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265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docx

03前处理车间净化系统验证方案资料

 

制剂车间2014年对部分功能间进行调整和局部改、扩建,并通过验证后投入使用。

该车间布局和净化系统至今没有改造和变更。

前处理车间D级洁净区面积384m2;洁净区吊顶标高2.5m。

前处理车间D级洁净区用于直接入药中药饮片、药用辅料的粉碎、过筛、称重、混合工序生产。

因为前处理车间D级洁净区与洗衣房D级洁净区为同一空气净化系统,所以洗衣房也纳入本验证方案。

洗衣房D级洁净区面积61.2m2;洁净区吊顶标高2.5m。

依据GMP和我公司《设备管理规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和《设备及公用系统验证管理规程》,对前处理车间使用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再验证,以保证为前处理车间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D级洁净环境。

1.2验证目的

通过对前处理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运行、性能确认,证明前处理车间洁净环境依然能够持续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及GMP规范标准要求。

1.3验证标准

洁净级别

项目

D级(静态)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静态)

≥0.5μm

≤3,168,000

≥5.0μm

≤26,100

微生物(动态)

浮游菌cfu/m3

≤180

沉降菌(90mm)cfu/4h

≤90

表面微生物接触(55mm)cfu/碟

≤45

压差

洁净区与室外压差(pa)

>10

走廊与产粉尘大的操作间之间(Pa)

>5

温度

温度

18~26℃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

45~65%

 

1.4验证组织及职责

所在部门

姓名

职责范围

生产部

王广才

1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2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3、验证报告的批准

质量部

倪成栋

1负责检验仪器仪表校正

2负责悬浮粒子取样和测试

3出具悬浮粒子测试数据

生产部

刘双燕

1协助实施验证工作,为验证提供服务

2参与验证方案、报告

设备部

胡志强

1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起草

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方案规定项目顺利实施。

3负责厂房温度、湿度、照度、风量的测试

4负责修订相关操作、清洁、维护的操作规程

5负责系统的操作、清洁、维护保养的操作

化验室

孙传英

1负责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取样

2负责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检测

3出具检测数据

生产车间

李艳存

1验证现场的开机、运行等协助工作

2参与会审验证方案、报告

1.5验证依据

本方案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版)、《空气洁净度的分级》(ISO14644-1)、《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相关《工艺规程》等编订。

 

2.设计参数

项目

编号

要求和参数

备注

生产要求

01

洁净级别:

D级

02

环境温度:

18~26℃

03

环境湿度:

45~65%

GMP要求

04

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第四十条

05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

第四十二条

06

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

第四十三条

07

生产、贮存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第四十四条

08

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第四十五条

09

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

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第四十八条

10

洁净区的内表面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

第四十九条

11

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应当尽可能在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护。

第五十条

12

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

第五十二条

13

产尘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

第五十三条

14

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

第五十一条

15

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域的照明应当满足操作要求。

第五十五条

设计参数

16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静态)

≥0.5μm

≥5.0μm

≤3,168,000

≤26,100

17

微生物(动态)

浮游菌(cfu/m3)

沉降菌(cfu/皿)

≤180

≤90

18

表面微生物

(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

接触(55mm)cfu/碟

45

19

环境温度:

18~26℃;环境湿度:

45~65%

20

操作间照度:

≥300lx;其它不低于150lx;

21

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不小于10Pa。

22

走廊与产尘大的操作间之间的空气静压差不小于5Pa。

23

换气次数:

≥12次/h

24

自净时间:

≤30min

25

室内每人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h

26

车间内最多人数:

15人

27

厂房消毒方法:

臭氧;臭氧发生器产量;120g/h

28

组合式空调机组参数:

风量:

110003/h;全压:

1380pa

.2空气净化工艺和流程图:

新鲜空气→初效过滤器→冷却→加热→低噪声送风机

室外←前处理车间洁净室←高效过滤器←消声器←臭氧发生器←中效过滤器

室外←洗衣房洁净室←高效过滤器

3.安装确认

3.1目的:

证明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3.2安装确认,应包括各分部工程的外观检查和单机试运转。

3.3验证方法

3.3.1文件资料的确认:

文件资料应包括下列文件:

1

主要设计文件

2

竣工图

3

主要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书、检验文件。

4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5

管道压力试验记录

6

管道系统吹洗脱脂记录

7

风管漏风检查记录

8

单机试运转记录。

3.3.2主要设备、材料的材质确认:

按GMP要求设计要求设备和材料等材质,通过目测或查看材质证明逐一检查。

3.3.3仪器仪表的校正:

