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1623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docx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要:

首先,论文简单概括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中国成长为一个被世界接受的大国;其次,论文分析了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论文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关键词: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意义·问题·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别国相信和同意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的能力。

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能力。

因此,在文化交往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亲和力和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维护自身安全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

概括而言,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如下几个方而的意义。

  1.提高文化软实力是适应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计划》中断言:

“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文化交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从产品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到国家的竞争,越来越趋向文化的竞争。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在全球文化软实力格局中还处于弱势,尤其与国家的整体实力不相称,需待加强。

  2.提高文化软实力是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以文化为核心体现的国家软实力,表现出与我国硬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明显不相称,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200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却比较缓慢。

例:

2006年我国实现了文化产业同比增长17.1%,对GDP的贡献率为3.41%。

  3.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国家硬实力的提升。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能为国家硬实力建设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亦是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发展文化软实力可以激活硬实力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深刻地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国家的文化安全和主权。

文化交往全球化势必导致西方尤其是美国强势文化大举涌入中国”,全球化的文化携带着自由、个人自主与挣脱传统家庭和血缘关系镣铐的信息大踏步地打上门来。

文化交往全球化使得美国等西方强势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娱乐文化)全球化,弱势文化被迫从属于西方文化、美国文化,从而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

其文化后果将是整个世界被同化为像是一个移位了的迪斯尼乐园。

全球文化交往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式的不平等交往,它严重地威胁和损害了非发达国家的文化安全和主权。

因此,只有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软势力,才能应对文化交往全球化的挑战,才能维护本国文化安全和主权。

  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已经明显增强,但由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还不相适应,同时也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

  1.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各种方针政策都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倾斜,各种政绩评价体系都以经济发展的各项硬性指标为重要内容。

这样就造成了在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上,乃至在国民的总体认识与具体实践中,都以硬实力(及其资源)作为比较、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综合实力基础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提高。

  2.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文化的能力不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的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各种腐朽、落后思潮纷纷涌现。

而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西方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也不断涌入。

这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构成极大冲击,使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削弱。

当前,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无法有效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潮和文化,这就造成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感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减弱,社会文化整合难度进一步加大。

  3.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各级党政机关、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和各种主流媒体,实施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强势宣传和直接教育。

在传统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忽视了各种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学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赤字“严重。

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

中国的文化产业还而对着发达国家文化输入的严峻挑战。

我国文化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存在相当程度的”文化赤字“现象。

2004年的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口总额220万美元,进口总额2136万美元,逆差近10倍;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出口总额2546万美元,进口总额1.6亿美元,逆差为6倍。

这些数据说明,在文化交往中,境外文化产品像“洪流”一样大量地涌入我国文化市场,而我国流向域外的文化产品却像涓涓的小溪。

  5.文化资源开发不当,文化传播力不强。

当前我国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不尽合理,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手段、方式、内容等都存在很大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

  6.缺少中西文化的“摆渡者”,中国文化难以走向世界。

仅仅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更新文化传播方式还不够,要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海外,还必须有好的文化“摆渡者”。

目前国内缺少国际文化传播方面的专业人才作为中西文化的“摆渡者”,这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障碍。

三、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我国的综合国力,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一种文化维持自身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前提。

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首先要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理念的创新是推动其它一切创新的源泉。

其次,要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没有体制的创新,一切创新将失去后续动力。

第三,要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

既生产“阳春白雪”,又生产“下里巴人”,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求。

第四,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

要不断拓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大众化传播体系。

  

2.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

文化产业概念强调文化创造财富和文化增加价值,既重视文化的市场化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又重视市场文化化的趋势,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和大力发展“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或创意产业。

为此,首先,要制定和实施适应新形势的文化产业政策,根据新形势、针对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对策。

其次,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第三,要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丰富的人才储备是文化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应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机制创新,完善人才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吸引和挖掘优秀人才,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3.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承力。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基础,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文化竞争力。

面对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首先,要认真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其次,要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增强国家内部凝聚力。

只有制订和实施“多样性共同生活”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增强拥有多样性文化国家的内部凝聚力。

其三,扩大文化交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

立足于现时代,以全球化的思维和眼光回应文化交往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在吸收他国先进文化成果之时,要主动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4.建构全社会参与的文化建设新格局,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引入文化治理理念,推行分权化战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本国文化发展。

努力形成全党全社会广泛参与、多向互动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新格局,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首先,要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

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发挥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整体优势。

其次,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

其三,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的积极力量,发挥社区居委会、各级共青团和妇联等民间组织的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有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调动基层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5.改善文化传播理念和方式,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

文化传播能力与一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直接相关,是一国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元素。

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该国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

为此,要创新传播方式,在积极推动国内主流媒体进入国际传媒市场的同时,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合作、节目交换、引进国外人才等多种方式,掌握更多的国际传媒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传媒资源传播中国的声音。

强化国际舆论引导,着力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

积极扩大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大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汉语在互联网的使用率和影响力。

6.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思想、观念和原则等价值理念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的生产和传播是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家实力大增,“中国威胁论”也不绝于耳。

此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和平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及时地提出“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理念,立刻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同。

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好评,被亚非拉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亲切地称之为“中国兄弟”。

目前中国已经和世界各国广泛建立了“伙伴关系”,增强了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增强了“中国模式”吸引力和感召力。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乃时代洪流。

在此情况下,单纯的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不能使中国成为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大国,必须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才是中国“和平崛起”之正道。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33.

  [2]夏海军、栗志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江淮论坛,2009(02):

83-86.

  [3]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2006-11-11(00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005)。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663.

  [6]花建,《软权利之争:

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48.

  [7]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动力》[M].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4:

2.

  [8]杜超、王松华,《文化资源转化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J].同济大学学报,2008(04):

99-103.

  [9]张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文化建设》[J].新东方,2008(12):

20-22。

  [10]何增科,《国际社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和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1):

77-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