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0211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章亊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超时,选出每小超符案后,用2B铅笮把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翅卡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表内容是春秋时期关于君主的几段记述。

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春秋时期

记述

出处

(春秋初年)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

《左传·庄公十四年》

(春秋初期)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左传·隐公五年》

(春秋中期)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

《左传·襄公十四年》

 

A.君民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B.君民一体的国家观念增强

C.以民为本的意识日益浓厚

D.忠君爱国的观念不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则材料都强调君主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众对君主的臣服和敬畏,表明春秋时期军民一体的国家观念增强,故B选项正确;第三则材料强调君民之间的相互关爱,不能说明君民关系日益紧张,故A选项错误;前两则材料都着重突出君主的地位,不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意识,故C选项错误;“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两则材料强调了君主的地位,无法体现忠君爱国的观念,故D选项错误。

2.《汉书·货殖传》载:

“吴楚兵之起,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ji)黄(同贷)子钱家(中国古代商业银行雏形),子钱家以为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予。

唯毋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十之。

三月,吴楚平。

一岁之中,则毋盐氏息十倍,用此富关中。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A.金融活动比较活跃

B.政府财政比较困难

C.民间普遍支持平叛

D.关中地区经济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出汉朝初期存在从事货币借贷的金融活动,毋盐氏以此致富,说明当时金融活动比较活跃,故A项正确。

从事借贷的是列侯封君,不是政府,不能说明当时政府财政比较困难,故B选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借贷者通过权衡平叛结果来决定是否借贷,不能说明民间普遍支持平叛,C错误;材料显示的是毋盐氏因放贷获利成为关中富户,不能说明关中地区经济是否繁荣,D项错误。

3.有学者指出,从韩愈开始至北宋诸儒,针对世族消亡的事实和个人活动能力的膨胀,他们企图激发个人的伦理道德意识,希望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而不是国家和家族的“他律”,直至形成完备的程朱理学体系。

从此,中国文化的发展走进了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主体的正常轨道。

这揭示出程朱理学

A.使士人摆脱了国家和家族的束缚

B.实现了士人群体的高度道德自律

C.为提高士人的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

D.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世族的消亡和个人活动能力膨胀,导致以“激发个人党的伦理道德意识”“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为基础的程朱理学形成,揭示出程朱理学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故D选项正确;程朱理学强调的是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文化发展主体,不能说明使士人摆脱了国家和家族的束缚,故A选项错误;程朱理学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文化发展主体,不能说明实现了士人群体的高度道德自律,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和特征,没有涉及程朱理学提高士人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的信息,故C信息错误。

4.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

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

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

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

A.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

B.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

C.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

D.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朝言官专职弹劾百官,皇帝要求言官德才兼备,实行任职回避,限定选任资格,本质意图是为弹劾百司、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故B选项正确;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是对材料上述举措的概况,不是本质意图,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监察人才的选用,不是培养,故C选项错误;材料能体现出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的意图,但不符合材料问的本质意图,故D选项错误。

5.鸦片战争前后,社会上流行以土产鸦片对抗进口鸦片的思潮,林则徐是这一主张的代表。

郑观应也建议人们“多食川土,而少食洋土”。

在鸦片贸易合法后,朝廷采用李鸿章的主张,对土药实行低税方案,以有利于土药同进口洋药的竞争。

上述主张和措施

A.有利于减少中国市场上的鸦片量

B.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C.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D.具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晚清时期以土产鸦片对抗进口鸦片的主张,体现了对民族经济的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故D选项正确;材料显示的是以土产鸦片对抗进口鸦片,不利于减少中国市场上的鸦片数量,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了用土产鸦片对抗洋人鸦片,以保护国内市场,无法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故B选项错误;无论进口鸦片还是土产鸦片的泛滥,都严重破坏了中国经济,无法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故C选项错误。

6.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后,刺激了附近地区的棉花生产。

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演变和发展;而通海地区农民扩大土布生产而产生的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工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

