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546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doc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的故事。

剧情简单,人物性格鲜明。

为了让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受领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洁的品格,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效果还不错。

  以下是质疑环节教学过程的片断实录:

  教学伊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他们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了独幕剧这种体裁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围绕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师:

爱迪生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

看看我们班的孩子谁善于提问。

  (学生默读思考,作记号)生1:

我读了课文,想知道公仪为什么不直接拒绝某大夫的管家送的鲤鱼而要骗他说:

我现在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呢?

  师:

你真会思考,是呀,公仪休为什么不直接拒绝礼物而要委婉谢绝呢?

这问题提得相当有水平。

(我边说边板书)

  (我的鼓励立刻引来了更多同学小手高举)

  生2:

我想知道为什么宰相收人家的两条鲤鱼就是违犯国家的法纪?

  (吴龙同学显然没细读文章,也没有关这方面社会经验,没有弄清人家送礼的用意。

  师:

敢问,勇气可佳,要是能自行解答更了不起了。

老师把你问题记住,一会儿再读书,老师再问你,要是你能自己解决那更有进步了。

还有谁有问题?

  生4:

公仪休拒绝收管家的两条鲤鱼,还为什么要让他务必转告大夫呢?

  师:

(我板书:

务必)你抓住了务必一词提问,读书很细心啊。

  生5:

我的问题是公仪休是怎样拒绝礼物的?

  生6:

我的问题是公仪休明明喜欢吃鱼为什么还要拒绝人家送上门来的大鲤鱼呢?

  师:

能联系上下文来提问题,真不简单。

  我一一把问题板书黑板上。

  生7:

管家为什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才提着鲤鱼下场。

  师:

你不理解无可奈何是吗?

(生点点头)师板书上。

  生8:

能不能把公仪休说的两句话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

现在想吃鱼就自己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改为陈述句?

  师:

你提问的角度与别人不同,从句式上提问,老师喜欢。

还有吗?

  生9:

我想知道子明是怎样的人?

公仪休又是怎样的人?

  师:

这可是概括全文的问题,相当了不起。

师板书。

  师:

瞧,刚才同学们总共提了几个问题?

(9个)有的联系上下文提,有的针对某个词语提,有的针对句式提,这可不是普通的9个问号,它们反映出了是9种思想,9种闪烁着智慧的思想,真了不起。

那这些问题我们看看哪些问题可以归结一起?

  师生共同梳理后,黑板上出现如下问题:

(1)公仪休是怎样拒绝礼物?

  

(2)他为什么不直接拒绝,而要委婉谢绝?

  (3)他明明喜欢吃鱼,为什么还拒绝人家送上门来的两条大鲤鱼?

  (4)子明是怎样的人,公仪休又是怎样的人?

  下课铃声响起,让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并让他们把问题带回家思考。

  第二课时(下午上课开始:

  师:

(我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生1:

可以把书读厚,再把它读薄。

(看来我平时的评价语他们也听进去了)

  生2:

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解决。

  生3:

多读书,有些问题可以自己想想解答。

  师:

瞧,无论怎样的方法,都离不开一个字读,是的,读书使人明智,那就开始带着第一个问题读书吧。

  学生自主读书思考和同学交流讨论后,我再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了公仪休是怎样拒绝别人送的鱼的?

,难道他不喜欢吃鱼吗?

既然喜欢为什么又要拒绝,而且还不直接拒绝,还如些婉转地谢绝呢?

其间,学生在探讨为什么公仪休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时,学生的看法让我深为赞叹:

  (以下是探讨为什么公仪休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的教学实录:

  师:

公仪休既然喜欢吃鱼,为什么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呢?

  生1:

俗话说:

无功不受禄啊,这礼当然不能收。

  生2:

俗话还说:

无事不登三宝殿,他给宰相送礼,一定会有事相求。

要是有些事是犯国家法纪的,这样宰相也去帮忙了,不是就犯罪了。

  生3:

老师,俗话还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宰相一旦收了人家的鲤鱼,就有可能犯罪。

  生4:

那样宰相就是成了宰老百姓的相,这相是大象的象。

(竟成同学有时总会有独特的的创造。

  师:

那公仪休又怎么说呢?

(出示公仪休的话,让学生读,引导学生说出公仪体话里所含的意思。

并引导后面两句反问语气的朗读,从而把先前学生的疑惑,如何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体会两句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

  学生分朗读后,我又抛出了学生提的最后一个问题:

从这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

  生1:

公仪休是个正真廉洁的人,虽然只是两条大鲤鱼他也不接收。

  生2:

他是个宰相,能以身作则,他的清正廉洁值得赞颂。

  生3:

老师,我想起昨天背的两句话,居官有二语,曰: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正因为他的清正廉洁,人才赞叹他,连剧本也写他。

  师:

说的好,看到他,我们不由地想现今社会,有多少为官的人或普通百姓,他们在名利面前、金钱面前却迷失了方向,而最终走向了不归路,由此,你又想到什么?

  生1:

人不能有贪念,否则会承受不起诱惑。

  生2:

人要是有了贪念,他就有可能失去永久的自由。

  (该生说完,掌声响起,这里是我班上第一次自发的掌声,我很激动)

  生3:

当官的人应该为人民办事,百姓做事。

像公仪休那样清正廉明,不要受诱惑。

  师:

是啊,多少人在名利、金钱面前能像公仪休那样忍受住诱惑,从而挽回尊严、名誉?

有多少人因忍受不了诱惑甚至失去了永久的自由。

今天

  我们有幸聆听了这场发人深省的独幕剧,我们真该把它们排演出来。

  指导学生排演剧本。

  反思:

以前在课堂上也经常让学生自主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让学生围绕问题读文探究,但有时课堂气氛却不像今天

  这般活跃,我想原因可能如下:

  一、近段时间课堂教学我较少使用这种让学生自主质疑,探究的方法,今天忽然使用,学生一下子感到新鲜,这正如人们每天吃同样口味的饭菜也觉得腻了,所以偶尔换换口味会倍感鲜美。

由此我想多探究出一些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轮番使用岂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的课堂会呈现更多的精彩。

  二、教师课堂上的幽默和才情是点燃学生独特思维、表达欲望的火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鹦鹉学舌,学着孙双金老师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甚至评价语也邯郸学步,没想到倒也激起学生思考表达的欲望。

当然,我想,今后教学要是有属于自己的评价语会更自豪。

  三、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了解得很深刻。

学生能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积累畅所欲言,感觉他们不仅是思维在开放,而且他们长大了,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这真让人惊喜。

当然要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最后公仪休的话时,能找些资料补充说明一些人受名利、金钱诱惑而失去自由的例子,这样学生感触或许会更深。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