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9756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docx

《诗经》和《围城》考试答案

一.《诗经》

(1)《诗经》原称《诗》,后被列为________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A儒家法家道家

(2)《诗经》约编于________时代,共三百零五篇。

C夏周春秋

(3)《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________大多是民间歌谣,反映了当时中下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及精神风貌。

A《风》《雅》《颂》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A诗歌总集诗集诗词

(5)《诗经》收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共________。

B三百篇三百零五篇三百零一篇

(6)《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________大多是最高统治者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颂歌,赞美祖先功绩,歌颂苍天恩典。

C《风》《雅》《颂》

(7)《诗经》反映了当时的________、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状况。

A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现实生活

(8)“国风”共有作品160篇,基本上都是________,是《诗经》中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精华之所在。

C祭祀诗政治讽刺诗民间歌谣

(9)《雅》有《大雅》和《小雅》之分,主要是描写________生活的,共计105篇。

B中下层劳动者统治阶级农业生产

(10)“颂”诗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计40篇,多以歌功颂德为宗旨,是________祭祀及宴会的乐歌。

B劳动者统治者民间

(11)________全部收在“周颂”、“鲁颂”和“商颂”之中。

A祭祀诗颂赞诗怨刺诗

(12)________数量较多,大部分集中在大、小雅中。

B祭祀诗颂赞诗怨刺诗

(13)________多是揭露时弊、感叹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

C祭祀诗颂赞诗怨刺诗

(14)________多见于“国风”中,《关睢》、《氓》等都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优秀诗篇。

A婚恋诗颂赞诗怨刺诗

(15)________散布见于“国”、“雅”之中,反映徭役问题的有《式微》《鸨羽》等。

C怨刺诗颂赞诗征役诗

(16)《诗经》中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在________中数量最多。

A国风大雅小雅

(17)《诗经》最大的成就是在诗歌创作上建立了________的优良传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

A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

(18)《诗经》的精华在________。

A国风大雅小雅

(19)“国风”中以________最为精彩动人。

B颂赞诗婚恋诗怨刺诗

(20)________选自《周南》,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全书的第一篇。

A《关睢》《氓》《汉广》

(21)________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的民间情歌。

A《关睢》《氓》《汉广》

(22)“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________A《关睢》《氓》《月出》

(2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解释为________C好看漂亮美好貌

(2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淑女解释为________C好看的女子漂亮的女子善女,好姑娘

(2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君子解释为________C男子正人君子古时对贵族男子的通称

(2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好逑解释为________A“佳偶”,理想的配偶喜欢追求

(27)《氓》选自________。

B《周南》《卫风》《齐风》

(28)《氓》描述了女主人公的恋爱经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受尽虐待终被遗弃的妇女形象。

氓解释为________C人民男子民,指那个负心的男子

(29)________是一首描写西周农业生产和农夫劳动生活状况的诗,展现他们依据物候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

A《七月》《六月》《采芑》

(30)《七月》成功地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

A赋比兴

(31)《诗经》________中保存了许多优秀的爱情诗,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

A国风大雅小雅

(32)________就是对事物的直接描写或铺陈。

A赋比兴

(33)________就是比喻,就是用浅显常见而又特征鲜明的具体事物作喻体来打比方,用以描绘或渲染与之有某种相似点的对象。

B赋比兴

(34)________就是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

它往往含有联想、象征、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

C赋比兴

(35)《采薇》选自________,描写了出征多年的士兵在归途中回顾作战的艰苦情况和思颔家乡、思念亲人的迫切心情。

C国风大雅小雅

(36)《王风.采葛》中用“一是不见,如三秋兮”来形容恋情的热切。

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B比喻夸张借代

(37)《诗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其中尤其以________最为出色。

A国风大雅小雅

(38)《诗经》所采用的________的表现手法,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

C夸张描写赋、比、兴

(39)在形式上,《诗经》多是________体诗,多采用复沓方法,创造了浓郁的诗意。

AA四言五言七言

(40)《蒹葭》是一首情诗,选自________。

C诗经卫风诗经王风诗经秦风

(41)________将农夫一年十二个月中各种农活及其吃、穿、住诸方面情况一一铺陈叙写出来。

A《七月》《伐檀》《蒹葭》

(42)________详尽地展现出农夫的劳动生活画面。

A《七月》《伐檀》《采薇》

(43)《诗经》依音乐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________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

A风雅颂

(44)《七月》基本上按________的先后叙事,以月份为经,以农事、杂事为纬,纵横交错,叙、议结合,既高度概括,而又错落有致。

C人物地点时间

(45)“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出自________A《七月》《伐檀》《采薇》

