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5420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docx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石家庄市新华区环保局2018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按照《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和《石家庄市新华区区级预算公开办法》规定,现将新华区环保局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部门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订全区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对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组织实施工业污染防治与管理;负责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

(三)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负责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及辐射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承担落实污染减排目标的责任;制定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并监督实施,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督促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

(五)负责各类污染源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实施达标排放;负责环境监察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负责限期治理、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参与促进清洁生产。

(六)按照审批权限,负责新、改、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工作;负责对全区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负责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监督管理;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七)承担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处罚的职责。

(八)组织、指导和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九)负责环境统计和环境信息网的建设,编报本区环境质量报告书;负责监督管理全区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综合协调并组织拟定生态环境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协调全区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纠纷,办理人大、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建议和提案。

(十)完成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构设置:

部门机构设置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单位规格

经费保障形式

新华区环保局

行政

正科级

财政拨款

新华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

事业

副科级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二、部门预算安排的总体情况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我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1、收入说明

反映本部门当年全部收入。

2018年预算收入362.97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2、支出说明

本部门收支预算总表支出栏、基本支出表、项目支出表按经济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制,反映本部门年度部门预算中支出预算的总体情况。

2018年支出预算362.97万元,其中:

基本支出262.97万元,包括人员经费208.1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54.87万元;项目支出100万元,包括监测经费20万元,执法补充工作经费30万元,秸秆禁烧经费10万元,监测设备运行维护费5万元、环保宣传经费5万元,污染源普查经费30万元。

3、比上年增减情况

2018年预算收支安排362.97万元,较2017年预算减少380.73万元,其中:

基本支出减少

8.51万元,主要为人员经费减少;项目支出减少372.22万元,主要为网格监管工作、公益岗位人员工资及保险、环境应急演练、机动车尾气监测设备经费项目减少。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机关运行经费共计安排54.87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公务交通补贴等。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

2018年,我部门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安排15.5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没有安排,与2017年持平,无增减变化;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预算15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费为0,公务用车运维费15万元),按政府经济分类要求,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调整后公车运行维护费安排15万元,按可比口径与上年持平,无增减变化;公务接待费预算0.55万元,与2017年持平,无增减变化。

五、绩效预算信息

总体绩效目标: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环保职能作用,使辖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进一步遏制。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城市空气质量、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和农村饮水水质、辖区地表水水质有明显好转;农村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确保辐射环境安全;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部门职责及工作活动绩效目标指标:

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绩效目标

467新华区环境保护局

单位:

万元

职责活动

年度预算数

内容描述

绩效目标

绩效指标

评价标准

环境监测与监察

开展环境要素的监测与综合分析评价,提高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环境监测自动站的建设、管理。

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开展本区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防范环境风险,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环境应急值守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建立健全本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预防、预警、应对能力。

完成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数据发布,环境质量预警等多项工作,预报污染事故,保证政府及时采取对策,降低或减少环境灾害。

加大对重点案件的现场调查处理。

完成本区环境保护督查工作。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有效控制、减轻环境风险,最大程度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环境监测与信息

组织和实施全区各项环境要素的监测、调查、预报预警、统计分析及评价。

开展污染源监督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纠纷监测,保障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网)正常运行,进行环境信息系统建设,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全区监测培训。

完成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数据发布,环境质量预警等多项工作,环境应急监测,保证政府及时采取对策,降低或减少环境灾害。

完成全区火电行业的监督监测,维护好全区水质自动站及空气自动站的运行。

项目检测到位率

≥90%

≥85%

≥80%

<80%

空气自动监测站综合运行率

≥90%

≥85%

≥80%

<80%

火电行业污染物排放监督率

≥85%

≥80%

≥75%

<75%

  环境监察与督查

组织全区环境监察人员岗位培训。

落实全区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

对环境违法案件进行查处。

开展全区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完成环境监察人员岗位培训,切实提高环境监察基层人员的素质。

严厉打击企业自动监控设施不正常运行,偷排偷放、超标排放、自动监控数据弄虚造假等违法行为,有效提升我区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确保电力企业排污费足额征收。

对重点案件进行直接查处,促进全区环境质量整体改进。

组织全区环境监察人员岗位培训人数

≥50

≥45

≥40

<40

环境保护督察率

≥90%

≥80%

≥70%

<70%

排污费征收入库率

≥90%

≥85%

≥80%

<80%

重点案件现场调查处理率

100%

≥95%

≥90%

<90%

环境安全与应急处置

坚持预防为主,防范环境风险,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环境应急值守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建立健全本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预防、预警、应对能力。

组织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

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工作。

建立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管理的环境应急工作机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有效控制、减轻环境风险,最大程度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通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使本区有效的应对重污染天气,有效减轻恶劣天气造成的危害。

