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8606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④.北极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指向北,较疏的一侧指向南⑥指南针辨别方向;⑦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成的。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P3【1】)

知道:

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看懂地图。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

“甲在乙的……方”,是指:

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P5【3】、7【3】)

如②:

“甲的……方是……”,是指:

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P8【4】)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P10【5】)

【3】综合性题目:

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三)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极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P11【1】、12【2】

(1)【用表内除法计算】:

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如:

60÷3=,用被除数60中0前面数是6除以一位数3,

即:

6÷3=2,算出结果后,被除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2后添1个0.所以:

60÷3=20.

(2)【想乘算除法】:

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如:

60÷3=,想:

3×()=60,由于3×(20)=60,所以:

60÷3=20.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

30÷5=6)

【2】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P12【3】

①.把被除数写成:

几十与几的和或:

几十与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除以一位数,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

如:

66÷3=,66=60+6,60÷3=20,6÷3=2,20+2=22,所以:

66÷3=22.

如:

72÷4=,72=80-8,80÷4=20,8÷4=2,20-2=18,所以:

72÷4=18.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P15【1】、16【2】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P23【6.1】24【6.2】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被除数;

如:

128÷4=32,用乘法验算,被除数=商×除数,即4×32=?

,得数如果是128,则除法算式算对了,否则算错了。

(2)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如:

417÷4=104……1,用乘法验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即4×104+1=?

得数如果是417,则除法算式算对了,否则算错了。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P29【8】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

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

除法估算:

493÷8≈,

把493估成480,而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近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所以493÷8≈60。

(四)特别提醒:

【1】口算、估算、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格式,其中中间、末尾有0的要特别注意。

口算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用“≈”,约等号):

【2】解决问题中注意看清题目意思,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需要估大还是估小,或者不管大小)。

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

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

4×4=16(分钟)

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

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彩灯一组为:

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

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

一共要10条船。

例2:

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

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P41【1】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二)笔算乘法(特别注意:

竖式的格式)

【笔算乘法的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解决问题。

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②.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需要孩子弄懂题目意思,然后进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例题:

仪仗队中,一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9人,那么三个方阵总共有多少人?

例题:

共有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那可以装多少箱?

【乘法验算方法】: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

(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1】【乘法的估算】:

将被乘数和乘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两位数,那么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如: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方法:

四舍五入法】:

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整十、整百的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如:

①18×22,先将18看成20,然后去乘22,20×22=440,那么18×22≈440;(估大了)

②18×22,先将22看成20,然后18乘20,18×20=360,那么18×22≈360;(估小了)

③18×22,将18看成20,22看成20,20×20=400,那么18×22≈400;(不知大了小了)

【2】根据表内乘法估算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

第五单元:

《面积》

【1】面积的意义: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

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短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注:

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和比较。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

公顷、平方千米。

【6】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

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小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7】【使用面积单位时】:

【8】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9】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

【1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2】铺地砖问题:

①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②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③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④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

【13】计算格子图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将不够一个单位的面积拼凑成几个单位的面积;再加上所有整个单位面积就是整个图形的面积.

注意: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14】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正方形周长最短);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第六单元:

《年、月、日》

(一)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个月、4个季度。

1、2、3月——平年第一季度90天、闰年第一季度91天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30整,只有2月有变化。

拳头记忆法:

左手握拳,凸起的地方是大月,凹下的地方是小月,2月除外。

3、①平年:

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

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

是闰年。

如:

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6、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

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份思考

6月12日----30日30-12+1=19天

7月31天31天

8月1日-----17日17天

(合计:

19+31+17=57天)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原来的年份=周年)。

如:

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周年。

用2008-1949=59周年

9、经过时间的小时数: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0、重要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3月8日妇女节

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11、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

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

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二)24时计时法部分

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第一圈:

从(0)时到(12)时;即从(深夜12)时到(中午12)时。

第二圈:

从(12)时到(24)时;即从(中午12)时到(深夜)时。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时间词(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2、24时计时法: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在表示的时间前不加时间词。

(24时也叫0时)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5、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比如,下午3时→3+12=15时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注意: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时间词语。

【3】时间单位进率:

1周=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4】【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比如10:

00开始营业,22:

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

22:

00—10:

00=12(小时)

【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①如:

火车11:

00出发,21:

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

但这里不要写成(10:

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

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再如:

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

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

5+8=13(时);

③又如:

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5】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

如:

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

再如:

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

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组成:

小数由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组成。

【3】小数的读法:

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调研提纲:

【4】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是零直接写成0,接着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无论有几个0都要写出来。

【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一)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如:

可见“体验化消费”广受大学生的欢迎、喜欢,这是我们创业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

(一)大学生的消费购买能力分析

(二)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

米,也是0.1米。

3份就是3分米、

米、0.3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

米,也是0.01米。

7份就是7厘米、

米、0.07米。

注:

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

写成小数就是0.4。

5、你认为一件DIY手工艺制品在什么价位可以接受?

【6】【小数的加减法】:

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在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商铺应运而生,并且在重要商圈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投资经营地铁商铺逐渐为一大热门。

在人民广场地下的迪美购物中心,有一家DIY自制饰品店--“碧芝自制饰品店”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注意:

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据介绍,经常光顾“碧芝”的都是些希望得到世界上“独一无二”饰品的年轻人,他们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然后亲手串连,他们就是偏爱这种DIY的方式,完全自助。

【7】【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附件

(二):

调查问卷设计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

§8-2购物环境与消费行为2004年3月20日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如果顾客在消费中受到营业员的热情,主动而周到的服务,那就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甚至会形成一种惠顾心理,经常会再次光顾,并为你介绍新的顾客群。

而且顾客的购买动机并非全是由需求而引起的,它会随环境心情而转变。

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二)

简单的排列:

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

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市场环境所提供的创业机会是客观的,但还必须具备自身的创业优势,才能使我们的创业项目成为可行。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在于: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

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