(4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________A《秦风·蒹葭》《周南·桃夭》《王风·采葛》

(4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________C《秦风·蒹葭》《周南·桃夭》《卫风·硕人》

(43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________A《王风·黍离》《王风·采葛》《卫风·硕人》

(49)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________B《王风·黍离》《王风·采葛》《卫风·硕人》

(5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________A《郑风·子衿》《王风·黍离》《王风·采葛》

(5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________C《王风·黍离》《王风·采葛》《郑风·子衿》

(5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________C《王风·采葛》《郑风·子衿》《卫风·木瓜》

(5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B《小雅·鹿鸣》《小雅·采薇》《小雅·鹤鸣》

(5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________A《周南·桃夭》《周南·关雎·序》C《王风·采葛》

(55)静女如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________A《静女》#《子衿》《硕人》

(56)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________A《硕人》《静女》《子衿》

(5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________B君子喜欢追求苗条美丽的女子。

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侣。

男子喜欢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指________C恋人爱人那人

(5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________A《王风·黍离》《王风·采葛》《卫风·硕人》

(54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________C《周南·桃夭》《秦风·蒹葭》《周南·关雎·序》

(60)________是一首弃妇的怨诗,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倾诉了她从恋爱、婚变到决绝的经过。

A《氓》《静女》《蒹葭》

(61)________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A《氓》《伐檀》《采薇》

(62)________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军歌,反映了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A《无衣》《氓》《静女》

(63)________生动地描写了恋爱青年美丽的约会。

C《氓》《采薇》《静女》

(64)《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好的一首________。

诗歌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生动地叙述了这个妇女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完整过程,抒发了她的悲愤与怨恨,客观上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压迫。

A弃妇诗婚恋诗怨刺诗

(65)《硕鼠》便是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非常典型的诗。

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

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

B赋比兴

(66)《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________”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

C赋比兴

(6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解释错误的为________C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

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离家出走?

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你是什么人啊?

(6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解释错误的为________B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指提意见的人没有错误,说的不对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用意是好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无所谓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6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正确的解释为________A雎鸠在水中欢快鸣叫,成双成对。

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侣。

水中的雎鸠在叫,苗条美丽的姑娘,受到男子的追求。

雎鸠在水中欢快鸣叫,君子喜欢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

(70)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正确的解释为________。

A赠我木瓜,回报之美玉。

不是为了答谢,而是永合相好。

赠我木瓜,回报之美玉。

不是为了回报,而是永远相好。

赠我木瓜,回报之美玉。

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永远和好。

(7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手法。

C描写比喻借代和对比

(72)伯兮齃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乐,首如飞逢。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________A《卫风·伯兮》《卫风·硕人》《郑风·子衿》

(7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是一首________。

C颂赞诗婚恋诗爱情诗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74)(《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意思是________。

B高树无荫,所以不能休息。

乔木太高大,爬上去休息是不可想像的事。

高大的乔木,不可以爬上去休息。

(75)指出下列其中一句不是《诗经》中的名句________。

C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6)指出下列其中一句《诗经》中的名句________。

A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相见恨晚,仰天长叹。

万般柔情,奈何难断。

(7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错误的解释为________。

C知我者,说我内心忧愁,不知我者,问我到底有何求。

苍天啊,这些是什么人啊!

知我者,说我内心忧愁,不知我者,问我到底有何需求。

苍天啊,这些是什么人啊!

了解我的,说我内心忧愁,不了解我者,向我索求。

苍天啊,这些是什么人啊!

(78)________写出征多年的士兵在回家路上的复杂感情,在每章的开头,他都唱道: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A《东山》《硕人》《子衿》(79)________中有许多情诗,咏唱着迷惘感伤A国风大雅小雅

(80)“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讽刺当时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________。

说他们连老鼠都不如,表现了人民都统治阶级的痛恨和鄙视。

B《硕鼠》《相鼠》《伐檀》

(8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________。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是说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8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C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是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83)《硕鼠》便是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

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

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B赋比兴

(84)《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________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C赋比兴

(85)《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________。

C赋比兴

(86)下列各句中的代词类别一样的是________。

B彼君子兮、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胡瞻尔庭有悬鹑兮

(87)“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是________问句?

