和任务如表所示。

表4:

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单位:

序号

项目

2009-2010学年

2010-2011学年

培养

引进

聘用

目标

培养

引进

聘用

目标

1

专职教师人数

2

23

1

24

2

专业带头人

1

1

1

2

3

专业骨干教师

3

7

4

11

4

双师型教师

6

15

5

20

5

行业专家

6

6

7

7

(3)建设资金投入预算

表5:

教师队伍建设预算

序号

项目名称

2009-2010学年

2010-2011学年

合计(万元)

1

培养专业带头人

7

6

13

2

培养骨干教师

12

13

25

3

培训教师

10

10

20

4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8

7

15

合计

73

2、师资队伍建设完成情况

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要创造各种条件,激励教师成功,学有所长,不断进步。

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帮助青年教师早日成才。

根据机电工程系制定的师资队伍建设(三年)目标规划的总体安排,到2011年,利用三年的时间,建设了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做出了重要保证,师资队伍经过3年的建设,已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专业教师数量适当,整体素质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

培养和造就出了一批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

切实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实现了教师由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的过程。

(1)制定了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

努力提升教师的素质,这是学校兴衰的关键,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首要任务,从学校层面到系都制定了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和方案,包括《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兼职教师聘用文件》等实施性计划。

明确了目标、规划,制定了方案,使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合理、高效运作。

(2)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

以“教师发展为本”,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健全教育教学奖励评价制度。

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评聘分离,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建设,制度了《专业带头人评选办法》、《专业带头人暂行规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各种教师的能力要求、资格条件、申报、审批、待遇等制度,使师资队伍建设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搞活用人制度,通过师资队伍的管理竞争流动,基本上形成骨干教师“稳得住,进得来”,不胜任或不合适教育的人员出得去的良性态势,形成“上岗靠竞争、聘任靠实绩、报酬看贡献、考核看实效”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已经完成了孔杰和占刚2名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两位教师获得了副高职称,取得了硕士学位,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有一定造诣,谙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到国内著名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具有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熟悉我国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的现状,具有国际视野,能正确预测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具有主持中型项目开发的经历,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了解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和桥梁作用。

主持专业建设,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编写教材;组织本院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提高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组织召开高水平的专业研讨会和面向学生的讲座,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信息,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把握行业脉搏。

(4)骨干教师的培养

已经培养毛卫秀等11名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分期分批到中达集团、振华公司等企业挂职锻炼半年以上,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他们已经成为机电一体化领域的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

同时从振华公司等企业聘用7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既熟悉PLC编程操作又精通机械加工工艺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达到省级技术能手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担任骨干教师。

通过培养与引进两种方式相结合形成一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加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的能力。

(5)“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

创新“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使用激励措施,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进行项目改造等途径,建立“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持续培养的良性机制,主要通过实行严格的教师“上岗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在指定企业进行不少于5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目前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比例达到教师的82.3%。

(6)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参与课程建设,支持青年教师通过进修、提升学历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学历水平。

2011年机电一体化及相近专业师资队伍中研究生(含在读)的比例有显著提升。

每年组织一次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打造了一支“敬业爱岗、技能精湛”的技术服务团队。

(7)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三年内从振华电子集团、中达、振华科技、宇光科技公司等自动化技术领先企业中聘请了8名专家、技术骨干作为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参与了课程体系开发,与专职教师共同编写自用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并承担实践实训教学。

同时,注重对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培训,通过“专兼互培”提高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层次和结构多样化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的超过了骨干教师的50%。

(8)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机电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带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专业群师资队伍情况如下表:

表6: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师资队伍统计单位:

序号

项目

2009-2010学年

2010-2011学年

培养

引进

聘用

目标

培养

引进

聘用

目标

1

专职教师人数

63

2

专业带头人

1

1

1

2

3

专业骨干教师

11

21

13

34

4

双师型教师

15

39

11

50

5

行业专家

8

8

8

8

3、取得的成效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教改、学术研究,开展了各种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及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教师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8篇、已出版教材6部、完成了17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获得以下奖项:

表7:

教师队伍所获奖项

序号

获奖项目

奖项

举办单位

指导教师

1

2010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与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三等奖

教育部

黄力、占刚、赵传彬

2

2010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技术教学方案设计

二等奖

教育部

占刚

3

2010机电工程系教师计算机绘图大赛

一等奖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占刚

4

2010机电工程系教师计算机绘图大赛

二等奖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吴家福、杨啟鑫

5

2010机电工程系教师计算机绘图大赛

三等奖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曾德芝、杨德校、陈海峰

6

2010辽宁省数控骨干教师培训邀请赛

一等奖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赵传彬

7

2011辽宁省数控骨干教师培训邀请赛

一等奖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蔡泽能

8

贵州教师誓词征集评选活动

二等奖

贵州省教育厅

孔杰

9

借助产业发展平台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全面升级

二等奖

贵州省职业教育学会(2011)

邱宗轩

10

2010台达公司创新大赛

第一名

台达公司

黄力

11

2011年第四届“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

三等奖

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占刚、常开洪

(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成效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室建设目标是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