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237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docx

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课时4

历史必修2第3单元

第2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2课时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滕州一中西校区高三历史组刘宜国段文亮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

采用阶梯分层目标。

1、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理解掌握:

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综合运用:

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

能力与方法

营造课堂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政策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重点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福利政策

难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课型

复习课

教具

多媒体

教法

教学理论主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理论为主,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来完成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展示本课题复习目标。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西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原因、措施及评价;②“福利国家”出现的前提、特点、实质和评价;③70年代的新变化

2、考点探究与合作探究

一、国家宏观调控篇

【考点探究一】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自主探究1】阅读课文P74-P75第一目第一段文字,回答:

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学生探究,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材料一:

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

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

……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

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英国国有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时达20%。

(1)战后英国对银行、电力、煤气等行业实行什么政策?

国有化之后的英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学生探究,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1国有化。

②不是。

为改变社会性质。

材料二: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教材第74页

行业

国家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2)国有化的推行,对资本主义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探究,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主要在基础性行业,关于国家经济命脉,国家战略安全的新兴行业。

推动了经济发展。

出现了混合经济模式。

材料三: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10年内增长1倍,并制定了配套措施,鼓舞了人心。

1967年提前完成,1968年经济超过西德,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

(3)材料三反映了经济调整的什么政策?

它与苏联的计划经济政策有无区别?

学生探究,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1)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保证经济运行有序状态的重要方式。

(2)不同。

苏联是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而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不是指令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材料四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取消了轰炸机订单;波音工厂关闭,70,000名工人失去工作。

60年代在美国政府联邦资金的资助下,波音取得了重大进展。

国会在1971年3月给波音公司资金“断了电”,此举迫使波音公司仅在西雅图地区,波音员工人数就从80,400人减少到37,200人。

到1983年,美国国防部又定购了大批量的改装型军用机,波音公司衰退开始减缓。

(4)根据以上材料,回答美国以什么方式干预经济?

学生探究,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政府用直接采购的财政方式调节社会生产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由基本矛盾尖锐化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国家直接或间接干预,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初步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国家采取措施干预经济生活。

【合作探究】

材料一:

艾德礼说,在英国,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优点已经综合在一起,而它们的缺点正在得到改正。

材料二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讨论回答:

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1)解放思想。

(2)“市场经济不姓资;计划经济不姓社,只要能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先进东西,我们都要学习。

(3)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据国情,市场+计划

【考点探究二】福利制度

【自主探究1】阅读教材,回答

1、社会福利的资金由哪三部分构成?

2、战后的福利制度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3、福利种类有哪些?

有什么特点?

4、福利制度的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探究,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1)个人、企业、国家补贴(教材第76页)

(2)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有立法、制度作保障)

(3)4种福利。

医疗、失业、工伤、养老

特点:

覆盖广、低收入阶层受费多、政府财政支出高

(4)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如何看待西方的福利制度?

材料一:

瑞典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将人的一生全包下来,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母亲可以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

孩子年满16周岁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

年满16周岁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深造可获得学习津贴。

病人所享受的病假补助,相当于工资的75%~100%,医疗费用大部分由国家负担。

瑞典没有贫民区,外国移民与瑞典人享受同等社会福利待遇。

材料二

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F,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每个星期为99.75欧元(大约1000元人民币)。

除了每月要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埋单。

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时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

材料三:

英国最懒家族。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

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材料四高福利有两大后遗症:

一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更多的人失去了责任感。

让很多人不愿意去生育、储蓄,而更多的是乐享过度消费,高福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培养“懒人”的制度。

二是政府为了讨好民众,把财政收入大多都投入到福利体系中,而且还以透支未来式的做法,最终导致债台高筑。

不少专家表示,欧洲老百姓强烈反对延迟退休一事,折射出欧洲高福利制度的窘境。

一方面,经济增长慢,税收涨得少,政府财政增收也就难;另一方面,老龄化导致政府财政在养老、医保等方面的福利支出快速增长。

收支之间的落差被越拉越大,一味地借债只会让政府财政赤字像滚雪球一般。

问题:

(1)如何看待西方的福利制度?

要求:

论文形式,观点鲜明,论证充分,200字左右。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1)积极:

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2)消极:

造成国家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合作探究2】如何评价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利弊、实质)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1、积极:

(1)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2、弊端: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弊端。

实质:

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考点探究三】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

【自主探究1】读下图,回答: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

学生探究,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滞涨,国家失灵。

【自主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

1979年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1981年美国共和党里根总统就职,他们以新保守主义的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刀阔斧地对社会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这次社会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有:

紧缩货币,削减国家的直接社会福利支出,推行社会福利计划多无化、私人化和市场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推行以及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人民资本主义”;实行有利于富人和企业的税制改革,刺激投资等。

问题:

西方国家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应对?