B设问责问疑问

(88)解释正确的一项________。

C《无衣》是一首军中歌谣,表现士兵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

全诗分三章,采用起兴和重章复唱的手法。

《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敢于追求爱情而不能自主的追悔,只用了比喻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汉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

诗中女主人公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89)“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解释正确的一项________。

C贰:

不专一,有二心爽:

爽快也:

语气助词    

(9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点明全篇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9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对于这首诗,下面解释错误的是________。

C第一节中勾画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的诗句是: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第二节中反衬主人公不平静心情的诗句: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点明全篇主旨的诗句是;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92)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无衣》.阅读以上诗,回答问题:

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及评价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C袍:

长衣,即战袍。

于:

语气助词,不译。

兴师:

出兵。

同仇:

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引申为共同对敌。

泽:

同襗,即内衣。

偕作:

一起行动。

裳:

下身的衣服,即战裙。

偕行:

一同出发。

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93)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对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____。

C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

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第一、二节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

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节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慷慨从军一同出发这一中心。

(94)下面________不是诗经中的名句。

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5)________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遗弃的过程,对负心丈夫充满怨恨,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同他决裂。

本诗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奴隶社会的罪恶。

A《氓》《关雎》《静女》

(96)对下面《氓》中的诗句解释有误的是________。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比喻女子年轻貌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遗弃的痛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愁苦无边无际。

(97)________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它广泛而真实地展示了西周初年农耕奴隶们的生活图景。

A《七月》《黍离》《蒹葭》

(98)下面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_。

C《诗经》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为夫妻。

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

第三篇《桃夭》,贺人新婚,祝新娘子“宜其室家”。

子思念。

(99)《诗经》的基本句式是________,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

A四言五言七言

二.《围城》

(1)《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________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

A193719381940

(2)《围城》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其作者是________。

A钱钟书沈从文贾平凹

(3)钱钟书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完成了小说________。

C《人兽鬼》《谈艺录》《围城》

(4)《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是我国________著名学者、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B当代现代近代

(5)钱钟书是________人。

B上海无锡南通

(6)钱钟书1929年秋考入、1933年毕业于________外国语文系。

A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7)《围城》中引用了________古谚“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B法国英国德国

(8)钱钟书1933年毕业于清华外国语文系,获文学________学位。

A学士硕士博士

(9)钱钟书1935年至1937年在________留学。

C德国法国英国

(10)《围城》中描写“________饿得睡不熟,身子像没放文件的皮包,几乎腹背相贴。

”C李梅亭赵辛楣方鸿渐

(11)钱钟书1937年毕业于________大学英文系。

B英国剑桥英国牛津法国巴黎

(12)曹元朗对________评价说:

“不必去求诗的意义,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作者借其之口对某些________作了尖锐的讽刺B古诗新诗格律诗

(13)钱钟书先后留学________国家,是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

C法、德英、德英、法

(14)《围城》中对人物感情的描写________。

A错综复杂,充满误解和纠结平白直叙,一目了然隐晦,含蓄

(15)在1-4章,方鸿渐的“城堡”是上海,他在冲进去和逃出来中经历了________的失败。

B学业爱情亲情

(16)钱钟书曾任第五至八届全国________常委和委员。

A政协人大民盟

(17)钱钟书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________的研究。

C语言历史文学

(18)《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________。

C文论集短篇小说集散文集

(19)《围城》中作者将风雨中的夜行写成为在“墨水瓶里赶路”用的是哪种修辞方式?

________B借代比喻拟人

(20)钱钟书的文论集________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C《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篇》

(21)《人兽鬼》是钱钟书的________。

A作品集文论集散文集

(22)《围城》1947年在________期刊上连载面世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B《新青年》《文艺复兴》《儿童文学》

(23)《围城》被称之为“中国________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

A现代当代近代

(24)《围城》被称为是一部采用________“流浪汉”小说模式的作品。

C北美洲东方西方

(25)“流浪汉”小说之特点是以主人公的“________”经历为主线,其他的人物和情节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而安排,C求职生活冒险

(26)《围城》的浅层主线就是主人公方鸿渐的________。

B回国求职史恋爱婚姻史大学任教

(27)《围城》可谓是一幅栩栩如生的________百态图。

A世井人生生活

(28)作者将上海的________比喻为“上海仿佛希望每个新来的人都像只戴壳的蜗牛,随身带着宿舍。

”C无立足之地人情淡泊住房紧张

(29)《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________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

B解放战争抗战“五、四”运动

(30)《围城》作者借小说人物_________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B赵辛楣苏文纨方鸿渐

(31)“被围困的城堡”是从________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

B英国法国德国

(32)小说《围城》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分子陷人________“围城”的境遇。

A精神生活职业

(33)《围城》作者将才女型人物________的矜持与矫情刻画地淋漓尽致。

C唐晓芙孙柔嘉苏文纨

(34)《围城》女性中________自私、虚荣、善嫉、心胸狭窄,甚至还堕落到私运货物,大发国难财的地步。

C唐晓芙孙柔嘉苏文纨

(35)《围城》中小家碧玉式的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