检查所有的仪表均在校正有效期内。

3.3.4通风、净化设施的安装确认:

对系统的安装情况逐项进行检查。

3.3.5电气系统:

电气安装按国家电气安装标准检查。

3.3.6饮用水:

检查并确认管道的材质,穿墙孔应采取密封措施。

3.3.7纯化水管线:

检查安装牢固度穿墙孔应采取密封措施。

3.3.8排水设施:

检查并确认水池排水管应设置S形弯,穿楼板孔应采取密封措施。

地漏材质应不易腐蚀,内表而应光洁、易于清洗,应有密封盖,并应耐消毒灭菌。

3.3.9蒸汽管线:

检查安装牢固度穿墙孔应采取密封措施,保温层外壳采用不锈钢。

3.3.10压缩空气管线:

检查安装牢固度穿墙孔应采取密封措施。

与药品接触的用气点应安装精密过滤器,孔径≤0.22us。

3.3.11维护结构:

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墙壁与地面交界处宜成弧形。

3.3.12地面:

整体性好、平整、不开裂、耐磨、耐撞击和防潮。

施工缝隙,应采取密闭措施。

3.3.13臭氧发生器:

臭氧产量≥120g/h。

3.3.14气锁间:

两侧的门安装连锁系统,防止两侧的门同时打开。

3.4偏差处理:

调整或更换,直至符合标准。

3.5安装确认的实施应用附件《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2》。

4.运行确认

4.1目的:

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

4.2确认方法

在安装确认合格后进行。

内容包括带冷(热)源的系统联合试运转,并不应少于8h。

4.2.1运行前准备:

安装确认已符合要求,操作人员已经过培训,均考试合格,备品备件等也准备充分,已具备运行确认条件。

4.2.2对组合式空调机组各部件逐项确认。

4.2.3对冷水机组各功能、部件逐项确认。

4.2.4对通风管道逐项确认。

4.2.5对换气次数逐个房间确认。

4.2.5.1换气次数标准:

≥12次/h

4.2.5.2换气次数的计算是将每小时的总送风量除以房间的空间体积,计算公式为:

换气次数(次/h)=

各送风口风量之和(m3/h)

房间面积(m2)×高度

4.2.5.3采用锥形套管法测定风量。

锥形套管要求见下图

4.2.5.3.1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排风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4.2.5.3.2测定风口风量(风速)时,风口上的任何配件、饰物一律保持原样。

4.2.5.3.3将测定截面分成9个相等的正方形小截面,测点设于小截面中心。

4.2.5.3.4采用数字式风速计测量风速。

4.2.5.3.5由下式确定风量:

4.2.6系统新风量确认。

采用热球式风速仪在新风量调节阀的每两条百叶中间选不少于3点,并使测试点正对叶片间的斜向气流。

测定面积应按百叶风口通过气流的净面积计算。

4.2.7对静压差逐项确认。

4.2.7.1压差检测的目的是验证洁净室系统维持其设施与其周围环境间规定压差的能力。

4.2.7.2压差检测是在洁净室设施已满足风速或风量、送风均匀性及其他适用检测的验收标准后进行。

4.2.7.3静压差的测定应在所有的门关闭时进行,并应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

4.2.7.4测试周期:

检测一次。

4.2.8对维护结构有无变形和有无泄漏确认。

4.2.9对回风口有无异响、变形确认。

4.2.10高效过滤器现场检漏确认。

4.2.10.1目的:

证明高效过滤器在安装过程中是否安装严密或损坏。

4.2.10.2检测方法:

现场扫描检漏方法。

4.2.10.3设备:

粒子计数器。

4.2.10.4被检漏过滤器必须已测过风量,在设计风速的80%~120%之间运行。

4.2.10.5高效过滤器上游浓度及采样流率:

浓度0.5us≥4000(粒/L);

采样流率2.83(L/min)。

如上游浓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适当措施,增加上游浓度。

4.2.10.6采用大气尘检漏法:

拆掉组合式空调机组内的初、中效过滤器,关闭总回风阀,打开新风阀,即短路新风。

4.2.10.7检漏时将采样口放在离被检过滤器表面2cm~3cm处,以1.5cm/s(2.83L/min)的速度移动,对被检过滤器进行扫描。

4.2.10.8采样口宜为矩形。

采样过程中应使采样管中微粒的扩散沉积损失和沉降、撞击沉积损失不超过5%,2.83L/min的粒子计数器水平采样管的长度不应超过0.5米。

4.2.10.9扫描检漏时应拆去高效过滤器外的孔板或装饰层,扫描面积应稍有搭接。

4.2.10.10按泊松分布和非零检测原则,当单位检测容量中检到小于等于3粒时,95%读数即可为非零读数,即可判断为漏。

漏泄特征判断微粒数

单位检测容量实际平均漏泄微粒数

≥3~4.5

≥4.5~5.8

≥5.8~6.8

≥6.8~7.8

漏泄特征判断微粒数

>0

>1

>2

>3

4.2.10.11扫描检漏时,若粒子计数器显示出非零的特征读数,则表示可能有漏池,应把采样口停在该处1min,确定读数是否大于等于3粒,未达到3粒则判为不漏。

4.2.10.12在扫一条缝隙时如连续出现超过限值的读数,应进行清洁后重测。

4.3照度的检测

4.3.1室内照度的检测为测定除局部照明之外的一般照明的照度。

4.3.2室内照度的检测采用便携式照度计,照度计的最小刻度不大于2Lx。

4.3.3室内照度必须在室温趋于稳定之后进行,并且荧光灯已有100h以上的使用期,检测前已点燃15min以上。

4.3.4测点距地面高0.8m,按1m~2m间距布点,30m2以内的房间测点距墙面0.5m,超过30m2的房间测点离墙1m。

4.3.5测试周期:

检测一次。

4.4偏差处理:

如出现不合格,调整或更换直至符合标准。

高效过滤器本身泄露应更换新高效过滤器,不得修补。

4.5运行确认的实施应用附件《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2》

5性能确认

目的:

证明空气的净化、调节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保证洁净区内符合D级洁净度标准和设计要求。

5.1空气悬浮粒子的静态检测:

5.1.1检测仪器: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

5.1.2仪器标定:

仪器应该有有效的标定证书;标定的频率和方法应按现行公认的规定执行。

5.1.3测试准备:

测试前,应按照技术性能要求洁净区作为一个运行的整体,是完整的、功能是正常的。

5.1.4测试条件:

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环境卫生已经清理,净化系统的设备、设施已经运行30分钟以上。

5.1.5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参照ISO14644-1。

5.1.5.1采样点数目:

按公式求出最少的采样点数目:

NL=

式中,NL—最少采样点数(四舍五入为整数)。

A—洁净室或洁净区的面积,以㎡计。

5.1.5.2采样点位置:

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于整个洁净室或洁净区内,并位于距地面0.8m的高度。

5.1.5.3各采样点的每次采样量:

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为2.83升,采样时间为1分钟。

5.1.5.4采样次数:

每个采样点采样2次。

5.1.5.5测试周期:

收集三次近期三次日常检测数据。

5.1.6合格标准:

每个房间和走廊须符合下表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0.5μm

≥5.0μm

≤3168000

≤26100

5.2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动态检测

目的:

证明空气处理系统控制温湿度的能力。

5.2.1收集前12个月的日常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5.2.2合格标准:

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5.3浮游菌的动态测试

5.3.1测试用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

空气微生物采集器、培养皿、培养基、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

5.3.2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的标定:

设备、工具应该有有效的标定证书;标定的频率和方法应按现行公认的规定执行。

5.3.3测试准备:

测试前,应按照技术性能要求洁净区作为一个运行的整体,是完整的、功能是正常的。

5.3.4测试条件:

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

5.3.5合格标准:

≤180cfu/m3

5.3.6测试方法:

参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2010)。

5.3.7测试周期:

收集三次近期三次日常检测数据。

5.4沉降菌的动态测试

5.4.1测试用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

培养皿、培养基、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

5.4.2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的标定:

应该有有效的标定证书;标定的频率和方法应按现行公认的规定执行。

5.4.3测试准备:

测试前,应按照技术性能要求洁净区作为一个运行的整体,是完整的、功能是正常的。

5.4.3测试条件:

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

5.4.5合格标准:

(90mm)≤90cfu/4小时

5.4.6测试方法:

参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

5.4.7测试周期:

收集三次近期三次日常检测数据。

5.5表面微生物动态测试

5.5.1测试用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

接触碟、培养基、恒温培养箱。

5.5.2仪器、辅助设备和培养基的标定:

设备、工具应该有有效的标定证书;标定的频率和方法应按现行公认的规定执行。

5.5.3测试准备:

测试前,应按照技术性能要求洁净区作为一个运行的整体,是完整的、功能是正常的。

5.5.4测试条件:

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

5.5.5合格标准:

接触(55mm)45cfu/碟。

5.5.6测试方法:

5.5.6.1取样位置:

平皿接触不到或不易擦拭的部位。

如门把手、墙壁表面、设备表面、地面等。

5.5.6.2采样点数目和次数:

每个房间门把手1个取样点,墙壁表面每个墙面1个取样点,每个设备表面1个取样点,地面1个取样点,洁净走廊4个点;每个测点测试1次。

5.5.6.3取样方法:

打开培养皿盖,使接触碟培养基表面与采样点接触,时间不少于10S。

向整个接触表面施加恒定均匀的压力,不得有环形或线性运动。

取样结束后,加盖。

5.5.7测试周期:

收集三次近期三次日常检测数据。

6附件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1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2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3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4

送风口编号位置图

房间面积图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1--空调净化系统安装确认

(第1页共5页)

文件资料检查记录表

序号

文件名称

存放地点

1

设计说明、参数

2

改造后的竣工图

3

主要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书、检验文件。

4

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5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6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7

风管强度、变形试验记录

8

风管系统空吹、清洁检查记录

9

风管漏风检查记录

检查人:

日期:

年月日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1--空调净化系统安装确认

(第2页共5页)

仪器、仪表校正情况检查记录表

仪器、仪表名称

型号

编号

有效期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

热球式风速计

照度计

数字温度计

数字湿度计

臭氧分析仪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压差计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1--空调净化系统安装确认

(第3页共5页)

系统安装情况检查记录表

序号

名称

检查标准

检查结果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

组合式空调机组

机箱

牢固平直方正

初效过滤器

位置正确

表冷器

翅片无严重变形

散热器

外观端正

风机

机座、安装牢固,电源接线正确。

中效过滤器

位置正确

臭氧发生器

臭氧产量:

120g/h

安装牢固,电源接线正确。

2

冷水机组

压缩机

名义冷量:

200Kw

冷凝器

机座、安装牢固,电源接线正确。

3

通风管道

安装牢固,保温完整

4

高效过滤器

位置正确

5

回风口

端正,接口严密,有过滤装置。

6

地面

材质

PVC

施工

平整、焊缝严密

7

维护结构

墙板

平整、接缝严密,与地面垂直

顶板

平整、接缝严密,与地面平行

平整、垂直、接缝严密,开启无异响,开关灵活自如。

气锁间门

两侧的门安装连锁系统。

平整、垂直、接缝严密

R角

平直、接缝严密

8

纯化水管道

牢固、坡向正确、穿墙孔已密封

9

蒸汽管道保温外壳

平整、接缝严密,穿墙孔已密封

11

饮用水管道

牢固,穿墙孔已密封

12

排水

地漏

有水封装置,与地面结合处严密

水池排水管

安装有U型存水弯

13

照明灯具

安装端正,与顶板结合处无缝隙

14

配电箱

安装端正,与墙板结合处无缝隙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1--空调净化系统安装确认

(第4页共5页)

空调净化系统单机运行检查记录表

设备名称

组合式空调机组

型号

LBK-20

出厂编号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风机

电压

380V

电流

满载时≤44A

控制系统

灵敏、有效

箱体

无变形、无漏风

初、中效过滤器

无破损

新、回、送风阀门

灵活、有效

加热、表冷盘管

无变形、无泄漏

臭氧发生器

电压

220V

控制

有效、准确

电流

实测值

整体运行

无异常震动和异响

检查人:

日期:

年月日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1--空调净化系统安装确认

(第5页共5页)

空调净化系统单机运行检查记录表

设备名称

水冷式制冷机组

型号

C-1500-TWM

出厂编号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电压

380V

冷却水系统

压力

≥0.1Mpa

管线

无泄漏

冷冻水系统

水泵

运行平稳、无异响

管线

无泄漏

控制系统

灵敏、有效

电流

满载时≤21A

高压

满载时≤1.6Mpa

低压

满载时0.45-0.6Mpa

检查人:

日期:

年月日

 

安装确认结论:

对安装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和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和GMP规范及相关标准。

结论:

 

结论人:

日期:

年月日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实施资料2--空调净化系统运行确认

(第1页共6页)

空调净化系统联合运行调试检查记录表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结果

组合式空调机组

箱体

无变形、无漏风

电流

≤44A

送风口尺寸

1000×600(mm)

送风口平均风速

≥6.9m/S

总送风量

≥15000m3/h

新风口尺寸

1000×600(mm)

新风口平均风速

≥6.9米/S

新风量

≥15000m3/h

冷水机组

电流

≤21A

出水温度

7-12℃

回水温度

8-17℃

高压压力

≤1.6Mpa

通风管道

无变形、无漏风

回风口

无变形和噪声

维护结构

无变形、无漏风

气锁间

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

两侧门能够自动关闭

两侧门开关状态指示正确

人员培训

已经按规定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