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444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编写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加、减法计算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例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在学习计算之前都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背景,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种心理现象。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

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重视这环节,不能因为估算内容在考试中难以体现而不教或带而过。

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个重要方面。

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学习方式。

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

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包办代替。

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加法

  (第15~21页)

  本节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用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

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例1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每个例题后安排了个做做和练习。

  教学本节内容,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

  本节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学这部分内容

(1)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交流,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教材上的动物图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

(3)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

(4)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提出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共有多少种引出例1:

98+25,这是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

做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以竖式和横式的形式出现。

  例1基本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所以只存在次进位的情况。

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100。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尝试进行计算,然后重点就十位满十,怎么办开展讨论。

  鉴于本例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同时为例2的教学做好铺垫。

除用竖式计算外,些好的学生也可尝试用口算。

注意加强应用问题的训练,如结合练习中的内容,进行提问题的训练。

  3.例2。

  仍然由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出发,提出爬行类和两栖类共有多少种引出例2:

376+284,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方式提示了估算的要求和方法。

随后用竖式计算,这是本节的重点。

与例1教学相同,仍然是解决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的问题,只是例2要先加百位上的数,再加上十位进上的1。

教材以小精灵的话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位进1。

  学习例2,由于学生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已经学过估算,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怎样进行估计,再看教材中是怎样进行估算的,使学生进步领会估算的方法。

可简单归纳下估算的方法:

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般是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和的范围。

教师也可以进步说明估算的作用,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范围;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笔算教学仍可采用先尝试再交流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位进1。

  做做安排了四道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加法题,包括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步巩固无论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位进1的认识。

同时要注意纠正在连续进位过程中,学生容易忘记加上进位1的错误。

  4.关于练习四、五中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节有两个练习,分别安排在例1和例2之后。

  练习四主要是巩固例1,安排了三道题。

第1题用连线的方式巩固计算,把两片叶子上的数相加与花心上的和连起来。

第2、3题是应用问题。

第3题通过提问题进行综合训练,学生除了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外,还可以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练习五是巩固例2和加法的综合训练,采用列竖式计算、填表、连线和解答应用问题的形式开展练习。

以连续进位的加法为主,适当安排了些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练习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加法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第7题,是改错题,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笔算加法中容易犯的错误,如写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没有对齐;计算进位加法时,忘记加进上来的1等。

练习时,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找错误;教师也可就自己班学生常出的错误编成习题开展练习;也可结合改错的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计算中常出的错误有哪些。

  第8题,是要求将和是1000的两个数连起来。

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讨论: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

  第9题,是道开放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通过计算,找出最近的路。

  第10*题,是选作题。

答案是888+88+8+8+8=1000。

  第21页思考题可以这样想:

  ○8○

  +△□○

  △□○8

  和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百位进上来的数,定是1,所以△中应填1;和的个位上的数是8,所以○里可填4或9。

如果○里填4,那么百位上是4+1=5,不可能向千位进1,所以,○里应填9。

根据个位上9+9=18,向十位进1,十位上8+1=9,所以,□里应填0。

  答案是:

  989

  +109

  1098

  2.减法

  (第22~26页)

  本节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情境,提出旅游中的个行程问题,引出减法计算。

共安排了三个例题。

例1是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例2是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例3是整百数减三位数。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

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在新的知识点加以引导,使学生进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

另外,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加强练习。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