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6565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docx

病原学+病原试题及答案卷含答案

病原学及病理学试题

E选项涂AD。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

2.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部位是()

A.Fab段B.Fc段C.CH2D.CH3E.Fab+Fc

3.感染时机体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B.IgMC.IgAD.IgDE.lgE

4.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完全抗原B.肿瘤抗原C.半抗原D.异嗜性抗原

5.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A.外耳道B.小肠C.胆囊D.眼结膜E.尿道口

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共有的毒素是()

A.溶血毒素B.致热外毒素C.剥脱性毒素D.杀白细胞素

7.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

A.HBsAg、HBcAg、HBeAgB.HBsAg、抗HBe、抗HBeC.HBsAg、抗HBs、HBeAgD.HBsAg、抗HBc、HbeAgE.HBeAg、抗HBs、抗Hb

8.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二分裂B.孢子生殖C.复制D.有丝分裂

9.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分解代谢产物

D.侵袭力和毒素E.侵入机体的部位

10.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称为()

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病毒血症

11.在普通光镜下看不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荚膜B.鞭毛C.菌毛D.芽孢

12.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A.抗生索B.抗毒素C.类毒素D.细菌素E.破伤风菌苗

13.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

14.正常菌群发生何种变化称为菌群失调()

A.寄生部位改变B.细菌的数量和比例明显改变

C.免疫功能明显降低D.感染了其他微生物

15.手术衣、辅料的消毒灭菌可采用()

A.高压蒸汽灭菌B.煮沸消毒C.紫外线照射D.75%酒精消毒

16.引起儿童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B.脑膜炎奈瑟菌C.乙型链球菌

D.百日咳鲍特菌E.霍乱弧菌

17.既能产生内毒素又能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副溶血弧菌

D.霍乱弧菌E.乙型链球菌

18.结核病的特意预防方法是()

A.注射PPDB.接种结核分枝杆菌死菌苗C.注射丙种球蛋白D.接种卡介苗E.以上都不对

19.病毒的基本结构为()

A.核心+衣壳B.核心+衣壳+包膜C.核心+包膜

D.核心+衣壳+包膜+刺突E.衣壳+包膜

20.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A.荚膜B.质粒C.鞭毛D.菌毛E.芽孢

21.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血液及输入血制品B.性行为C.母婴垂直D.生活密切接触

22.病毒的大小是以什么为测量单位()

A.μmB.nmC.mmD.cmE.cm

23.临床上最常用的热力消毒灭菌法是()

A.巴氏消毒法B.流通蒸汽消毒法C.间歇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E.煮沸法

24.最常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是()

A.紫外线B.电离辐射C.干烤D.巴氏消毒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25.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未立即消失,并向体外排菌,但无临床症状,称为()

A.败血症B.显性感染C.带菌状态D.菌血症E.毒血症

2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多糖B.肽聚糖C.脂蛋白D.脂多糖

27.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AB.IgMC.IgGD.IgEE.IgD

28.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D.细胞质E.菌毛

29.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属于()超敏反应。

A.

型B.

型C.

型D.

30.下列属于主动免疫的机制的是()

A.破伤风抗毒素B.乙肝疫苗C.丙种球蛋白D.注射免疫血清

31.坏死与坏疽的主要区别是()

  A.动脉阻塞程度  B.有无腐败菌感染

  C.病变范围的大小 D.静脉回流畅通与否

32.脊髓灰质炎患者的下肢肌肉萎缩属于()

  A.失用性萎缩   B.营养不良性萎缩 

  C.去神经性萎缩   D.压迫性萎缩

33.对于肉芽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呈鲜红色,触之易出血   B.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毛细血管

C.炎细胞以嗜碱性粒细胞为主  D.有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34.脑梗死多属于()

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出血性梗死D.贫血性梗死

35.下列哪一项是恶性肿瘤()

A.平滑肌瘤B.纤维瘤C.淋巴瘤D.脂肪瘤

36.下列哪项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

A.心、血管内膜损伤B.血液凝固性增高

C.血流减慢停滞及涡流形成D.纤溶系统机能亢进

37.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

A.心肠B.肺肠C.子宫D.脾肾

38.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其变化是()

A.肝分叶增多B.肝增大,包膜紧张C.苍白无血色

D.暗黑色、质软、光洁E.肝脏发生固缩

39.粘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常发生在()

A.胃、十二指肠、小扬B.骨、肌肉C.肝脏、肺及肾

D.任何器官E.口腔、子宫颈及外明

40.肿瘤的异型性大,表示该肿瘤细胞()

A.分化程度大,恶性程度高B.分化程度大,恶性程度低C.分化程度小,恶性程度高D.分化程度小,恶性程度低

E.分化程度不一致,恶性程度可高可低

41.化脓性炎症以下列哪一特征为主()

A.血清渗出B.血浆蛋白渗出C.中性粒细胞渗出

D.纤维蛋白渗出E.血清渗出、血浆蛋白渗出及纤维蛋白渗出

42.萎缩主要是由于()

