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62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docx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

TheCurriculumProspecttowardstheFutureandItsRealization

作者:

袁利平/杨阳

作者简介:

袁利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1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京)2020年第20204期第10-15页

内容提要:

未来将是一个高速变革的时代,人类将面临种种由变革带来的冲击。

第三次浪潮、国家现代化、课程内部的“未来化”共同构成了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时代境遇。

面向未来的课程要以“过去的”课程为根基,向着开放的现代化、可持续的弹性化、综合的信息化以及国际化与本土化共融发展。

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要经历从过去预设的知识型课程向未来创生的关切型课程、从分层的专业化课程向综合的整合型课程的范式转型。

在实践层面,要以未来意识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抓手,灵活构建课程外部环境,拓宽课程时空网络,创立“未来评议会”,以此增强课程体系与未来动态社会间的适应性。

期刊名称:

《中小学教育》

复印期号:

2020年05期

关键词:

课程建设/课程图景/范式转型

标题注释: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西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研究”(18JZD05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20)04-0010-06

“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

“[1]然而,作为实践的主体,人要将"未来”纳入"现在"的实践活动。

"未来”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

在时空层面,“未来“是基于过去和现在的序列延伸,预示着尚未到来而又即将到来的一切,是模糊的、无限的、不可界定的。

在哲学层面,蕴含着“未来“的未来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未来观“[2]存在着,其目的在于促使人们为适应未来可能的冲击作准备。

未来主义除了预测未来政治、经济外,也包含对未来教育的研究设计,即思考未来教育应通过何种途径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速度。

未来主义教育家认为,通达未来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在于课程改革,要使课程面向未来、探索未来,产生关于未来的形象。

而当前存在的诸多课程在内容层面仍是面向过去的,也就是以优秀的历史文化经验为核心内容,聚焦于学生对历史性知识的获得,较少关注学生应对未来意识的培养。

因此,勾勒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既是通达未来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培养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与核心。

一、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时代境遇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将指引着课程的总体走向。

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既是迅速变迁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内部打破自身“惰性“的根本诉求,旨在以未来化课程培养具有未来意识、能够应对未来社会变革速度的人,进而为国家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一)第三次浪潮冲击的时代要求

课程的发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与社会外部各要素的发展及变迁息息相关。

“课程变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地适应当时和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

”[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浪潮文明(信息文明)不断冲击着第二次浪潮文明(工业文明)所构建起来的社会核心结构,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价值观念与生活形态,而人类也迫切需要更新自身观念和思维方式来应对这一冲击。

在第三次浪潮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都将发生颠覆性变革。

其中,全球及宇宙意识的兴起将不断冲击着国家政治形态,而新文明所带来的文化碰撞也将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因此,面对未来社会转型危机,教育要发挥关键的

“教育性“作用,培养具有应对未来能力、适应社会快速转型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载体,更要不断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变迁,在分析未来社会可能形态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依照未来社会目标对当下课程进行选择和重组,以此建构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

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国家现代化建设既要实现物质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也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核心的抓手在于教育。

从教育的社会属性出发,教育既具有历史继承性与时代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教育的性质和形态等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先行于社会发展,但总体上是由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展水平决定的。

而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其设计与开发同样具有时代性,具体受制于国家对教育的总体规划,并在宏观层面上由国家为其绘制蓝本。

当前,我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现代化不仅是当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诉求,更是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

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需依托现代化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输送具有现代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动态变迁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社会现代化也对课程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课程现代化从根本上而言意味着课程要紧跟社会发展潮流,适应当下及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在现代化社会环境以及国家现代化对人才诉求的双重影响下,课程要推进自身现代化建设,将未来国家现代化要求整合进课程之中,使课程在目标、内容等方面与时俱进、负载未来,进而成为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原动力。

(三)课程“未来化“的内在诉求

课程“未来化“的内在诉求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使课程内在发展适应社会等夕卜部环境的要求;打破课程内部所具有的"惰性”。

课程的变革发展既受外部因素制约,也受自身内部各要素左右,夕卜部环境规制着课程的具体形态及其总体运行,而内在要素则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方向与速度。

就外部环境而言,未来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续推动着"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经济制度、社会结构等都将迎来一轮新的改革,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将随之转变。

个体要在兼具多重压力与冲击的未来社会中实现完满生活,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想象力,而这些核心能力的普遍获得必须借助课程载体。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要逐步迈向"未来化",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日益提升的要求。

从课程的内部要素出发,当前课程自身存在较大的"惰性",即一经确定便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而稳固的课程理念及其内部结构深刻地制约着具体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的变革,且“惰性“的课程文化难以及时反映社会的发展进度。