环境风险评估企业数量

≥6

5

4

≤3

排查园区及企业数量

6

5

4

≤3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编完成率

100%

≥95%

≥90%

<90%

督导重点企业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备案率

≥80%

≥70%

≥60%

<60%

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次数

≥1

——

——

0次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率

100%

≥98%

≥97%

<97%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负责制定大气、水体、固体废物、机动车等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负责固体废物监督、检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审核。

加强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的防治和全区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综合防治。

加强大气、水、固体废弃物、重金属、机动车污染等重点污染治理工程的防治工作。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审核。

推进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开展,改善我区环境质量。

  水污染防治

加强河流湖泊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污染水体整治、水污染源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工程。

编制本区重污染流域治理方案

完善更新本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和主要地下水污染源清单,同时动态更新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内的污染源清单,对符合重点调查对象筛选原则的集中式城镇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化工类工业污染源开展详细的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完成取样和分析工作。

制定污染源的负荷削减和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重点防治水域水质达标率

100%

≥95%

≥90%

<90%

水体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完成率

≥97%

≥90%

≥80%

<80%

  机动车污染防治

对机动车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加强机动车环保监测单位运行监督管理,配合完成对全区设施污染排放和老旧车黄标车的淘汰工作

强化机动车污染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配合圆满完成老旧车淘汰工作。

完成全区机动车污染监管平台的功能测试,并运行该平台。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覆盖率

≥95%

≥90%

≥80%

<80%

机动车污染监管平台对接率

≥95%

≥90%

≥80%

<80%

  固体废弃物、化学品、重金属污染防治

加强固体废弃物、重金属、土壤、进口废物等污染防治。

强化危废规范化管理,遏制非法转移,提高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水平,降低环境风险,保障生态安全。

核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拆解处理种类和数量。

提升危险废物、进口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等污染防治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行为,防范环境风险。

提升危险废物、进口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等污染防治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环境行为,防范环境风险。

组织年度全区重点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上报,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

针对涉重金属企业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开展规范性审核,保障基金使用安全。

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技术性审核,保证处理企业申报拆解处理种类和数量的真实性。

规范性审核比例

≥85%

≥70%

≥55%

<55%

技术性审核比例

≥85%

≥70%

≥55%

<5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汇总上报企业比例

≥85%

≥70%

≥55%

<55%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率

≥30%

≥28%

≥25%

<25%

申请企业检查率

≥85%

≥70%

≥55%

<55%

 重点污染治理工程

加强对影响全区环境质量的重点污染物排放进行防治,引导促进全区环境保护污染减排工程建设,推动污染综合防治活动开展。

开展全区产能过剩行业环保认定、备案核查工作,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改善我区环境质量。

产能过剩行业环保认定、备案核查完成率

95%

≥90%

≥85%

<85%

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完成率

95%

≥90%

≥85%

<85%

自然生态保护

强化生态保护和监察监管,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统筹推进我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步发展,实现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根据我区环境形势,组织制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统筹推进我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步发展,实现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

解决农村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和健康较为直接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防治等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重点、敏感区域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质量。

解决农村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得到综合改善。

试点、示范区域村庄垃圾收集、处理率

≥90%

≥80%

≥70%

<70%

试点、示范区域村庄污水处理率

≥90%

≥80%

≥70%

<70%

生物及物种资源保护

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恢复区域生态功能。

加强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区域生态功能得以恢复。

生物及物种资源保护工作完成率

≥70%

≥50%

≥40%

<40%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

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工作。

开展红线区域监测、评估、信息发布等工作。

开展红线划定和管理工作。

促进全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功能持续增强。

管理工作覆盖率

≥90%

≥80%

≥60%

<60%

污染减排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措施,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污染减排目标。

研究新型清洁生产技术,提高清洁生产管理水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通过重点行业环保核查,促进企业提标升级污染防治能力;结合行业准入,淘汰未通过核查的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总量减排责任制考核等。

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成市下达我区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环境统计工作。

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完成率

≥80%

≥70%

≥60%

<60%

环境统计和重点污染源直报工作及时率

公布

通过上级认定

完成审核

完成填报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及信息化建设

搜集、存储、加工和传输全区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等重要信息。

全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工作。

保证全区环保业务专网安全稳定运行,按照电子政务要求实现全区环保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满足数据收集、整理、传输、管理和分析决策的需要。

运用信息化技术监督企业排污行为,严防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为环境执法、污染减排等提供数据支撑。

保证全区环保业务专网安全稳定运行,按照电子政务要求实现全区域环保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满足数据收集、整理、传输、管理和分析决策的需要。

运用信息化技术监督企业排污行为,严防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为环境执法、污染减排等提供数据支撑。

提升污染源监控环境信息化水平。

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

≥75%

≥65%

≥50%

<50%

监督企业率

≥90%

≥85%

≥80%

<80%

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正常使用率

≥98%

≥90%

≥80%

<80%

  清洁生产促进及技术研究

对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及污染防治对标评估验收,提高重点企业和四大行业污染防治水平