上述现象说明

A.农工互动关系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B.近代手工棉纺织生产实现了质的突破

C.手工棉纺织业阻碍了洋纱、洋布的进口

D.近代棉纺织工业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生纱厂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农村棉花种植业和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又挽救了大生纱厂,并推动了大生纱厂的迅速发展,说明农业、农民与手工业生产的互动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材料表明,手工棉纺织业使用机纱进行生产,虽然纺与织分离,但没有脱离手工生产,不属于质变,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手工棉纺织业影响洋纱、洋布进口的信息,故C信息错误;国内市场对机纱的需求虽挽救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能说明近代棉纺织工业产品以内销为主要出路,故D选项错误。

7.到1926年5月,广东全省有组织的农民达到62万以上,有组织的县增加到61个,占全部县的2/3。

与此同时,其他省份的农民运动也风起云涌,到1926年6月,农民协会遍布全国12个省,会员98万多人。

材料所述状况

A.实现了农民拥有土地的愿望

B.表明农村地区成为革命的重心

C.有利于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

D.说明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1926年5-6月,广东和全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为此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地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故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民是否获得土地的信息,故A选项错误;中国革命以农村地区为重心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故B选项错误;中国革命走上正确道路是指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的道路,这条路的探索出是在大革命失败后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之后,故D选项错误。

8.下表反映了不同人士对中国的评价。

这些评价反映的共同信息是

评价

学者

照搬西方经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失败了,因此全球层面对中国智慧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

美国教授级讲师、中国问题专家赛斯·卡普兰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并逐渐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一个不断发展强大的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巴基斯坦学者哈桑·贾韦德

过去,非洲人前往欧美寻找发展机遇;现在,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前往中国从事贸易,学习发展经验

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

汉语在巴西乃至整个拉美已成为越来越有前途的语种

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俊晓

2017,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

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

A.中国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

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C.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楷模

D.国际社会盛赞中国的贡献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不同人士对中国的赞誉,也显示出中国对世界多方面的影响,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但不能说明中国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厚望,但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楷模,故C选项错误;材料能体现国家社会盛赞中国的贡献,但不全面,故D选项错误。

9.古罗马法中的“诚信诉讼"是指在程式书中,大法官于原告请求一项后批注“依诚信"字样的诉讼。

承审员在审理时可按诚信和公平的原则,根据案情作出衡平的判决,不必拘泥形式。

这种诉讼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B.将法律关系上升为道德关系

C.为法官判案提供了自由空间

D.说明法官都能遵守诚信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诚信诉讼”规定大法官对原告请求要批注“依诚信”承审官要依据诚信和公平原则判案,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故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古代罗马法融入了道德因素,这是依据诚信原则处理法律关系,不是将法律关系上升为道德关系,故B选项错误;法官要依据诚信和公平原则进行审理判决,说明“诚信诉讼”为法官判案提出了新的标准,而不是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故C选项错误;古罗马法将诚信和公平原则作为法官判案的依据,不等于法官都能遵守诚信原则,故D选项错误。

10.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

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

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

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

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

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

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

11.有学者指出,赫鲁晓夫在改革过程中感悟到“冷战"后新时代将会到来,但他又无力自觉地把握住战后时代转换的重要契机,深刻地转变斯大林留下的不能再继续推进社会经济进步的体制。

他只能是个过渡性的人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

A.不能担当领导苏联的重任

B.无力推动苏联社会的进步

C.没有尝试突破传统经济体制

D.在改革上具有表面化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赫鲁晓夫意识到旧有的经济体制需要改革,但“但他又无力自觉地……深刻地转变斯大林留下的不能再继续推进社会经济进步的体制”,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可知其改革具有表面化的特征,故D选项正确;材料强调赫鲁晓夫只能是个过渡性人物,说明他具有领导苏联的能力,故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赫鲁晓夫不能深刻转变旧的经济体制,但不能说明他没有能力推动苏联社会的进步,故B选项错误;材料“他又无力自觉地”说明他不能深刻改变苏联体制,但不是没有尝试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故C选项错误。

