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27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专题文档格式.docx

响得高是_歇后语___

14.“敲边鼓”是_惯用语______。

15.构词法研究的基础是分析合成词构词成分的意义、作用极其间的关系,据此可知, 

“敲定”的结构方式是_补充式_

16.“买东西”是_述宾词组。

17.疑问句、陈述句等是从句子的_结构_______角度划分的。

18.能不能通话是区别语言和方言的一个_经验性标准

19.北京话是_北方方言方言的代表。

20.同普通话语音相比,吴方言和湘方言的突出特点是有成套的浊音声母

多重复句:

一个复句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而切这些分句不在同一个构造层。

面上。

如:

江水很深,水流又急/只身游过去是很危险的。

2.体宾动词:

体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作宾语的动词。

如“做文章”的“做”

3.固定语:

固定语指语言中把作为构成成分、结构固定、形式上相当于词组、功能上相当于词的单位。

自相矛盾

4.强辅音:

强辅音是指具有送气特点的辅音,例如普通话中的p、t、k、q、c、ch都具有这一个共同的特点,所以叫做强辅音。

5.无主句:

无主句就是没有主语,不依赖上下文也能表达比较明确完整的意思的句子。

例如“下雨了”就是无主句。

6.方言岛:

方言岛指大方言区内零星分布的通行另一种方言的区域,该方言区域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

例如海南岛的军话就是被闽方言包围的一个源于官话的方言岛现象。

7.下位词:

下位词就是上下位关系词群中在下一层的词,例如“苹果、桃子”就是“水果”的下位词。

8.概念义:

概念义就是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的特点。

一般所说的词义就是概念义。

如“火”物体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9.浊音:

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而发出来的音。

例如普通话中的鼻音[m]就是浊音。

10.韵基:

韵基是由韵腹和韵尾构成的,是构成韵母的基本成分。

如ian“an”就是韵基。

1.浊音:

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而发出来的音。

2.义项:

义项是词义单位,就是根据词义的共同特征、内容而概括、确定下来的词的一个意义。

例如“死”的“失去生命”、“不通的”、“机械、死板”等,就是义项。

3.直接成分:

直接成分就是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例如“我们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这个词组,其中的“我们”、“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就是构成这个词组的两个直接成分。

4.递系结构:

递系结构是复谓词组中的一类,VP1中的宾语同VP2在语义上具有施事与动作的关系。

例如“叫我们帮忙”就是递系结构。

5.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例如像术语、行业语都属于社会方言。

6.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旨在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的运动,是一场书面语的变革。

7.类词语:

类词语是准定义式解释词语中表示词的类别的词语,由于词义解释中表示类别的词语不一定是词,可能是词组,比如“国脚:

入选国家队的足球运动员”,词性与被解释的词也不一定一致,比如“蓝“像晴天天空一样的颜色”,所以叫做类词语。

8.反身指代义:

反身指代义词在运用中指代它自身的用法,比如“铜是词”中“铜”反身指代它的词的身份。

9.复谓结构:

复谓结构指两个谓词性词语之间彼此不构成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关系的谓词性结构。

如“下了课打球”

10.强辅音:

强辅音是指具有送气的辅音,例如普通话中的p、t、k、q、c、ch都具有这一个共同的特点。

1、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规定了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代汉语方言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趋势?

一、在我国历史上,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各个方言区都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当代,各个方言区由过去的封闭变得相对开放。

普通话对于方言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现代汉语方言在社会中内外因素的强力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方面,受共同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服从于普通话的发展,呈现出向普通话集中靠拢的趋势;

另一方面,各个方言内部的差异正在日益缩小,呈现出互相集中的趋势,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改善、交通的发展等,对方言内部的趋同性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再一方面,相邻方言有互相交融的趋势,例如湘方言中北片的新湘语,出现了相北方话靠拢的趋势,赣方言四面被闽方言、吴方言、北方话、客家方言包围,其特点就不如其他方言那么突出。

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语汇,一方面大量反映新事物概念的词采用普通话新词,一方面方言固有表达方式逐渐消失而采用普通话词语。

方展的发展趋势是渐变的,过程是漫长的。

三、方言有着上千年的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有相当大的影响,不可能完全为共同语替代。

我们今天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讲普通话,其目的也在于推行全民共通的交际工具,而不是消灭方言,用普通话取代方言,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集中反映,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3、为什么说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iou、uei、uen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

iouueiuen这三个韵母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因为在给汉字注音拼写出音节时,这三个韵母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都要发生变化,而不是直接使用。