学生思考,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减少国家干预,更多依靠市场因素调节。

【合作探究1】

材料: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与调整

调整

时间

政策、措施

第一次

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

加大国有化程度;尽量扩大就业;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政府直接参与并支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等。

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

第二次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时期

1979年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执政,1981年美国共和党里根总统就职。

减少政府干预,国企私有化,减少福利。

第三次

在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克林顿总统。

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问题:

结合材料思考讨论,如果你是欧美大选的候选人,你会如何领导国家走出经济危机?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点评:

PPT漫画欧洲领导人修补殿堂。

无论谁当政,修补倒塌的经济是个艰巨的任务。

政府改革市场,政府监管市场。

区别是政府因素多一点,还是市场因素多一点。

二、企业微观调整篇

【情境探究】

场景一:

JACK买股票啦

战争结束快十年了,JACK(英国人)全家,每天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有一天他回家后他眉飞色舞的对妻子说:

“公司发行股票了,我买了的股票,以后我也是老板了……他不停的对妻子说他的股票,并说服家人一起买股票……

(1)JACK的故事说明企业经营有什么变化?

(2)JACK成为老板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

缓和矛盾,吸收资金,资本社会化

企业的决定权仍然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场景二:

JACK升职啦

拥有了股票的JACK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他开始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读剑桥的国际贸易。

随着公司的扩大,只是高中毕业的老板渐渐把握不住公司的发展了,开始招聘管理者,JACK经过应聘当上了市场部的经理,做了经理的JACK薪水比原来多了好几倍……

(1)老板招聘管理者反映了什么趋势?

JACK等人对企业有何作用?

(2)JACK等人组成了什么?

这个群体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评价。

参考答案:

“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新中间阶层——扩大消费、缓和社会矛盾

5、课堂小结: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检查,实物投影展示点评。

(8分钟)

参考小结:

6、知识迁移巩固

1.M3[2012·福建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

年份   

政府和公共

机关法人

金融

机关

其他国

内法人

外国

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0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3.2

40.1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外国法人持股比例有所上升可以得出B项结论;从金融机关持股比例大幅上升可以得出C项结论;从个人持股比例一栏信息可以得出D项结论。

二战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A项错误,符合题意。

2.M3[2012·海南卷]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B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福利国家。

英国民众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及随之而来的二战中饱受创伤;随着二战的胜利,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和平,更需要稳定与发展。

工党针对民众心理并吸取美国经验,适时提出了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赢得民心。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B项。

3.M3、N1[2012·江苏卷]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

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3.B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分析的能力,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日本的综合国力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

A项本身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市场问题,排除C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4.M3[2012·浙江卷]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

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4.C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

A项局面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里根上台前出现的;里根在1981年上台后,采取“紧缩货币”、减少干预等方式来缓解危机,但“四高”又成为新的面临解决的问题。

C项中零通胀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本题选C。

5.M1、M3[2012·江苏卷]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

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5.[答案]

(1)措施: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

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

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

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

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解析]解答第

(1)问,首先要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福利政策的主要表现;分析背景要从1929年经济危机危害入手。

(2)问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的两个方面:

缩小贫富差距与儿童利益维护。

第(3)问,回答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原因的依据是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即可。

第(4)问根据每则材料概括一个角度即可,材料一是福利政策的提出,材料二是福利政策的执行,材料三突出的是政策的调整。

6.(安徽省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

()

①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②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知识经济的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③④不属于干预的措施,排除。

故选C。

7、(2012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

“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

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

”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淡化意识形态分歧B.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8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概况。

根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

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这一对策终于见效。

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

8.(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2011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了福利改革方案,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减少对长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的津贴福利。

而英国《每日镜报》却反驳政府道:

“人人各尽其能,服务社会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

”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英国政府要激励人们的进取心B.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

C.英国政府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D.英国政府存在财政负担

8【答案】C

【解析】从英国政府的福利改革方案可以了解到将对长年依赖津贴福利的懒汉们减少支出,促使他们参加劳动。

各选项中ABD三项说法与材料符合,C项英国政府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材料中没有反映。

9.(南京市、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2011年11月30日,英国逾200万公务员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再思考。

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人人群

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故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福利范围并非仅是社会低收人人群,排除B项;C、D两项与史实不符。

10.(湛江市2012年普通高考测试)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执行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

这表明里根总统

A.放弃建设福利国家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倡导自由放任政策D.大力发展“新经济”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

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滞涨。

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凸显,凯恩斯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从“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关键词可以看出美国里根总统在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故选B。

减少不等于放弃,排11.(湖北省武昌区2012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测试)有学者说,在现代化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当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行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阶段“新动向”的是

A.工业生产比例显著降低B.西方优势地位完全确立

C.社会生活世俗化城市化D.现代经济模式趋于定型

11【答案】A

【解析】“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指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工业生产比例显著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12(湖北省宜昌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上台,他在就职演说中说:

“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里根政府接受了供给学派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刺激激供给的政策,减税是其中的核心。

据此分析,里根政府的政策

A.扩大“福利”范围,关注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B.扩大供给,解决造成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

C.反思凯恩斯主义,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13【答案】C

【解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