A.缺乏营养物质B.神经发生了某些病变,造成萎缩

C.各组织器官的实质的细胞体积缩小造成的D.缺乏一些激素

4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实质细胞的变性和坏死B.渗出C.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殖D.化生E.纤维素渗出

44.实质细胞常见的变性不包括()

A.玻璃样变性B.水变性C.纤维素样变性D.脂肪变性

45.下列不属于玻璃样变类型的是()

A.脂肪组织玻璃样变B.动脉壁玻璃样变

C.结缔组织玻璃样变D.细胞内玻璃样变

46.肠系膜静脉栓子随血流运行易栓塞于()

A.心B.肝C.脾D.肺

47.股静脉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运行阻塞于肺动脉的过程,称为()

A.血栓B.血栓形成C.血栓栓塞D.淤血

48.关于再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子宫内膜的再生属于病理性B.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C.病理性又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D.血细胞再生属于生理性

49.最能代表细胞坏死的三种改变是()

A.核膜破裂、核碎裂、胞质浓缩B.核溶解、胞质少、胞膜破裂

C.核溶解、胞质浓缩、胞膜破裂D.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50.判断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是()

A.细胞核的变化B.细胞膜的变化C.细胞质的变化D.细胞间质的变化

51.乳腺癌最常发生于乳房的()

A.外上象限B.外下象限C.内上象限D.内下象限E.中央部

52.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

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白细胞

D.中性白细胞E.巨噬细胞

53.病理实验时,从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入空气,栓塞的主要部位是()

A.右心、肺动脉及其分支B.脾动脉C.左心房D.肝脏

54.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依据是()

A.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B.微循环内透明血栓

C.肺广泛出血D.肺泡腔内有角化上皮、胎便小体

E.肺内透明膜形成

55.某人患有癌症,穿刺取肝组织,镜下,发现有类肺样组织结构,细胞核多形,核质比大,则该患者患有()

A.肝癌B.肺癌C.肠癌D.食管癌E.乳腺癌

56.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属哪种病变()

A.增生B.再生C.化生D.萎缩

57.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

A.毛细血管B.细动脉C.小动脉D.中动脉

58.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B.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无感染

C.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D.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无感染

59.脑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其血栓栓子可来自

A.肠系膜静脉血栓B.下肢股静脉血栓

C.右心房附壁血栓D.左心房附壁血栓

60.干酪样坏死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性病变()

A.梅毒B.麻风C.结核D.风湿病

二.简答题(18分)

1、什么是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两者有何不同?

(8分)

2、何谓肉芽组织?

肉眼形态为何样?

其功能有哪些?

(10分)

三.综合分析题

1、(12分)患儿,男,15岁,因患阑尾炎静滴青霉素治疗的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试分析:

(1)过敏性休克属于哪型超敏反应?

(2)参与该型超敏反应的抗体和细胞各有哪些?

该型超敏反应发生速度如何?

有无补体参与?

(3)该类超敏反应的疾病还有哪些?

2、请论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10分)

病原学及病理学答案卷

二.简答题(18分)

1、什么是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两者有何不同?

(8分)

2、何谓肉芽组织?

肉眼形态为何样?

其功能有哪些?

(10分)

三.综合分析题

1、(12分)患儿,男,15岁,因患阑尾炎静滴青霉素治疗的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试分析:

(1)过敏性休克属于哪型超敏反应?

(2)参与该型超敏反应的抗体和细胞各有哪些?

该型超敏反应发生速度如何?

有无补体参与?

(3)该类超敏反应的疾病还有哪些?

2、请论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10分)

病原学+病理学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A2.A3.B4.C5.C6.A7.D8.A9.D10.C11.C12.B13.B14.B15.A16.C17.A18.D19.A20.B21.D22.B23.D24.A25.C26.B27.C28.A29.B30.A

31.B32.C33.C34.B35.C36.D37.B38.B39.E40.C41.C42.C43.D44.C45.A46.B47.C

48.A49.D50.A51.A52.D53.A54.A55.B56.C57.B58.A59.D60.C

二.简答题(共8分)

1、答:

①人工主动免疫:

给机体输入疫苗等抗原物质,经过一定时间,使机体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2分)

②人工被动免疫:

给机体输入抗体等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某种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2分)

③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输入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抗体

产生免疫力时间慢(2-3周)快(立即生效)

维持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3周

主要用途预防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每条1分,共4分)

2、答:

肉芽组织: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2分)

肉眼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

(2分)

功能:

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其他异物;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或者连接断端组织。

(每条2分)

三.综合分析题(共12分)

1、

(1)过敏性休克属于

型超敏反应。

(3分)

(2)参与的抗体是IgE,参与的细胞是: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该型超敏反应发生快,无补体参与。

(每点1分)

(3)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肠胃炎、皮肤过敏反应。

(每点1分)

2、

肉瘤

癌组织起源

发病率

大体特点

组织特点

转移

上皮细胞

多见于中老年人

灰白色,较干燥

细胞形成巢状,实质间质分界清

淋巴道

间叶组织

多见于青少年

粉红色,湿润,鱼肉状

细胞弥漫排列,间质血管丰富

血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