因此,在课程

“未来化“的趋向下,要打破课程内在“惰性“,以未来为指引,建设灵活的、具有高弹性的课程体系。

二、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主要向度

第三次浪潮为我们揭开了新纪元一一一个属于多样化媒体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我们被一些矛盾的、零散的形象包围,周旋于"碎片文化"之间。

[4]而碎片化知识的弥漫也促使课程朝向更具开放性、弹性及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使其聚焦于人的智慧与想象力。

(一)开放的现代化

未来社会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动态性特征要求课程走出当前相对稳定、滞后的困境,从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以及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主体层面实现开放性。

在目标与内容的设计层面,课程要与社会现代化发展指标相吻合,且课程的内容要融合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将未来经济、文化等发展趋势渗透至课程之中,以打造多维、开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课程新格局。

在课程主体层面,当下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缺乏开放性,即教师和学生缺乏课程选择与建构的机会和空间。

具体而言,虽然诸多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开设了校本课程,但仍存在开发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教师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且学生自主选择、建构和生成课程的空间十分狭窄,难以促使学生形成自己设计未来的意识。

基于此,面向未来的课程要更具开放性,摆脱传统课程的线性约束,给予教师、学生更多课程建设与生成的权利和空间,同时要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以培养其面对多元信息的选择能力,从而在未来社会变革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二)综合的信息化

信息和想象力将成为未来文明的基本构成原料。

想象力能够赋予信息新的生命,进而形成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新文明的出现又将推动传播媒体重新组织,并促使教育结构发生转变。

在未来社会,信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课程建设要为信息化教育服务。

未来课程所要培养的是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即每一个体要了解如何评估和分析逐渐增多且不断变化的信息,而非死记硬背一些旧知识。

[5]此外,在未来全球知识经济日益显著的时代,信息资源瞬息万变,教师的角色将从以往的信息来源者、传播者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的收集者和组织者。

教师要在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评估、分析信息的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形成信息意识,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处理、组织和分析信息资源。

然而,由于网络时代的信息错综繁杂,学生自主获取的信息资源多具零散性,并且超负荷的信息刺激也会对个体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未来课程在趋向信息化的同时更要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筛选与统整,关注各领域信息的内部结构,使其联系为一个”整体",以此帮助学生对多元信息形成系统认知。

㈢可持续的弹性化

新科技的支持能够实现人类生命的更新延续,在长生状态下,当下存在的人生阶段系统将不再适用于加倍的生命体系。

如果生命延长至150年,那么人类在到达100岁时仍可能被要求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以使自身知识体系适应新世界的变化速度。

在这一前提下,未来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转变,它将不再受限于学校体制系统,而是扩展至家庭、社会等层面。

此外,在第三次浪潮中,人们产生了新的时空观,时间是一条直线的假设被打破,人类与空间的关系也随之改变。

在此影响下,人们可以改变时间与空间的用途,使其更具弹性。

在教育及课程领域,对课程时空的规约被打破,学生可以借助科技走出传统课程的"围墙",自由选择时间与空间进行课程学习,实现课程在时空及育人功能层面的可持续性。

除了时空弹性所带来的外部功能的持续性之外,课程内部也将呈现出可持续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制定、选择将与科技发展协调一致,课程系统内部更具流动性、灵活性和伸缩性,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实现持续性更新。

因此,面向未来世界的课程将是一个具有高度弹性的和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

㈣全球与本土兼容

未来学奠基人托夫勒(AlvinToffler)认为,国家作为第二次浪潮的文明基石,其角色和地位将在第三次浪潮中被逐步取代直至消失,且全球主义不断兴起,全球机构宣称要为全世界发言。

[6]在此背景下,未来人类将日益成为全球性命运共同体,由不同文化、思想所带来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出现失衡,国际化取向将占主导地位。

在课程领域,以全球主义为导向的意识形态要求课程为国际交往服务,各国课程要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课程间的融通性。

同时,在日益浓厚的全球化趋势下,与之相对应的民族性也将备受关注。

未来课程将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合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并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本土化课程理论创生的文化基础,打造一种由内而外的本土化课程理论,[7]进而在本土化理论的指导下吸收借鉴国际课程经验,以本土实践推动课程走向国际,使课程兼容本土与国际元素,既包含“历史的长度“,又展现“世界的高度“。

因此,未来课程要立足本民族现实,关照当下,以国际视野审视课程体系[8],实现课程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共融。

三、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范式转型

“过去的“未来是指基于过去的思想和希望所指向的未来。

[9]在“过去一现在一未来“的延续体中,未来并不是真空的,而是建立在过去与现在的基础之上,是即将到来的现在,也是终将过去的历史。

以未来为参照,现在的课程也可被视为一种过去的课程,而要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关键在于对过去的课程进行分析,以此在历史的基础上想象、预测未来课程形象。

