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导读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707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导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元导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元导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元导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元导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单元导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单元导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导读教案.docx

《单元导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导读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元导读教案.docx

单元导读教案

单元导读教案

单元导读教案1

  我的思路是按照:

从整体着手,本着“导趣──导读──导法”的思路,让学生对单元内容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单元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单元学习主题;感知四篇课文大意,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弄清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能根据本单元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切入主题。

  1、导入:

(课件播放)欣赏一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让你给这组图片配个标题,你会配什么标题呀?

小结学生交流,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环境被污染,树木被乱坎的现象可多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近课本的第四单元,去学习一组描写“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课文。

(板书:

第四单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揭示单元主题。

师问:

我们每组课文前面都有一篇什么?

你知道单元导语的作用吗?

学生自由读一读本单元的导语,想一想:

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

是呀,祖国山河如此壮丽!

却让一些没有环保意识的人类肆意糟踏,再这样下去,地球毁灭了,人类将无处生存。

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组的专题就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预设:

(1)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现象。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明确了学习任务。

  师:

明确了哪些学习任务?

  

(一)感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注意把握__的主要内容,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

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__内容的理解。

  (三)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这个主题下有哪些学习内容?

(导学生用逐篇翻阅或者查看目录的方法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二、初步感知,整体品悟。

  1、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一单元中走个来回,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2、读书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初读这一组相同的课文之前,这里的一些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1)、浏览(浏览是指快速默读,不出声地读,是种读书方法,适合在短时间内读大量的文字。

)四篇课文,借助拼音和身边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能认识课文生字,将课文读通读顺。

  

(2)、从课题入手,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浏览四篇课文后,再选择感兴趣的一篇课文来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并养成边学习边做记录的好习惯,把学习收获记录在自己的表格里。

  课文题目

  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感受或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件事

  为了更好学习每一篇课文,我们在课下要查的资料

  《只有一个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青山不老〉〉

  我知道口语交际的内容是:

  这次习作是让我们写: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填好表格。

  (师巡视指导,发现并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方法,如勾画生字词语,不懂的地方作记号,作批注等,适时给予激励推广。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师:

读完整个单元后,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现在把你的收获小组交流,让大家分享。

  2、各组派代表展示表格,集体评议。

  四、汇报学习收获,明确学习任务。

  师:

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

刚才你在读课文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

把触动你心灵的课文和大家交流!

  预设:

  1、《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到有些担忧。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了解到矿物资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那样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可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

  师:

是啊,我们人类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那样的自私啊!

  2、我读了这篇课文感到非常痛心的。

特别是读了第四自然段,我看到的地球因为滥用化学品,空气、河水被污染了,花草树木也不能再生长。

  师:

谁是罪魁祸首?

(人类)

  4、老师,我也很痛心,人类伤害了地球。

人类滥砍滥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师:

多么贪婪的人类啊!

  5、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就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现在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师:

你能联系实际或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说说什么是“生态灾难”吗?

  6、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就是人们滥砍滥伐,最后引发洪灾。

  7、这些年的春天的沙尘暴也是生态灾难。

  师:

不光是这些,为了理解课文,你课下准备查哪些资料?

  我想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资料。

  师:

读了其他几篇课文你又有哪些感受?

  8、读了《大瀑布的葬礼》我也非常痛心,昔日的大瀑布是那样雄奇壮观,如今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怎不叫人痛心啊!

  师:

大瀑布的消失让人痛心疾首,你想课下查阅哪些资料?

  师:

你们说得真好,是啊,人们不保护这些资源,实际是对自己的毁灭。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我们小学生怎样从身边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呢?

  9、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我非常感动,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师:

你能读一读令你感动的语句吗?

  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质疑:

印第安人好象要离开这片土地,这是为什么?

  师:

同学们课下去查阅资料,了解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的酋长西雅图,为我们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10、读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我很感动,一个山野老农,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了不起的奇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

是啊,不仅实现了人生价值,同时也造福于子孙后代。

  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

  (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这次习作是让我们写什么?

  任选一个:

(1)写建议书,根据生活中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

(2)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

  五、做好学习计划,激发阅读期待。

  1.过渡:

为了更好地学好每一篇课文,我们在课下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学生交流。

  2.指导关注──“扶”:

除了多读,预习之外,其实教材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引导呢。

现在,先让我们来看看宽带网(点击课件),请细细默读,你明白了什么?

(注意默读的方法:

不出声、不指读)

  预设:

反复读精读课文,自学生字,积累词句,根据课文后的习题读书感悟,理解内容,自学略读课文,根据阅读提示读书感悟。

查找有关资料,把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分享,还可以随时整理在手抄报上。

  3.同法关注──“放”:

除此之外,教材还有哪些地方为我们作学习准备做了提示?

你怎么知道的?

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小练笔、选做题、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要求等。

  4.师小结并提出预习要求:

①把每一篇课文读熟,初步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②利用宽带网、观看影视节目、阅读课外书、请别人介绍等方法搜集、整理、阅读更多关于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资料。

③观察身边浪费各种资源的现象,准备习作。

  六、小结。

  师“看板书,回顾导读:

了解了单元专题及内容“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我们会胸中有数;因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学习方法得当,我们的学习过程会更扎实有效;因为准备充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我们会更镇定从容。

那么,就让我们从下节语文课开始,一起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单元导读教案2

  本单元课文属“文学阅读与写作——宋词”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

  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

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不一。

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针对本单元课文,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宋词”的提示,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联系背景,了解生平;2.找准词眼,把握基调;3.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柳永词两首》

  忍把浮名掷地,烟花巷,吟晓风残月;留得秃笔生花,柳岸边,叹才子佳人。

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说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

但无论怎样评价,都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

  《苏轼词两首》

  苏轼,你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吗?

你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行者吗?

你虽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但命运却比李白更艰窘!

一场乌台诗案,把你从九重天上的朝廷贬谪到荒凉的黄州,让你拿惯了笔的手、吟顺诗的口,去耕种泥土、品尝苦难。

可是啊,黄州的泥土为什么没有埋没你的才华,滚滚的长江水是怎样激活了你的创作灵感,让中国的文学史上,出现了那么多写在黄州的华篇丽章?

  《辛弃疾词两首》

  他失去了手里的钢刀利剑,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生活,但今天却空有一身力气、一腔热血。

他登临北固亭,空怀满腔爱国热情,发出了“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他是一位爱国者,却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却无用武之地。

他,就是辛弃疾。

  《李清照词两首》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悲愁,从南宋走来;萧瑟西风中,比黄花更让人销魂的,是你忧郁的眼神。

千年的风雨淡褪了繁华,沉淀下来的却是你的《漱玉词》。

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

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这孤独融入了淡淡的酒中。

在寻寻觅觅的黄昏,在梧桐更兼细雨的晚上,你独自啜饮,缓缓低唱。

李清照——这乱世中的'美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