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764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夜

   夏夜,静悄悄的。

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

   水池里,睡莲花闭上了美丽的眼睛。

“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蟋蟀在弹琴。

   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

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的……

   夏夜的夜晚多美啊!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绿绿的______      调皮的______

(2)这篇短文写了哪些小动物?

(3)你还见过哪些夏夜美景?

请你写出来。

2.课文在线。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1)用“__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

(2)找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个______的人。

3.读一读,回答问题。

   蜗牛妈妈说:

“哦,已经是秋天了!

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

“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1)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

(2)小蜗牛去的时候是______季,到的时候是______季,从这里可以看出蜗牛爬得可真______。

(填序号)

①快   ②慢

4.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摊贩、官吏和读书人,文中“……”表示______。

 

(3)从“好几百个”“三百六十行”这些词中,可以看出画上______,张择端下了很大的功夫。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做“不倒翁(wēng)”

   我早就想做个“不倒翁”了。

今天窗外雪花飞舞,闲着没事儿,我就动起了手。

   我拿了一个鸡蛋,先在小头的一端(duān)钻了个小洞,把蛋白和蛋黄从小洞里倒了出来,再用水洗净了蛋壳,装了三分之二的细沙,最后用蜡(là)封住小洞口。

接着,我又拿笔在蛋壳上面画了一张老公公的脸。

   哟,做好了,老公公翘(qiào)着一把小胡子,多神气。

我用手一按,老公公摇摇晃晃不肯躺(tǎng)下,冲我点头直笑呢!

(1)从文中找出把不倒翁当人来写的一句话,______ 可见“我”对自己制作的不倒翁非常______ 。

(2)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仿写一个句子。

(4)短文主要写了_____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

“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

”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

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

”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

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7.课内阅读。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 遣)体躺在万国殡仪(yì yí)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掉 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juàn quān)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_____有学生_____各色各样的人都有_____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抚 爱戴)?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 爱戴)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3)用横线从选段中画出能具体体现“许多人”的句子。

这说明了什么?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这段文字共有______句话。

(2)我会连线。

(3)我想沿着弯弯的______,走出______,去看看广场上的______仪式。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三原茅庐(节选)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版,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革堂,同诸葛亮见面。

(1)文中表现刘备等待时间长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刘备为什么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

(4)在台阶下等候的时候刘备心里焦急吗?

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出来的?

10.读一读,回答问题

   都说春天是个爱美的孩子。

她用花呀叶呀,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香香甜甜。

   其实,冬天也是个爱美的孩子。

你瞧,她用雪花膏,抹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有了一张白白的脸。

(1)春天用______和______来打扮自己。

(2)雪花膏”指的是(   )(填序号)

(3)想一想,写一写。

   秋天也是个爱美的孩子,她用______打扮自己。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

其实他受骗了。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纳闷”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2)文中能够表现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的词语是(   )

(3)“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的原因是(   )

(4)文中哪句话表达了“狐假虎威”这个词语的意思,请画上“______”。

12.(课内经典)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把语段中描写雨的句子画上横线,把描写风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语段中“赶集”是指______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和______当作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呀!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大家发现了吗?

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哭——______     闲——______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如果……就……

①______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______不一样。

②______小红平时上课注意听讲,______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3)老师说的话中哪句话最重要?

(4)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接着说: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给多音字组词。

种  zhòng______zhǒng______

好  hǎo______  hào______

的  de______   dí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例:

平平常常:

______、______

例:

想了想:

______、______

(3)找出带有省略号的句子。

______ 

(4)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写出和“安安静静”这样的同类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2)用最后一段中划线词语造句。

______很______,______也很______。

(3)选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主要写______有了邻居很______,喜鹊有了______也很快乐。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夜

   夏夜呦,竟是如此迷人。

   快看萤火虫,发着闪闪烁(shuò)烁的蓝光,一团团、一簇(cù)簇,在田野上,在小路旁,在小河边……啊!

大地是萤火虫的舞台,任它们尽情地跳舞,莫不是天际中星星撒落到人间?

   又一阵晚风吹过,是海潮在低吟,还是松涛在呼唤?

原来,那是千万株大叶杨被萤火虫那轻柔动人的舞姿所吸引,发出了欢乐的笑声:

“哗——哗——”

   再仔细一听,青蛙在水稻田野纵情地歌唱,小虫儿在玉米地里呼唤伙伴,蚯蚓钻在地底下说悄悄话,还有那草丛中的蛐蛐儿,像是在唱歌,又像是在弹琴。

歌声阵阵,琴声悠(yōu)悠……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一团团______、______、______

例:

闪闪烁烁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的夜晚是______的,这一特点是作者通过描写______这些事物表达出来的。

(3)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______。

从文中找出一句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话,用“______”标出来。

(4)文中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各摘录一句抄在横线上。

______ 

17.专项阅读。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翠鸟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当我端着钓竿的时候,一只翠鸟飞来栖息在钓竿上。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

钓竿被他压得有点弯曲。

我屏息静气,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

   我相信他的惊走不是因为惧怕,他只以为是从一个树枝跳上了另一个树枝。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

(2)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①“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②“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是说“我”的钓竿跟树枝十分像。

③“我屏息静气”是因为“我”爱护翠鸟,担心惊走他。

(3)“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你认为这份“不寻常的激情”是指什么呢?

