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866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docx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例题1

【例6-1】直接判断法在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剩余能力无法转移)

  已知:

正和公司组织多品种经营。

2012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件,发生亏损10000万元,其完全成本为110000万元。

假定2013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

(1)计算2012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

(2)计算2012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

(3)计算2012年甲产品的贡献边际。

(4)用直接判断法作出2013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所谓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是指由于停产而导致的闲置能力能够被用于企业经营的其他方面,如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或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等。

当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方案就会由此而发生相关的机会成本。

其计价可以按照承揽零星加工业务可能取得的贡献边际或对外出租的租金收入来确定。

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根据以下结论原则作出决策:

  第一,如果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继续生产;在此情况下,如果盲目停产,企业将因此而多损失相当于上述贡献边际与机会成本之差的利润。

  第二,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停止生产该亏损产品。

  第三,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则停止或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都可以。

【例6-2】直接判断法在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剩余能力可以转移)

  已知:

正和公司组织多品种经营。

2012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件,发生亏损10000万元,其完全成本为110000万元。

假定2013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但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5000万元的贡献边际。

  要求:

 

(1)指出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用直接判断法作出2013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情况一:

企业已具备增产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且无法转移

★情况二:

企业已具备增产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但可以转移

★情况三:

企业尚不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能力

第一,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那么就应该增产该亏损产品。

【例6-3】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2012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件,发生亏损10000万元,其完全成本为110000万元。

  

  假定2013年企业已具备增产30%甲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

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

 

(2)验证“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那么就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说法的正确性。

 

在生产某亏损产品(完全成本法下的)时,只要p>b时,其cm即大于零,且在该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就应该继续生产该产品,如果有增产能力,就可以产生更多的贡献边际,那么就应该增产该亏损产品,使其分摊更多的固定成本。

【例6-4】差别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3】中的资料。

 要求:

(1)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计算甲产品的单价。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

 (4)验证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与差别损益分析法结论的一致性。

第二,如果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但小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本应当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在进行是否增产决策时,应当运用相关损益分析法,通过判断“增产亏损产品”方案与“不增产而且应当停产方案”的相关损益的大小进行决策。

其中,增产方案的相关成本中应考虑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且增产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应当为增产后的全部产量。

 

【例6-5】相关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2】中的资料:

如果停止生产甲产品,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5000万元的贡献边际。

甲产品p为100万元/件,b为80万元/件,2012年产销量为1000件。

假定2013年企业已具备增产30%甲产品的能力,该能力无法转移。

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收入。

 (3)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增量成本(变动成本)。

 (4)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5)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2013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在企业已经具备的增产能力无法转移的条件下,无论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能否转移,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的贡献边际大于零,都可以应用直接判断法,根据以下三项直接判定原则作出是否增产的决策:

  第一,只要增产后该产品所提供的全部贡献边际>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考虑增产;

  第二,在应当增产的情况下,如果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增产能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增产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

  第三,如果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增产能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增产后该产品所提供的全部贡献边际-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

  2.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已具备增产能力且可以转移)

第一,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而且增产该亏损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与增产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那么就应该增产该亏损产品。

增产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增产该亏损产品所增加的Tcm-与增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

【例6-7】直接判断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2012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p为100万元/件,b为80万元/件,其完全成本为110000万元。

假定2013年企业已具备增产30%甲产品的能力,但可以用于临时对外出租,预计可获得4000万元租金收入。

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

要求:

(1)计算增产30%甲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

(2)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3)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2013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

   

 

第二,如果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但小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本应当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在进行是否增产决策时,应当运用相关损益分析法,通过判断“增产亏损产品方案”与“停产方案”的相关损益决策。

【例6-8】相关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2】中的资料:

如果停止生产甲产品,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5000万元的贡献边际。

  假定2013年企业已具备增产30%甲产品的能力,但可以用于临时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10000万元。

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与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

(2)确定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

(3)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2014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3.企业尚不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能力

第一,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而且增产该亏损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专属成本,那么就应该增产该亏损产品。

【例6-9】直接判断法在亏损产品是否增产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1】中的资料。

某企业2012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p为100万元/件,b为80万元/件,其完全成本为110000万元。

假定2013年企业通过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一台设备(年租金为20000万元),可以增加甲产品的产量,从而增加24000万元贡献边际,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专属成本。

(2)用直接判断法作出2013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第二,如果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但该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那么应当运用相关损益分析法,通过判断“增产亏损产品方案”与“停产方案”的相关损益决策。

