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486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拖沓(tà)愧怍(zuò)屏息(píng)怏怏不乐(yàng)

B.吞噬(shì)孱头(càn)挑逗(tiǎo)仙露琼浆(lù)

C.毋宁(wù)羸(léi)弱妥帖(tiē)踉踉跄跄(làng)

D.菌(jùn)子炽(zhì)热颤(chàn)抖颠沛(pèi)流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耸矜持轮廓耐人寻味

B.镶嵌迟钝取缔语无轮次

C.俯瞰闲暇选骋不可捉摸

D.合拢修润笼罩大庭广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堪称千古佳话,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守时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本来约好早8点准时集合的,她却姗姗来迟,以致大家的行程不得不往后推迟。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诗中“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4)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表达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

(纪昀《河中石兽》)

6.语言综合运用。

某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

上课之初,教师用了这样一段导语:

“①同学们,生活处处有语文,不信,你看!

②街道上,随便都能看见语文,能听见语文,能感受语文。

③各种书籍报刊,街上的招牌、产品的广告、寓居的门联,无不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气息,浓缩着华夏民族的文墨精华。

④只要大家多多留心生活,随时捕捉学习机会,就能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⑤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使我们会对生活中的语文有进一步的认识。

(1)该段导语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标点:

第_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

语病:

第_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正眼看招牌”环节,假如你是一名创业者,你想开设什么店铺?

请你为自己开设的店铺设计一块有创意的招牌:

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明精练,内容关注主题,形式新颖别致,给人深刻印象,易读易记。

在“我写广告词”环节,请你根据以上要求为图书馆写一则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诗句分析。

8.“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夏日赏荷》)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陶后鲜有闻

(3)余以为妙绝

10.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其中加点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③无案牍之劳形④何陋之有⑤无丝竹之乱耳⑥莲,花之君子者也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⑥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2.赏荷,可观其形美。

(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

(用原文填空)

13.赏荷,可品其神美。

(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为“花中仙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

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篮子

(俄)尤•沃兹涅先斯卡娅

①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

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

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

②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

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

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

③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

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地绣起花来。

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

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

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妇人起身朝我走来。

④“如果您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您聊聊吗?

”她说。

⑤“您,有什么可以聊得呢?

”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

⑥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

“知道吗?

我看了您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您这样的可真不多见。

⑦“什么不多见?

⑧“您这一切!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麻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

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

⑨“什么?

幸福篮子?

⑩“这是个秘密!

不过我还是想告诉您,您希望自己幸福吗?

⑪“当然希望,可是,我没有幸福……”

⑫“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

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

我给您说一说吧,算是对您的奖赏。

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也不只是爱情。

您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

⑬老妇人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

“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

这情景很美!

我的心就像向您微笑了。

于是,我就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

这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

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

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

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

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衬托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

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您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您的凉鞋有点磨脚,您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

我也许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

⑭在老妇人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

⑮“太奇妙了!

”我惊呼起来。

“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

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

⑯“是的!

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

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

⑰我谢了这位老妇人,朝家走去。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

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

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⑱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

14.本文不仅叙说了动人的故事,而且教会我们如何编织“幸福的篮子”,那么本文中告诉我们编织“幸福的篮子”的方法是什么?

15.文章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老妇人的形象?

请简析。

1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妇人认为“我”在公园刺绣时呈现出现代都市的时尚美。

B.“我”是一个容貌俊秀、心地善良却又多愁善感的姑娘。

C.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营造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我”忧郁悲伤的心情。

D.“我”的“幸福之篮”里第一批珍品是童年以来的美好时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丁香赋

张福海

①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

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轮美奂。

③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

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④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⑤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⑥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⑦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⑧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⑨“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⑽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⑾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⑿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⒀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⒁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⒂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⒃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⒄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7.联系全文,说说哈尔滨人为什么喜欢丁香花?

请分条概括。

18.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19.结合上下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任选一句)

(1)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2)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20.从全文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21.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于1870年面世,迄今已百余年,而仍能风行世界,可见其吸引力。

小说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_____船长邀请著名生物学家______在海底旅行的故事。

22.“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经过了许多地方,也经历了很多险情。

请把下列冒险经历和其所发生的地点对应。

(只填字母)

①印度洋②红海③南极④大西洋

A.遭遇巨型章鱼B.冲撞冰盖C.击杀儒艮D.肉搏鲨鱼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3.在《骆驼祥子》读书报告会上,同学们针对书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乙同学认为“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针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你怎么看?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24.作文

难忘的初一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回头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或许会发现还有些东西遗失在过去的时光里。

它们也许是诚信、责任、理解、自信,也许是友情、亲情、成功、快乐,也许是蓝天、绿树、碧波,也许是你不想把它找回来吗?