18.课文在线。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心想:

要在秦国进行改革,首选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这样,都能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

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颁布之前,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1)在文中“重重困难”指哪些困难?

______

(2)商鞅终于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用四个字归纳。

______

(3)你认为商鞅的办法好吗?

你还有其它办法吗?

说一说。

______

19.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位于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侵蚀,使城堡变得破烂不堪,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儿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

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      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      地回来了,      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      笑了:

“                                 。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

“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

“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

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郑重:

______。

  勇往无前:

______。

(2)请给文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

A.满意地   B.风尘仆仆   C.兴奋地   D.陆陆续续

(3)通过阅读全文,我们知道“脚比路长”中的“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路”指的是______。

(4)请联系上下文把文中画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5)“又过了五天……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小王子?

其他三个王子与他的探路过程有什么不同?

(6)读了《脚比路长》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20.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个秀才,靠着祖传的家业维持生计。

因为他根本不_______(懂  董)发家致富之道,所以渐渐坐吃山空,后来竟到了一_______(贫  平)如洗的境地。

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整日忧心忡忡,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竟胡思乱想起来。

一天,他看见院子当中长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若有所悟;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

心想,噢!

难怪我这么穷!

(1)从选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汉字。

(2)请你写出2个形容贫穷的四字词语

如: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忧心忡忡:

______

坐吃山空:

______

(4)秀才要砍树是因为(   )

A.这棵树长在院长里不美观。

B.院子里的这棵树和四四方方的院子正好和汉字的“困”一样。

C.秀才认为他家里现在很穷,是因为这棵树造成的。

2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

(2)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映入眼帘

纹痕

(3)用“______”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白色”的是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

②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和______,说明它的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之情。

22.课文在线。

(根据课文填空)

这套在地下地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

它音域宽广,仅次于现代钢琴;音色(  )并富于变化,高音区(  ),中音区(  ),低音(  ),不仅可以演奏动听的古代乐曲,而且能演奏中外现代音乐。

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而编钟每件钟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

中国古代一钟双音的创造仿世人惊叹不已。

(1)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用“______”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看了这篇文章后,你对中国古代的创造有何感想,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______

23.课文在线。

(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藏有敦煌壁画的莫高窟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同(   )、(   )及(   )等世界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

(1)把文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词。

瑰宝______创造______

(3)文中画“______”的部分,前后是(       )关系。

(4)用自己的话说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身边的文化古迹。

______

24.课内阅读。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

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yào rào)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zǎi zhǎi)的河道穿过。

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

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

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sài shài)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

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

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

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地流向了大海。

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

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开凿龙门的过程中,大禹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

(3)为了治理洪水,大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

(4)你认为大禹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

2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

“怎么回来啦?

”小马难为情地说:

“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

“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小马说:

“是啊!

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

”妈妈说:

“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

”小马低下了头,说:

“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怎么?

你不要命啦!

”小马说:

“让我试试吧!

”他下了河,小心地蹬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照样子,写一写。

例:

甩甩尾巴:

______、______

例:

试一试:

______、______

(2)用“——”画出妈妈说的教育意义深远的一句话。

(3)用“______”画出小松鼠说的话。

(4)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年,俄(é)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

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爸爸。

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

不久,就跟着妈妈回俄国了。

   春天,儿子栽下的花全开了。

高尔基看着窗下怒(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xū)要你。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照样子,写一写。

例:

“给”永远比“拿”愉快。

______永远比______。

(2)高尔基的儿子在看望爸爸时做了什么事?

(3)高尔基认为儿子在岛上留下的美好的东西是:

______。

(4)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27.读文段,做习题。

   ①毛茸革的小松树已经返青了,远远望去,绿油油的。

逗留在这些小松树间,多么惬意呀!

这儿的一切都焕发着光彩:

越橘的叶子闪着亮光,柔软的青苔泛着绿光,石楠的枝条上长满了叶芽,犹如一片片绿色的鳞片,树枝上去年保留的浅紫色小花还没有凋谢呢!

   ②沼泽的周边,有一种四季常青的灌木——蜂斗叶。

它的叶子呈暗绿色,叶子的边沿微微向上卷起,露出粉白色的背面。

但没有谁会把心思放在叶子上,因为它的花才更有趣呢!

瞧,粉色的小花多漂亮啊,简直像个小铃铛,和越橘花也很像呢!

在初春时节能找到花,的确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你采上一束花,再带回家,大家肯定会说这是从温室中摘下来的,谁能说这是从野外采摘回来的呢?

(选自《森林报》)

(1)读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想想“惬意”是什么意思,选一选。

(   )(填序号)

(2)根据选文第①段的相关内容连线。

越橘的叶子______      泛着绿光

柔软的青苔______      闪着亮光

石楠的枝条______      还没有凋谢

浅紫色小花______      长满了叶芽

(3)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把粉色的小花比作______,表现了粉色的小花______。

(4)“但没有谁会把心思放在叶子上,因为它的花才更有趣呢!

”这句话表明(   )。

28.阅读下面的短文及资料袋,然后回答问题。

天山向日葵

   ①从天山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