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916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童话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巧妙启迪学生悦纳自我,热爱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大象的耳朵》写了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大象便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了起来,结果给他带来了烦恼,最后大象明白了耷拉耳朵的好处。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要人云亦云,要有主见。

《蜘蛛开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蜘蛛当成一个没有经验、不会经营的小商人,写他开口罩店、围巾店、袜子店都没成功的故事。

告诉我们有些事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复杂,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青蛙卖泥塘》讲述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里的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听从小动物们的建议,逐步改善了泥塘的环境,最后舍不得卖掉泥塘的故事。

告诉我们美好的环境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小毛虫》写了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只有做好自己的事,不怕困难,才会取得成功。

“语文园地七”让学生认读11个生字,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体会比喻修辞的运用,培养写字能力。

朗读、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以及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培养学生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另外,重点进行写话的练习,启发学生积极表达内心想法,培养写作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生字,学会多音字;朗读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所讲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启发学生从童话中悟得成长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读准多音字。

2.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

3.体会比喻手法表达的妙处,学会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句。

4.朗读、背诵“日积月累”中的《二十四节气歌》。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中许多奇妙的现象。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启发学生从童话中悟得成长的道理。

2.通过写话,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措施

1.低年级的童话教学适合让孩子讲一讲、演一演,可结合课后练习中安排的复述课文、续写故事等语言实践形式,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落实有针对性的读说、读写指导,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2.识字教学可侧重于随文识字,鼓励学生发现规律,找出特点,自主识记。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

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课时安排

《大象的耳朵》2课时

《蜘蛛开店》2课时

《青蛙卖泥塘》2课时

《小毛虫》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19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过程与方法

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结合课件、图片和文字内容,教学字词。

3.引导学生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明白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提问激趣: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象的耳朵吗?

它是什么样子的?

那你们又见过小兔子的耳朵吗?

大象的耳朵和小兔子的耳朵有什么不同呢?

(点名请学生回答)

2.导入新课:

大象的耳朵像两把大蒲扇一样耷拉着,很好看。

是什么原因使得大象要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呢?

让我们去课文中看个究竟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竿、烦、慢、安、根”,注意翘舌音“竖”和多音字“似、扇”。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兔、安、根”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遇、痛”时,可以通过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慢”字时,可以使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扇、最”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谜语示例:

一户人家,羽藏其下。

要想凉快,轻轻摇它。

(谜底:

扇)

耳字上横长,又字底下藏。

曰字立头上,没谁比得上。

(谜底:

最)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扇”的“户”扁,撇带弯势。

“慢”的右边要写得紧凑些,“罒”写得扁些。

“遇”里面“禺”的下部宽些,“辶”最后一笔是平捺。

“兔”的“口”要稍扁,撇要舒展,别忘了点。

“安”上窄下宽,中间横略长。

“根”右部横折在竖中线起笔,竖提沿竖中线往下写。

“痛”撇长,“甬”上小下大。

“最”的上部较窄,下部第一横稍长,捺舒展。

易错提示:

“兔”不要漏写最后一笔“ヽ”。

“最”注意第五笔横要拉通盖住“又”,不能写成“耳”和“又”。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慢—曼(曼妙)—漫(弥漫)—幔(纱幔)

遇—隅(城隅)—寓(公寓)

痛—通(沟通)—涌(泉涌)—勇(勇敢)

(4)多音字辨析。

ì:

似的

ïshì

似í

好似骄阳似火

ï

îsì

zhe:

看着跟着

ì

ï

着落衣着

着í

zhuó

ï

î

zháo:

着急歪打正着

ìo:

睡觉午觉

ïjià

觉í

觉得不知不觉

ï

îjué

ì

ïzhī:

一只船只

只í

ï

îzhǐ:

只有只好

ì

ïshān:

扇风扇动

扇í

n:

扇贝扇子

ï

îshà

辨析:

“觉”在表示“睡眠(从睡着到睡醒)”时,读jiào,如午觉;在“表示(人或动物的器官)对刺激的感受和辨别”时,读jué,如视觉。

“扇”在表示“摇动扇子或其他薄片,加速空气流动”时,读shān,如扇风;在表示“扇

子”“指板状或片状的东西”时,读shàn,如电扇。

巧记:

孙悟空手拿芭蕉扇(shàn),用力来扇(shān)风,芭蕉扇(shàn)真神奇,火焰山大火灭。

(5)书写练习:

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

课文讲了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小动物的耳朵不一样,总是耷拉着,认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竖起来的耳朵带来了很多烦恼。

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用处,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明确:

共有13个自然段。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大象的耳朵总是耷拉着。

第二部分(2~8):

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他也怀疑自己的耳朵有毛病。

第三部分(9~13):

大象把耳朵竖起来后,总有小虫子飞进去,最后他还是把耳朵放了下来,并体会到耷拉耳朵的好处。

(3)大象遇见了哪些小动物呢?

明确: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4)大象和小兔子的耳朵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小兔子的耳朵是竖着的。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大象耳朵的故事。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

关于大象的耳朵,大家又有些什么看法呢?

是觉得他的耳朵耷拉着很好,还是和其他小动物一样,觉得大象的耳朵很奇怪呢?

课后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扇子慢慢遇到兔子

不安树根头痛最后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大象耳朵的故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跟随大象去体验耳朵带来的烦恼与快乐。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部分

(1),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小朋友们根据文字想象一下大象耳朵耷拉着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图片)

(2)大家知道第一部分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明确:

这是一个比喻句。

将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2.学习第二部分(2~8),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第3自然段中小兔子说的话?

明确:

读小兔子说的话,“咦”声调拉长,整句话要用吃惊的语气来读,读出小兔子的疑惑和天真。

(2)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奇怪时,大象觉得自己的耳朵奇怪了吗?

明确:

大象没有觉得自己的耳朵奇怪,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的。

(3)先后有哪些小动物对大象的耳朵提出了质疑?

明确: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4)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第8自然段中大象的自言自语呢?

明确:

大象说的话,要读得缓慢而低沉,读出大象心里的困惑和不安。

3.学习第三部分(9~13),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大象用了哪种方法使自己的耳朵竖了起来?

明确:

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2)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遇到了什么烦恼?

明确:

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3)那小朋友们认为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呢?

明确:

不应该。

因为大象的耳朵是起保护作用的。

如果有虫子来,大象只要把大耳朵扇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4)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大象所说的“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呢?

请小朋友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

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本领。

不用羡慕别人,更不要因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而觉得伤心难过,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做自己。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本课讲述了一个关于________的故事,告诉了我们________的道理。

明确:

大象的耳朵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做自己2.课文有一个突出的写作特点——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小朋友们能不能简单说一下对拟人修辞手法的认识。

明确: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让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如文中的语句“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象耳朵撑起来以后的烦恼。

3.小朋友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得到什么启发呢?

明确: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只有自己感觉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比如一个小姑娘穿着一身衣服,本来很漂亮,这时别人说了一句“这衣服不好看,太花了”。

她就回家非让妈妈给她买新衣服。

其实她应该有主见,自己觉得花衣服穿在身上漂亮就行了,不能听见别人的评价就盲信盲从,她应该像大象一样有这样的意识: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ìü

小兔子

ì

还是耷拉着好ï

质疑大象的耳朵ïï

í小羊

遇事要有主见大象的耳朵í

ïý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

î

不能人云亦云ï

用竹竿撑起耳朵——小虫子飞进去捣乱ï

î

耳朵耷拉着——虫子飞不进去,来了虫子就扇走þ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