第一,它们同辅音声母相拼时,为了使拼式简短,要省略韵腹,韵腹省略后,声调符号的位置要作相应的调整,例如diū(丢)、zhuī(追)、gú

n(滚)。

第二,它们自成音节时,不同辅音声母相拼,因为是以i、u开头的音节,所以根据前面介绍的y和w的使用,这里也要作相应变化,写作you、wei、wen。

4、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因其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在各个方言中最具有优势,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北方方言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很大。

北方话区域,是汉民族兴起、发展之地,历来就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北方话具有雄厚的文化基础。

北方话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非常突出,我国现在使用的书面语――白话,就是唐宋时期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北方话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比起其它方言来也要多得多,约占整个汉民族人口的70%,按我国现有人口计算,属于北方话区域的人口至少在八亿以上;

第四,北方话通行地域广阔。

北方话所属地域也是非常广阔的,几乎遍及全国,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约3200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2000公里,这样大范围的区域,数百万平方公里,人们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这种高度的一致性就是在世界上的语言中也是很难找到第二个。

同其它方言比较,北方话更具有交际上的共通性。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看,北方方言的优势地位的确是非常突出的,是其他方言无法望其项背的。

选择北方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可以说是汉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

5、普通话的语音有哪些主要特点?

普通话语音特点分为语音系统特点和音节结构特点、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三大部分。

语音系统的特点有:

一、普通话音系比较简单,好学易记。

二、普通话音节种元音占优势,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很多。

三、普通话中声母中清辅音多,浊辅音少。

四、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

五、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音节结构的特点有:

一、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最少1个音素。

比如“庄”zhuang由四个音素构成,“儿”er由1个音素构成。

二、每个音节都有元音,最少有1个,最多有3个,3个元音是连在一起的,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

三、有的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比如“儿”、“阿”、“袄”等字。

在有辅音的普通话音节中,辅音的位置是固定的,它只恩能够出现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而且在音节末尾出现的辅音只限n和ng两个鼻音。

特别突出的是普通话音节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这使音节的界限比较分明。

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有:

一、开口呼韵母不能与舌面音j、q、x相拼,能与其它各类声母相拼。

二、 

齐齿呼韵母 

不与唇齿音f、舌根音g、k、h,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相拼,可以与其他声母相拼。

三、合口呼韵母 

不与舌面音j 

、q、 

相拼,可以与其它各类声母相拼,但与双唇音、唇齿音b、p、m、f相拼时,只限于单韵母u。

四、撮口呼韵母 

只与舌尖中音n、 

l和舌面音j、 

q、 

x相拼,不与其它各类声母相拼。

6、方言今后是向普通话靠拢还是不靠拢?

谈谈你的看法。

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

第一,方言在一定的地域中使用,普通话不会对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第二,方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地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不容易受外来语言(包括普通话)的影响;

第三,根深蒂固的语言使用习惯,方言更具有使用上的亲和力。

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

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第三,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全民共同所书面语,这些都对方言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要借助于普通话。

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

所以,方言的发展向普通话靠拢是必然趋势。

1、简要说明现代汉语语素有哪些特点,和词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如下:

一、形式上,语素具有单音节特点。

单音节的语素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地位。

二、功能上,语素具有极强的活动能力。

语素构词以词根符合为主,词根的位置可以在词语前面,也可以在词语后面。

三、意义上,语素具有复杂性特点。

语素具有多义性;

语素义具有模糊性特点;

语素义具有特殊的称代作用。

语素和词的区别可以从语音、意义、功能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一、从语音形式看,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虽然语素也有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多音节语素,如“玻璃”,但是属于少数。

现代汉语的词则以双音节形式为主,三个以上音节结成的词也不少。

二、从意义上看,语素的意义不够稳定、明确,意义往往随所构成的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具有复杂性特点。

三、从功能上看,语素和词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独立运用,即是否能独立用作造词材料,这是词和语素最根本的区别。