(一) 从“预设“课程走向“创生“课程

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一种再创造,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世间万物所形成的理解以及践行这些理解产生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创造,并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10]。

20世纪90年代,"创生”概念首次用于课程,人们开始倡导课程实施要转向创生取向,打破传统课程对标准的忠实遵守。

我们可以将忠实的“过去“的课程视为一种“预设“的课程,即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完全依照课程标准进行,并依据标准组织实施课程,此时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执行者,缺乏主体能动性。

而面向未来的课程要打破过去的僵化状态,走向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创生型课程。

借助课程想象力所蕴含的对"超越”与”创造"的追求,未来课程要重构价值取向,强调师生在课程设计中的投入与参与,在否定、超越过去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课程理念,以此实现课程的创生转向。

(二) 从“专业化“课程走向“整合型“课程

课程作为某个特定时代各种现实知识的选择和组织,[11]受制于一定时代的社会发展条件。

在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明确分离,人们开始强调社会专业分工,以职业的专业化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为提供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学校课程专业化趋向不断加强,专业化也成为课程发挥隔离与分化作用的主要渠道。

然而,“狭窄的专业化只能适应静态社会,只有基础扎实、适应力强才能迎合动态社会的需要"[12]。

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以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将会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颠覆性变革,未来社会不是冻结的,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且极具流动性的。

因此,分化的专业课程将无法满足未来动态社会需要,未来要借助课程想象力所提供的网络化、整体性思维方式,构筑一种“整合型“课程。

具体而言,要在各阶段课程内容上强调整合性,在课程决策层面强调教师与课程研究者及课程决策者之间的联系,使教师成为课程决策的积极参与者,并在纵向上实现各阶段课程之间相互依存。

(三)从“分层“课程走向“综合“课程

从认识论出发,课程想象力强调以一种整体性课程思维处理课程问题及课程要素间的关系,要将课程置于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而过去的课程强调单学科的学习,课程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隔离。

此夕卜,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课程被人为地规定了,地位“,课程在学校中的重要程度直接与其评价比例挂钩,这样一种“分层“的课程忽视了现实社会对个体综合运用知识及能力的要求,仅仅关注到各课程中所要求能力的独立培养。

然而,面向未来的课程要符合流动的社会需求,需要将课程从分层转向综合,培养个体综合性思维和能力。

综合课程的实质在于学生各学科、各领域之间的学习是否存在一致性。

为此,在设计综合课程时应秉持整体性思维,将注意力从彼此孤立的领域转移至具有内在联系的场域中,促使各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并在横向维度上实现整体性与综合化,避免形成为了综合而综合的课程。

(四)从"灌输型”课程走向"关切型”课程

“灌输型“课程所指向的主要是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课程,即"知识本位“O

"知识本位“教育观在我国教育史上曾一度占领主导地位,它主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习得与掌握。

在此影响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均以知识为轴心,课程目标的设定指向知识的获得,课程内容强调对经过筛选的优秀历史文化与经验进行组织,从而通过课程这一育人载体进行传递。

从内容角度来看,以知识为导向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课程,所传递的文化均为历史的、传统的;在目标层面,该种课程忽视个体能力的培养,纯粹传统知识的传授难以使学生适应不断变革的未来社会。

因此,面向未来的课程应是一种传统知识与未来知识相结合的,关注个体适应未来能力的“关切型“课程。

这里的“关切“所蕴含的既是一种联系,也是一种能力,即关切一切联系的能力。

在“关切型“课程中,教师是关切者,学生是被关切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彼此联系的关切关系,并围绕关切组织实施课程,使学生内在地形成对外界一切人与物的关怀。

四、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现实路径

在未来多样化媒体时代,面对多元选择的冲击,适应力、想象力和信息能力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类必备的核心能力。

而核心能力的渗透和培养需借助课程载体,以课程想象力为课程提供具体的思维方式,从而建设灵活、开放、综合、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变迁的现代化课程体系。

(一)以未来意识为导向,关切现代人的发展

未来将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托夫勒认为,"支配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动力,是变革的速度。

这种速度的推动力对人身体、心理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影响"[13]。

为顺应未来社会变革速度,教育要发挥其关键作用,要从传统的”为人类的圆满生活作准备“逐步转向“为应对未来作准备“。

现时的标准化教育结构也将随着社会变革而成为历史,未来教育将呈现出非标准化特征,也就是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每一个体所接受的教育都绝非是相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育内容以及开展教育的时空。

在新的教育结构与目标的引领下,课程将更具导向性与灵活性。

具体而言,在确定面向未来的课程目标时,首先要对社会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预测未来,并借助想象力勾勒未来社会图景,明晰人类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核心能力,以此作为未来课程目标建设的主要导向。