12.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

全球化愈发展,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会愈加深,因而在保持地区和全球安全与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

这揭示出

A.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全球化

B.全球化推动了大国的崛起

C.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

D.全球安全依赖大国的合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多极化的主体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推动了全球化,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多极化主体国家间的联系,扩大了它们之间在地区和全球安全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体现出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的特征,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区域性大国推动了全球化,推动了大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但无法得出大国主导了全球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大国的崛起问题,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能够体现全球安全对大国合作的依赖,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主要问题,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

共1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它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洛克是这一思想的最早提出者。

19世纪初,它被首次用作西班牙自由党的名称,表示该党在政治上既不激进也不保守的政治态度。

后来,自由主义才在欧洲和北美得到广泛流行和使用,成为近代西方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的代名词。

由于自由主义者对社会问题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因而在西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里,自由主义的具体表现和特色是不同的。

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

从这一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出发,自由主义在思想上主张开放、多元与宽容,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主张通过温和的社会变革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

材料二严格地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是严复、梁启超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来的。

在西方自由主义传入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学中源.说非常盛行,这种学说认为西方近代的一些科学技术、思想学说源自古代中国。

受其影响,严复、梁启超等人在介绍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同时,又力图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挖掘出能与西方“自由主义”相会通的内容,以证明自由主义在中国古已有之。

严复就一再强调:

挽近欧西平等自由之旨,庄生往往发之。

详玩其说,皆可见也。

”所以他特别重视对老庄所谓“自由主义”思想的挖掘。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自由主义产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不同于西方之处,并说明原因。

【答案】

(1)特点:

从思想理论到政治实践;从一国到多国;表现形式多样;追求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影响深远广泛。

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思想解放;推进了西方社会变革和近代化进程。

(2)不同:

属于外国舶来品;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政治任务;力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

原因:

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顽固势力强大,传播阻力增大;“西学中源”学说的影响。

【解析】

【详解】第

(1)小问的第一问,材料“‘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成为近代西方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的代名词”可得出自由主义产生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从思想理论到政治实践;“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至“在欧洲和北美得到广泛流行和使用”可知从一国到多国;“自由主义的具体表现和特色是不同的”可知自由主义的表现形式多样;“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可得出自由主义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二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思想及推动社会变革等方面分析回答自由主义产生的影响。

(2)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内容“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可得出属于外国舶来品;“是严复、梁启超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中国近代有识之士为救亡图存而介绍到中国,因此是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政治任务;“特别重视对老庄所谓‘自由主义’思想的挖掘”可得出力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

第二问,结合近代中国社会背景,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传统思想的影响、“西学中源”学说的流行等方面分析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3反映了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不同的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

西方近代

道德认识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道与德的组合,“道”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德”的定义是依据天地滋养万物而得出的,引申为维系生命及帮助生命维系,其特性是不索求回报,就犹如天地对万物无所求一样。

因此,“道不可须臾而离之,离之非道也”,“德是生而勿宰,养而勿侍”。

古代中国人对于道德的认识比较统一,因此历朝历代都很重视道德

西方人对于道德认识是从社会的基本单元出发,即从个体的人出发来论述道德的功效和原理。

因此西方的道德学家多从人的个体感受来论述、解释道德,而且主要的是从人的理性出发来分析论述。

而理性又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因人而异,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

道德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不受重视

道德研究方法

中国人认为道德就是天理,是客观运行规律,因此后期很多朝代的中国人都不再去探究道德是什么,只是按照祖辈的教训去遵守道德。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道德是公理,不需要证明。