【例6-10】相关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例6-2】中的资料:

如果停止生产甲产品,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5000万元的贡献边际。

  假定2013年企业用11000万元购置一台通用设备,相关年折旧为1000万元,就可以使甲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140000万元,变动成本达到112000万元;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专属成本。

  (3)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2013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三、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

(一)追加订货量与剩余生产能力的关系

假定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最大生产能力为1000件,正常订货量为800件。

那么,绝对剩余生产能力等于200件。

现有一客户要求追加订货250件。

说明剩余生产能力不足。

企业要解决此问题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

与客户进行协商,减少追加的订货量,最多只接受200件。

  第二种:

通过租入设备或购买设备的方式,弥补生产能力的不足,如此会发生相应的专属成本。

  第三种:

将正常订货的一部分挪做追加订货,以弥补生产能力不足。

如此会发生冲击正常任务的现象。

(二)直接判断法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决策中的应用

1.直接判断法的应用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第一,追加订货量小于或等于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后者为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与正常订货量之差)。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有可能利用其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组织追加订货的生产,而不是冲击正常任务的完成。

  第二,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第三,要求追加订货的企业没有提出任何特殊要求,不需要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即为简单条件,否则为复杂条件。

2.直接判断法的判定原则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可按以下原则作出决策:

 

(1)只要追加订货的单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就应当接受追加订货;

 

(2)只要追加订货的单价小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应当拒绝接受追加订货;

 (3)只要追加订货的单价等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拒绝或接受追加订货都可以。

【例6-11】已知: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

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元/件。

假定该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1月上旬,B企业要求以900万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追加订货1000件甲产品,年底交货;追加订货没有特殊要求,不涉及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要求:

(1)计算用产量表现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2)判断是否符合应用直接判断法的条件。

 (3)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三)差别损益分析法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决策中的应用

【例6-12】同【例6-11】资料:

  已知: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

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元/件。

假定该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1月上旬,B企业要求以900万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追加订货1000件甲产品,年底交货;追加订货没有特殊要求,不涉及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要求:

(1)计算“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收入。

 

(2)计算“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增量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3.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

复杂条件一:

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例6-13】仍按【例6-12】资料:

  已知: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

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元/件。

1月上旬,B企业要求以900万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追加订货1000件甲产品,年底交货;

  假定A公司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150000万元的贡献边际。

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复杂条件二:

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

【例6-14】已知: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

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元/件。

假定该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合同规定,如正常订货不能如期履约交付给客户,企业须支付给客户10000万元违约金。

  1月上旬,C公司要求以920万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追加订货2500件甲产品,年内足量交货;追加订货没有特殊要求,不涉及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要求:

(1)计算“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收入。

 

(2)计算“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增量成本。

 (3)计算因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而无法正常履约的正常任务。

 (4)计算“接受追加订货”方案与冲击正常任务有关的机会成本。

 (5)确定“接受追加订货”方案与冲击正常任务有关的专属成本。

 (6)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复杂条件三:

订货的企业有特殊要求,要完成追加订货必须追加投入一定专属成本

【例6-15】已知: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

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元/件。

假定该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1月上旬,B企业要求以900万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追加订货1000件甲产品,年底交货;该公司的追加订货有特殊的工艺要求,需要A公司追加投入180000万元。

 要求: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第三节生产什么的决策

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企业利用现有的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在两个或以上可供选择的多个新品种中选择一个最优品种的决策。

属于互斥方案类型。

【例6-16】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发达公司开发新产品,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预计:

p为200万元,b为160万元,消耗甲材料的定额10千克/件;B品种预计:

p为100万元,b为70万元,消耗甲材料的定额6千克/台。

开发新品种不需追加专属成本。

  要求:

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例6-17】贡献边际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仍按【6-16】资料,假定该公司现有甲材料60000kg。

 要求:

(1)计算利用甲材料分别开发A、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例6-18】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开发A品种和开发B品种的相关产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等资料均同【例6-17】,但假定开发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8000万元和70000万元。

  要求:

作出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

 

二、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若企业不改变经营方向,利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调整个别品种结构,停止某一产品的生产,将其生产能力用于开发其他产品或增加其他产品产量,这类决策一般可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例6-19】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转产其他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的变动成本率分别是80%、60%、50%;年收入分别是20000万元、30000万元、40000万元。

如果将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可分别用于以下用途:

①增产现有产品乙产品,可使其年收入达到45000万元;②增产现有产品丙产品,使其年收入增加14000万元;③开发变动成本率为40%的丁产品,每年可实现收入13500万元。

