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1206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docx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06060186

杭西高2017年12月考高二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Ca-40,Fe-56,Cu-64

提醒:

本卷1-29题为模块考试题,30-32题为加试部分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量筒是必需仪器

B.实验室中,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C.某未知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未知液中不含NH4+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

2.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3.4P(红磷s)

P4(白磷s);△H=+17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当lmol白磷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

B.当4g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kJ热量

C.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D.白磷热稳定性比红磷大

4.为了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全部

5.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6.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7.镍镉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

B.

C.

D.

8.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两个电极是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Cl-浓度不变D.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9.下列有关生活生产中的叙述合理的是

A.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以防止其生锈,该法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明矾和漂白粉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C.铜的精炼工业和电镀铜工业,均可采用CuSO4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D.工业上合成氨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适当加快NH3的合成速率,催化剂在500℃左右时其活性最好,且能提高H2的转化率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10.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可使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D.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11.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SO2)=0.5mol/(L•s)B.υ(O2)=1mol/(L•min)

C.υ(SO3)=0.6mol/(L•s)D.υ(O2)=0.4mol/(L•s)

12.反应:

NO+CO2

NO2+C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降低温度

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13.等温等压过程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而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H<0,△S<0B.△H>0,△S<0C.△H<0,△S>0D.△H>0,△S>0

14.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

2Z(g),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消耗0.2molZ

15.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

16.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

HBr

FeCl3

H3PO4

Ca(OH)2

弱电解质

HF

HCOOH

BaSO4

HI

非电解质

CCl4

Cu

H2O

C2H5OH

17.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电离方程式的是

A.HCO3-+H2O

H2CO3+OH-B.HCO3-+OH-====H2O+CO32-

C.NH3+H+===NH4+D.NH3·H2O

NH4++OH-

18.常温下c(H+)最小的是

A.pH=0的溶液B.0.04mol·L-1H2SO4

C.0.5mol·L-1HClD.0.05mol·L-1的HNO3

19.已知25℃时,0.1mo1·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3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A=H++A-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20.下列三个数据:

①7.2×10-4、②2.6×10-4、③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  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③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

C.HCN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②D.HF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

2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B.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

C.已知2HI(g)

H2(g)+I2(g),对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已达平衡的HI、I2、H2混合气体进行压缩,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D.工业上用氮气、氢气合成氨气的过程中,通过加压将氨气液化以增大转化率

2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

2SO2(g)+O2(g)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

2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纯铜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Fe-2e-=Fe2+

24.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I是盐酸,Ⅱ是醋酸

B.溶液的导电性a>b>c

C.a、b、c三点KW的数值相同

D.稀释前等体积的I、Ⅱ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相同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常温下,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

D.常温下,若1mLpH=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

(共30分)

26.(14分)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N2(g)与H2(g)反应生成17gNH3(g),放出46.1kJ的热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通常用铁作催化剂,加催化剂会使图中E变_▲____(填“大”或“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_▲_。

理由是________▲;

(2)图中ΔH=___▲___kJ·mol-1;

(3)起始充入2mol·L-1N2和5.5mol·L-1H2,经过50min,NH3的浓度为1mol·L-1,

则v(N2)=____▲____mol·L-1·min-1、c(H2)=_____▲_____mol·L-1;

(4)已知NH3(g)===NH3(l)ΔH=-QkJ·mol-1,书写N2(g)+3H2(g)===2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7.(16分)Ⅰ.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

Cr2O72—+H2O

2CrO42—+2H+,把重铬酸钾(K2Cr2O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色,因为▲。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

(1)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H2SO4,则溶液呈▲色,因为▲。

Ⅱ.将CoCl2溶于浓盐酸中能形成CoCl42—。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oCl42-(蓝色)+6H2O

Co(H2O)62+(粉红色)+4Cl-

(3)一般情况下,CoCl2溶液呈紫色,将盛有CoCl2溶液的试管放在热水中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则正反应方向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加水稀释平衡向▲方向(填“正”或“逆”)移动。

(5)向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溶液颜色变为▲色。

三、实验题:

(共14分)

28.(14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该学生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碱式滴定管取待测NaOH溶液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液的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酸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2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2)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变为▲,即到达滴定终点。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5)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NaOH)=▲。

四、计算题:

(共6分)

29.(6分)

(1)一定条件下,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00℃时,若盐酸中c(H+)=5×10-4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___▲___。

(2)pH=3的盐酸与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pH=____▲___。

(3)25℃时,在0.5L0.2mol/L的HA溶液中,有0.02mol的HA电离成离子,则该温度下的电离常数为▲。

 

【加试部分满分:

30分】

30.(11分)某人设计淀粉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

其中:

A是乙烯能催熟水果,B是高分子化合物,D是有水果香味的物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C6H12O6”的名称是___▲___,A的电子式为____▲___,C中含有官能团名称▲;

(2)A→B反应类型_____▲_____;C→D反应类型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

▲,

②C→D:

▲,

③CH3CH2OH→CH3CHO:

▲。

31.(5分)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曲线图,请回答。

(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的氢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

(3)a、b、c三点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_。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提高,在如下措施中,可选择____▲_____。

A.加热B.加很稀的NaOH溶液C.加固体KOH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F.加Zn粒G.加MgO固体H.加Na2CO3固体

(5)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A.c(H+)B.H+个数C.CH3COOH分子数D.c(H+)/c(CH3COOH)

32.(14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

CO(g)+2H2(g)

CH3OH(g)ΔH1

反应Ⅱ:

CO2(g)+3H2(g)

CH3OH(g)+H2O(g)ΔH2

①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0(填“>”、“=”或“<”)。

②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从上表中选择)。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1451.6kJ/mol

②2CO(g)+O2(g)=2CO2(g)ΔH2=-566.0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

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③用该电池电解(惰性电极)500mL某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为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原状态,需要向溶液中加入9.8gCu(OH)2固体。

则原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杭西高2017年12月考高二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A

A

D

D

C

D

C

A

B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D

D

D

D

C

B

A

D

D

26、

27、⑴黄;中和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⑵橙红色;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放热。

(4)K=c[Co(H2O)62+]c4[Cl—]/c[CoCl42—]正(5)粉红色。

28、

(1)ECDBAGF

(2)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红色无色(3)D

(4)26.10(5)0.1044mol/L

29、

(1)2×10-9mol·L-1

(2)3.3(3)0.01

30.(11分)

(1)葡萄糖

羧基

(2)加聚反应酯化反应

(3)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1、

(1)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c

32、

(1)①<②80%250℃

(2)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

(3)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CH3OH-6e-+8OH-=CO32-+6H2O③0.2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