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2101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3小数除法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2例6,完成教科书P32“做一做”和P36“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3.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提示】

在汇报过程中,结合具体问题,要求学生说出取近似值的方法。

注意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师:

同学们都已经学过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学习过取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知道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一位的数,如果大于4就进1并舍去后面的尾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尾数。

2.复习求积的近似数。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的?

【学情预设】要先算出积,然后再求积的近似数。

根据“四舍五入”法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的情况,大于5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5就舍去,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多少。

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近似数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

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取商的近似值做好准备,同时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1.基于教科书情境,引出问题。

师:

同学们都会打羽毛球吗?

那同学们知道打羽毛球除了需要羽毛球拍,还需要什么吗?

(羽毛球……)王鹏的爸爸给同样爱好打羽毛球的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

(课件出示教科书P32例6)。

【教学提示】

如果有学生提出“大约”,教师可以询问为什么这里用到“大约”?

看到“大约”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没有,那么可以后面再探讨这个问题。

师:

从图中大家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知道了这筒羽毛球的总价是19.4元,数量是12个。

要求的是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这里是已知总价和数量,要求单价,要用“单价=总价÷数量”这个数量关系来计算。

师:

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情预设】列出算式:

19.4÷12。

2.立足过程经历,探究方法。

师:

每个羽毛球到底是多少钱呢?

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1)学生尝试计算,发现问题。

师:

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除到千分位后总是出现“6”。

【教学提示】

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所有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并自己解决。

师:

现在同学们开动一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学情预设】前面复习了取小数的近似值,很容易想到:

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反馈。

【教学提示】

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所有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并自己解决。

师:

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

保留到哪一位比较合适,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联系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动脑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单位是元,小数点后第二位表示分,是最小的面值,所以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追问:

分析得很有道理,那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

学生回答:

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后是1.62元,用“≈”连接。

预设2:

其实在付钱的时候,有时候2分也是没法付的,找零也不方便,最好可以精确到角,所以只要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追问:

那要除到哪一位?

学生回答:

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后是1.6元,用“≈”连接。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在反思、调整中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内容。

师:

你们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规律了吗?

【学情预设】求商的近似数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3.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师:

四人一小组交流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派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适时板书:

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取——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4.比较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点。

师:

之前我们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与今天学的求商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情预设】相同点:

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

积的近似数需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用求出准确数,只用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师小结:

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值,有时按照实际需要取近似值。

在取商的近似值时,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科书P3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交流取近似值的方法。

2.完成教科书P36“练习八”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提示】

教科书P32“做一做”中1.55÷3.9的商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就需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三位,即0.397,0.397保留两位小数是0.40。

还可以将此题补充“保留一位小数”的要求,结果为0.4,让学生分析0.40和0.4这两种结果的异同,深入体会精确度。

(2)集体订正。

(3)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的情况,因此要除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的情况,因此要除到千分位。

3.完成教科书P36“练习八”第2题。

(1)说一说获取到的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值,旨在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精确度,灵活选择保留的位数。

4.完成教科书P36“练习八”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交流要注意的事项。

5.完成教科书P36“练习八”第4题。

(1)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集体订正。

(2)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

蜘蛛的爬行速度大约是陆龟的几倍?

预设2:

陆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是蜗牛的几倍?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6.完成教科书P36“练习八”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提示】

教科书P36“练习八”第5题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既是复习巩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说一说解答的思路。

【学情预设】预设1:

81×0.5=40.5,81的一半是40.5。

预设2:

81÷1.5=54,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比原数小。

预设3:

81÷0.5=162,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比原数大。

预设4:

81+1.5=82.5。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梳理所学的知识内容,厘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获得成功的体验,使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取——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反思

在学习商的近似数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介绍简便方法,也就是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比较。

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说明求出下一位的商小于5,就可以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说明求出下一位的商等于或大于5,就在已经求得的商的末位加上1。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22第一、三题。

一、用“四舍五入”法写出商的近似数。

三、四川省峨眉山年降水量可达1922mm,平均每月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得数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一、(竖排)22.02.022.016

11.31.261.259

22.01.971.971

三、1922÷12≈160(mm)

 

知识技能(72分)

 

一    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

4.m∶2cm化简后是40∶1。

()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

 

二、  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

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9÷()=

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7.在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那么学校在路路家()偏()()°方向m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名。

10.有一根长m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还剩m;第二次又截下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三、我会算。

(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

(4分)

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

 

4.解方程。

(6分)

 

四、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等于甲B.甲的等于乙C.甲是乙的

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长()km。

A.9B.18C.36

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B.东偏南40°C.北偏西40°

4.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小时能行驶()km。

A.54B.90C.150

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乙比丙慢,甲、乙、丙的速度比是()。

A.4∶1∶4B.5∶4∶3C.15∶12∶16

 

五、我会做。

(共8分)

1.根据下图填一填:

小玲从家出发往()偏()()°方向走600m到达书店,再往()偏()45°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小明从公园出发,往()偏()()°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5分)

2.博物馆在书店西偏北30°方向400m处,请在图中画出博物馆的

 

生活应用(28分)

 

六、解决问题。

(共28分)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5分)

 

3.首阳水果店运进的香梨比苹果少8筐,运进的香梨筐数是苹果的。

首阳水果店运进香梨和苹果各多少筐?

(6分)

 

4.一款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3800元,第一次降价后,第二次在第一次降价的基础上又降价。

现在该款电视机每台的售价是多少元?

(5分)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5天可完成,乙队单独做4天可完成。

甲队工作1天后乙队才开始工作,甲、乙两队合做还需要多少天完成?

(6分)

 

甲、乙两人各走了一段路,甲走的路程比乙少,乙用的时间比甲多。

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多少?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