通过清洁生产和对标,对企业使用资源及能耗等消耗情况进行分析,核算其主要污染物减排量。

推广先进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降耗、减排、增效

≥70%

≥50%

≥40%

<40%

完成清审及对标评估验收、咨询机构核查

≥20%

≥15%

≥10%

<10%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拟订全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计划、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区环境保护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工作;组织本系统人员培训;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环保工作;承担环境保护社会表彰工作。

加大环境新闻发布力度、积极回应环境热点问题、加强环境舆情监测、提升全民环境意识、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社会宣传

开展组织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建立健全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组织开展社会表彰、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推出环保宣传品和全民环境教育读物等。

普及环保政策法规和知识,引导规范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提升公民的参与能力,为推进全县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宣传活动覆盖人次

≥2000

≥1500

≥1000

<1000

公众满意度

≥65%

≥60%

≥50%

<50%

社会主题宣传活动次数

≥3

2

1

0

环保宣传品、环境教育读物编印次数

≥3

2

1

0

 环境保护新闻宣传

强化环境新闻发布、策划专题新闻报道、组织媒体典型宣传和曝光;规范新闻采访;加强环境舆情监测、分析和舆论引导;组织和协调新闻媒体进行环保宣传和新闻报道。

建立信息发布工作机制;组织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重视环境舆情,编发环境舆情信息;发挥新媒体作用,建好政务微博、微信平台。

环境舆情监测上报率

≥90%

≥85%

≥80%

<80%

环境舆情简报期数

12

6

3

0

环境保护新闻宣传活动覆盖人次(万)

≥15

≥10

≥5

<5

媒体刊稿篇(条)数

≥15

≥10

≥5

<5

微博、微信发布条数

≥264

≥160

≥52

<52

广播、电视、网络访谈次数

≥3

2

1

0

  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组织相关培训

以各类学校为平台、活动为载体、创建为形式,在青少年中开展环境教育。

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各类企业、环保系统及农村和城镇等不同群体和阶层的环境教育培训。

通过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提高青少年环境意识。

通过全民环境教育体系建设,使全社会认识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能力。

学生满意度

≥70%

≥60%

≥50%

<50%

参加环保活动学生占比

≥60%

≥55%

≥50%

<50%

开展环保教育和活动次数

≥3

2

1

0

环保政务管理

负责环境保护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和机关综合事务管理

加强环保保护管理工作

  综合业务管理

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区年度环境保护地方环境标准、技术规范。

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推广、排污费征收管理及环保专项资金使用。

完善环保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环保创新能力,加大重点实验室及环境监测、监察的建设力度。

完成全区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

保障各项业务工作畅通。

各项综合业务管理工作完成率

100%

≥95%

≥90%

<90%

  综合事务管理

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及环保专项资金使用;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管理意识及业务能力。

完成全区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

保障机关正常工作高效运转。

各项综合事务管理工作完成率

100%

≥95%

≥90%

<90%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2018年,我部门安排政府采购预算10万元。

具体内容见下表。

部门政府采购预算

467新华区环保局

单位:

万元

政府采购项目来源

采购物品名称

政府采购目录序号

数量单位

数量

单价

政府采购金额

项目名称

预算资金

总计

当年部门预算安排资金

其他渠道资金

合计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基金预算拨款

财政专户核拨

其他来源收入

新华区环境保护局小计

10

10

10

执法工作经费

10.00

计算机设备

A020101

8

0.55

4.40

4.40

4.40

执法工作经费

10.00

计算机设备

A020101

2

0.65

1.30

1.30

1.30

执法工作经费

10.00

打印设备

A02010601

4

0.14

0.56

0.56

0.56

执法工作经费

10.00

空调机

A020*******

2

0.22

0.44

0.44

0.44

执法工作经费

10.00

通用摄像机

A02091102

3

0.50

1.50

1.50

1.50

执法工作经费

10.00

照相机及器材

A020205

3

0.40

1.20

1.20

1.20

执法工作经费

10.00

家具用具

A06

5

0.12

0.60

0.60

0.60

七、国有资产信息

新华区环保局上年末固定资产金额为260.67万元(详见下表),本年度拟购置固定资金总额为10万元,主要是通用设备、打印设备、家具用具、制冷空调设备,已列入政府采购预算,详见政府采购预算表。

部门固定资产占用情况表

编制部门:

467新华区环保局

截止时间:

2017年12月31日

项目

数量

价值(金额单位:

万元)

资产总额

——

260.67

一、房屋(平方米)

其中:

办公用房(平方米)

二、汽车(台、辆)

8

77.25

三、单价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台、套…)

四、其他固定资产

183.42

八、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指省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

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其他收入:

指除“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租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4、基本支出:

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5、项目支出:

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6、上缴上级支出:

指下级单位上缴上级的支出。

7、“三公”经费:

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省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和公务接待费。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8、机关运行费:

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9、上年结转:

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10、事业单位经营支出:

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九、其它需说明事项

我部门无其它需说明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