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66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海省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抑扬顿挫 

D.迁徙 

羁拌 

点赞 

锋芒毕露 

3.(2分)(2016七下·

杭州期中)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倾听了他的报告,会后他们有幸向他询问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B.对目前微博流行的古代文化名人“穿越”热,有网友认为纯属恶搞,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应该遏制网络语言的创新作用

C.这个小偷在公交车上扒窃时被乘客识破并扭住,他义愤填膺地辩解说:

“我只不过是把手伸错了口袋,不是故意要偷!

D.这两幅山水画构思、色彩如出一辙,但有些方面却截然不同,如左边这幅更写实一些,而右边这幅则更空灵一些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12月6日,北京语言大学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十九大”“新时代”“共享”等年度热词上榜。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2分)(2017七下·

仪征月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

“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6.(2分)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1957年“物理学奖”获得者。

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元勋,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是奥本海默。

B.《音乐巨人贝多芬》作者何为。

贝多芬,美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

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D.《观舞记》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现当代女作家冰心先生,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7.(2分)把带序号的句子还原到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2011年3月重新向公众开放。

此次改扩建 

,因此 

,不仅 

,而且 

①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②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

③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特定的印象

④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8.(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晓东对前来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

“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小明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

“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C.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

“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D.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脚,生气的说:

“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9.(2分)(2018九上·

宁海期中)选择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A.不足为外人道也 

何足挂齿 

B.寻向所志 

所向披靡 

C.其两膝相比者 

比肩接踵 

D.其船背稍夷 

化险为夷 

10.(2分)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默写(共1题;

共2分)

11.(2分)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

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1题;

共5分)

12.(5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大脑中负责视觉、听觉的相关神经细胞的工作原理,据此来研发未来的计算机,促进计算机视觉和声音处理功能的进步,这意味着未来的计算机或许能够“察言观色”,而不只是依从传感器发来的指令。

四、诗歌鉴赏(共1题;

共8分)

13.(8分)(2020·

北京模拟)阅读《雁门太守行》和《渔家傲·

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甲)(乙)两首诗词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都写出了将士们________的决心;

(乙)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又抒发出夜不能眠的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2)(甲)(乙)两首诗词都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

请从(甲)(乙)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处,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抒发情感的。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

共13分)

14.(13分)古诗文阅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见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曼,蒙络摇缀,参差披佛。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伐竹取道 

道:

②佁然不动 

然:

③ 

以其境过清 

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

共37分)

15.(20分)(2017八上·

成都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补丁也开花

孙道荣

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

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

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

她很少抬头,只有针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这里原本是一个城乡结合部,这几年城市西迁,这块地也跟着火热起来,到处是建筑工地。

上她那儿织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

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

也不贵,两三块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

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人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

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

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儿。

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

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

妻子黯然神伤。

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拿过去。

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

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

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

牡丹。

我告诉她。

她看着我,要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

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

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

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

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

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

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

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挪。

她笑了,这是我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

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

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

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孩亲热地打着招呼。

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我好奇地看着女孩。

她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

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同学看到她的妈妈是个街头织补女。

这出乎我的意料。

我有个同学,就因为长相土了点,苍老了点,他的儿子从来不让他参加家长会,也不让他去学校接自己,男孩认为,自己的爸爸太寒碜了,出现在同学面前,丢了自己的脸。

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

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她很懂事。

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

女孩嘴一撇,吃什么苦啊,你和爸爸才苦呢。

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凳子上,做起了作业。

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去做作业。

女孩说,我们要等爸爸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回家。

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

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他爸爸。

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

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

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丹,而靓丽起来。

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那个座位上。

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

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走去。

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消失后,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了家。

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之处,曾经是一个补丁。

(1)小说的主人公无疑是摆摊织补的“她”,但第8-10段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她女儿,这是为什么?

(2)小说结束前才交代:

“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

”其实前文一些地方已经做了铺垫,请简要概述出来。

(3)整体把握全文,说说文题“补丁也开花”中“补丁”和“花”的内涵,并分析其作用。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请你探究织补女工和徐敏共同的性格特征,并从择业的角度谈谈他们给你的启发。

2001年,徐敏25岁。

那年,因一次意外,徐敏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

高位瘫痪,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轮椅成为她的“身体”和“双脚”。

遭此厄运,徐敏曾一度想放弃生命,但最终她选择了坚强。

“因为身体残疾的缘故,我希望能找一份可以躺着做的工作。

”2009年年底,徐敏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为“奇迹电动工具”的网店,专门销售永康市优势五金产品电动工具。

现在,“奇迹电动工具”已经是三钻卖家,有了稳定的客户和一定的知名度。

16.(17分)(2020·

开鲁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

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

明人袁宏道说: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

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

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

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

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

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

“余忆童稚时,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

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

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

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

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

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

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

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

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

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人民日报》(2018 

年01月30日18版)

(1)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

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

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

“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

”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

“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C.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

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

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

“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

”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

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

结合全文简要回容。

七、综合性学习(共1题;

共12分)

17.(12分)(2019七下·

孝义期末)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语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什么是“孝”?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

“善事父母为孝”。

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

东汉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为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1)阅读上面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划线的“什么”是代词,“最”是副词,“的”与“从”是介词。

B.语段中“善行和美德”是由两个名词组合成的并列短语。

C.“善事父母为孝”中“善”的意思是“对待,侍候”。

D.画线句子开头的“因为”换成“因而”,上下文就自然连贯了。

(2)好友宁宁向你倾诉烦恼,埋怨他妈妈管教太严,他还和妈妈吵了架,现在想离家出走。

请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话对他进行劝说。

(6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要是出游,告知去处)

B.事父母几谏。

(“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

(3)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孝”字创意logo,请概述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含义。

八、命题作文(共1题;

18.(5分)(2017八上·

潮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校园里,你若懂得付出,会获得美好的友情;

在家庭里,你若懂得感恩,会获得满满的亲情;

在自然里,你若懂得感悟,会获得生命的启示……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有哪些人或哪些事触动过你的情怀,让你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呢?

请结合自我经历与感悟,以“在 

里获得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你从“校园/友情,家庭/亲情,自然/启示”三组词语中选择一组,把题目补充完整;

(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及姓名;

(4)详略得当,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