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6997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docx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

实验室菌种管理规程

目的:

保证菌种合理、有效地使用和保存,最大限度降低变异率,确保菌种的溯源性与稳定性,保证实验室和社会的生物安全。

职责:

主管负责菌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分发,组员负责菌种的确认、传代、使用及销毁。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菌种的管理,包括菌种的保存、传代、使用及销毁等。

1菌种的保存

1.1工作用菌种的保存

工作用菌种采用平板低温保存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待菌生长充分以后,转移至2~8℃冰箱中保存。

此法仅用于工作用菌种的短期保存,并应随时检查其污染杂菌和变异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经应灭活处理后销毁。

保存时间为1周,超过该期限前挑取单菌落重新于琼脂平板划线活化,若菌落活力下降则从-80℃冰箱中取用甘油冷冻管。

1.2传代用菌种的保存

采用甘油冷冻管保藏法。

1.2.1甘油冷冻管保存法

用无菌接种环轻轻刮平板上的单菌落并接种至适宜的液体培养内,置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菌液充分振荡后取适宜体积加入到已灭菌的冷冻管内,再加入等体积的无菌甘油(浓度40%),即为20%甘油菌悬液,轻轻振摇,使内容物充分混合,在-80℃冷冻条件下保存,保存期限为3年。

每个菌株保存至少30个无菌冷冻管。

使用时,取出一支放至室温,接种增菌培养或接种至琼脂平板复苏,挑取纯菌落传代或工作用。

2菌种的传代

2.1工作用菌种的传代

当工作用菌种代数小于5时,在规定保存期限内,可直接用上一代工作用菌种转接下一代工作用菌种。

取在冰箱2~8℃保存的工作用菌种用普通琼脂平板传代,并将新传代的培养物替代原有的菌种,作为工作用菌种。

也可取用“甘油冷冻管保藏法”保存的菌种,进行复苏,直接作为工作用菌种。

菌种每1周传代一次,当超过5代,须用“甘油冷冻管保藏法”保存的原始菌种传代。

2.2传代用菌种的传代

首先划线接种确认,根据日常检验工作的需要量,挑取纯菌落转接平板,作为工作用菌种;同时,结合菌种的代数和最长保存期限,挑取纯菌落制成菌悬液,按“1.2”的方法制备甘油冷冻管数支,作为传代用菌种。

2.3传代时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使菌株不死亡,不污染、不丢失。

同时实验人员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如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佩带无菌手套,实验完成以后消毒实验进行的区域、实验仪器和器具。

如发生意外,如菌种泄漏或人员受伤,应立即向主管报告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3菌种的保管

3.1实验室全部菌种都应由菌种负责人记录在册,并输入电脑以电子版形式存档,以便查找。

菌种上应贴上明显的标签,标明名称、培养基、保种人、日期、编号等。

菌种设专人加锁保管,并对所保存的菌种建立《菌种保存、领用登记台账》(附表3)。

3.2菌种的定期检查

在菌种的保存期间,应每天检查保存菌种冰箱的温度、菌种管的塞子是否松动或生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3所保管的菌种,不能随意转让其他单位和个人,需要时应有单位证明和批准手续以及李爱科组长签字方可供应。

4菌种的领用与使用

4.1实验室人员根据实验需要,需到主管领取工作用菌种或传代用菌种,同时填写《菌种领用登记台账》相关内容。

4.2实验室人员从主管领取工作用菌种或传代用菌种,用于日常检验或验证试验,使用后及时填写《菌种使用登记台账》(附表6),以便追踪菌种使用历史。

5菌种(废弃)的销毁

下列情况的菌种或培养物或被污染的器具等,必须采用121℃、45分钟湿热灭活处理:

新一代菌种制备成功后的上一代菌种;使用完后的菌种和带有标准菌种的器具和培养物;超过有效期的菌种;凡被污染、变异、可疑等异常情况菌种;其他应废弃的菌种。

6附则

附表1:

《检定菌接收记录》

附表2:

《检定菌种传代、分离记录》

附表3:

《检定菌种保存、领用登记台账》

附表4:

《检定菌种观察记录》

附表5:

《检定菌种鉴定记录》

附表6:

《检定菌种使用登记台账》

附表7:

《废弃菌种(物品)销毁处理记录》

 

菌种资源详细信息(密)

此项信息不对外公布,保存核心成员手中。

菌种登记:

编号+详细名称+来源+特性+动物实验+……,随时补充,留照片。

附表1:

《菌种接收记录》

记录名称

菌种接收记录

代码

页次

1

共页

名称及编号

数量

代数

来源

接收日期

接收人

检查情况

保存条件

附表2:

《菌种传代、分离、保存记录》

记录名称

菌种传代、分离记录

代码

页次

1

共1页

名称及编号

购进(领取)日期

年月日

来源

传代前菌种保存方法

传代用培养基

传代日期

传代用

菌种编号

总数量

传代用菌种

工作用菌种

操作人

数量

编号

有效期

保存

方法

数量

编号

有效期

保存

方法

分离与纯化过程

 

纯度

检查结果

操作人:

复核人:

附表3:

《菌种使用登记台账》

记录名称

菌种保存、领用登记台账

代码

页次

1

共1页

收到日期

名称及编号

数量

接收人

移交人

领用日期

用途

数量

发放人

领用人

附表4:

《菌种观察记录》

记录名称

菌种观察记录

代码

页次

1

共1页

日期

冰箱温度(℃)

塞子是否松动

是否霉变

处理措施

观察人

附表5:

《菌种鉴定记录》

记录名称

菌种鉴定记录

代码

页次

1

共1页

菌种名称及编号

鉴定原因

开始鉴定日期

鉴定人

复核人

年月日

鉴定项目

菌落形态

革兰染色

显微镜下形态

典型生化反应特征

鉴定结论

日期:

年月日

附表6:

《菌种使用登记台账》

记录名称

菌种使用登记台账

代码

页次

1

共1页

领用日期

名称及编号

数量

使用人

制备菌悬液浓度

(CFU/ml)

用于检验的

产品批号

附表7:

《废弃菌种(物品)销毁记录》

记录名称

废弃菌种(物品)销毁处理记录

代码

页次

1

共1页

日期

被处理菌种(物品)名称

销毁原因

处理方式

批准人

操作人

监督人

备注:

废弃菌种要标明编号、数量(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