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610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docx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

沪教版2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检测A卷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不易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能够燃烧    

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C.金刚石、石墨都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4.(2分)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5.(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6.(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铁丝    

B.硫粉    

C.蜡烛    

D.红磷    

7.(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8.(2分)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通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态氧,然后汽化成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B.液氧变成氧气时氧分子的体积变大    

C.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D.所得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都带电荷,则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B.吸水性的物质都需密封保存,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都有吸水性

C.要粗略地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可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10.(2分)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滴加液体药品

    

D.闻气体气味

    

11.(2分)“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节约原则的是()

A.甲学生用白色点滴板代替试管,进行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

B.乙学生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贴标签备用

C.丙学生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

D.丁学生做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后,把多余的金属和剩余的溶液回收

12.(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O2:

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

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

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13.(2分)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验证CO2的性质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生成炭黑的实验      

D.

收集H2    

14.(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50mL量筒量取30mL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C.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D.用澄清石灰水验证氧气    

15.(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钾肥    

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6.(8分)化学教材“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①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②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

③催化剂的质量是否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产生影响?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B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

(2)实验②、③证明:

氧化铁的________ 和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________ ,若实验④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4)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利用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

在8mL3%的双氧水中分别加入了0.08g,0.12g,0.24gMnO2.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下右图所示(曲线的斜率表征催化反应的速率)。

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①根据图1可发现:

该实验条件下,30s内催化分解8mL浓度为3%的双氧水,MnO2的最小用量为________克。

②根据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用量越多,双氧水分解越快;

b.反应容器的气密性,对实验所测数据的精确度有影响;

c.称量的二氧化锰质量的精确度对实验装置中最终的压强大小没有影响。

17.(8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或________(填序号).

(3)若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其收集装置不能选________(填序号).

(4)若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有人提出读数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①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②长颈漏斗不能倾斜;③必须使量气管和长颈漏斗两边液面相平;④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你认为必须要做到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18.(3分)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反应物必须含有 ________元素,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若 ________则已满.

19.(5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

(2)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组装好A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4)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___放在桌面上.

20.(2分)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用红磷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C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

三、综合题(共5题;共32分)

21.(6分)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

其燃烧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放热,生成一种________。

(2)汞在空气中加热:

________

(3)实验室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________

22.(5分)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3.(8分)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

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

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4.(5分)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1)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过氧化氢

​水+氧气

比较这三种方法:

从操作是否方便,是否节约能源,是否有利于环保等方面分析,最理想的是哪一种方法?

25.(8分)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②称取氢氧化钠样品2克,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过量,关闭活塞。

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因此,实验中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保存。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个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________。

(3)B中集气瓶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

(4)判断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________。

(5)氢氧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CO2的密度约为2.0g/L,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排出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体积。

(6)用上述装置不能测定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6-1、

16-2、

16-3、

16-4、

17-1、

18-1、

19-1、答案:

20-1、

三、综合题(共5题;共32分)

21-1、

21-2、

21-3、

22-1、

23-1、答案:

23-2、答案:

23-3、答案:

23-4、答案:

24-1、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