 要求:

(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策,并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的排列顺序。

(2)说明如果企业决定转产,应当转产哪种产品,转产将给该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对那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的决策。

无论何种情况下的决策,半成品成本均属于沉没成本,决策中不予考虑。

只有追加的加工成本才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属于“互斥方案”的决策类型。

涉及“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方案和“直接出售半成品”两个备选方案。

1.在简单条件下的应用

  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半成品加工为产成品的能力,且该能力无法转移,半成品与产成品投入产出比为1:

1。

【例6-20】已知:

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单位成本为80万元,市场售价为100万元,年产量1000件。

  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万元的乙产成品,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万元。

  假定甲与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

1,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不考虑年度内加工进度问题)。

要求:

(1)确定各决策备选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2.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

复杂条件一:

企业虽已具备100%的深加工能力,但能够转移

【例6-21】已知:

仍按【例6-20】中的资料:

甲半成品:

单位成本80万元,市场售价100万元,年产量1000件;深加工成乙产品:

追加单位性变动成本80万元,市场售价200万元。

  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如果可以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000万元的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000万元。

 要求:

(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机会成本。

(2)说明设备折旧6000万元是否为相关成本。

(3)作出决策。

 

复杂条件二:

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

【例6-22】已知:

仍按【例6-20】中的资料:

甲半成品:

单位成本80万元,市场售价100万元,年产量1000件;深加工成乙产品:

追加单位性变动成本80万元,市场售价200万元。

  假定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如果每年支付21000万元租入一台专用设备,可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要求:

(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专属成本。

(2)作出决策。

 

复杂条件三:

企业已具备部分深加工能力。

企业已具备部分深加工能力的情况下,两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必须按实际深加工能力和投入产出比来确定;同时还必须考虑已经具备的深加工能力能否转移;企业是否需要追加投入以弥补深加工能力的不足。

【例6-23】已知:

仍按【例6-20】中的资料。

假定企业已具备80%的深加工能力,但可以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预计1年可获得15000万元的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000万元。

 要求:

(1)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确定“将80%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机会成本。

(3)作出是否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思考问题:

根据【例6-23】的数据,如果要弥补深加工能力的不足,企业最多可以承受的追加专属成本的上限金额?

 

复杂条件四:

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不是1:

1。

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不是1:

1的情况下,必须根据实际的投入产出比来计算两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同时还必须考虑是否已经具备的深加工能力,以及已经具备的深加工能力能否转移。

【例6-24】已知:

仍按【例6-20】中的资料。

甲半成品:

单位成本80万元,市场售价100万元,年产量1000件;深加工成乙产品:

追加单位性变动成本80万元,市场售价200万元。

  假定企业已具备全部的深加工能力,且不能转移;但甲和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

0.9。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作出决策

思考问题:

根据【例6-24】的数据,如果与深加工能力相关的设备可以对外出租,相关的租金收入至少要达到多少,企业才能作出直接出售甲半成品的决策?

 

四、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定义:

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所产出的性质相近、价值相差不多的多种产品的统称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属于“互斥方案”的决策类型。

涉及“深加工联产品”的方案和“直接出售联产品”两个备选方案。

“深加工联产品”方案的相关成本中的变动性深加工成本成为“可分成本”,联产品本身的成本成为“联合成本”。

  另外,联产品与经过深加工而形成的最终产品之间的投入产出比大多不是1:

1。

【例6-25】相关损益分析法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对同一种原料进行加工,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三种联产品,年产量分别为2500千克、1500千克、1000千克。

全年共发生450000万元联合成本,每种联产品承担的联合成本分别为225000万元、135000万元和90000万元。

其中丙产品可直接出售。

企业已经具备将80%的丙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

每深加工1千克丙产品需额外追加可分成本20万元。

丙产品与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为1:

0.7。

如果企业每年额外支付22000万元租金租入一台设备,可以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

甲、乙、丙三种联产品的单价分别为200万元、210万元、135万元,丁产品的单价为240万元。

计划年度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案中作出选择:

  ①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②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③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

  

(2)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丙联产品是否深加工为丁产品的决策。

 

第四节怎样生产的决策

一、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一)企业已经具备自制能力,且零部件的全年需用量为固定常数时的决策

【例6-26】直接判断法在自制或外购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

某企业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0件。

该零件即可自制,又可外购。

目前该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生产成本5元。

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27元,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

(1)计算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3)计算有关的成本节约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