借助课程培养个体适应未来社会是一项历时长久的延续性工程,既需借助课程想象力弥合“过去“课程与

"未来”课程间的缝隙,又要关切当下存在的人的未来需求,他们将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导者与经历者,通过使其具备未来意识与未来能力,为人类迈向未来社会作好充足准备。

㈡以核心素养为抓手,迎合动态社会需求

课程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但总体上受制于社会要素的发展。

课程变革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课程内容的变革,课程内容作为沟通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桥梁,由课程目标决定,继而为课程实施提供原料。

课程内容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其改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重检验与实践,继而全面实施;另一方面它也具有相对不平衡性,总体上虽然与社会发展进程同步,但在一定历史时期也存在课程内容超前于社会发展步伐或落后于社会实际发展程度的情况。

然而,就现时课程而言,诸多内容都是对过去及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综合提炼,旨在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历史文明和经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历史基础。

而面对未来社会高速变革,当下课程所具有的稳定性难以满足未来社会需要,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应当是针对未来、负载未来的。

因此,在选择面向未来的课程内容时,要明确未来社会所要求的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在传递世界及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入能力要素,转变过去课程内容作为知识载体的角色,使其更具灵活性、能动性,以实现在核心内容不变的同时适应未来社会变革速度。

(三)灵活建设外部环境,拓宽课程时空网络

在课程各要素所组成的交互网络中,课程的实施与开展,以及新课程的创生都离不开一定的内外部环境支持。

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课程各要素间相互连接、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系统,该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因外部变革、冲击而改变。

而外部环境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种元素组成,这导致课程外部环境极易因社会变革而发生结构变化,因而呈现相对不稳定性。

在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使课程外部环境逐步转向“虚拟化“o在依旧存在的教育实体中,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其提供更加优越的课程环境,进而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以及对新型科学技术的适应能力。

而在非实体教育机构中,虚拟技术的发展将在极大程度上拓宽课程的时空网络,使课程实施更具弹性。

除了课程实施的横向时间将实现“自由化“之外,课程的纵向时间也将发生变化,这主要由于人类时间观念将由在原先低速运转社会中所持有的持续性时间观逐渐转向在高速运转社会中的短暂性时间观。

体现在课程层面,即课程实施的节奏将大幅提升,并且随着课程内容的日益更新,课程实施将更具“临时性“,以此适应社会变革速度,应对不断加快的社会流动性。

(四)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创立"未来评议会”

在课程闭环中,课程评价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面向未来的课程以培养个体未来意识、适应能力以及想象力为核心目标,旨在使个体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

在社会高速变革影响下,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具灵活性,要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一致,而如何保证弹性的课程内容有效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是未来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未来课程体系中,要从宏观层面依据未来社会需要创立未来课程评议会,由教育专家、未来学专家、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区代表等共同组成评议团,共同规划未来课程的开展形态。

此外,课程评议会的职责还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评估,使其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并依托科学技术对未来教育进行预测、想象,以此为大众提供未来课程图景。

除了创立评议会以提供外部保障外,课程内部也应形成相应的自检机制。

课程内部评价体系的建设要紧扣课程目标,以未来目标为引领,不断为课程内容的调整以及课程实施的开展提供积极反馈,以此实现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效运作,保障社会总体教育目标的达成。

未来人类将迈入社会大变革时代,身处各种选择与冲击之中。

课程作为培养未来人的核心载体,要面向未来、承载未来。

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既是时代与社会环境的要求,也是课程自身内部发展的诉求。

为构建适应未来社会的课程体系,我们要从“想象力“这一预测未来的主要途径入手,在方法论层面为课程建设提供相应的思维方式与方向引领,并为填充"过去"课程与"未来"课程间的缝隙搭筑桥梁,实现课程范式从过去专业化、预设型的分层课程转向未来综合性、关切型的创生课程。

此外,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不仅要关注未来社会发展,更要立足于当下社会存在,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效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速度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使其在适

应未来社会的同时更具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在面对未来变革时能够重塑自身角色,进而成为未来社会的参与者和塑造者。

原文参考文献:

•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M].林俊宏,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7:

17、59.

• [2]沈恒炎.未来学与西方未来主义[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33.

・[3][7]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41、292.

・[4]⑹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未来三部曲皿.黄明坚,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8:

168-169、338.

・[5]托尼•瓦格纳.教育大未来[M].余燕,译.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2013:

236-237.

・[8]万伟.课程的力量一一学校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M].±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7.

・[10]张文军.关于未来的社会想象与课程创生[J].教育发展研究,2017,(12).

・[11]麦克•扬.未来的课程[M].谢维和,王晓阳,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

・[12]施良方.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