请以“寻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③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有误,屏息(bǐng);

C.有误,毋宁(wú),踉踉跄跄(liàng);

D.有误,炽(chì)热;

故选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有误,耸——悚;

B.有误,轮——伦;

C.有误,骋——聘;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心有灵犀”原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在泛指彼此的心意相通,使用正确;

B.“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使用正确;

C.“雨后春笋”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用来形容山寨名牌的涌现不恰当;

D.“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使用正确;

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所以C项错误。

故选C。

5.

(1)惟吾德馨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惟解漫天作雪飞(4)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可据理臆断欤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

注意“惟、漫、作”易写成别字,“畏、臆、欤”笔画易写错。

6.

(1)标点:

第③句,将“各种书籍报刊”处的逗号改为顿号;语病:

第⑤句,删掉“使”。

(2)示例一:

奔向未来——汽车加油站(示例二:

花花世界——花店示例三:

“碟碟”不休——餐馆示例四:

“颈”上添花——项链专卖店示例五:

一枝独秀——饰品店示例六:

岁月无痕——化妆品专卖店)(3)示例一: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示例二:

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凝思。

示例三:

借书还书彬彬有礼,来馆离馆默默无声。

示例四:

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示例五:

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示例六:

爱书如己,沉默是金。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③句中:

“各种书籍报刊”“街上的招牌”“产品的广告”“寓居的门联”是并列关系,故将“各种书籍报刊”处的逗号改为顿号;第⑤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把“通过”或“使”去掉一个。

(2)答案不唯一,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店铺,然后写招牌即可,注意“具有创意”。

如:

童年不同样——儿童服装店;

(3)拟写广告语应注意:

一要紧扣主题;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广告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

根据图书馆的特点,拟写广告语即可。

示例一:

我们这有清风、有书香,还等什么,快来吧。

示例二:

带您驶向知识的海洋,引您进入思想的殿堂,让我们与书一起畅游这美丽天下。

7.结构上采用先扬后抑(欲抑先扬)的写法。

前两句围绕“求贤”,表现汉文帝求贤若渴的诚意,逐步升级,节节上升;后两句一转,写汉文帝虚心垂问的不是关切百姓的国事,只不过是神鬼之事罢了,在强烈对照中,贬抑讽刺之情跃然纸上。

8.“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的嘲讽之情,也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

【分析】

7.

本题考查欲抑先扬的手法。

诗题中的贾生就是指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

第一句从正面着笔,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待贤态度之谦诚。

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赞叹之词,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器重。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夜半虚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问题!

诗人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

8.

本题考查诗句的词语理解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知,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见了他,问鬼神的本源,贾谊说得头头是道这一内容来看,“可怜”是可惜的意思。

从诗句“贾生才调更无伦”来分析,作者认为贾生才华横溢,可惜只是被用来询问求仙之术,而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表达了诗人对文帝求贤的虚伪的嘲讽之情,诗人以贾生得不到重用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

这是运用了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

9.

(1)亲近而不庄重

(2)少(3)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

10.D

11.

(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2.雨中:

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13.示例一:

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示例二:

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示例三:

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

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1)句意:

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亵:

亲近而不庄重;

(2)句意:

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鲜:

少;

(3)句意:

我认为太贴切绝妙了。

妙绝:

美妙到了极点。

10.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的;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结构助词,的。

①④⑥的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故选D。

11.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下列词语是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予(我)”,“何(什么)”;

(2)“偕(一起)”,“观(观赏)”,“于(在)”。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2.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的意思是“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示为飘动摇摆的姿态”,由此可知,“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描写的是雨中荷花;“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的意思是“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由此可知,“鲜妍明媚,袅娜多姿”写的是雨后荷花,“少时,雨过天晴”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13.

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文中对莲花的赞誉,来阐述观点看法即可,做到言之有理。

阅读甲文,了解内容,从“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语句体现了君子的什么品质来回答即可。

阅读乙文,了解内容,结合“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来回答即可。

甲:

选自《周敦颐集》作者:

周敦颐年代:

北宋

乙:

选自《夏日赏荷》作者:

李盛仙年代:

现代

参考译文:

甲: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乙:

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

每当到了夏天,面临湖水欣赏荷叶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有一天,会同几个朋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叶荷花,意兴正浓,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示为飘动摇摆的姿态。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在是百花中的神品啊。

李太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太贴切绝妙了。

14.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

15.文章主要运用语言和神情描写,塑造了一位和蔼慈祥、温柔善良、积极乐观、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和珍藏美的老妇人的形象。

16.A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信息查找能力。

作答时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找到答案区域并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即可。

本文中告诉我们编织“幸福的篮子”的方法在第16段“是的!

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

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据此概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