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57128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ppt

院感科郑琼英2016年9月,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主要内容,一、安全注射二、职业防护,安全注射,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

健康报别让输液成为一个经济问题,有数据显示,是世界最大的“注射大国”。

2009年我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平均水平。

我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是全球平均量的10倍。

因此我国被称为:

“输液大国、抗生素大国和药品滥用大国”。

2016年国家十五部委重拳出击遏制细菌耐药,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6-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量化指标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等合格率100%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实施注射100%(硬膜外麻醉、腰麻除外)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100%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5%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操作依从性90%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20%,相关内容,基本概念安全注射现况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如何实现安全注射意外针刺伤的处理,基本概念,注射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钢针、留置针、导管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体内,达到诊断、治疗等目的的过程和方法。

包括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输液或注射、牙科注射及使用以上医疗器械实施的采血和各类穿刺性操作。

基本概念,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

对接受注射者无危害;对实施者无危害;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目前情况,不安全注射没有遵循上述要求的注射,不安全注射发生率,东欧:

15%中东:

15%亚州:

50%印度:

50%中国:

50%,对我国某地3066个免疫接种点的调查表明:

一人一针一管的接种点为33.5一人一针的接种点为62.1一人一针也做不到的接种点.,常见不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不必要的注射注射器具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污染或重复使用手卫生欠佳注射药品污染不当的注射技术或注射部位医用纱布或其他物品中潜藏的锐器,常见不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减少不必要的注射是防止注射相关感染的最好方法据调查,从医疗的角度来说,有些国家高达70的注射不是必须的应优先考虑那些同样能达到有效治疗的其他方法口服纳肛,不安全注射-对实施注射者,不必要的注射双手针头复帽重复使用锐器锐器盒不能伸手可及患者体位不当,采血技术欠佳双手转移血液不安全的血液运输手卫生欠佳废弃锐器未分类放置,不安全注射-对他人,不必要的注射带来过多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废弃锐器置于锐器盒外与医用纱布混放放在不安全的处置地点如走廊中容易拌倒废物处理者未着防护用品(靴子,手套等)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最佳注射操作,常规安全操作手卫生手套其他一次性个人防护装备备皮和消毒,注射器材和药物注射器材药物注射准备注射管理锐器伤的预防废物管理,清理手术器械,医疗废物二次分拣,2023/5/20,Dr.HUBijie,19,2023/5/2011/05/09,19,锐器盒摆放位置不合适,放在地上或治疗车下层头皮针入锐器盒时极易散落在盒外,医废收集人员或护士在整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不正确使用利器盒,安全注射现况,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概念的理解普遍仅局限于“三查七对”,因此安全注射的依从率也非常低。

滥用注射导致感染在口服给药有效的情况下而注射给药临床表现、诊断不支持而使用注射治疗由于滥用注射,导致感染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

安全注射现况,注射风险外部输入风险:

注射器具、药品、材料等产品质量;非正确使用信息,非正规或正规培训传递错误信息,非合理用药及操作习惯等。

内部衍生风险:

注射的“过度”与“滥用”、非正确的注射、未达标的消毒灭菌、被相对忽略的职业暴露、不被关注的医疗废物管理。

安全注射现况,当前院感注射途径传播的高风险因素使用同一溶媒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操作台面杂乱,注射器易污染注射后医疗废物管理欠规范-注射器手工分离与二次分捡,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患者的危害-传播感染是传播血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不安全注射的最主要危害。

注射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导致多种细菌感染,如脓肿、败血症、心内膜炎及破伤风等。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医务人员的影响针刺伤:

每年临床约有80.6%-88.9%的医务人员受到不同频率的针刺伤!

原因:

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防护知识缺乏。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拿捡来的注射器当“玩具”,如何实现安全注射,如何实现安全注射,三防:

人防、技防、器防四减少:

减少非必须的注射操作减少非规范的注射操作减少注射操作中的职业暴露减少注射相关医疗废物,如何实现安全注射,重视环境的准备,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

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应在指定的不会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干净区域里,进行注射准备。

当进行注射准备时,必须遵循以下三步骤:

1.保持注射准备区整洁、不杂乱,这样可以很容易清洁所有表面2.开始注射前,无论准备区表面是否有血液或体液污染,都应清洁消毒。

3.准备好注射所需的所有器材:

-无菌一次性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无菌水或特定稀释液等配制药液-酒精棉签或药棉-锐器盒,认真执行手卫生,手卫生之前先做脑卫生!

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

安全注射,“手”当其冲!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人员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注射后应洗手。

操作前的准备,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

药物准备,给药操作指导单剂量药瓶只要有可能,对每位患者都使用单剂量药瓶,以减少患者间的交叉污染多剂量小瓶如果别无选择,才使用多剂量药瓶-在对每个患者护理时,每次只打开一个药瓶-如果可能,一个患者一个多剂量药瓶,并在药瓶上写上患者姓名,分开存储在治疗室或药房中-不要将多剂量药瓶放在开放病房中,在那里药品可能被不经意的喷雾或飞溅物污染,药物准备,给药操作指导丢弃多剂量药瓶:

-如果已失去无菌状态-如果已超过有效日期或时间(即使药瓶含有抗菌防腐剂)-如果打开后没有适当保存-如果不含防腐剂,打开超过24小时,或制造商建议的使用时间后-如果发现未注明有效日期、储存不当,或药品在不经意间被污染或已知道被污染(无论是否过期),药物准备,给药操作指导具有跳起打开装置的安瓿瓶只要有可能,就使用具有跳起打开装置的安瓿瓶,而不是需要金属锉刀才能打开的安瓿瓶如果是需要金属锉刀才能打开的安瓿瓶,在打开安瓿瓶时,需使用干净的保护垫(如一个小纱布垫)保护手指,注射准备,准备好注射所需的所有器材:

-无菌一次性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无菌水或特定稀释液等配制药液-酒精棉签或药棉-锐器盒,注射准备,对药瓶隔膜的操作步骤在刺入药瓶前用蘸有70%乙醇棉签或棉球擦拭药瓶隔膜(隔层),并在插入器材前使其晾干每次插入多剂量药瓶都要使用一个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不要把针头留在多剂量药瓶上注射器和针头一旦从多剂量药瓶中吸出药品并拔出,应尽快进行注射,注射准备,贴标签多剂量药瓶配制后,应在药瓶上贴上标签:

-配制日期和时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配制浓度-失效日期和时间-配制者签名对于不需要配制的多剂量药品,贴上标签:

-开启日期和时间-开启者名字和签名,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严格落实皮肤消毒的操作流程(以注射点作为中心,自内向外,直径5cm以上)。

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禁止重复使用。

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

必须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

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红圈标注地方绝对不能碰触!

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药液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或保存不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妥善处置。

物品管理,2小时内:

输注类药品;24小时内:

溶媒启封抽吸后;灭菌物品启封后(棉球、纱布等)提倡使用小包装。

每周更换2次:

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等,容器应灭菌。

7天内:

启封后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药品保存:

应遵循厂家的建议(温度、避光)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

疑有污染禁用。

应注明开启时间,警惕锐器伤,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传递利器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随意丢弃锐器,随时入锐器盒禁止用手直接抓取医疗废物操作时保证充足光线、空间宽敞操作时从容不迫操作时尽可能采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六禁止,三操作,规范使用锐器盒,耐用,防穿透,防渗漏。

大小合适,锐器可以完整放入。

可能产生锐器的地方均配,不需二次分捡。

放置的位置醒目且方便使用,治疗车要放在上层的侧面。

一次性使用、禁止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使用。

禁止放入其他杂物。

到达3/4时及时封闭。

在转运过程中确保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其他,04年7月23日,广州某医院在一次急诊抢救意外伤中,9名医务人员均直接接触了出血较多的重伤员。

当时病人血肉模糊,鲜血喷到了当班急诊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另一名医生在为病人清创缝合时被扎破手指,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指为病人进行麻醉。

当时参与抢救的多数医务人员的白大衣、口罩都被病人的鲜血染湿了。

3天后这位病人被检测出是艾滋病人,HIV抗体反应强阳性。

半年后有2名医务人员血液检出艾滋病毒抗体阳性,造成一起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悲剧。

“艾滋惊魂”事件,锐器伤案例山东某院妇产科主任因全身发黄、乏力等去查体,结果是大三阳且转氨酶高达1300多,诊断暴发性肝炎。

事后回忆,发病前曾为一大三阳病人手术时,被针刺伤过,当时未在意,没做任何处理!

某院一检验科医生给一丙肝患者进行血气分析,不慎被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第三个月出现肝炎症状,感染丙肝病毒。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类,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指血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其他职业暴露,中国医务人员特别需要防范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血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感染HIV:

全球每年至少1000名医务人员感染HCV、HBV等:

触目惊心,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种类:

细菌、病毒、真菌等30多种血源传播最多:

HIV、HBV、HCV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多的多。

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最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1、HBV-感染率为6%30%2、HCV-感染率为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为1.8%,职业暴露的危险性,HIV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发生HIV锐器伤后,感染HIV的平均危险为0.3%黏膜暴露后感染HIV的平均危险为0.09%血液或体液溅到完整皮肤上基本没有危险,惧怕,常见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58.4%皮损22.7%黏膜污染11.2%割伤7.7%注:

锐器伤是发生职业暴露最主要的途径。

职业暴露的人群,NaSH2008年监测数据,职业暴露常见人群,护理人员:

在给感染者或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等。

职业暴露常见人群,外科或妇产科医生在给感染者或病人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割伤或被缝合针刺伤;口腔医生在给感染者拔牙或镶牙时,被病人的牙齿刮伤或被医疗器具损伤,血库或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伤口接触到被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血液透析人员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医疗废物回收人员,职业暴露常见人群,暴露的风险,最危险空心针深刺,带血量多感染源病毒载量高一般危险实心针,带血少粘膜暴露/破损皮肤暴露危险最小皮肤完整尿液、唾液、眼泪、汗液暴露,职业暴露的预防,最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措施。

这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洗手戴手套:

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建议诊疗及护理HIV患者戴双层手套,脱去手套一定记得洗手。

戴口罩和防护镜:

为防止血液或体液等传染物质溅到面部、眼部、口腔、鼻腔黏膜时,必须戴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和防护镜。

穿隔离服:

有可能发生血液、大面积飞溅或操作时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衣服时,应当穿上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服或者围裙。

意外针刺伤的处理,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持续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反复冲洗用安尔碘或75%酒精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锐器伤现场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意外针刺伤的处理,四报告登记暴露者向科室负责人报告情况科室向院感科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签字后报院感科,评估暴露等级,意外针刺伤的处理,五检测用药暴露后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定期复查随访。

请记住的小细节,进行直接接触传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

外科医生在给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时,应穿两件一次性手术服。

妇产科医护人员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戴防护面罩,以避免羊水喷溅污染。

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器械、器具、物品等应规范处理。

总之,工作中应注意防护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更好的爱自己、爱家人!

最危险的是你不知道有危险!

因此,从现在起我们要:

增强意识远离无知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幸福快乐地度过每一日!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