2、合成词的构造方式灵活多样,请你举例说明。

一般把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两类。

一、复合式合成词

复合式合成词又分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五种。

并列式如“喜悦”、“寻常”、“兄弟”。

限定式如“博文”、“火热”、“海选”。

补充式如“改正”、“车辆”、“纸张”。

支配式如“减肥”、“革命”、“叹气”。

陈述式如“神往”、“口红”、“人为”等。

二、附加式合成词

根据词缀的位置,派生式合成词可分为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

前附式的常见定位语素有“老、阿、所、可、非”等,因此,例如“老师”、“阿姨”、“所向”、“可恨”等就是前附式合成词。

后附式合成词的常见定位语素有“者、子、头、然、化”等,例如“读者”、“筷子”、“石头”、“坦然”、“绿化”等就是后附式合成词。

三、综合式合成词

以上例举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有些合成词是由三个甚至更多的语素构成,它们的关系除了上面其中,汇合了更多种结构方式,这种方式是综合式。

例如“计算机”,“计算”与“机”组合成限定式,“计算”是并列式,这是复合式的综合。

3、节缩造词和别的造词手段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特点?

一、来源不同:

节缩造词是从一个语言结构里面压缩原结构形成一个新词,其他造词手段是完全新造。

二、目的不同:

其他造词手段创造词是为了记录事物概念,节缩造词是为了简化语言,因为这个概念有一个现成的单位记录。

三、理据不同:

节缩造词因为来自于原来的结构,因此理据分析不同于一般造词,例如“人大”,不能分析为陈述式,只能按照原来的结构“人民大学”或“人民代表大会”分析为限定式。

此外,别的手段构词要考虑语法关系,而节缩造词压缩手段多种多样,就没有那么严格遵守。

4、查阅《学习指导书》附录《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下组各列组词哪些是规范的。

哪些是不规范的,并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词汇规范的认识。

身份-身分按语-案语马糊-马虎

担心-耽心宏图-鸿图刻画-刻划

必恭必敬-毕恭毕敬鬼哭狼嚎-鬼哭狼嗥再接再砺-再接再厉铤而走险-挺而走险骄奢淫逸-骄奢淫佚原原本本-源源本本

规范的:

身份、按语、马虎、担心、宏图、刻画、毕恭毕敬、鬼哭狼嚎、再接再厉、铤而走险、骄奢淫逸、原原本本。

其他相对应的就是不规范的。

异形词意义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使用上的差异,因此就没有必要保留多种形式。

不规范词的存在,给书面语的使用增加了负担,造成了混乱,给汉语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带来了困难,影响了语言文字交际功能的发挥,因此,整理异形词是当前汉字字形规范化的迫切任务。

5、地名反映了哪些文化现象?

请你结合当地的地名加以说明。

一、地名反映我国古代历史。

(1)反映古代的历史事件。

如修武县与历史上的武王伐纣有关。

(2)反映古政区、古城域。

如河南的鹿邑、封丘都是古代的古代封国的地名。

(3)反映古代社会经济活动。

如北京地名中带“马”、“羊”的甚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畜牧业繁荣发展的情况。

(4)反映古代军事活动。

地名中的“屯、卫、关、营、堡”等都是古代北方军队的驻地和军队的防御工事。

(5)反映先民迁徙情况。

如“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名字都源于满语。

二、地名反映地理坏境、地形地貌。

如河南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之南而得名,引其为“古豫州”之地,简称“豫”,又因豫州居九州之中心,又称“中州、中原”。

三、地名反映宗族观念。

如“杨庄、韩村、李家湾”以姓氏作地名,表明宗族特征。

四、地名反映祈福观念。

如北京的“天安门、地安门、广安门、永定门”等,表现了长治久安的心理。

五、地名反映地理人文观念。

如“江阴”表明在长江之南,“衡阳”表明在衡山之南,“华阴”表明在华山之北。

六、地名与宗教文化有关。

佛教的建筑多称“寺、庙、庵、院”。

道教建筑一般多称“庙、观、宫、堂”。

七、地名反映传说故事。

如重庆三峡中“望娘滩”、“神女峰”来自于巴蜀神话传说。

八、地名反映历史上的人物、事件。

河南南阳得名于三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一、有人认为副词应该归实词,有人认为应该归虚词。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这又是一道可以从正反面回答的问题,可以从下面的任一角度入手,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但要明确本书中的观点是归入虚词的,最好选择该观点。

副词应该归入实词。

从语法功能看,副词可以独立充当句法成分,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也有的副词可以充当补语;

从意义上看,副词不都是虚化的,有的副词意义上与形容词十分接近,例如“逐渐、逐步、刚刚、最”等,有一定实在的意义。

从划分词类的标准看,依据语法功能划分实词和虚词,如果将副词划归虚词,则与词类划分标准是矛盾的。

副词应该归虚词。

从语法功能看,副词虽然可以充当状语,但是不能充当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核心句法成分,而且能充当补语的只有极个别的词,没有普遍性;

从意义上看,副词的意义从总体上看还是十分虚化空灵的,无法同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相比,也不如数词、量词、代词的意义实在。

二、句子和短语有什么样的本质差别?

