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683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课题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及所蕴含的设计理念,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的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

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设置的疑点,不断地思索问题。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大气层》一课时,我直接引导学生来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弄清楚哪些问题?

最终,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问题:

地球大气层是怎样形成的?

大气层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大气层的厚度是多少?

大气层的作用是什么?

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尽管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来说,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其潜在的研究价值很大,可以作为同学们课后长期探究的对象。

提出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就确立了研究的目标,将激励着同学们对即将进行的探究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只是学习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的特点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我本学期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实地观察法,提出问题。

如教学《土壤中有什么》时,我通过带领学生到田间地里观察农作物,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了解自然事实,进行“观察——探究活动”。

2、实验演示法,即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教学《岩石也变化》一课时,我利用“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演示了岩石风化的过程,把学生带入到了探究的情境之中,加深了学生对自然力量改变地形的认识。

3、模拟展示法,即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或模型教具等来模拟创设情境。

(二)、搭建平台,营造自探共研环境

本学期在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搭建平台,积极营造自探共研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1、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科学原理,得出结论。

如教学《热能变变变》一课,我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动能能转化为热能吗?

”等问题后,紧接着我要求学生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索。

于是学生有的用棉布摩擦铁棒,使铁棒变热;

有的把铁片来回弯折;

有的把橡皮筋来回拉伸……完全沉醉在摩擦、弯折、拉伸等等自由探索的情境之中。

他们在自由探索中享受着“发现”的快乐,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研讨作了充分的准备。

2、猜想——验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答案或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可以使思维得到散发。

如在探索《热能变变变》问题时,“热能又能否转化为动能呢?

”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猜想是:

热能能转化为动能。

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设计实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使这种思考有序化。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形成了关于“热能能转化为动能”的假设的实验设计验证点的方案,然后让学生讨论好完成这个实验要的材料,进行恰当地选择,继而完成实验。

三、激励评价,培养自主探究情感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对学生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做出恰当的评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成功能让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评价作用,不仅重视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的评价,更注重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中我发现,学习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次次都会获得成功。

对于未获成功者,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责备。

有人说,好教师是一座宽容的桥。

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正展示了教师宽容的人格魅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宽容实际上给了学生信心与动力。

在学生解题的错误中往往有正确的成份,我们应尽量发现其错误中的正确成份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

要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过程中体验科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不断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真正探究科学的奥秘所在。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