谁不守道德就必将遭受道德的惩罚

西方人从个体感觉出发进行研究,他们发现道德只是一些规范和标准,认为道德是制定道德规范和标准的学问。

既然道德是制定出来的,那么在没有人知道,或者在其他人无法惩罚自己时,就可以不讲道德

——据辛一山《中西道德差别》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

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对道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i明显不同。

阐述:

中国古代崇尚整体价值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天人合一"观念,将自然运行规律的“道”与维系及帮助生命的“德"合而为一,视为客观规律,具有统一的标准,是人人都需要遵守的公理,并在历朝历代都受到高度重视,对不遵守道德的人严厉惩罚。

西方近代崇尚理性和个体价值,将道德视为个人的感受,认为道德是制定道德规范和标准的学问,根据各自的感受理解道德,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总之,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研究方法,对道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显示出明显的不同。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

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同等得分)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考生根据材料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角度,明确自己的观点。

可以选择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对道德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同,也可以选择中国古代和西方对道德研究方法的不同等。

然后根据材料中展示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述要有内在逻辑性。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朝统治者为了利用法律为其专制统治服务,在其统治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普法措施。

普法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对具体法律条文的讲解、宣传。

明朝正式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每年正月、十月或逢节日时,有关官署与学官召集士大夫之老者到学校讲读律令。

《大明律令》等法律法规成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

二是定期宣讲圣谕。

宣讲圣谕一般在乡约所举行,圣谕内容主要是明太祖所发布的圣谕六条,即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

三是讲读《大诰》。

《大诰》是朱元璋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间,采集官民犯罪而经御笔批示处理之具体案例。

朱元璋要求“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并要求“皆颁学宫以课士,里置塾师教之”。

《大诰》由此成为全国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

——摘编自季林、张玉军《明朝的“普法教育”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普法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朝“普法教育”的认识。

【答案】

(1)特点:

由政府主导进行;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贯彻君主意志;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融法律教育于学校教育、科举考试之中。

(2)认识:

明朝的“普法教育"扩大了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普及了法律知识,提高了社会法律意识;其实质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与法治社会背道而驰。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统治者为了利用法律为其专制统治服务……普法措施……对具体法律条文的讲解、宣传……定期宣讲圣谕……讲读《大诰》……科举考试从中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方式等方面概括明朝“普法教育”的特点。

(2)本题根据材料“统治者为了利用法律为其专制统治服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教育影响、法律影响、实质目的等方面回答对明朝“普法教育”的认识。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海军的夭折使英国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

英国已经恢复了在欧洲海域的绝对优势,英伦三岛似乎再无遭受入侵的任何可能。

同时,一开始就卷入战争、肩负协约国主要战争重担的英国,整个国力遭到严重削弱。

国内动荡和公众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迫使统治者改变手法,削减军费开支用于整顿国内经济、社会之需。

《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英国当局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德国的安全警觉,不相信有中长期意义上的德国威胁,和平麻痹思想自上而下异常浓厚,不搞战备,不修防务,以为只要外交上运用得法,也可发挥作用。

1926年,英国外交部备忘录中认为:

“我们已经得到了所有我们想要的,也许更多,我们唯一的目标是保持我们所有的,并生活在和平之中。

——据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平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平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答案】

(1)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痛教训;德国海军的夭折大大降低了英国的安全威胁;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实力;《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加强了英国的安全保障;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是当务之急。

(2)特点:

和平主义上升为国家政策;满足于维护既得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消极影响:

忽视了国防建设;推动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解析】

【详解】第

(1)小问,根据材料“放松了对德国的安全警觉,不相信有中长期意义上的德国威胁,和平麻痹思想自上而下异常浓厚”可得出一战后英国和平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痛教训;“德国海军的夭折使英国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可得出德国海军的夭折大大降低了英国的安全威胁;“整个国力遭到严重削弱”可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实力;“《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英国当局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德国的安全警觉”可得出《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加强了英国的安全保障;“削减军费开支用于整顿国内经济、社会之需”可得出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是当务之急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2)小问的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一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