短语和句子的区别在于:

(1)短语是静态的单位,句子是动态的单位

(2)短语是备用单位,句子是使用单位

(3)短语没有语调,句子具有语调

(4)短语没有表述性,句子具有表述功能。

三、疑问句有哪几种形式?

各使用那些语气词?

举例说明。

疑问句有四种:

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是非问。

1、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发问,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点。

例如:

他什么时候到北京?

2、正反问又叫反复问,用“…不…”的格式指明疑问点:

你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3、选择问提出几个并列的选目,让人选择。

选择的范围就是疑问句,选择的项目如果只有两项,常用“是A还是B”的格式。

你认为明天是晴天还是阴天?

4、是非问的形式与陈述句基本上相同,只是语调不一样。

是非问常常要求对方对整个命题加以肯定或否定。

他昨天下午到过这儿?

四、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要注意哪些问题?

把字句的需要注意有:

第一,主语是施事(主动者),“把”的后置成分(例如“衣服”、“帽子”、“教室”、“书”、“这些词”)是受事(被动者)。

第二,“把……”后边的动词在意念上管得着“把”的后置成分。

具体地说,谓语动词对“把”的后置成分所代表的事物施加影响。

如“我们把这些词加以分析”,谓语动词是“加以”,影响“这些词”的却不是“加以”,而是它的宾语“分析”。

这是因为“加以”、“进行”是形式动词,作用在于满足音节节奏,起语意作用的是它后边的宾语。

第三,谓语动词必须是动补结构,或者带有补语,或者带有别的连带成分。

“他把衣服穿好,把帽子戴上”的动词“穿好”、“戴上”是动补结构,“学生们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动词“打扫”后边带有补语,“你把花插在花瓶里”的动词后有连带成分。

“被字句”的需要注意的有:

第一,主语是受事,“被”的后置成分是施事。

这个施事有时候也可以不出现。

第二,“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由单个的动词充当,必须带上语气助词,或者带补语,或者单音节动词前加“所”,或者前后有别的成分。

五、“我吃完了饭”和“我吃饱了饭”这两个句子,前者可以变换为“我把饭吃完了”,后者不能这样变换,为什么不能变换?

“我吃饱了饭”和“我吃饱了饭”这两个句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完全不同。

“我吃完了饭”中的补语“完”语义是指向了宾语“饭”,句子的意思是我吃饭,吃完了。

所以可以变成把字句,变成了“我把饭吃完了”。

“我吃饱了饭”句中的补语“饱”的语义是指向了宾语“我”,意思是“我吃饭,我饱了”。

因此,不能变成把字句。

一、如何确定一个字符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

跟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

字符的性质取决于字符在构字时所起的作用。

同一个字符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不同,归类也就不同。

如字符“木”,在“沐”中作声符,在“杆”中作意符。

再如,“土”在独体应用时是记号,在“地”中作意符,在“吐”中作声符,在“寺”中作记号。

因此,确定一个字符的性质要结合具体的汉字进行确认。

二、有人说汉字易学,有人说汉字难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的说法?

试分析其依据。

说汉字易学的人,认为汉字具有一定理据性,没有形态变化,学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可以以意组合。

这些人往往是已经掌握了不少汉字的知识分子。

说难学的人,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数量很多,形体结构复杂,和语音没有必然的联系,初学者很难在短时间里学会。

这是从文字的基本性质出发,并且和音素文字的学习进行比较以后得出的看法。

三、繁体字"

馬"

简化为"

马"

,所以"

媽瑪碼"

中的右偏旁都类推简化为"

,这几个字写作"

妈玛码"

,"

徹"

彻"

,请问"

澈"

中间和右边的偏旁可否简化为"

切"

为什么?

"

幹"

干"

,它在"

擀"

字中为什么不简化?

澉、橄"

中的字符"

敢"

能不能简化为"

“澈”中间和右边不能简化为“切”,否则与“沏”构成同形。

“擀”中间和右边不能简化成“干“,否则与“杆”形似,不易分辩。

“澉橄”中的“敢”不能简化成“干”,否则与“汗、杆”同形。

四、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

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现代汉字的规范化就是指根据汉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